800小说网 2kwx.com,超级动物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知识就是力量。
直到一周后,坐在飞往香江的飞机上,苏铭还在回想那晚吃完药膳之后,朴哲彬对自己说的那番话。
关于整个桃源集团若干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性建议。
如果这番话出自赵昀或者王建设口中,苏铭不会有太多意外,但来自于一个十六岁不到,甚至根本没有上过学的重病儿童嘴里,带给苏铭的震撼是完全不同的。
最直观的感受,自己这些年简直活到狗肚子里去了。
华夏历史上有一类人,这些人成名成家之前,是典型的宅男,离群索居,窝在自己的小家里习文练武,一旦天下有变,机遇到来,就能一朝成名。
诸葛亮,管仲,张良,刘伯温都是这样的人,不出门而知天下事。有的人读书死记硬背,最后落得个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笑名,有的人却可以从书本里,掌握世界的局势和历史的规律……
目前看来,朴哲彬也许就是后一类人,他给出的建议并不是非常成熟,但苏铭这几天仔细想过,大方向上没有错,已经为自己指明了将来的发展方向。
朴哲彬的建议主要有几点。
第一,分清支柱产业、核心产业和周边产业。
纲举目张,名正言顺,划分出不同公司属于哪一类产业,才能根据其性质,规划发展路线,分配经济和精力上的投入,确定主次。
名下公司很多,而且都在盈利,以前苏铭并没有想过区分产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现在面临的窘境:整天忙忙碌碌,却非常的迷茫,觉得没有目标。
就是因为重点不明确,所有公司都一把抓。
所谓支柱产业,说白了就是最能赚钱的,或者将来一定是最能赚钱的。核心产业,则是苏铭所有产业中,最不能丢弃的,赖以生存的基础;周边产业,则是在这两个产业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其他相关。
这么一划分,目前桃园集团就已经非常明确了。
目前最赚钱的支柱产业,是影视公司。这就是一头现金奶牛,一部电影和其周边产品,一旦成功,可以带来亿级的收入,而且创造利润的周期很短,少则三五个月,长则一年。
未来的支柱产业应该是房地产,目前在积累经验阶段,距离赚钱还早。
核心产业,只有一个:动物园以及后山的三座桃源。同样,未来的核心产业,囊括了秦岭一部分以及以奥格瑞玛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区。
其他的,可以说都是周边产业。酒厂、直播平台、渔农养殖、餐饮,还有沈言负责的科技版,这些产业虽然年产不如影视多,但好在风险不大,可以持续稳定盈利。
重点投入支柱产业,让其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经济效益,成为其他所有产业的经济支撑,一旦任何产业发展需要大量投入,苏铭本人需要用钱,都可以从中获得现金支持;
平稳发展核心产业,确保整个桃源集团的‘根系’茁壮成长,只要核心产业存在,其他产业就算受到再大的打击,也不过是枝叶受损,不会伤及根本;
各类周边产业目前发展的很顺利,暂时不需要苏铭本人过多的分散精力和投资,可以把权力尽可能放给相关产业的负责人,如果某个相关产业有特别好的机会和计划,可以加大投入。
当然,之前苏铭所做的一切,并不是没有意义,相反,意义重大。
苏铭对每一家公司都用了很大心血,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相关人才,给所有的产业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各公司都走上了正轨,这是现在能够进行层级划分的基础。
如果所有的公司都是半吊子,问题一大堆,就急于划分出来支柱产业、核心产业和周边产业不同对待,反而会适得其反,优质公司得不到足够资源支撑,难以更上一层楼,差的公司能分到的资源更少,只会更差。
第二,是关于整个桃源集团打包上市的问题。
这里面牵扯到两方面,‘打包’和‘上市’。
朴哲彬在参观了各公司后,敏锐的发现了一个情况:所有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头衔,‘桃源’。
他意识到,苏铭是想把所有的公司,全部整合成一个大型的‘桃源’集团。
苏铭的确是这么想的,原先的计划,就是将来等到机会合适的时候,组建一个大型的综合性集团,然后打包整体上市。
这么做的好处有两点,其一,综合性集团下属分公司多,体量就大。上市之后,每一份资产都会打着滚朝上翻;第二,综合性集团‘抗灾’能力强,任何一个产业出现危机,都不会导致全局崩盘,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几条腿走路更加稳当。
苏铭的想法没错,可听朴哲彬分析之后,恍然发现自己完全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所谓的‘没文化’,不是没念过书,而是不懂经济。
和所有白手起家创业的人一样,苏铭之前的成功来源于个人的努力和天赋,但企业做大到一个阶段之后,这种草莽式的能力已经不足以应对发展需求了,需要更专业的知识进行武装。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苏铭的想法,其实很幼稚。
首先,集团资产越大,上市后市值越高,这点理论上来说是没错的,只不过有个前提:上市集团的业务,必须是同一个领域的。
比如房地产上市公司,可以包括楼盘开发,房租租赁,CBD商圈,旅游文化圈建设等产业,这都是建立在房地产的基础上的,每多一项相关的产业,就为整个集团提供一份助力。
相反,如果集团公司很多产业之间根本不是一个领域的,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那么反而会相互牵制。
如果将众多不同领域的公司整合成一个超级大集团,就会成一锅大杂烩,面临许多尴尬。
这个集团,到底是干什么的?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哪个领域是重点,钱和资源怎么分配?
这些问题不光会导致股民对集团感到迷惑,内部员工也会无所适从,甚至根本无法审批上市。
有上市的医药公司、地产公司、科技公司……所谓的桃源集团算是什么呢?四不像。
这样的想法完全是缺乏经济学知识,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出发的观点。
各类业务领域不同的公司,强行组合成一个集团公司,不仅会导致上市困难,无法有效合理分配资源,还会引起一系列管... -->>
知识就是力量。
直到一周后,坐在飞往香江的飞机上,苏铭还在回想那晚吃完药膳之后,朴哲彬对自己说的那番话。
关于整个桃源集团若干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性建议。
如果这番话出自赵昀或者王建设口中,苏铭不会有太多意外,但来自于一个十六岁不到,甚至根本没有上过学的重病儿童嘴里,带给苏铭的震撼是完全不同的。
最直观的感受,自己这些年简直活到狗肚子里去了。
华夏历史上有一类人,这些人成名成家之前,是典型的宅男,离群索居,窝在自己的小家里习文练武,一旦天下有变,机遇到来,就能一朝成名。
诸葛亮,管仲,张良,刘伯温都是这样的人,不出门而知天下事。有的人读书死记硬背,最后落得个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笑名,有的人却可以从书本里,掌握世界的局势和历史的规律……
目前看来,朴哲彬也许就是后一类人,他给出的建议并不是非常成熟,但苏铭这几天仔细想过,大方向上没有错,已经为自己指明了将来的发展方向。
朴哲彬的建议主要有几点。
第一,分清支柱产业、核心产业和周边产业。
纲举目张,名正言顺,划分出不同公司属于哪一类产业,才能根据其性质,规划发展路线,分配经济和精力上的投入,确定主次。
名下公司很多,而且都在盈利,以前苏铭并没有想过区分产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现在面临的窘境:整天忙忙碌碌,却非常的迷茫,觉得没有目标。
就是因为重点不明确,所有公司都一把抓。
所谓支柱产业,说白了就是最能赚钱的,或者将来一定是最能赚钱的。核心产业,则是苏铭所有产业中,最不能丢弃的,赖以生存的基础;周边产业,则是在这两个产业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其他相关。
这么一划分,目前桃园集团就已经非常明确了。
目前最赚钱的支柱产业,是影视公司。这就是一头现金奶牛,一部电影和其周边产品,一旦成功,可以带来亿级的收入,而且创造利润的周期很短,少则三五个月,长则一年。
未来的支柱产业应该是房地产,目前在积累经验阶段,距离赚钱还早。
核心产业,只有一个:动物园以及后山的三座桃源。同样,未来的核心产业,囊括了秦岭一部分以及以奥格瑞玛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区。
其他的,可以说都是周边产业。酒厂、直播平台、渔农养殖、餐饮,还有沈言负责的科技版,这些产业虽然年产不如影视多,但好在风险不大,可以持续稳定盈利。
重点投入支柱产业,让其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经济效益,成为其他所有产业的经济支撑,一旦任何产业发展需要大量投入,苏铭本人需要用钱,都可以从中获得现金支持;
平稳发展核心产业,确保整个桃源集团的‘根系’茁壮成长,只要核心产业存在,其他产业就算受到再大的打击,也不过是枝叶受损,不会伤及根本;
各类周边产业目前发展的很顺利,暂时不需要苏铭本人过多的分散精力和投资,可以把权力尽可能放给相关产业的负责人,如果某个相关产业有特别好的机会和计划,可以加大投入。
当然,之前苏铭所做的一切,并不是没有意义,相反,意义重大。
苏铭对每一家公司都用了很大心血,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相关人才,给所有的产业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各公司都走上了正轨,这是现在能够进行层级划分的基础。
如果所有的公司都是半吊子,问题一大堆,就急于划分出来支柱产业、核心产业和周边产业不同对待,反而会适得其反,优质公司得不到足够资源支撑,难以更上一层楼,差的公司能分到的资源更少,只会更差。
第二,是关于整个桃源集团打包上市的问题。
这里面牵扯到两方面,‘打包’和‘上市’。
朴哲彬在参观了各公司后,敏锐的发现了一个情况:所有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头衔,‘桃源’。
他意识到,苏铭是想把所有的公司,全部整合成一个大型的‘桃源’集团。
苏铭的确是这么想的,原先的计划,就是将来等到机会合适的时候,组建一个大型的综合性集团,然后打包整体上市。
这么做的好处有两点,其一,综合性集团下属分公司多,体量就大。上市之后,每一份资产都会打着滚朝上翻;第二,综合性集团‘抗灾’能力强,任何一个产业出现危机,都不会导致全局崩盘,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几条腿走路更加稳当。
苏铭的想法没错,可听朴哲彬分析之后,恍然发现自己完全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所谓的‘没文化’,不是没念过书,而是不懂经济。
和所有白手起家创业的人一样,苏铭之前的成功来源于个人的努力和天赋,但企业做大到一个阶段之后,这种草莽式的能力已经不足以应对发展需求了,需要更专业的知识进行武装。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苏铭的想法,其实很幼稚。
首先,集团资产越大,上市后市值越高,这点理论上来说是没错的,只不过有个前提:上市集团的业务,必须是同一个领域的。
比如房地产上市公司,可以包括楼盘开发,房租租赁,CBD商圈,旅游文化圈建设等产业,这都是建立在房地产的基础上的,每多一项相关的产业,就为整个集团提供一份助力。
相反,如果集团公司很多产业之间根本不是一个领域的,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那么反而会相互牵制。
如果将众多不同领域的公司整合成一个超级大集团,就会成一锅大杂烩,面临许多尴尬。
这个集团,到底是干什么的?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哪个领域是重点,钱和资源怎么分配?
这些问题不光会导致股民对集团感到迷惑,内部员工也会无所适从,甚至根本无法审批上市。
有上市的医药公司、地产公司、科技公司……所谓的桃源集团算是什么呢?四不像。
这样的想法完全是缺乏经济学知识,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出发的观点。
各类业务领域不同的公司,强行组合成一个集团公司,不仅会导致上市困难,无法有效合理分配资源,还会引起一系列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