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一品仵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菜走了进来。他垂首缄语,甚是恭谨,将饭菜摆到桌上后就却退而出。
门没关,但门外有人把守。
暮青没入座,只是淡淡地看着桌面,桌上摆了两副碗筷。
少顷,元修提着坛酒走了进来,“醒了?”
他穿着身盐运校尉的将袍,窄衫革带,背衬着江水云霞,身形在低矮的船舱内显得格外傲气英武。
论傲气英武,暮青一向不输男儿,她负手而立,两道英眉紧紧地拢着,似将要出鞘的刀,不见刀锋,已知其锐。
这神情竟把元修看乐了,他摇头失笑,抬眼望向窗外,云霞漫天,染了一江之水,也染了男子的眉宇。有那么一刹,那眉宇叫人想起黄沙漫天的西北,想起那爽朗忠纯的戍边儿郎。
但一串儿船号子声打破了昔日的回忆,窗外江水滔滔,哪有黄沙漫漫?
元修兀自坐了下来,拔去坛塞,就着坛子仰头灌了几口酒,见暮青还站着,不由皱起眉来,恼道:“不说话也不吃饭?睡了三天了,不饿?”
暮青的确饿了,她没有绝食的打算,一直不肯入座就是在等这句话。
三天……
算算石沟子镇到乌江的路程,以及江上行船的速度,这时候应该快出钦州了。出了钦州,过了芳州,便是英州。水路不同于陆路,不必走官道,只需沿江而下,因而比走陆路快得多。至多半个月,船就能行至英州。
只有半个月……
暮青心念频转,不动声色地坐了下来,执筷,吃饭。
船上的菜式没那么精致,却皆是时鲜,清蒸江蟹、白灼青虾、鱼子羹、乌米饭,佐以几样蜜饯点心之类的茶食。暮青胃口不错,吃了碗饭,喝了碗羹,江蟹青虾一样不落,连不怎么爱吃的蜜饯都尝了几块。
元修面前也摆了副碗筷,他却一筷未动,只是看着暮青吃饭,偶尔仰头喝酒。
晚霞沉江,月上南楼,江风也吹不散船舱里的酒气,暮青微微地皱了皱眉,瞥了眼元修的心口,有话要说,却终是咽下了。
元修独自饮着酒,当年在西北拿空酒坛子打水喝,曾经说过回到盛京后要与谁一醉方休,却因种种事由未能如愿。今夜,那人恰在,而他有酒,却始终没有邀她共饮。
两人就这么对坐无言着,暮青放下碗筷之后,元修仰头饮尽坛中之酒。
“天色已晚,歇着吧。”元修提着空坛子起了身,走到门口时脚步停住,背对着暮青道,“我知道你水性好,但船上的侍卫都是在海里练出来的好手。阿青,我谋今日多年,不会放手,也不会失手。”
元修走了,侍卫进来将碗筷收拾了下去,没多久,捧进来一套女子的衣裙,又搬了只浴桶进来,打好水后就退了出去,将门窗都关上了。
咔哒一声,房门落了锁,船上再没了动静儿。
暮青沉默了半晌,终把灯烛一吹,和衣入了水。水温温热,却没为她解去多少疲乏,一闭眼,眼里就是石沟子镇上的血火风沙。
不知月杀伤势如何,梅姑可有跟来,事情传入两国朝中会引发怎样的动荡……
大哥和阿欢可千万不要亲自来救她,不出所料的话,镇上必有杀机。
她被劫的消息一旦传入洛都朝廷,停留在英州港的北燕使船就会遭到扣押,连北燕使节团也会被拘捕。这些情况,元修不可能料不到,他绝不会去英州港自投罗网,他会从余女镇登岸,到周山岛换海船回北燕。
元修能想到的事,阿欢定然也能想到,她担心的是,这条路线不是元修临时决定的,而是早就安排好了,不然,他也不会从乔装虎贲军入镇劫人到乔装成盐运校尉下江行船,一路上如此顺利。盐船不同于民船,不会独艘行船,一趟差事少说要十余艘乃至二三十艘的船队一同出发,这说明不止她此刻身处之船,而是周围的整个船队上都是元修的人。要想在敌国做成此事,没有内应是绝不可能的,大哥不可能掌握了朝中和地方上所有废帝党羽的名单,其中必有漏网之鱼,而那些漏网之鱼和沈问玉等人显然不是一路的,不然他们不可能对元修筹划此事毫不知情。
元修筹谋此事多年,一朝冒险前来大图,谋的真的只是她一人?
元修对她的执念已成心魔,他此行自然是要带她回北燕,但他毕竟已称帝多年,心性早非当年,目光亦不只在边关战事,此行另有远大图谋才符合那个铁血北燕帝的手腕——她怀疑余女镇上早已混入了北燕刺客,而她既是元修此行的目标,也是他手中的诱饵。元修很可能不单单想带她回北燕,还想以她为饵诱使阿欢前来,取他性命。
暮青认为,这不算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元修,而是基于他北燕帝的身份和近年来两国博弈的事实作出的合理推测。这些年来,论政局上的眼光谋略,她也早非当年之人。
江上灯月交辉,笙歌悠悠,暮青坐在黑暗中,眸光在氤氲的水雾中清寒如霜。过了会儿,她在水中宽了衣袍,麻利地将擦了擦身,洗去一身的血腥气后,捞起衣裙搭在了浴桶边上。裙子入手柔软凉滑,是上好的丝罗料子,暮青懒得看是何样式,在水里把束胸带一解,摸来肚兜就套在了身上。
她不知道的是,这舱室简陋,中间安了块隔板,把一间底舱分成了两间,隔壁未点灯烛,但是有人。
元修躺在床板上,以臂为枕,望着那块隔板。
隔板甚薄,几条板缝儿拼出了一幅佳人出水图。
暮青虽然吹灭了灯烛,但江上的月色灯火仍将屋里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胭脂色。她面朝西窗立在水中,青丝如锻,玉骨冰肌,宛若嵯峨神山之女,初入人间,月下出水。她穿起肚兜,将青丝一撩,水汽激荡,如烟泼散,秀颈纤腰乍然一现!这一现,万千青丝如墨泼去,墨下纤腰笼着水影,玉肌背着江月。那墨色一泼的凌厉,同那如月似水的娇柔,交织成这世间最惊心动魄的风景,刺入眼帘,落在心头,便成了这一生难忘的记忆。
元修枕臂卧在榻上,目光深邃如渊,黑暗之中,身形如一道横卧于海上的孤山。
暮青提来亵裤看了看,裤腿颇长,大约及膝,水中穿不得,她只好踩住坐凳,打算迈出浴桶。
这一踩,身子猛然抬高,水汽荡开,春光将露的刹那,忽闻一声低哑的咳音传来。
元修咳了一声,闭着眼翻了个身,床板吱呀一响。
暮青寻声望去,听见隔板那边传来吱呀声,心头顿时一怒,捞起裙子往腰身上一系,踩住小凳就跃了出去。
怪她疏忽了,醒来时只顾着寻思身在何处,竟没留意隔板那边还有个房间。
暮青退到木板床和隔板间的角落处,确定此处无光,亦无缝隙,这才动手穿衣。
衣衫窸窸窣窣的声音传到隔壁,偶尔可闻几阵裙带扫动的风声,不必眼观,都能猜到穿衣之人此刻的怒意。
元修闭着眼笑了笑,他几乎能想象得到她此刻拿罗裙撒气的模样和那蹙眉抿唇的恼怒神态。恼他也好,恨他也罢,总是因他而生的情绪,好过不言不语,形同陌路。
片刻后,窸窣声停了,两间舱室里都静了下来。
元修知道暮青还在原地恼着,沉默了许久,他终于忍不住问她:“阿青,这些年……你过得可好?”
隔壁没有答音,他也似乎不期待什么回答,只是想找个说话的人,“这些年,每当想起在西北的日子,总觉得是几辈子以前的事儿了。每回听见你执政之事,我都在想,你志在平冤,我志在戍边,怎么就都走到这一步了?”
他面壁而卧,屋里无光,面前只有灰暗的墙壁,就像寻不见出口的人生。
“这些年,你可曾后悔过?”他问,以为以她的倔脾气,这一路会与他沉默对抗到底,却没想到她竟开了口。
“无悔。”暮青背对着隔板赤足而立,毫不迟疑,语气平静。
经年不见,料到她会见面伤人,果不其然。
元修嘲讽道:“他给你吃什么迷魂药了?”
“那我给你吃什么迷魂药了?”暮青反问。
“嘶!”元修被这话气得心肝儿肺都疼,干脆翻身坐起,对着隔板那边没好气地道,“多年不见,你说话还是这么气人!”
“多年不见,你执念还是这么重。”那边人的语气淡淡的,记忆中的清冷嗓音,听起来似乎已经不恼了。随即,脚步声传来,墙缝儿里拼出一道倩影,人绕到浴桶后,弯腰在水里捞起了东西。
她此前和衣入水,贴身的衣物都在水里,依她的性子,自然想要自己处置,而不是交给侍卫收走。
她背对着隔板,用身子挡着浴桶,显然不想让他看见她贴身的衣物。可这么一挡,她在江月之辉里,一袭罗裙如烟胜云,倒衬出几分江南女子的清瘦婉柔来。她挽着裙袖,皓腕凝着霜雪似的,一举一动都叫人移不开眼。
元修的目光暗沉了几分,定定地望着那背影道:“你跟了他这么多年,又是平叛,又是执政,可曾过过一天你想过的日子?阿青,你说我执念深,你对他的执念又何尝不深?”
“我对他没有执念,只是他一心待我,我便一心待他,如此而已。有件事,你理解错了,我从来不是跟着他,我的观念里没有出嫁从夫,只有彼此忠诚,患难与共,不欺不弃,尊重平等。这些年,我虽为他奔波劳苦,他却也成就了更好的我,这就是我想要的婚姻,彼此守护,彼此成就,互为优质伴侣。”暮青边说边在水里捞着衣物,她其实并不是在捞衣物,而是在身体的遮挡下把一样东西按进了水里——一双靴子。
那是她换下来的靴子,一双白色的云头锦靴,这是洛都权贵子弟流行穿的靴样,只是她的这双靴子底儿比寻常靴子厚些。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她穿上之后显得更为高挑,还因为靴底与云头的夹缝中藏有暗器,那是一把梭子刀。
刀长而薄,出刀的机关在靴子内侧,若不拔出,可做暗器使,马背上刺敌腹、割绳索,都颇为好用。若将其拔出,则刚好有一掌长,形态贴着掌心,当短刀用也颇为顺手。
这是她执政鄂族四州后,月杀命人为她量身锻打的暗器,专门陪她练过,防的就是极端状况,没想到真有用到的一天。
而这,才是她今夜沐浴的原因——机关一触,梭刀即出,很难不发出声响,除非在水里取刀。
暮青将靴子按在水中,摸到暗扣,向内一推!梭刀嗖地刺出云头,无声无息。她捏住刀尖儿将刀抽出,归入掌下,随后把外袍捞出铺在地上,又起身去捞其他衣物。
元修看着暮青有条不紊的举止,沉浸在她的一番话里。这些所谓的观念,除了她,他从未听任何一个女子说过,她总能语出惊人,以前就常说些让人费解的话,现在还如当年一样。
他问:“那你怎么知道我就给不了你想要的婚姻?我曾说过,你若嫁我,我也可以此生不纳妾,我做到了,哪怕你已嫁作他人。”
“原来你知道我已经嫁人了,我还以为你不知道。”暮青将靴子翻了个个儿,摸到了靴底。
“那你的大婚之礼呢?”元修忽然下了床,大步朝隔板走了过来。
暮青身子一绷,看起来就像是因为在意这句话。
元修走到隔板前,看着暮青那死不回头的背影,问:“就凭那军前一句立后之言,凭那南渡途中一封仓促的诏书,你就算是与他成婚了?就在那辆马车里?”
此事是他此生至痛,这些年来,他甚至不能想起。
暮青沉默了一会儿,淡淡地道:“你什么都不知道。”
那郑当归如今已在御医院中奉职,元修从他口中应该得知了当年之事,但他无从得知她梦魇之事,自然也就不知道阿欢与她匆匆成婚的真正原因。
这是私事,她无需解释,只是用刀尖儿在靴底一刀一刀地划着。从背影看去,似是在拿衣物撒气,看似浑不在乎,实则还是在乎。
元修生生被气笑了,眼底涌动着的不知是痛还是疼惜,“你说的对,你的事,我一向不知道。从我与他定下君臣之约那日起,你我就仿佛隔了千山万水,你何时与人义结金兰,何时与人拜堂成亲,何时又有鄂族血脉了,我都不知道。你我生死之交,你的事,我却总是最后一个知道。有的时候我也怀疑,对于你,我究竟知道什么?”
“你知道那条密道!”暮青忽然撂下靴子,转身面对元修,隔着隔板,眸中的那团火都仿佛能将人烧成灰烬,“正因为你我是生死之交,我才带你走那条密道!而你用那条密道干了些什么?我与谁义结金兰,与谁拜堂成亲,是谁的后人,有哪族的血脉,那都是我的私事。我不说,不代表疏远你,而是我需要隐私,我需要尊重!我的隐私我有权利不说,但那条密道是阿欢的心血,我没有权利说!但我说了,因为你我是生死之交!结果呢?无数义士葬身密道,无名无碑,我的朋友重伤被俘,遭囚数年!元修,那些人命不是葬你手上的,而是葬在我手上的,你知道吗?!”
暮青一拳砸在隔板上,尘屑横飞,光影破碎,她忽然转身弯腰,从浴桶中把所有的衣物都捞了出来,团成一团,抱到外袍上,将袍子包起,打上个死结,拎着包袱大步走到窗前,一把推开窗子,奋力将包袱砸进了江中!
噗通一声,声音被画舫里的歌舞声所掩盖,连水花都被船影所覆。
侍卫们看出扔进江中的是只包袱,但未闻旨意,谁也不敢挪动——神仙吵架,凡人还是装死为妙。
船舱内一片死寂,元修始终没有谕示,那包袱渐渐地沉入了江中。
过了许久,元修默不作声地出了屋。
少顷,暮青的房门被打开,侍卫将浴桶抬了出去,清理了地板上的水渍,重新点上了灯烛。
元修负手进了屋,暮青面窗而立,青丝未束,云袖霞裾乘风而起,江上仿佛生了薄雾,而人宛若在水中央。
元修有些失神,这身罗裙是下江之前,他在钦州义水城的成衣铺子里亲手挑的。当时城中大索,此举颇为冒险,可他还是冒了险,只因想一睹她身着红妆的风采。
说来讽刺,相识多年,这竟是他头一回见她换下将袍。
元修走到桌旁坐下,压着眉峰沉默了许久,冷不丁地问道:“你说我外祖之死有疑,此话可有依据?”
这话问得突然,仿佛刚才的争执没有发生。
暮青回过头来,那天在洛都,她总觉得有人在暗中盯着她,莫非元修就藏在北燕使节团中?
但转念一想,人都见到了,再究问这些又有何用?
于是她道:“我猜的。华老将军活着对阿欢更为有利,他没有理由杀人。”
当时,她在堤下为老熊的亲兵缝尸,没有亲眼看到事发的经过,也许阿欢知道,但当时渡江在即,形势迫在眉睫,她身心俱疲,只想带那五万儿郎回乡,没心情问此事。后来,阿欢亲政,她提点刑狱,朝中的事一桩接着一桩,这事也就被忘到了脑后。
那天宫宴上,她提起此事是为了试探北燕使臣们的反应,查探那道可疑目光的来源,没想到元修会当面问她。
元修道:“那也有可能是死于流箭,为何你会觉得不是?”
暮青沉默了片刻,实话实说,“只是觉得可疑。我当时在江边,分明听见岸上杀声停了,这说明三千禁军已败,那么流箭是从何而来?”
三千禁军死于神甲军之手,而神甲军出手向来不留全尸,就算有个别漏网之人奋起补箭,当时禁军已败,箭雨已歇,侍卫们理应有能力抵挡零星的箭矢,那箭怎么就成了流箭射中了华老将军,还将人一箭射杀了?
“你是说,我外公并非死于两军交战之时?”元修问,声音异常平静,夜风吹进窗来,江上仿佛大浪将起。
这话有意思,暮青知道,当年江堤上一战,活着回去的只有沈明启一人。元修会这么问,一定是沈明启如此回禀的。
他为何要说谎?
暮青心里咯噔一下,目光忽厉,问道:“你见到遗体时,伤在何处?”
元修道:“胸口。”
“胸前中箭还是后心中箭?”
“一箭穿胸,我见到遗体时,遗体虽在冰棺内,但两个月的长途颠簸,遗体已腐,伤口坏烂,只能看出是一箭穿胸。”
“拿纸来!”暮青忽然对窗外道。
侍卫不懂暮青为何只要纸,不要笔墨,但他不敢迁延,忙去隔壁屋将元修桌上的文房四宝端了进来。
暮青没动笔墨,只取了张纸递给元修,说道:“拿好,展平!”
元修晃了晃神儿,这景象,这语气,真像是当年陪她一起办案的时候。
这一怔的工夫,元修反应稍慢,侍卫刚要退下,见主子未动,忙回来搭手。没想到手还没抬起来,主子就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与往常一样,不见雷云,不见晴日,唯有摸不着底的深沉慑人。
侍卫垂下手,屏息而退。
元修把纸接了过来,依暮青之言展平,而后看向了她。
暮青以指为箭,猛地戳向那张纸,纸张应声破出个洞!她的手指如葱似玉,烛光之下,指尖粉白,煞是可爱。元修吸了口江风,敛住心神,强令自己将心思放在暮青的话上。
暮青道:“如果你愿意开棺,可以亲自验一验骨,看箭是从胸前而入,还是从后心而入。如你所见,我将纸刺穿,破开那一面的洞口看起来要比刺入一面的洞口大。人骨虽然比纸硬得多,但弩箭之威也比我的指力大得多,且有武者的内力加持,华老将军胸骨上的伤口一定比寻常箭伤重得多。你仔细验看,定有收获。”
至于为何要查明箭是从胸前还是后心射入,暮青没说,元修一定明白。
人若死于两军对战之时,箭应该是从胸口射入。但若是从后心射入的,则说明人死于禁军战败之后,因为依照常理,渡江时机紧迫,禁军一败,侍卫们就会将华老将军押下江堤登船,那时所有人都是背对战场的,所以后心中箭即说明沈明启撒了谎。
战事分出胜败之后,禁军之中只活了沈明启一人,他又对华老将军的死撒了谎,那么他就有很大的嫌疑。
至于他为何敢行此事,其实不难理解。此人本就是个阴险毒辣之徒,当时战败,人未救回,又全军覆没,若回去复命,他难逃一死,但若护送华老将军的灵柩回京,兴许还能有条活路。
后来的事实证明,元修的确因此没有杀他。
但若这事真是沈明启所为,元修多年来用的这把刀可一直都是他的仇人……
但若真是沈明启所为,江边那一战,老熊那亲兵的仇便能报了!
“当然,箭拔出时扭转或撬压,刺创可能会扩大或有附加损伤,但刺骨而出的箭有多难拔,你最清楚。拔箭之人一般先会卸去箭头,这种情况下,伤口因武者的内力破口较大,拔出箭身一般不会太费力,所以二次损伤较小,胸骨上应该还是会留下可供验看的证据。”暮青补充了一句,撤回手指,再没别的话可说了。
“……多谢。”元修说话间将纸叠起,收进了衣袍里,妥善地贴放在了心口处。
“不用谢,我有条件。”暮青直视着元修,冷淡,坦然。
元修一怔,那纸仿佛突然在心口焚起把火来,痛不能言。他笑了笑,苦涩过后,艰难地道:“好!你说!”
“放了姚惠青,把人安全地护送过江。”
“好。”元修一口答应,却定定地看着暮青。他不知道这个条件是她临时起意,还是刚刚提起他当年密道失信于她时,就已有此盘算。
若是从前,他绝不会疑她,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与她已阔别六载,她成长了太多。她为南兴赈灾和大图长治提出的两项策论,他至今还记得在盛京宫中听见奏报时有多惊艳。岭南王割据一方已有二十多年,被她用计擒获斩了头颅;大图复国的可能性原本微乎其微,被她用一方传国玉玺将巫瑾送上了帝位;鄂族女子之地位卑微至极,她硬是以神女之名、女子之身执政三年……如今的她,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孤僻的西北军小将,也不再是那个混不吝的江北水师都督,今夜与她面对着面,他能够感觉得到她的分量,那种与他比肩的分量。
“还有。”暮青丝毫不懂得适可而止。
“说!”元修依旧干脆。
“把老熊的家眷和族人也一并送过江来。”此二事在暮青心里悬了多年,有机会谈判,她是不会放过的。
元修闻言却锁住眉头,看了暮青许久,问道:“他是我的旧部,在你心里,我会因为他跟随了你,而苛待他的家眷?”
“你如果真念旧部之情,就该让他和族亲团聚。这些年,他虽然不说,但不可能不挂念妻儿老娘?你带出来的兵有多重情义,你知道,我怕他久念成疾。”
“……好!”元修答应了,又问,“要把老卢的家眷也一并送过江吗?”
“不用。你应该知道他的事,他一直觉得愧对你,渡江之后便闭门不出,拒不受封。我离京前,托他去古水县帮我照看宅院,他答应了,我想他不会希望家眷过江,他会希望他们生在西北,死在西北。”暮青回到窗边,江风却捎不走心头的愁绪。
元修知道暮青的愁,唯有此事,他与她的心是连着的。戍边十年,老卢跟随他的时日最长,他的性子他了解,莫说下旨准他回西北,就是他亲自来请,老卢都不会回去的。他羞于过江,过不了是自己心里的那道坎儿。
人人心里都横着一道坎儿,他自己也一样。
元修默不作声地出了屋,吩咐侍卫传信回盛京和西北,立刻护送姚惠青和老熊的族亲家眷过江,不得迁延。
回来后,见暮青仍然立在窗边,元修不由走到窗边与她并肩望着江景,说道:“阿青,这世间有些事是难求圆满的,如同我求不得忠孝两全一样。”
暮青默不作声,裙袖一舒,便拢住了一江的月色秋波。
元修望着暮青道:“密道一事,是我负了你,我无话可说。但若叫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这么做,他杀了我姑母。”
时隔六年,杀字从元修喉头逼出,仍然带着血腥气。
“不,你姑母是自绝而亡的。”暮青望着江上,觉出元修投在她身上的目光有一刹那的寒厉,但她还是说了出来,“当时在密室之门已落,你姑母本想困住阿欢,不料机关被阿欢所破。就在密室之门升起时,你恰巧赶到,你姑母便持匕首自绝而亡。”
元敏为何挑那时机自绝,这不需要说,元修该比任何人都清楚。
屋里一片死寂,画舫上的笙箫声忽然变得有些凄厉,元修扶住窗台,那曾在边关张弓扬枪磨得满是厚茧的手指霎时苍白,如同落了层霜。
江月之辉如梦如幻,刹那间将他送回当年永寿宫外大雪纷飞的那一夜。
“你可记得当初走时,姑母说的话?”
“姑母说,朝局诡秘,容不下坦荡男儿。此去戍边,望归来时,心如战刀!”
“心如战刀,如今你的心可磨成了刀?姑母瞧着你心里的刀还未沾过血,刀锋不利!”
“我就是要逼你!成大事者,善知取舍,帝王之家,情义是不需要的,我们这样的人家也不需要!”
“你只有弃了那些情义,才能心如铁石,才能在这世道里披荆斩棘!”
姑母……
“元修。”暮青的话音将元修从那经年前的雪夜里唤了回来,看见他那双手,那双称帝六年也消不掉老茧的手,她就忍不住想起西北、想起大漠、想起她敬佩过的大将军,痛那精忠坦荡的儿郎再也回不来了。她放下密道之事,放下岭南之事,推心置腹地问,“当年,你们定下的君臣之约里没有你姑母和你爹,尤其是你姑母。杀母之仇不共戴天,阿欢亲政之后必定替母报仇。你可有想过,到那时你该怎么办?你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姑母死,你有对策吗?”
元修不说话,他想过,但没有。交还西北帅印,求姑母活命吗?可一旦失了帅印,元家将毫无自保的筹码,拿什么保证皇帝能信守诺言?以西北之军和边关之重逼皇帝大赦吗?那便是逆臣,有违忠良之道。
“你想过,但没有两全之策。”元修能想到的办法,暮青都能猜到,她毕竟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对政事毫无经验的人了,“所以,你们成为敌人是迟早的事。”
“那我该怎么办?我是该谋朝篡位,还是该大义灭亲?阿青,换作是你,你会如何抉择?”元修问。
“我抉择不了,但无论如何抉择,我都会在其位谋其政。”暮青看着元修,这才是她最痛心的,“换作是我,我当年绝不会一计不施,一兵不用。你那时手握帅印,将士视你为信仰,百姓敬你为战神,你却眼睁睁地看着呼延昊建辽称帝。你能告诉我,当年是怎么了吗?”
元修闻言垂着眼帘,没有回答。
暮青道:“你不说,我替你说,因为你那时就决定要与阿欢一争高下了,所以你不想在边关战事上耗费兵力。你手握帅印,心却已不在保家卫国上了。”
这话切中了要害,元修扶着窗台,讥诮地笑了一声,“保家卫国……我是能保得住元家,还是生来就该替步氏皇族戍守江山?我戍边十年,建功无数,上不负天恩,下不负己志,自认为对得起家国百姓!可我精忠报国,得到的是什么?是至亲相逼,天子夺爱!我戍守边疆,他夺我所爱,我为何不能与他一争高下?我元修也算得上这世间顶天立地的男儿,究竟哪儿比他差?”
“你不比他差,你只是……从未尝过挫折的滋味。”暮青道。
元修扬了扬眉,讥诮的神情尚未淡去,眉宇间又添了几分诧异的神色,仿佛不解此意。
暮青道:“我的话有错吗?我敬佩你精忠报国之志,也承认你的赫赫功绩,可你若非生在元家,当年离家从军,军营又岂是你说进就能进的?不论你家中在你身上打什么主意,你总归是因为生在元家才能如此由着性子。你的战功靠的的确是一身真本事,但以朝堂当时的政争局势而言,你若不是元修,任你有战神之能,边关帅印岂容你掌?”
“西北戍边,艰险苦累你甘愿,渴饮胡血你快意,你虽与家中政见不合,但当时废帝之机尚不成熟,家中逼你不紧,到底是由着你过了十年想过的日子。直至两国议和,你班师回朝,生父利用,伤了你的骄傲;姑母逼迫,使你苦闷煎熬;情场失意,令你不甘戍边;兄长暗害,叫你心痛欲绝。你人生前二十年没受过的挫折,一股脑儿全尝了,这世间有越挫越勇之人,也有一蹶不振之辈,你两者皆不是,你只是遭遇变故,改变了报国安邦之志罢了。”
“元修,这世间没人能够选择出身,你生在元家,身陷于两难的境地,怎么抉择都在情理之中。我的选择,你的选择,都不过是各有缘由罢了,哪怕你我为敌,我也不会怪你。让我失望的是你身为一军主帅的不作为和身为朋友的背叛,就算你能把我带回盛京,你我也回不到从前了。”
一番话说罢,暮青转身就走,手腕却忽然被人握住!
暮青回头,冷厉的目光撞上元修炽烈的眼神,那眼神太复杂,似混沌中坠来的铁石,焚着烈火,势欲吞人。
暮青捏紧掌下的梭刀,眸中怒意一绽,仿佛满江灯火齐放,摄人心魄的绚烂。
元修发力将暮青扯向自己,二人猛地撞向窗台,两名侍卫不敢回头,只是挪近两步,将窗子挡了个严严实实。
舱室里暗了下来,江上的灯火从侍卫之间的缝隙里透了进来,一缕一缕,流漫陆离。元修拥着暮青,当年马背上教骑,地宫中拔箭,都督府中宽衣受检,中军帐中负气争吵,少女的眼眸、玉手、话语乃至方才出水时那一幕惊心动魄的画面,皆如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交替着,如梦似幻,刻骨铭心。
“阿青。”元修嗓音沙哑,带着压抑的悲痛,“当年的人,死的死,走的走,我不想回到从前,不想回到失去所有的那一天!那一天,连你都走了……”
暮青说不出话,元修太谨慎,明明收走了她的刀甲,近她身时仍然封了她的穴道。幸运的是,梭刀被她紧紧地捏在掌中,不至于掉落,但也经不得大晃……
就在暮青担心时,元修克制地放开她,走向了门口。他没再说什么,只是抬指一弹,解了她的穴道。
暮青的身子骨儿猛然一松,急忙收掌,梭刀滑落的瞬间,被她死死地捏住了尾尖。刀尖儿从袖下露出,寒光一点,惊心的雪亮。
元修拉开房门,眉头一蹙,刚要转身,江上忽然传来骚乱声!
元修循声望去,暮青手指一勾,梭刀瞬时归于掌下。
这时,侍卫已将门窗阖紧,江上人声消寂,灯火层层灭去,一道呼喝声从下游的水师船队中传来。
“禁令!江上宵禁,画舫休歌,民船靠岸,官船受检,凭文通行!即日起,聚赌喧闹者杖,夜聚晓散者斩!”
元修守在门外,侍卫过来唤了声主子,同时呈上了一封密奏。
元修展开一看,看那身影似乎愣了一愣!随即,房门打开,元修又进了屋。
暮青仍在窗边,她没问出了何事,只是看着元修。
元修也没有说话,只是将密奏递给了暮青。
暮青接过来一看,纸上只有三两行字:
奏:九月初八,四更时分,延福宫失火,大图帝及太后驾崩。
------题外话------
好险好险,两万以内写完这章了,差点儿又要被后台强行双更
菜走了进来。他垂首缄语,甚是恭谨,将饭菜摆到桌上后就却退而出。
门没关,但门外有人把守。
暮青没入座,只是淡淡地看着桌面,桌上摆了两副碗筷。
少顷,元修提着坛酒走了进来,“醒了?”
他穿着身盐运校尉的将袍,窄衫革带,背衬着江水云霞,身形在低矮的船舱内显得格外傲气英武。
论傲气英武,暮青一向不输男儿,她负手而立,两道英眉紧紧地拢着,似将要出鞘的刀,不见刀锋,已知其锐。
这神情竟把元修看乐了,他摇头失笑,抬眼望向窗外,云霞漫天,染了一江之水,也染了男子的眉宇。有那么一刹,那眉宇叫人想起黄沙漫天的西北,想起那爽朗忠纯的戍边儿郎。
但一串儿船号子声打破了昔日的回忆,窗外江水滔滔,哪有黄沙漫漫?
元修兀自坐了下来,拔去坛塞,就着坛子仰头灌了几口酒,见暮青还站着,不由皱起眉来,恼道:“不说话也不吃饭?睡了三天了,不饿?”
暮青的确饿了,她没有绝食的打算,一直不肯入座就是在等这句话。
三天……
算算石沟子镇到乌江的路程,以及江上行船的速度,这时候应该快出钦州了。出了钦州,过了芳州,便是英州。水路不同于陆路,不必走官道,只需沿江而下,因而比走陆路快得多。至多半个月,船就能行至英州。
只有半个月……
暮青心念频转,不动声色地坐了下来,执筷,吃饭。
船上的菜式没那么精致,却皆是时鲜,清蒸江蟹、白灼青虾、鱼子羹、乌米饭,佐以几样蜜饯点心之类的茶食。暮青胃口不错,吃了碗饭,喝了碗羹,江蟹青虾一样不落,连不怎么爱吃的蜜饯都尝了几块。
元修面前也摆了副碗筷,他却一筷未动,只是看着暮青吃饭,偶尔仰头喝酒。
晚霞沉江,月上南楼,江风也吹不散船舱里的酒气,暮青微微地皱了皱眉,瞥了眼元修的心口,有话要说,却终是咽下了。
元修独自饮着酒,当年在西北拿空酒坛子打水喝,曾经说过回到盛京后要与谁一醉方休,却因种种事由未能如愿。今夜,那人恰在,而他有酒,却始终没有邀她共饮。
两人就这么对坐无言着,暮青放下碗筷之后,元修仰头饮尽坛中之酒。
“天色已晚,歇着吧。”元修提着空坛子起了身,走到门口时脚步停住,背对着暮青道,“我知道你水性好,但船上的侍卫都是在海里练出来的好手。阿青,我谋今日多年,不会放手,也不会失手。”
元修走了,侍卫进来将碗筷收拾了下去,没多久,捧进来一套女子的衣裙,又搬了只浴桶进来,打好水后就退了出去,将门窗都关上了。
咔哒一声,房门落了锁,船上再没了动静儿。
暮青沉默了半晌,终把灯烛一吹,和衣入了水。水温温热,却没为她解去多少疲乏,一闭眼,眼里就是石沟子镇上的血火风沙。
不知月杀伤势如何,梅姑可有跟来,事情传入两国朝中会引发怎样的动荡……
大哥和阿欢可千万不要亲自来救她,不出所料的话,镇上必有杀机。
她被劫的消息一旦传入洛都朝廷,停留在英州港的北燕使船就会遭到扣押,连北燕使节团也会被拘捕。这些情况,元修不可能料不到,他绝不会去英州港自投罗网,他会从余女镇登岸,到周山岛换海船回北燕。
元修能想到的事,阿欢定然也能想到,她担心的是,这条路线不是元修临时决定的,而是早就安排好了,不然,他也不会从乔装虎贲军入镇劫人到乔装成盐运校尉下江行船,一路上如此顺利。盐船不同于民船,不会独艘行船,一趟差事少说要十余艘乃至二三十艘的船队一同出发,这说明不止她此刻身处之船,而是周围的整个船队上都是元修的人。要想在敌国做成此事,没有内应是绝不可能的,大哥不可能掌握了朝中和地方上所有废帝党羽的名单,其中必有漏网之鱼,而那些漏网之鱼和沈问玉等人显然不是一路的,不然他们不可能对元修筹划此事毫不知情。
元修筹谋此事多年,一朝冒险前来大图,谋的真的只是她一人?
元修对她的执念已成心魔,他此行自然是要带她回北燕,但他毕竟已称帝多年,心性早非当年,目光亦不只在边关战事,此行另有远大图谋才符合那个铁血北燕帝的手腕——她怀疑余女镇上早已混入了北燕刺客,而她既是元修此行的目标,也是他手中的诱饵。元修很可能不单单想带她回北燕,还想以她为饵诱使阿欢前来,取他性命。
暮青认为,这不算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元修,而是基于他北燕帝的身份和近年来两国博弈的事实作出的合理推测。这些年来,论政局上的眼光谋略,她也早非当年之人。
江上灯月交辉,笙歌悠悠,暮青坐在黑暗中,眸光在氤氲的水雾中清寒如霜。过了会儿,她在水中宽了衣袍,麻利地将擦了擦身,洗去一身的血腥气后,捞起衣裙搭在了浴桶边上。裙子入手柔软凉滑,是上好的丝罗料子,暮青懒得看是何样式,在水里把束胸带一解,摸来肚兜就套在了身上。
她不知道的是,这舱室简陋,中间安了块隔板,把一间底舱分成了两间,隔壁未点灯烛,但是有人。
元修躺在床板上,以臂为枕,望着那块隔板。
隔板甚薄,几条板缝儿拼出了一幅佳人出水图。
暮青虽然吹灭了灯烛,但江上的月色灯火仍将屋里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胭脂色。她面朝西窗立在水中,青丝如锻,玉骨冰肌,宛若嵯峨神山之女,初入人间,月下出水。她穿起肚兜,将青丝一撩,水汽激荡,如烟泼散,秀颈纤腰乍然一现!这一现,万千青丝如墨泼去,墨下纤腰笼着水影,玉肌背着江月。那墨色一泼的凌厉,同那如月似水的娇柔,交织成这世间最惊心动魄的风景,刺入眼帘,落在心头,便成了这一生难忘的记忆。
元修枕臂卧在榻上,目光深邃如渊,黑暗之中,身形如一道横卧于海上的孤山。
暮青提来亵裤看了看,裤腿颇长,大约及膝,水中穿不得,她只好踩住坐凳,打算迈出浴桶。
这一踩,身子猛然抬高,水汽荡开,春光将露的刹那,忽闻一声低哑的咳音传来。
元修咳了一声,闭着眼翻了个身,床板吱呀一响。
暮青寻声望去,听见隔板那边传来吱呀声,心头顿时一怒,捞起裙子往腰身上一系,踩住小凳就跃了出去。
怪她疏忽了,醒来时只顾着寻思身在何处,竟没留意隔板那边还有个房间。
暮青退到木板床和隔板间的角落处,确定此处无光,亦无缝隙,这才动手穿衣。
衣衫窸窸窣窣的声音传到隔壁,偶尔可闻几阵裙带扫动的风声,不必眼观,都能猜到穿衣之人此刻的怒意。
元修闭着眼笑了笑,他几乎能想象得到她此刻拿罗裙撒气的模样和那蹙眉抿唇的恼怒神态。恼他也好,恨他也罢,总是因他而生的情绪,好过不言不语,形同陌路。
片刻后,窸窣声停了,两间舱室里都静了下来。
元修知道暮青还在原地恼着,沉默了许久,他终于忍不住问她:“阿青,这些年……你过得可好?”
隔壁没有答音,他也似乎不期待什么回答,只是想找个说话的人,“这些年,每当想起在西北的日子,总觉得是几辈子以前的事儿了。每回听见你执政之事,我都在想,你志在平冤,我志在戍边,怎么就都走到这一步了?”
他面壁而卧,屋里无光,面前只有灰暗的墙壁,就像寻不见出口的人生。
“这些年,你可曾后悔过?”他问,以为以她的倔脾气,这一路会与他沉默对抗到底,却没想到她竟开了口。
“无悔。”暮青背对着隔板赤足而立,毫不迟疑,语气平静。
经年不见,料到她会见面伤人,果不其然。
元修嘲讽道:“他给你吃什么迷魂药了?”
“那我给你吃什么迷魂药了?”暮青反问。
“嘶!”元修被这话气得心肝儿肺都疼,干脆翻身坐起,对着隔板那边没好气地道,“多年不见,你说话还是这么气人!”
“多年不见,你执念还是这么重。”那边人的语气淡淡的,记忆中的清冷嗓音,听起来似乎已经不恼了。随即,脚步声传来,墙缝儿里拼出一道倩影,人绕到浴桶后,弯腰在水里捞起了东西。
她此前和衣入水,贴身的衣物都在水里,依她的性子,自然想要自己处置,而不是交给侍卫收走。
她背对着隔板,用身子挡着浴桶,显然不想让他看见她贴身的衣物。可这么一挡,她在江月之辉里,一袭罗裙如烟胜云,倒衬出几分江南女子的清瘦婉柔来。她挽着裙袖,皓腕凝着霜雪似的,一举一动都叫人移不开眼。
元修的目光暗沉了几分,定定地望着那背影道:“你跟了他这么多年,又是平叛,又是执政,可曾过过一天你想过的日子?阿青,你说我执念深,你对他的执念又何尝不深?”
“我对他没有执念,只是他一心待我,我便一心待他,如此而已。有件事,你理解错了,我从来不是跟着他,我的观念里没有出嫁从夫,只有彼此忠诚,患难与共,不欺不弃,尊重平等。这些年,我虽为他奔波劳苦,他却也成就了更好的我,这就是我想要的婚姻,彼此守护,彼此成就,互为优质伴侣。”暮青边说边在水里捞着衣物,她其实并不是在捞衣物,而是在身体的遮挡下把一样东西按进了水里——一双靴子。
那是她换下来的靴子,一双白色的云头锦靴,这是洛都权贵子弟流行穿的靴样,只是她的这双靴子底儿比寻常靴子厚些。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她穿上之后显得更为高挑,还因为靴底与云头的夹缝中藏有暗器,那是一把梭子刀。
刀长而薄,出刀的机关在靴子内侧,若不拔出,可做暗器使,马背上刺敌腹、割绳索,都颇为好用。若将其拔出,则刚好有一掌长,形态贴着掌心,当短刀用也颇为顺手。
这是她执政鄂族四州后,月杀命人为她量身锻打的暗器,专门陪她练过,防的就是极端状况,没想到真有用到的一天。
而这,才是她今夜沐浴的原因——机关一触,梭刀即出,很难不发出声响,除非在水里取刀。
暮青将靴子按在水中,摸到暗扣,向内一推!梭刀嗖地刺出云头,无声无息。她捏住刀尖儿将刀抽出,归入掌下,随后把外袍捞出铺在地上,又起身去捞其他衣物。
元修看着暮青有条不紊的举止,沉浸在她的一番话里。这些所谓的观念,除了她,他从未听任何一个女子说过,她总能语出惊人,以前就常说些让人费解的话,现在还如当年一样。
他问:“那你怎么知道我就给不了你想要的婚姻?我曾说过,你若嫁我,我也可以此生不纳妾,我做到了,哪怕你已嫁作他人。”
“原来你知道我已经嫁人了,我还以为你不知道。”暮青将靴子翻了个个儿,摸到了靴底。
“那你的大婚之礼呢?”元修忽然下了床,大步朝隔板走了过来。
暮青身子一绷,看起来就像是因为在意这句话。
元修走到隔板前,看着暮青那死不回头的背影,问:“就凭那军前一句立后之言,凭那南渡途中一封仓促的诏书,你就算是与他成婚了?就在那辆马车里?”
此事是他此生至痛,这些年来,他甚至不能想起。
暮青沉默了一会儿,淡淡地道:“你什么都不知道。”
那郑当归如今已在御医院中奉职,元修从他口中应该得知了当年之事,但他无从得知她梦魇之事,自然也就不知道阿欢与她匆匆成婚的真正原因。
这是私事,她无需解释,只是用刀尖儿在靴底一刀一刀地划着。从背影看去,似是在拿衣物撒气,看似浑不在乎,实则还是在乎。
元修生生被气笑了,眼底涌动着的不知是痛还是疼惜,“你说的对,你的事,我一向不知道。从我与他定下君臣之约那日起,你我就仿佛隔了千山万水,你何时与人义结金兰,何时与人拜堂成亲,何时又有鄂族血脉了,我都不知道。你我生死之交,你的事,我却总是最后一个知道。有的时候我也怀疑,对于你,我究竟知道什么?”
“你知道那条密道!”暮青忽然撂下靴子,转身面对元修,隔着隔板,眸中的那团火都仿佛能将人烧成灰烬,“正因为你我是生死之交,我才带你走那条密道!而你用那条密道干了些什么?我与谁义结金兰,与谁拜堂成亲,是谁的后人,有哪族的血脉,那都是我的私事。我不说,不代表疏远你,而是我需要隐私,我需要尊重!我的隐私我有权利不说,但那条密道是阿欢的心血,我没有权利说!但我说了,因为你我是生死之交!结果呢?无数义士葬身密道,无名无碑,我的朋友重伤被俘,遭囚数年!元修,那些人命不是葬你手上的,而是葬在我手上的,你知道吗?!”
暮青一拳砸在隔板上,尘屑横飞,光影破碎,她忽然转身弯腰,从浴桶中把所有的衣物都捞了出来,团成一团,抱到外袍上,将袍子包起,打上个死结,拎着包袱大步走到窗前,一把推开窗子,奋力将包袱砸进了江中!
噗通一声,声音被画舫里的歌舞声所掩盖,连水花都被船影所覆。
侍卫们看出扔进江中的是只包袱,但未闻旨意,谁也不敢挪动——神仙吵架,凡人还是装死为妙。
船舱内一片死寂,元修始终没有谕示,那包袱渐渐地沉入了江中。
过了许久,元修默不作声地出了屋。
少顷,暮青的房门被打开,侍卫将浴桶抬了出去,清理了地板上的水渍,重新点上了灯烛。
元修负手进了屋,暮青面窗而立,青丝未束,云袖霞裾乘风而起,江上仿佛生了薄雾,而人宛若在水中央。
元修有些失神,这身罗裙是下江之前,他在钦州义水城的成衣铺子里亲手挑的。当时城中大索,此举颇为冒险,可他还是冒了险,只因想一睹她身着红妆的风采。
说来讽刺,相识多年,这竟是他头一回见她换下将袍。
元修走到桌旁坐下,压着眉峰沉默了许久,冷不丁地问道:“你说我外祖之死有疑,此话可有依据?”
这话问得突然,仿佛刚才的争执没有发生。
暮青回过头来,那天在洛都,她总觉得有人在暗中盯着她,莫非元修就藏在北燕使节团中?
但转念一想,人都见到了,再究问这些又有何用?
于是她道:“我猜的。华老将军活着对阿欢更为有利,他没有理由杀人。”
当时,她在堤下为老熊的亲兵缝尸,没有亲眼看到事发的经过,也许阿欢知道,但当时渡江在即,形势迫在眉睫,她身心俱疲,只想带那五万儿郎回乡,没心情问此事。后来,阿欢亲政,她提点刑狱,朝中的事一桩接着一桩,这事也就被忘到了脑后。
那天宫宴上,她提起此事是为了试探北燕使臣们的反应,查探那道可疑目光的来源,没想到元修会当面问她。
元修道:“那也有可能是死于流箭,为何你会觉得不是?”
暮青沉默了片刻,实话实说,“只是觉得可疑。我当时在江边,分明听见岸上杀声停了,这说明三千禁军已败,那么流箭是从何而来?”
三千禁军死于神甲军之手,而神甲军出手向来不留全尸,就算有个别漏网之人奋起补箭,当时禁军已败,箭雨已歇,侍卫们理应有能力抵挡零星的箭矢,那箭怎么就成了流箭射中了华老将军,还将人一箭射杀了?
“你是说,我外公并非死于两军交战之时?”元修问,声音异常平静,夜风吹进窗来,江上仿佛大浪将起。
这话有意思,暮青知道,当年江堤上一战,活着回去的只有沈明启一人。元修会这么问,一定是沈明启如此回禀的。
他为何要说谎?
暮青心里咯噔一下,目光忽厉,问道:“你见到遗体时,伤在何处?”
元修道:“胸口。”
“胸前中箭还是后心中箭?”
“一箭穿胸,我见到遗体时,遗体虽在冰棺内,但两个月的长途颠簸,遗体已腐,伤口坏烂,只能看出是一箭穿胸。”
“拿纸来!”暮青忽然对窗外道。
侍卫不懂暮青为何只要纸,不要笔墨,但他不敢迁延,忙去隔壁屋将元修桌上的文房四宝端了进来。
暮青没动笔墨,只取了张纸递给元修,说道:“拿好,展平!”
元修晃了晃神儿,这景象,这语气,真像是当年陪她一起办案的时候。
这一怔的工夫,元修反应稍慢,侍卫刚要退下,见主子未动,忙回来搭手。没想到手还没抬起来,主子就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与往常一样,不见雷云,不见晴日,唯有摸不着底的深沉慑人。
侍卫垂下手,屏息而退。
元修把纸接了过来,依暮青之言展平,而后看向了她。
暮青以指为箭,猛地戳向那张纸,纸张应声破出个洞!她的手指如葱似玉,烛光之下,指尖粉白,煞是可爱。元修吸了口江风,敛住心神,强令自己将心思放在暮青的话上。
暮青道:“如果你愿意开棺,可以亲自验一验骨,看箭是从胸前而入,还是从后心而入。如你所见,我将纸刺穿,破开那一面的洞口看起来要比刺入一面的洞口大。人骨虽然比纸硬得多,但弩箭之威也比我的指力大得多,且有武者的内力加持,华老将军胸骨上的伤口一定比寻常箭伤重得多。你仔细验看,定有收获。”
至于为何要查明箭是从胸前还是后心射入,暮青没说,元修一定明白。
人若死于两军对战之时,箭应该是从胸口射入。但若是从后心射入的,则说明人死于禁军战败之后,因为依照常理,渡江时机紧迫,禁军一败,侍卫们就会将华老将军押下江堤登船,那时所有人都是背对战场的,所以后心中箭即说明沈明启撒了谎。
战事分出胜败之后,禁军之中只活了沈明启一人,他又对华老将军的死撒了谎,那么他就有很大的嫌疑。
至于他为何敢行此事,其实不难理解。此人本就是个阴险毒辣之徒,当时战败,人未救回,又全军覆没,若回去复命,他难逃一死,但若护送华老将军的灵柩回京,兴许还能有条活路。
后来的事实证明,元修的确因此没有杀他。
但若这事真是沈明启所为,元修多年来用的这把刀可一直都是他的仇人……
但若真是沈明启所为,江边那一战,老熊那亲兵的仇便能报了!
“当然,箭拔出时扭转或撬压,刺创可能会扩大或有附加损伤,但刺骨而出的箭有多难拔,你最清楚。拔箭之人一般先会卸去箭头,这种情况下,伤口因武者的内力破口较大,拔出箭身一般不会太费力,所以二次损伤较小,胸骨上应该还是会留下可供验看的证据。”暮青补充了一句,撤回手指,再没别的话可说了。
“……多谢。”元修说话间将纸叠起,收进了衣袍里,妥善地贴放在了心口处。
“不用谢,我有条件。”暮青直视着元修,冷淡,坦然。
元修一怔,那纸仿佛突然在心口焚起把火来,痛不能言。他笑了笑,苦涩过后,艰难地道:“好!你说!”
“放了姚惠青,把人安全地护送过江。”
“好。”元修一口答应,却定定地看着暮青。他不知道这个条件是她临时起意,还是刚刚提起他当年密道失信于她时,就已有此盘算。
若是从前,他绝不会疑她,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与她已阔别六载,她成长了太多。她为南兴赈灾和大图长治提出的两项策论,他至今还记得在盛京宫中听见奏报时有多惊艳。岭南王割据一方已有二十多年,被她用计擒获斩了头颅;大图复国的可能性原本微乎其微,被她用一方传国玉玺将巫瑾送上了帝位;鄂族女子之地位卑微至极,她硬是以神女之名、女子之身执政三年……如今的她,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孤僻的西北军小将,也不再是那个混不吝的江北水师都督,今夜与她面对着面,他能够感觉得到她的分量,那种与他比肩的分量。
“还有。”暮青丝毫不懂得适可而止。
“说!”元修依旧干脆。
“把老熊的家眷和族人也一并送过江来。”此二事在暮青心里悬了多年,有机会谈判,她是不会放过的。
元修闻言却锁住眉头,看了暮青许久,问道:“他是我的旧部,在你心里,我会因为他跟随了你,而苛待他的家眷?”
“你如果真念旧部之情,就该让他和族亲团聚。这些年,他虽然不说,但不可能不挂念妻儿老娘?你带出来的兵有多重情义,你知道,我怕他久念成疾。”
“……好!”元修答应了,又问,“要把老卢的家眷也一并送过江吗?”
“不用。你应该知道他的事,他一直觉得愧对你,渡江之后便闭门不出,拒不受封。我离京前,托他去古水县帮我照看宅院,他答应了,我想他不会希望家眷过江,他会希望他们生在西北,死在西北。”暮青回到窗边,江风却捎不走心头的愁绪。
元修知道暮青的愁,唯有此事,他与她的心是连着的。戍边十年,老卢跟随他的时日最长,他的性子他了解,莫说下旨准他回西北,就是他亲自来请,老卢都不会回去的。他羞于过江,过不了是自己心里的那道坎儿。
人人心里都横着一道坎儿,他自己也一样。
元修默不作声地出了屋,吩咐侍卫传信回盛京和西北,立刻护送姚惠青和老熊的族亲家眷过江,不得迁延。
回来后,见暮青仍然立在窗边,元修不由走到窗边与她并肩望着江景,说道:“阿青,这世间有些事是难求圆满的,如同我求不得忠孝两全一样。”
暮青默不作声,裙袖一舒,便拢住了一江的月色秋波。
元修望着暮青道:“密道一事,是我负了你,我无话可说。但若叫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这么做,他杀了我姑母。”
时隔六年,杀字从元修喉头逼出,仍然带着血腥气。
“不,你姑母是自绝而亡的。”暮青望着江上,觉出元修投在她身上的目光有一刹那的寒厉,但她还是说了出来,“当时在密室之门已落,你姑母本想困住阿欢,不料机关被阿欢所破。就在密室之门升起时,你恰巧赶到,你姑母便持匕首自绝而亡。”
元敏为何挑那时机自绝,这不需要说,元修该比任何人都清楚。
屋里一片死寂,画舫上的笙箫声忽然变得有些凄厉,元修扶住窗台,那曾在边关张弓扬枪磨得满是厚茧的手指霎时苍白,如同落了层霜。
江月之辉如梦如幻,刹那间将他送回当年永寿宫外大雪纷飞的那一夜。
“你可记得当初走时,姑母说的话?”
“姑母说,朝局诡秘,容不下坦荡男儿。此去戍边,望归来时,心如战刀!”
“心如战刀,如今你的心可磨成了刀?姑母瞧着你心里的刀还未沾过血,刀锋不利!”
“我就是要逼你!成大事者,善知取舍,帝王之家,情义是不需要的,我们这样的人家也不需要!”
“你只有弃了那些情义,才能心如铁石,才能在这世道里披荆斩棘!”
姑母……
“元修。”暮青的话音将元修从那经年前的雪夜里唤了回来,看见他那双手,那双称帝六年也消不掉老茧的手,她就忍不住想起西北、想起大漠、想起她敬佩过的大将军,痛那精忠坦荡的儿郎再也回不来了。她放下密道之事,放下岭南之事,推心置腹地问,“当年,你们定下的君臣之约里没有你姑母和你爹,尤其是你姑母。杀母之仇不共戴天,阿欢亲政之后必定替母报仇。你可有想过,到那时你该怎么办?你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姑母死,你有对策吗?”
元修不说话,他想过,但没有。交还西北帅印,求姑母活命吗?可一旦失了帅印,元家将毫无自保的筹码,拿什么保证皇帝能信守诺言?以西北之军和边关之重逼皇帝大赦吗?那便是逆臣,有违忠良之道。
“你想过,但没有两全之策。”元修能想到的办法,暮青都能猜到,她毕竟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对政事毫无经验的人了,“所以,你们成为敌人是迟早的事。”
“那我该怎么办?我是该谋朝篡位,还是该大义灭亲?阿青,换作是你,你会如何抉择?”元修问。
“我抉择不了,但无论如何抉择,我都会在其位谋其政。”暮青看着元修,这才是她最痛心的,“换作是我,我当年绝不会一计不施,一兵不用。你那时手握帅印,将士视你为信仰,百姓敬你为战神,你却眼睁睁地看着呼延昊建辽称帝。你能告诉我,当年是怎么了吗?”
元修闻言垂着眼帘,没有回答。
暮青道:“你不说,我替你说,因为你那时就决定要与阿欢一争高下了,所以你不想在边关战事上耗费兵力。你手握帅印,心却已不在保家卫国上了。”
这话切中了要害,元修扶着窗台,讥诮地笑了一声,“保家卫国……我是能保得住元家,还是生来就该替步氏皇族戍守江山?我戍边十年,建功无数,上不负天恩,下不负己志,自认为对得起家国百姓!可我精忠报国,得到的是什么?是至亲相逼,天子夺爱!我戍守边疆,他夺我所爱,我为何不能与他一争高下?我元修也算得上这世间顶天立地的男儿,究竟哪儿比他差?”
“你不比他差,你只是……从未尝过挫折的滋味。”暮青道。
元修扬了扬眉,讥诮的神情尚未淡去,眉宇间又添了几分诧异的神色,仿佛不解此意。
暮青道:“我的话有错吗?我敬佩你精忠报国之志,也承认你的赫赫功绩,可你若非生在元家,当年离家从军,军营又岂是你说进就能进的?不论你家中在你身上打什么主意,你总归是因为生在元家才能如此由着性子。你的战功靠的的确是一身真本事,但以朝堂当时的政争局势而言,你若不是元修,任你有战神之能,边关帅印岂容你掌?”
“西北戍边,艰险苦累你甘愿,渴饮胡血你快意,你虽与家中政见不合,但当时废帝之机尚不成熟,家中逼你不紧,到底是由着你过了十年想过的日子。直至两国议和,你班师回朝,生父利用,伤了你的骄傲;姑母逼迫,使你苦闷煎熬;情场失意,令你不甘戍边;兄长暗害,叫你心痛欲绝。你人生前二十年没受过的挫折,一股脑儿全尝了,这世间有越挫越勇之人,也有一蹶不振之辈,你两者皆不是,你只是遭遇变故,改变了报国安邦之志罢了。”
“元修,这世间没人能够选择出身,你生在元家,身陷于两难的境地,怎么抉择都在情理之中。我的选择,你的选择,都不过是各有缘由罢了,哪怕你我为敌,我也不会怪你。让我失望的是你身为一军主帅的不作为和身为朋友的背叛,就算你能把我带回盛京,你我也回不到从前了。”
一番话说罢,暮青转身就走,手腕却忽然被人握住!
暮青回头,冷厉的目光撞上元修炽烈的眼神,那眼神太复杂,似混沌中坠来的铁石,焚着烈火,势欲吞人。
暮青捏紧掌下的梭刀,眸中怒意一绽,仿佛满江灯火齐放,摄人心魄的绚烂。
元修发力将暮青扯向自己,二人猛地撞向窗台,两名侍卫不敢回头,只是挪近两步,将窗子挡了个严严实实。
舱室里暗了下来,江上的灯火从侍卫之间的缝隙里透了进来,一缕一缕,流漫陆离。元修拥着暮青,当年马背上教骑,地宫中拔箭,都督府中宽衣受检,中军帐中负气争吵,少女的眼眸、玉手、话语乃至方才出水时那一幕惊心动魄的画面,皆如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交替着,如梦似幻,刻骨铭心。
“阿青。”元修嗓音沙哑,带着压抑的悲痛,“当年的人,死的死,走的走,我不想回到从前,不想回到失去所有的那一天!那一天,连你都走了……”
暮青说不出话,元修太谨慎,明明收走了她的刀甲,近她身时仍然封了她的穴道。幸运的是,梭刀被她紧紧地捏在掌中,不至于掉落,但也经不得大晃……
就在暮青担心时,元修克制地放开她,走向了门口。他没再说什么,只是抬指一弹,解了她的穴道。
暮青的身子骨儿猛然一松,急忙收掌,梭刀滑落的瞬间,被她死死地捏住了尾尖。刀尖儿从袖下露出,寒光一点,惊心的雪亮。
元修拉开房门,眉头一蹙,刚要转身,江上忽然传来骚乱声!
元修循声望去,暮青手指一勾,梭刀瞬时归于掌下。
这时,侍卫已将门窗阖紧,江上人声消寂,灯火层层灭去,一道呼喝声从下游的水师船队中传来。
“禁令!江上宵禁,画舫休歌,民船靠岸,官船受检,凭文通行!即日起,聚赌喧闹者杖,夜聚晓散者斩!”
元修守在门外,侍卫过来唤了声主子,同时呈上了一封密奏。
元修展开一看,看那身影似乎愣了一愣!随即,房门打开,元修又进了屋。
暮青仍在窗边,她没问出了何事,只是看着元修。
元修也没有说话,只是将密奏递给了暮青。
暮青接过来一看,纸上只有三两行字:
奏:九月初八,四更时分,延福宫失火,大图帝及太后驾崩。
------题外话------
好险好险,两万以内写完这章了,差点儿又要被后台强行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