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宗翰军久攻太原不下,但声势影响甚大。太原被围,有人讹传宋兵欲尽杀投附人。河东人称宋改编的义胜军为投附人,是以在平阳府的义胜军四千余人不自安,义胜军首领刘嗣初乃纵兵劫掠平阳城,降于金。宗翰军一方面围攻太原城,另一方面在降金的义胜军引导下,攻破隆德府,兵至高平县,游骑远到泽州。
不久,宗翰闻金东路军已与宋政权订盟议和,乃兵回太原,继续围攻,不时侵掠山西之地。可宗翰听说完颜斡离不从宋朝得到了大量金银,也派遣使节到东京来勒索。刚刚给了完颜斡离不大量金银骡马,现在完颜粘罕的西路军尚在太原,勒索钱财的人就先到了东京,北宋朝廷觉得这实在是欺人太甚,拒绝了他的要求。
大宋朝中在金军退兵后,舆论沸腾,对割让给金中山、河间与太原三镇抨击激烈。大臣晁基上书论三镇不可弃,他指出:“凡君天下者,得河北则得天下矣,失河北则失夫下矣。凡有国者,得河北则其国兴,失河北则其国弱。又有其国虽不正,得河北则强,其国虽正,失河北则弱。其国虽无道,得河北则强,其国虽不至无道,而失河北则弱。”强烈反对割弃三镇。
其他诸人也纷纷上书反对割让三镇,谴责主和派,在广大舆论的压力下,也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打算,赵桓下诏要河北三帅固守三镇,晋升上述三镇的知府为资政殿大学士,调集勤王兵马支援太原、中山、河间三镇。
在这种抗金策略的指导下,宋军姚古部将王德生擒金知府姚璠,收复了隆德府和威胜军。当时河北也比较安定,种师道部与金兵战八十余次,杀俘金兵五百九十九人,夺牲畜八千五百五十三头,云梯、鹅车、洞子、器甲、旗鼓等一万七千四十六副、件。烧夺粮草四十三车,夺得金银布帛等,夺回掠去京畿及诸州军人口五千二百一人,宋军势复振。
翰离不仍欲攻占三镇之地,遣使催促宋方迅速交割太原、中山和河间三镇并所属州县,而宋知太原府张孝纯、知中山府陈遘、知河间府詹度三条硬汉仍然坚守城池,软硬不吃。赵桓同时采用了耿南仲等大臣意见。又致国书与金,请求免割三镇,以租税代替。
另一面,赵桓加封种师道太尉衔兼河东河北宣抚使,带大军驻守滑州,以统制官郝怀带兵两万屯守河阳天险防止金军渡河。种师道接旨后。请求朝廷准许召集天下军马齐聚黄河岸边,避免重蹈斡离不东军兵临城下的悲剧,赵佶觉得是个好主意,便批准了种师道的申请。
不料仅过了半日,因为又有宰臣对皇上说我们把天下兵马都调过来,费用太大,万一西路金军不渡河来攻。我们不是白费银两么?赵桓又觉得有道理,便又下旨,取消原来的决定。种师道被钦宗折腾了几个来回,实在是受不了了,便上表说自己年岁大了,现在还得了重病,请求致仕得到了照准。于是种师道在当了两天宣抚使后,便再次罢官。
赵桓对待外敌真是标准的骑墙派。做好了两手准备,但是赵桓蛇鼠两端的做法,结果搞得底下的臣子们迷迷糊糊,无所适从,主和、主战两派明着不打了,但暗斗依然不断…
形势逐渐好转,赵桓通过频繁的更换宰执。将朝中大权逐渐归于己手,这时他的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了他爹太上皇赵佶身上。权力是迷人的,一旦拥有便会上瘾,不想再度失去。何况赵桓忍辱负重十八年,怎么会甘心他爹复辟,而在江南游荡的赵佶又怎么愿意拱手想让。
父子两人心里都明白当日禅位不过是一场戏!赵佶本来就不想禅位,原本只是想摆一摆认错的姿态,藉此收复人心,但吴敏、李纲真地上书请他禅位,在内外压力之下,他不得已而退位。既然赵桓那么不愿意接皇帝的班,那么好,现在金兵撤退了,你把位子再还给父皇吧,可他不仅从无这个念头,而且竭尽全力地保全皇位!
当日赵佶在金兵围城的前夜匆匆禅位,连夜潜逃江南,他心中其实已经断定东厩必定失守。而等到京师陷落,赵桓和那些劝自己下台的主战派朝臣们必定是死的死、忘的亡。到那时,赵佶便可以太上皇的身份理所当然的再次称帝,凭借东南半壁江山再建朝廷。
所以赵佶到了江南后连发三道诏令:截递角、止勤王、留粮纲。这三道“圣旨”都事关重大,将使朝廷不能号令东南,都城处于既缺兵又缺粮的绝境,东京政权难以维持,而东南将由朱勔的“小朝廷”跃升为太上皇的“大朝廷”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赵桓不但守住了东厩,还把女真人哄走了,这下赵佶的地位就尴尬了。而他手下一帮随行的宠臣蔡攸、童贯、朱勔等人也明白的很,金兵退了对他们君臣却未必是好事,尤其是蔡京、童贯等人,普天下之人都想将他们杀之而后快。太学生和朝廷的大臣们已屡次上书赵桓,请求诛杀这婿国殃民、罪大恶极的国贼。
此前赵桓一方面出于平民愤,一方面为了报私怨,将李彦、王黼、梁师成、梁方平相继诛杀,并大举改革政事。如果太上皇称帝,他们可以依然在小朝廷中高官厚禄,颐养天年,但是如果现在回京,那肯定是凶多吉少,所以蔡京、童贯等人也揣摩到了赵佶的复辟的心思。
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赵桓当然不会束以待毙,他明白一旦处理不好他爹自立朝廷,事情将更加棘手。东南地区是当时全国经济最发达、财富最丰厚的地区,同时也东南诸路也是蔡京、朱勔父子经营最久、根基最深的地区。如所周知,朱勔是其老家平江府乃至整个东南地区的地头蛇,有“东南小朝廷”之称,杭州是蔡京的老巢,此时赵佶身边还有童贯统领的胜捷军伴随在侧,俨然在东南新立了朝廷,发号施令,又过上了帝王生活。
金兵围城时。不经朝廷批准,擅自前往东南的官员为数甚多。竟然出现了“去朝廷者,十已三四,班缀空然,众目骇视”的局面,险些把朝廷整的关门歇业,相反。道君的行宫以及江南地区则百官麇集,如果这些前朝君臣一旦以东南作为根据地,振臂一呼,迎者必然如云。
赵桓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有人建议让聂昌率领一支劲旅前往镇江,接赵佶回东京。如果童贯等人胆敢领兵阻挠,则起兵擒杀这帮奸贼;有人认为派兵接驾不妥,到时童贯必会率兵相抗,如果一战不胜,他们会挟持太上皇于东南,或者入蜀,则陛下将难以处置。不如。先请太上皇自己下诏惩治,罢去这几人之官职;又有人说,如果擅自处理太上皇朝中重臣,那就伤了太上皇之心,太不孝了,不如先将几人贬官,等将来平静之后,再下一诏书惩治诸人。天下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赵桓也知道这事儿‘只能诱,不能逼’,此时敲东南传来消息,太上皇在江南的日子有些难过…
东南地区富庶不假,但也正因为富而招祸,成为被盘剥最严重的地区,尤其是花石纲把大家害惨了。始作俑者就是到此避难的太上皇赵佶,而他来了也不知收敛施恩,游山玩水... -->>
宗翰军久攻太原不下,但声势影响甚大。太原被围,有人讹传宋兵欲尽杀投附人。河东人称宋改编的义胜军为投附人,是以在平阳府的义胜军四千余人不自安,义胜军首领刘嗣初乃纵兵劫掠平阳城,降于金。宗翰军一方面围攻太原城,另一方面在降金的义胜军引导下,攻破隆德府,兵至高平县,游骑远到泽州。
不久,宗翰闻金东路军已与宋政权订盟议和,乃兵回太原,继续围攻,不时侵掠山西之地。可宗翰听说完颜斡离不从宋朝得到了大量金银,也派遣使节到东京来勒索。刚刚给了完颜斡离不大量金银骡马,现在完颜粘罕的西路军尚在太原,勒索钱财的人就先到了东京,北宋朝廷觉得这实在是欺人太甚,拒绝了他的要求。
大宋朝中在金军退兵后,舆论沸腾,对割让给金中山、河间与太原三镇抨击激烈。大臣晁基上书论三镇不可弃,他指出:“凡君天下者,得河北则得天下矣,失河北则失夫下矣。凡有国者,得河北则其国兴,失河北则其国弱。又有其国虽不正,得河北则强,其国虽正,失河北则弱。其国虽无道,得河北则强,其国虽不至无道,而失河北则弱。”强烈反对割弃三镇。
其他诸人也纷纷上书反对割让三镇,谴责主和派,在广大舆论的压力下,也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打算,赵桓下诏要河北三帅固守三镇,晋升上述三镇的知府为资政殿大学士,调集勤王兵马支援太原、中山、河间三镇。
在这种抗金策略的指导下,宋军姚古部将王德生擒金知府姚璠,收复了隆德府和威胜军。当时河北也比较安定,种师道部与金兵战八十余次,杀俘金兵五百九十九人,夺牲畜八千五百五十三头,云梯、鹅车、洞子、器甲、旗鼓等一万七千四十六副、件。烧夺粮草四十三车,夺得金银布帛等,夺回掠去京畿及诸州军人口五千二百一人,宋军势复振。
翰离不仍欲攻占三镇之地,遣使催促宋方迅速交割太原、中山和河间三镇并所属州县,而宋知太原府张孝纯、知中山府陈遘、知河间府詹度三条硬汉仍然坚守城池,软硬不吃。赵桓同时采用了耿南仲等大臣意见。又致国书与金,请求免割三镇,以租税代替。
另一面,赵桓加封种师道太尉衔兼河东河北宣抚使,带大军驻守滑州,以统制官郝怀带兵两万屯守河阳天险防止金军渡河。种师道接旨后。请求朝廷准许召集天下军马齐聚黄河岸边,避免重蹈斡离不东军兵临城下的悲剧,赵佶觉得是个好主意,便批准了种师道的申请。
不料仅过了半日,因为又有宰臣对皇上说我们把天下兵马都调过来,费用太大,万一西路金军不渡河来攻。我们不是白费银两么?赵桓又觉得有道理,便又下旨,取消原来的决定。种师道被钦宗折腾了几个来回,实在是受不了了,便上表说自己年岁大了,现在还得了重病,请求致仕得到了照准。于是种师道在当了两天宣抚使后,便再次罢官。
赵桓对待外敌真是标准的骑墙派。做好了两手准备,但是赵桓蛇鼠两端的做法,结果搞得底下的臣子们迷迷糊糊,无所适从,主和、主战两派明着不打了,但暗斗依然不断…
形势逐渐好转,赵桓通过频繁的更换宰执。将朝中大权逐渐归于己手,这时他的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了他爹太上皇赵佶身上。权力是迷人的,一旦拥有便会上瘾,不想再度失去。何况赵桓忍辱负重十八年,怎么会甘心他爹复辟,而在江南游荡的赵佶又怎么愿意拱手想让。
父子两人心里都明白当日禅位不过是一场戏!赵佶本来就不想禅位,原本只是想摆一摆认错的姿态,藉此收复人心,但吴敏、李纲真地上书请他禅位,在内外压力之下,他不得已而退位。既然赵桓那么不愿意接皇帝的班,那么好,现在金兵撤退了,你把位子再还给父皇吧,可他不仅从无这个念头,而且竭尽全力地保全皇位!
当日赵佶在金兵围城的前夜匆匆禅位,连夜潜逃江南,他心中其实已经断定东厩必定失守。而等到京师陷落,赵桓和那些劝自己下台的主战派朝臣们必定是死的死、忘的亡。到那时,赵佶便可以太上皇的身份理所当然的再次称帝,凭借东南半壁江山再建朝廷。
所以赵佶到了江南后连发三道诏令:截递角、止勤王、留粮纲。这三道“圣旨”都事关重大,将使朝廷不能号令东南,都城处于既缺兵又缺粮的绝境,东京政权难以维持,而东南将由朱勔的“小朝廷”跃升为太上皇的“大朝廷”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赵桓不但守住了东厩,还把女真人哄走了,这下赵佶的地位就尴尬了。而他手下一帮随行的宠臣蔡攸、童贯、朱勔等人也明白的很,金兵退了对他们君臣却未必是好事,尤其是蔡京、童贯等人,普天下之人都想将他们杀之而后快。太学生和朝廷的大臣们已屡次上书赵桓,请求诛杀这婿国殃民、罪大恶极的国贼。
此前赵桓一方面出于平民愤,一方面为了报私怨,将李彦、王黼、梁师成、梁方平相继诛杀,并大举改革政事。如果太上皇称帝,他们可以依然在小朝廷中高官厚禄,颐养天年,但是如果现在回京,那肯定是凶多吉少,所以蔡京、童贯等人也揣摩到了赵佶的复辟的心思。
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赵桓当然不会束以待毙,他明白一旦处理不好他爹自立朝廷,事情将更加棘手。东南地区是当时全国经济最发达、财富最丰厚的地区,同时也东南诸路也是蔡京、朱勔父子经营最久、根基最深的地区。如所周知,朱勔是其老家平江府乃至整个东南地区的地头蛇,有“东南小朝廷”之称,杭州是蔡京的老巢,此时赵佶身边还有童贯统领的胜捷军伴随在侧,俨然在东南新立了朝廷,发号施令,又过上了帝王生活。
金兵围城时。不经朝廷批准,擅自前往东南的官员为数甚多。竟然出现了“去朝廷者,十已三四,班缀空然,众目骇视”的局面,险些把朝廷整的关门歇业,相反。道君的行宫以及江南地区则百官麇集,如果这些前朝君臣一旦以东南作为根据地,振臂一呼,迎者必然如云。
赵桓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有人建议让聂昌率领一支劲旅前往镇江,接赵佶回东京。如果童贯等人胆敢领兵阻挠,则起兵擒杀这帮奸贼;有人认为派兵接驾不妥,到时童贯必会率兵相抗,如果一战不胜,他们会挟持太上皇于东南,或者入蜀,则陛下将难以处置。不如。先请太上皇自己下诏惩治,罢去这几人之官职;又有人说,如果擅自处理太上皇朝中重臣,那就伤了太上皇之心,太不孝了,不如先将几人贬官,等将来平静之后,再下一诏书惩治诸人。天下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赵桓也知道这事儿‘只能诱,不能逼’,此时敲东南传来消息,太上皇在江南的日子有些难过…
东南地区富庶不假,但也正因为富而招祸,成为被盘剥最严重的地区,尤其是花石纲把大家害惨了。始作俑者就是到此避难的太上皇赵佶,而他来了也不知收敛施恩,游山玩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