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辅国权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日子如流水,转眼之间一个月便是过去了,早在三天前书院便是不再授课,让诸生回去准备院试事宜。
而今日,徐明远照常一大清早便起了,下山挑水灌满了水缸,又是在观前的石坪练了会剑。仔细地梳洗了一番,换上一身干净的半旧青衫,浅蓝色布条束紧了长发,背了昨夜备好纸墨笔砚的竹箱,和师父打了声招呼,下山而去。
今日是院试的第一天,因为背着竹箱,而且等会到了书院便要开始考试,所以徐明远到山下草棚牵了老黄,今日乘驴车去书院。
老旧的驴车行在还算平坦的驿道之上,微微摇晃,伴着咯吱、咯吱的悠扬声响,慢慢向着蜀州城而去。
徐明远坐在车辕上,两条腿悬空,随着驴车的晃动轻轻摇晃着,微眯着眼睛,似睡非睡。
这一个月下来,徐明远已是将那些需要熟记的经书熟烂于胸,策论也是写了有数十篇之多。至于诗赋,徐明远着实差了些天赋,不过凭借着这一个月来的练习,传世之作难有,不过中规中矩的还是能够写出一两首来的。
驴车慢悠悠进了蜀州城,徐明远在路边面摊吃了碗凉粉,那卖面的大娘听说徐明远是去书院考试的,硬是不肯收他通宝,还塞了两个饼给他,让他考试的时候吃。和东城的柳三娘差不多,西城一样有不少看着他长大,待他如长辈的人。
徐明远笑着收了饼,趁着那大娘转身的时候把几个通宝放到了灶台靠里边的地方,上了驴车,直往南城书院而去。
徐明远可以说是吃蜀州城百家饭长大的,蜀州城就是根,是每次远游都要回来的地方。他这辈子没有多大的梦想,如果是以前,就想提把剑去江湖上走一遭,天下第一不敢想,能行侠仗义几回就成,回到蜀州城也可以吹嘘半辈子。
现在的话,要是能够科举中举,就去那天下第一雄城长安看上一看,再混个芝麻小官,顺道贪点蝇头小利,等以后老了,也像夫子一样,回到蜀州城来,不一定要教书,说书也行。
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见过东海岸海浪的波涛汹涌,见过北黎草原的广袤无垠,见过吐蕃沙漠的袅无人烟,却还是觉着蜀州这座小城最难割舍,觉着蜀州城的人最可爱。
所以,徐明远也想过,如果有一天真老了,回蜀州,也挺不错。
驴车穿过街巷,晃悠着到了书院前,因为徐明远起得早,所以虽然老黄走的慢,到书院门前也还没到时间。
书院院试不是所有书院学生都可以参加的,只有入学三年以上,或是学业突出的学生,才能够参加书院的考试。
所以今日书院院试只有百余人能够参加,没有参加院试的其他书院学生,因为书院作为院试的场地,考试这两日不能呆在书院之中。
大宛科举取士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主要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主要科目,至于其他科目虽设,不过并不受重视,即便考上之后,也没有很大的前程。
而且当今圣上登基之后尤为重视进士科,当朝数位宰相皆为进士出身,朝中大员也多是进士及第。所以进士及第者,即便是未得重用,也被为白衣卿相,即虽为白衣,却有卿相的资望,可见科举进士科之重。
徐明远准备的便是进士科,只要能够及第,基本上便能够得到一官半职,算是正式踏入了大宛官场。只是进士科虽重,却最为难考,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数千书生入长安科举,却只有数十人可进士及第,可见竞争之激烈。
朝廷这般重视科举,对于科举考试的各阶段考试自然也是极为看重,为了防止学生舞弊,也是制定了不少对策。
此时书院门口便是站了一排十个身着黑色圆领澜衫的捕快,腰悬一把漆黑宽刀,拦在书院门口,先不让书院学生进入。
这些捕快是检查诸生随身所带之物是否违禁,或是是否夹带书页,算是第一道关卡。这些捕快虽然腰悬长刀,不过捕快在衙门之中属最低等的,便是稍有权势的商贾也不会把他们放在心上。所以站在这书院门前,面前尽是身份煊赫,或是可能来日便成朝中大官的诸生,反倒是有些拘束了。
时间未到,诸生还不能进入书院,所以此时都站在书院门前的石坪上,有的三两成堆,和朋友交谈着,有的独自捧着书籍默念,打算临时再抱一抱佛脚,有的则是默立一旁,闭眼休息。
徐明远的驴车慢悠悠地晃到书院前,咯吱的响声,和那比寻常驴车大上不少的破旧车厢立刻便是吸引了书院前书院诸生的目光。
那些三两交谈的学生扭头看向驴车,闭眼休息的学生也是不禁睁开了眼睛,便是那捧书低头默念的学生... -->>
这日子如流水,转眼之间一个月便是过去了,早在三天前书院便是不再授课,让诸生回去准备院试事宜。
而今日,徐明远照常一大清早便起了,下山挑水灌满了水缸,又是在观前的石坪练了会剑。仔细地梳洗了一番,换上一身干净的半旧青衫,浅蓝色布条束紧了长发,背了昨夜备好纸墨笔砚的竹箱,和师父打了声招呼,下山而去。
今日是院试的第一天,因为背着竹箱,而且等会到了书院便要开始考试,所以徐明远到山下草棚牵了老黄,今日乘驴车去书院。
老旧的驴车行在还算平坦的驿道之上,微微摇晃,伴着咯吱、咯吱的悠扬声响,慢慢向着蜀州城而去。
徐明远坐在车辕上,两条腿悬空,随着驴车的晃动轻轻摇晃着,微眯着眼睛,似睡非睡。
这一个月下来,徐明远已是将那些需要熟记的经书熟烂于胸,策论也是写了有数十篇之多。至于诗赋,徐明远着实差了些天赋,不过凭借着这一个月来的练习,传世之作难有,不过中规中矩的还是能够写出一两首来的。
驴车慢悠悠进了蜀州城,徐明远在路边面摊吃了碗凉粉,那卖面的大娘听说徐明远是去书院考试的,硬是不肯收他通宝,还塞了两个饼给他,让他考试的时候吃。和东城的柳三娘差不多,西城一样有不少看着他长大,待他如长辈的人。
徐明远笑着收了饼,趁着那大娘转身的时候把几个通宝放到了灶台靠里边的地方,上了驴车,直往南城书院而去。
徐明远可以说是吃蜀州城百家饭长大的,蜀州城就是根,是每次远游都要回来的地方。他这辈子没有多大的梦想,如果是以前,就想提把剑去江湖上走一遭,天下第一不敢想,能行侠仗义几回就成,回到蜀州城也可以吹嘘半辈子。
现在的话,要是能够科举中举,就去那天下第一雄城长安看上一看,再混个芝麻小官,顺道贪点蝇头小利,等以后老了,也像夫子一样,回到蜀州城来,不一定要教书,说书也行。
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见过东海岸海浪的波涛汹涌,见过北黎草原的广袤无垠,见过吐蕃沙漠的袅无人烟,却还是觉着蜀州这座小城最难割舍,觉着蜀州城的人最可爱。
所以,徐明远也想过,如果有一天真老了,回蜀州,也挺不错。
驴车穿过街巷,晃悠着到了书院前,因为徐明远起得早,所以虽然老黄走的慢,到书院门前也还没到时间。
书院院试不是所有书院学生都可以参加的,只有入学三年以上,或是学业突出的学生,才能够参加书院的考试。
所以今日书院院试只有百余人能够参加,没有参加院试的其他书院学生,因为书院作为院试的场地,考试这两日不能呆在书院之中。
大宛科举取士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主要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主要科目,至于其他科目虽设,不过并不受重视,即便考上之后,也没有很大的前程。
而且当今圣上登基之后尤为重视进士科,当朝数位宰相皆为进士出身,朝中大员也多是进士及第。所以进士及第者,即便是未得重用,也被为白衣卿相,即虽为白衣,却有卿相的资望,可见科举进士科之重。
徐明远准备的便是进士科,只要能够及第,基本上便能够得到一官半职,算是正式踏入了大宛官场。只是进士科虽重,却最为难考,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数千书生入长安科举,却只有数十人可进士及第,可见竞争之激烈。
朝廷这般重视科举,对于科举考试的各阶段考试自然也是极为看重,为了防止学生舞弊,也是制定了不少对策。
此时书院门口便是站了一排十个身着黑色圆领澜衫的捕快,腰悬一把漆黑宽刀,拦在书院门口,先不让书院学生进入。
这些捕快是检查诸生随身所带之物是否违禁,或是是否夹带书页,算是第一道关卡。这些捕快虽然腰悬长刀,不过捕快在衙门之中属最低等的,便是稍有权势的商贾也不会把他们放在心上。所以站在这书院门前,面前尽是身份煊赫,或是可能来日便成朝中大官的诸生,反倒是有些拘束了。
时间未到,诸生还不能进入书院,所以此时都站在书院门前的石坪上,有的三两成堆,和朋友交谈着,有的独自捧着书籍默念,打算临时再抱一抱佛脚,有的则是默立一旁,闭眼休息。
徐明远的驴车慢悠悠地晃到书院前,咯吱的响声,和那比寻常驴车大上不少的破旧车厢立刻便是吸引了书院前书院诸生的目光。
那些三两交谈的学生扭头看向驴车,闭眼休息的学生也是不禁睁开了眼睛,便是那捧书低头默念的学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