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大地狮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康德一生未曾走出故乡哥尼斯堡十英里之外。达尔文周游世界之后,关在家里度其一生。马克思策划了几次革命之后,以大英博物馆终其余年。大体而论,安静的生活是伟大人物的特征,他们的喜乐也不是外人心目中认为兴奋的那一种。一切伟大的成就必须历久不懈地工作,其精神贯注与艰难的程度,使人再没有余力去应付狂热的娱乐。
——罗素快乐的征服(英国哲学家)
庄子。逍遥游中描写了这样一种人生境界:“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即:“像列子能够乘着风势而飞行,姿态轻巧美妙,过了十五天才回来。他对于圆满幸福并未汲汲追求。”能够乘风潇洒于云天之间,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境界已算是相当高明了。但在庄子看来,这种境界还不算至高,有待于提升,因为“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这样虽然免于步行之累,还是要等待风力的配合,还是要有所依靠,有所凭借。庄子认为,真正理想的人生境界乃是——“至人无己”最高明的人化解了自我,无所执著,无所欲求,无所依赖,无所等待,摆脱了外界条件的限制和束缚,也摆脱了肉体以致精神的限制和束缚“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顺应天地的常道,由此把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再邀游于无穷的境界。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并自得其乐。
因此,真正高明的人,能完全操控生命的流向,使生命趋于完美,自给自足,无假外物而得乐,从而享受“孤独的愉悦”像潇洒的庄子一样。孤独而能愉悦,不是寂寞无人问,更不是无法合群的无奈,而是远离人籁、走进天籁的觉悟,是品味自己、与己为友的惬意,是心灵充溢、精神圆满的自足,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达于无何有之乡的洒脱。所以,自古以来,许多高僧大德远离人间的喧嚣,隐入深山老林、古刹宝寺中,独自静修数十年,追求涅槃之境,与无穷的宇宙自然相通而共鸣,其乐亦无穷。
孤独的意境
儒家的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同样是说,人的生命毫无欠缺,一切在我身上都齐备了。快乐不需要依靠外物,只要一个人反省自己,做到完全真诚,快乐自然由内而发,源源不绝。儒家的理论一直强调快乐是由内所感,而不是由外所获,所以,孔子的弟子颜回可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的“乐”不在于外界的锦衣玉食,而在于内心的真诚,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向善的喜悦感。宋朝的理学家程颢作为儒家的后世弟子,写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可谓是悟到了儒家“快乐由内而发,不假外物”的境界。与程颢同时代的大文豪苏轼则在超然台记中引申道:“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在孤独的意境中,观天地自然,乐在其中矣!
这种“万物静观皆自得”的超然境界,绝非东方的智者所独享,西方的亚里士多德也很能体会到“静观”之乐。亚里士多德认为,思想和思想的对象,通过“神”的概念达到了高度统一。由于人们只能通过静观(theorein)才能把握到“神”这个永恒的、最美的实在,所以,人们只有在静观之时才是最美,而静观的活动乃是最愉悦、最美好的活动。
静谧的纯美
西方犬儒学派的哲学家狄奥尼修斯更是深悟“自得”之乐,他一生无欲无求于外物,居住在一只破木桶内,过着乞丐一样的生活。狄奥尼修斯热爱“德行”追求从欲望之中解放出来的道德自由... -->>
康德一生未曾走出故乡哥尼斯堡十英里之外。达尔文周游世界之后,关在家里度其一生。马克思策划了几次革命之后,以大英博物馆终其余年。大体而论,安静的生活是伟大人物的特征,他们的喜乐也不是外人心目中认为兴奋的那一种。一切伟大的成就必须历久不懈地工作,其精神贯注与艰难的程度,使人再没有余力去应付狂热的娱乐。
——罗素快乐的征服(英国哲学家)
庄子。逍遥游中描写了这样一种人生境界:“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即:“像列子能够乘着风势而飞行,姿态轻巧美妙,过了十五天才回来。他对于圆满幸福并未汲汲追求。”能够乘风潇洒于云天之间,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境界已算是相当高明了。但在庄子看来,这种境界还不算至高,有待于提升,因为“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这样虽然免于步行之累,还是要等待风力的配合,还是要有所依靠,有所凭借。庄子认为,真正理想的人生境界乃是——“至人无己”最高明的人化解了自我,无所执著,无所欲求,无所依赖,无所等待,摆脱了外界条件的限制和束缚,也摆脱了肉体以致精神的限制和束缚“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顺应天地的常道,由此把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再邀游于无穷的境界。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并自得其乐。
因此,真正高明的人,能完全操控生命的流向,使生命趋于完美,自给自足,无假外物而得乐,从而享受“孤独的愉悦”像潇洒的庄子一样。孤独而能愉悦,不是寂寞无人问,更不是无法合群的无奈,而是远离人籁、走进天籁的觉悟,是品味自己、与己为友的惬意,是心灵充溢、精神圆满的自足,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达于无何有之乡的洒脱。所以,自古以来,许多高僧大德远离人间的喧嚣,隐入深山老林、古刹宝寺中,独自静修数十年,追求涅槃之境,与无穷的宇宙自然相通而共鸣,其乐亦无穷。
孤独的意境
儒家的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同样是说,人的生命毫无欠缺,一切在我身上都齐备了。快乐不需要依靠外物,只要一个人反省自己,做到完全真诚,快乐自然由内而发,源源不绝。儒家的理论一直强调快乐是由内所感,而不是由外所获,所以,孔子的弟子颜回可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的“乐”不在于外界的锦衣玉食,而在于内心的真诚,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向善的喜悦感。宋朝的理学家程颢作为儒家的后世弟子,写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可谓是悟到了儒家“快乐由内而发,不假外物”的境界。与程颢同时代的大文豪苏轼则在超然台记中引申道:“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在孤独的意境中,观天地自然,乐在其中矣!
这种“万物静观皆自得”的超然境界,绝非东方的智者所独享,西方的亚里士多德也很能体会到“静观”之乐。亚里士多德认为,思想和思想的对象,通过“神”的概念达到了高度统一。由于人们只能通过静观(theorein)才能把握到“神”这个永恒的、最美的实在,所以,人们只有在静观之时才是最美,而静观的活动乃是最愉悦、最美好的活动。
静谧的纯美
西方犬儒学派的哲学家狄奥尼修斯更是深悟“自得”之乐,他一生无欲无求于外物,居住在一只破木桶内,过着乞丐一样的生活。狄奥尼修斯热爱“德行”追求从欲望之中解放出来的道德自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