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大洋的第一句话 (1/2)
爱看文学 www.2kwx.com,命运攸关的时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居鲁士.w。菲尔特
一八五八年七月二十八日
新的节律
自从称为人的特殊生物溜上地球以来,在几千年或几十万年的长时期内,尘世间的运动速度高不过马的奔腾、滚滚的车轮和荡桨扬帆的船只。在我们称之为世界历史的那个充满人类意识的狭小空间里,技术上的长足进步却没有明显地加速运动的节律。华伦斯坦军队的进军并不比恺撒军团的进军来得快,拿破仑军队的行军速度并不比成吉思汗游牧部队的行军速度更为迅速,纳尔逊的三桅战舰横渡大海只比诺尔曼人的海盗船和腓尼基人的商船略快一点。洛特拜伦在他从蔡尔德到哈罗德的旅行时一天所行的里数并不比奥维达斯去黑海流放地一天所行的里数更多。歌德在十八世纪的旅行不比使徒保罗在公元初期的旅行更舒适、更迅速。各个国家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隔离的状况,拿破仑时代如同罗马帝国统治时期一样,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物质的反抗仍然战胜人类的意志。
只是到了十九世纪,尘世间的速度和节律才有了重要的变化。在十九世纪一二十年代,各族人民、各个国家之间进行交往比过去几千年都要快。从前需要一整天或很长时间的旅行,现在由于有了铁路和轮船,几刻钟或几分钟便可完成。诚然,那个时代的人对铁路和轮船的新速度感到欢欣鼓舞,但是这些发明毕竟容易为人理解,因为这些运输工具只使那迄今所知的速度增加五倍、十倍、二十倍,人们在观感上仍能跟得上这种速度,而且对这种表面的奇迹能够解释得通。而电在初期所显出的作用就完全出人意外。电,即一个已诞生在摇篮里的大力士,冲破了一切现有的法则,突破了一切有效的范畴。我们这些后来人绝不可能同样体验到那一时代的人对电报的最初功效所表现出来的无限振奋人心的惊讶——昨天从莱顿瓶还只能产生指节骨那样一英寸长的、几乎觉察不出的小小电火花,现在突然像获得魔力一样,能够越过国界,跨过山冈,传至四面八方。那种几乎还没有想完的思想,那些墨迹未干的字迹,可以在同一秒钟内被在几千里路之外的人所接收、阅读和理解;在极小的伏特电棒两极之间振动的看不见的电流可以从地球的一头传到另一头。物理实验室里的玩具似的仪器昨天还只能通过摩擦玻璃片来吸住几片小纸,今天却可以使人类肌肉的力量和速度成几百万倍和几十亿倍地增长,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变更轨道,照亮街道和房屋,就像看不见的气流在空气中流动一样。只有这一发现才使空间和时间的关系发生了自创世以来最有决定意义的变化。
一八三七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一年,因为这一年,电报第一次进入了迄今人类孤寂的生活。关于这一年我们的教科书里也很少提及。遗憾的是,教科书总认为,叙述一些个别统帅和民族的战争与胜利要比叙述人类真正共同的胜利更为重要。在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方面,近代史上没有一个日期可以同这个时间价值的变革相比拟。自从在巴黎可以同时知道同一分钟内在阿姆斯特丹、莫斯科、那不勒斯和里斯本发生什么事情以来,世界已经变了样。还须再走最后一步,那时世界的其他部分才能加入那种伟大的联系,从而创造出全人类的共同意识。
可是大自然与这种最后的联系作对,设置了一道屏障,大海两岸的所有国家仍被相互阻隔了达二十年之久。因为电线杆上有绝缘瓷瓶,电火花可以自由地传导,可是海水却要吸收电流。在没有发明使铜线和铁线在液体中完全绝缘的方法之前,便不可能在海中铺设一条电缆。
幸好现在正是技术进步的时代,一种发明会对其他的发明有所裨益。在陆地电报推广运用之后没有几年,人们发现马来亚树胶是一种适合在水中使用的电绝缘材料。现在可以开始把大陆对岸的最重要的国家一一英国同欧洲的电报网连结起来。一位名叫布雷特的工程师在布莱里奥特的地方铺设了第一条电缆,几天以后,他在同~个地方乘飞机第一个飞越英法海峡。一桩愚蠢的意外事故使即将成功的事业化为泡影,因为法国布洛涅地方的一位渔夫以为捉住了一条特别肥大的鳗鱼而把已经铺设好的电缆拖出水面。一八五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第二次铺设终于成功。从此英国就被连接了起来,欧洲因此才真正成为欧洲,即成为同时用一个大脑、一颗心脏来体验时代所发生一切事件的生物。
不言而喻,短短的几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必然会在同时代人中产生无限的勇气——因为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正是短暂的一瞬吗?人们试验的一切都得到成功,一切都进行得像梦幻一样的神速。仅仅几年,英格兰同爱尔兰,丹麦同瑞典,科西嘉岛同欧洲大陆便都用电报连接了起来,有人已在探索把埃及以及印度同欧洲电报网连接起来。但有一块大陆,恰恰是最重要的大陆——美洲似乎注定要被长期排除在这个伸向全世界的电报网之外。因为单独用一根电缆如何穿越大西洋或太平洋呢?这两个大洋在其广阔无垠的海洋中也无法建立中转站。在电的童年时期,一切因素还不了解:海的深度还没有测出,人们还只能大致了解大洋的地质构造,还没完全试过一条铺设得这么深的电缆是否能经受得起海水中无限地堆积起来的物质的压力。即使技术上可以在这么深的海底安全地铺设一条如此漫长的电缆的话,那么哪里又有艘能够装得下长达两千英里的铁线和铜线的大船呢?哪里又有这样大马力的发电机能不间断地远距离输送电流呢?这段距离乘轮船航行至少也要两三个星期哪!所有的条件都不具备。现在还不清楚在这世界海洋的深处是否有会使电流发生偏移的磁流在旋,人们还没有足够的绝缘体,没有准确的测量仪器。人们只能认识电的一些早期规律,正是这些早期规律把他们从千百年的昏睡中唤醒。只要一有人提到大洋铺设计划,科学家们便激烈反对说:“荒谬!不可能!”技术人员中最勇敢的人也认为“以后或许可以”甚至为电报事业作出丰功伟绩的莫尔斯也这个计划太冒险。不过他预言般地补充说,要是横渡大西洋的电缆铺设成功的话,这将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功绩”
要完成一项奇迹或一桩奇事,先决条件是一个人要相信这种奇迹。一个平凡人的真正勇气恰恰表现在科学家们犹豫不决、不敢创新的地方。正如大多数情况一样,这里也是一个简单的偶然事件推动了这项壮丽的事业。一个名叫吉斯博恩的英国工程师于一八五四年想铺设一条从纽约到美洲最东部纽芬兰的电缆,以便能够早几天收到来自船上的消息。因为他的资金用尽,工程不得不中途停顿。于是他便到纽约去寻找财主。他在那里由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邂逅了一位许多荣誉事业之父,一个牧师的儿子,名叫居鲁士。w.菲尔特的年轻人。菲尔特的事业兴旺,财运不错,年纪轻轻,便拥有大量财富,过起隐居生活。但他正青春年少,精力旺盛,难以长期过那无所事事的生活。吉斯博恩为了完成从纽约到纽芬兰的电缆铺设工程,去找这位隐士。居鲁士。w。菲尔特不是专家,不懂技术——真幸运!——他对电一窍不通,也从未见过电缆,可是这位牧师之子生性极端轻信,又是个富于冒险精神的美国人。专业工程师吉斯博恩只看到把纽约同纽芬兰连接起来的直接目标,可是热情奔放的年轻人却看得更远:为什么不用海底电缆把纽芬兰同爱尔兰连接起来呢?居鲁士。w。菲尔特立即干劲十足地开始行动,他从这时起毅然决然地把自己及周围所有的一切都投入到这一事业中去。他——这些年来,横渡两个大陆之间的世界海洋达三十一次之多——决心克服每一个困难。决定性的火花已经点燃,一种思想真正获得了爆炸性的力量。新的、功效神奇的电力同生活中另一个最强有力的能动因素——人的意志结合了起来。一个人找到了终身为之奋斗的任务,而任务也找到了完成它的人。准备
居鲁士。w。菲尔特以空前旺盛的精力开始行动。他同所有的专家取得了联系,向各国政府申请特许,在两个大陆发动了一场筹集必要资金的运动。从这位完全不出名的人身上迸发出来的冲击力是如此强大,信心是如此坚定,对作为新神奇力量的电的信念是如此强烈,以至在英国短短几天就筹集到三十五万英镑的基金。这已足够用来邀集最有钱的商人,在利物浦、曼彻斯特和伦敦成立电报建设和维修公司。资金源源而来。人们从认购者的名单中还萨克雷和拜伦夫人的名字,他们不是为了商业目的,仅仅因为怀着道义上的热情来支持这一事业。人们对一切技术和机器都表现得非常乐观,这种乐观主义的情绪使得史蒂文森、布鲁涅和其他伟大的工程师时代的英国显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因此不难理解,一项号召就足以为这一完全幻的冒险事业筹集到一大笔资金。
铺设电缆的大致费用差不多是开始阶段惟一可靠的依据,在实际技术实施上没有先例可以遵循。在十九世纪,人们还从来没有设想和计划过类似规模的工程。在英国多佛和法国加莱之间狭窄的海峡中铺设电缆又怎能同这次横越整个大洋的铺设电缆相提并论呢?前者只需从一艘普通轮船的光甲板上将电缆缓缓地从绞线盘上放下三十或四十英里就行了,就像铁锚从绞盘上缓缓放下一样。在海峡中铺设电缆时,可以耐心等待一个特别风平浪静的日子,也能够准确地海底的深度,肉眼随时可以到海峡两岸,因此可以避免发生任何意外的危险,连接工作一天之内便可顺利完成。但横渡大洋至少需要持续航行三个星期,而且往往气候恶劣。光甲板上也放不下一百倍长、一百倍重的线盘。此外,当时没有一艘大船能在自己船舱里装得下这种用铁、铜和马来亚树胶制成的巨大线盘,没有一艘船大得能够承受得住这种负荷。至少需要两艘大船,而且需要有其他的船只护航,以便准确地保持最短航线,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进行救援。英国政府为此目的提供了英国最大的一艘军舰“阿伽门农号’’,该舰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曾当过旗舰;美国政府则提供了一艘五千吨重(这在当时是最大的吨位)的三桅军舰“尼亚加拉号”但这两艘舰首先要加以改装,使每一艘舰都能吞得下用来连接两个大陆的漫长的电缆的一半数量。不言而喻,主要问题仍然是电缆本身。对连接这两个大陆的漫长的脐带提出了难以想象的要求:这种电缆一方面必须像钢缆那样坚固和不易折断,同时又要富于弹性,易于安放。它必须经受得住任何压力,承受得起任何负重,还要像丝线一样易于铺放。它必须是实心的,但又不能太粗,一方面要坚固,另一方面又要非常精细,能使最微弱的电波传过两千多英里宽的海底。这条巨缆上任何一处只要有一条最小的裂缝,稍微有点粗糙不平就会影响这种“十四天路程”的传送。
但人是敢想敢干的!工厂日夜开工,这个年轻人魔鬼般的意志把所有的轮子都推向前进。整座整座的铁矿和铜矿被开采来生产这根电缆,整片整片的橡胶树林被砍伐来生产用以制造这样漫长的绝缘外皮的橡胶。工程规模之浩大在感性上简直无法理解,人们所知道的只是:这根电缆的单线总长长达三十六万七千英里,足够绕地球十三圈,足够将地球和月球直线连接起来。自从巴比伦钟楼建筑以来,人类在技术上还从来没有做过更为壮观的创举。开端
各种机器持续轰鸣了一年之久,电缆像一根流动的细线从工厂不停地流进这两艘船的船舱。经过成千上万次转动以后,每一艘船的线盘上终于各自绕起了一半的电缆。这些装有刹车和倒车装置的机器现在一口气只需一周、二周和三周的时间就可以把电缆铺设到世界海洋的海底。最好的电学家和技术人员,其中包括莫尔斯本人,都汇集在甲板上,他们在整个铺设过程中不停地用仪器来检查电流是否中断。记者和画家都蜂拥到舰队上来,竞相报道自哥伦布和麦哲伦以来这次最激动人心的航行。
起航的一切工作终于准备就绪。迄今怀疑论者还占着上风,但全英国的公众则对这一壮举表现出热情和兴趣。一八五七年八月五日,几百艘大大小小的船只在爱尔兰瓦伦西亚岛小港团团围住铺设电缆的舰队,以便亲自经历这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电缆的一端是如何用小船拖上海岸,牢固地系在欧洲大陆上。舰队的告别仪式无形中成了一场隆重的庆祝典礼。政府派出了代表,许多人在会上致了祝词。神父在一篇激动人心的祝词中祈求天主为这次大胆、勇敢的行为赐福——“啊j永恒的主呀!惟有您开创了天国,惟有您统治着海洋,风浪都听从您的指挥,祈求您,可怜可怜您的奴仆祈求您下令清除一切障碍,消除妨碍我们完成这一重大工作的任何反抗。”随后从海滨和海上举起了成千上万只手和帽子,在相互挥动致意。陆地慢慢地消失,人类最大胆的梦想之一正在尝试变成现实。失败
按原来计划,各自装载一半电缆的两艘大船“阿伽门农号”和“尼亚加拉号”要一起驶向大洋中部的一个预先选好的地点,先在那里将两个半根电缆接好,然后一条船向西驶往纽芬兰,另一条船向东驶往苏格兰。但在第一次试验时便冒险动用整根贵重的电缆似乎太鲁莽了。只要人们还不,这么长距离的海底电报是否能有效传送之前,最好还是从大陆开始先铺设一半。
两只船中,从大陆开始把电缆铺设到海洋中心的任务落到“尼亚加拉号”舰上。这艘美国三桅军舰缓慢而小心地向大洋中心驶去,就像一只蜘蛛不断在自己巨大的躯体后面分泌出细丝那样,甲板上的铺线机缓慢而有规律地发出嘎嘎声,这声响如同从绞盘上放下锚链时发出的声音,每个海员都听习惯了。几小时以后,甲板上的人对这种有节奏的嘎嘎声就像对自己心脏的跳动一样,已不再注意了。
舰只向海洋越驶越远,船的龙骨后面不断地放下电缆。这种冒险行动似乎一点也不冒险。电学家们只是坐在一间特别的小房间里不停地倾听同爱尔兰陆地上交换的信号。奇怪的是:虽然早已看不到海岸,但海底电缆传递的信息却十分清晰,就像人们从欧洲一座城市向另一座城市通话一样。船只驶过浅水区,进入位于爱尔兰后面的海岭,金属电缆如同沙子从漏沙计时器里漏出来一般,均匀地从龙骨后面流入水底,同时在收发信息。
电缆已铺设了三百三十五英里,长度已超过从多佛到加莱之间距离的十多倍,开头令人忐忑不安的五天五夜已经过去,第六天(八月十一日)晚上,居鲁士。w。菲尔特在一连许多小时的工作和激动之后,躺上床去稍事休息。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一,一机器的嘎嘎声中断了。就像火车猛地停下,一个睡着的旅客突然站起来一样,像磨坊水车轮突然停止,磨坊主在床上惊醒一样,舰上的人一下子都惊醒了,大家冲上了甲板。一眼就可以看出:出口处是空的。电缆突然从绞盘上滑脱了,没能及时抓住滑脱的一头,现在已不可能在大海深处找到并打捞起脱落了的一头。可怕的事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技术性差错毁掉了多年的工作。大胆出航的人像战败者一样回到了英国。在英国,一切信息的突然消失已使人们对坏消息有了准备。i又一次失败
惟有居鲁士。w。菲尔特没有动摇。他既是英雄,又是商人,他算了算账,损失了些什么呢?三百英里电缆,大约十万英镑股金。但更使他感到痛心的是损失了整整一年的时光,这是无法补偿的,因为工程只有在夏季最好的天气才能进行,可是这个... -->>
居鲁士.w。菲尔特
一八五八年七月二十八日
新的节律
自从称为人的特殊生物溜上地球以来,在几千年或几十万年的长时期内,尘世间的运动速度高不过马的奔腾、滚滚的车轮和荡桨扬帆的船只。在我们称之为世界历史的那个充满人类意识的狭小空间里,技术上的长足进步却没有明显地加速运动的节律。华伦斯坦军队的进军并不比恺撒军团的进军来得快,拿破仑军队的行军速度并不比成吉思汗游牧部队的行军速度更为迅速,纳尔逊的三桅战舰横渡大海只比诺尔曼人的海盗船和腓尼基人的商船略快一点。洛特拜伦在他从蔡尔德到哈罗德的旅行时一天所行的里数并不比奥维达斯去黑海流放地一天所行的里数更多。歌德在十八世纪的旅行不比使徒保罗在公元初期的旅行更舒适、更迅速。各个国家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隔离的状况,拿破仑时代如同罗马帝国统治时期一样,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物质的反抗仍然战胜人类的意志。
只是到了十九世纪,尘世间的速度和节律才有了重要的变化。在十九世纪一二十年代,各族人民、各个国家之间进行交往比过去几千年都要快。从前需要一整天或很长时间的旅行,现在由于有了铁路和轮船,几刻钟或几分钟便可完成。诚然,那个时代的人对铁路和轮船的新速度感到欢欣鼓舞,但是这些发明毕竟容易为人理解,因为这些运输工具只使那迄今所知的速度增加五倍、十倍、二十倍,人们在观感上仍能跟得上这种速度,而且对这种表面的奇迹能够解释得通。而电在初期所显出的作用就完全出人意外。电,即一个已诞生在摇篮里的大力士,冲破了一切现有的法则,突破了一切有效的范畴。我们这些后来人绝不可能同样体验到那一时代的人对电报的最初功效所表现出来的无限振奋人心的惊讶——昨天从莱顿瓶还只能产生指节骨那样一英寸长的、几乎觉察不出的小小电火花,现在突然像获得魔力一样,能够越过国界,跨过山冈,传至四面八方。那种几乎还没有想完的思想,那些墨迹未干的字迹,可以在同一秒钟内被在几千里路之外的人所接收、阅读和理解;在极小的伏特电棒两极之间振动的看不见的电流可以从地球的一头传到另一头。物理实验室里的玩具似的仪器昨天还只能通过摩擦玻璃片来吸住几片小纸,今天却可以使人类肌肉的力量和速度成几百万倍和几十亿倍地增长,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变更轨道,照亮街道和房屋,就像看不见的气流在空气中流动一样。只有这一发现才使空间和时间的关系发生了自创世以来最有决定意义的变化。
一八三七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一年,因为这一年,电报第一次进入了迄今人类孤寂的生活。关于这一年我们的教科书里也很少提及。遗憾的是,教科书总认为,叙述一些个别统帅和民族的战争与胜利要比叙述人类真正共同的胜利更为重要。在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方面,近代史上没有一个日期可以同这个时间价值的变革相比拟。自从在巴黎可以同时知道同一分钟内在阿姆斯特丹、莫斯科、那不勒斯和里斯本发生什么事情以来,世界已经变了样。还须再走最后一步,那时世界的其他部分才能加入那种伟大的联系,从而创造出全人类的共同意识。
可是大自然与这种最后的联系作对,设置了一道屏障,大海两岸的所有国家仍被相互阻隔了达二十年之久。因为电线杆上有绝缘瓷瓶,电火花可以自由地传导,可是海水却要吸收电流。在没有发明使铜线和铁线在液体中完全绝缘的方法之前,便不可能在海中铺设一条电缆。
幸好现在正是技术进步的时代,一种发明会对其他的发明有所裨益。在陆地电报推广运用之后没有几年,人们发现马来亚树胶是一种适合在水中使用的电绝缘材料。现在可以开始把大陆对岸的最重要的国家一一英国同欧洲的电报网连结起来。一位名叫布雷特的工程师在布莱里奥特的地方铺设了第一条电缆,几天以后,他在同~个地方乘飞机第一个飞越英法海峡。一桩愚蠢的意外事故使即将成功的事业化为泡影,因为法国布洛涅地方的一位渔夫以为捉住了一条特别肥大的鳗鱼而把已经铺设好的电缆拖出水面。一八五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第二次铺设终于成功。从此英国就被连接了起来,欧洲因此才真正成为欧洲,即成为同时用一个大脑、一颗心脏来体验时代所发生一切事件的生物。
不言而喻,短短的几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必然会在同时代人中产生无限的勇气——因为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正是短暂的一瞬吗?人们试验的一切都得到成功,一切都进行得像梦幻一样的神速。仅仅几年,英格兰同爱尔兰,丹麦同瑞典,科西嘉岛同欧洲大陆便都用电报连接了起来,有人已在探索把埃及以及印度同欧洲电报网连接起来。但有一块大陆,恰恰是最重要的大陆——美洲似乎注定要被长期排除在这个伸向全世界的电报网之外。因为单独用一根电缆如何穿越大西洋或太平洋呢?这两个大洋在其广阔无垠的海洋中也无法建立中转站。在电的童年时期,一切因素还不了解:海的深度还没有测出,人们还只能大致了解大洋的地质构造,还没完全试过一条铺设得这么深的电缆是否能经受得起海水中无限地堆积起来的物质的压力。即使技术上可以在这么深的海底安全地铺设一条如此漫长的电缆的话,那么哪里又有艘能够装得下长达两千英里的铁线和铜线的大船呢?哪里又有这样大马力的发电机能不间断地远距离输送电流呢?这段距离乘轮船航行至少也要两三个星期哪!所有的条件都不具备。现在还不清楚在这世界海洋的深处是否有会使电流发生偏移的磁流在旋,人们还没有足够的绝缘体,没有准确的测量仪器。人们只能认识电的一些早期规律,正是这些早期规律把他们从千百年的昏睡中唤醒。只要一有人提到大洋铺设计划,科学家们便激烈反对说:“荒谬!不可能!”技术人员中最勇敢的人也认为“以后或许可以”甚至为电报事业作出丰功伟绩的莫尔斯也这个计划太冒险。不过他预言般地补充说,要是横渡大西洋的电缆铺设成功的话,这将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功绩”
要完成一项奇迹或一桩奇事,先决条件是一个人要相信这种奇迹。一个平凡人的真正勇气恰恰表现在科学家们犹豫不决、不敢创新的地方。正如大多数情况一样,这里也是一个简单的偶然事件推动了这项壮丽的事业。一个名叫吉斯博恩的英国工程师于一八五四年想铺设一条从纽约到美洲最东部纽芬兰的电缆,以便能够早几天收到来自船上的消息。因为他的资金用尽,工程不得不中途停顿。于是他便到纽约去寻找财主。他在那里由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邂逅了一位许多荣誉事业之父,一个牧师的儿子,名叫居鲁士。w.菲尔特的年轻人。菲尔特的事业兴旺,财运不错,年纪轻轻,便拥有大量财富,过起隐居生活。但他正青春年少,精力旺盛,难以长期过那无所事事的生活。吉斯博恩为了完成从纽约到纽芬兰的电缆铺设工程,去找这位隐士。居鲁士。w。菲尔特不是专家,不懂技术——真幸运!——他对电一窍不通,也从未见过电缆,可是这位牧师之子生性极端轻信,又是个富于冒险精神的美国人。专业工程师吉斯博恩只看到把纽约同纽芬兰连接起来的直接目标,可是热情奔放的年轻人却看得更远:为什么不用海底电缆把纽芬兰同爱尔兰连接起来呢?居鲁士。w。菲尔特立即干劲十足地开始行动,他从这时起毅然决然地把自己及周围所有的一切都投入到这一事业中去。他——这些年来,横渡两个大陆之间的世界海洋达三十一次之多——决心克服每一个困难。决定性的火花已经点燃,一种思想真正获得了爆炸性的力量。新的、功效神奇的电力同生活中另一个最强有力的能动因素——人的意志结合了起来。一个人找到了终身为之奋斗的任务,而任务也找到了完成它的人。准备
居鲁士。w。菲尔特以空前旺盛的精力开始行动。他同所有的专家取得了联系,向各国政府申请特许,在两个大陆发动了一场筹集必要资金的运动。从这位完全不出名的人身上迸发出来的冲击力是如此强大,信心是如此坚定,对作为新神奇力量的电的信念是如此强烈,以至在英国短短几天就筹集到三十五万英镑的基金。这已足够用来邀集最有钱的商人,在利物浦、曼彻斯特和伦敦成立电报建设和维修公司。资金源源而来。人们从认购者的名单中还萨克雷和拜伦夫人的名字,他们不是为了商业目的,仅仅因为怀着道义上的热情来支持这一事业。人们对一切技术和机器都表现得非常乐观,这种乐观主义的情绪使得史蒂文森、布鲁涅和其他伟大的工程师时代的英国显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因此不难理解,一项号召就足以为这一完全幻的冒险事业筹集到一大笔资金。
铺设电缆的大致费用差不多是开始阶段惟一可靠的依据,在实际技术实施上没有先例可以遵循。在十九世纪,人们还从来没有设想和计划过类似规模的工程。在英国多佛和法国加莱之间狭窄的海峡中铺设电缆又怎能同这次横越整个大洋的铺设电缆相提并论呢?前者只需从一艘普通轮船的光甲板上将电缆缓缓地从绞线盘上放下三十或四十英里就行了,就像铁锚从绞盘上缓缓放下一样。在海峡中铺设电缆时,可以耐心等待一个特别风平浪静的日子,也能够准确地海底的深度,肉眼随时可以到海峡两岸,因此可以避免发生任何意外的危险,连接工作一天之内便可顺利完成。但横渡大洋至少需要持续航行三个星期,而且往往气候恶劣。光甲板上也放不下一百倍长、一百倍重的线盘。此外,当时没有一艘大船能在自己船舱里装得下这种用铁、铜和马来亚树胶制成的巨大线盘,没有一艘船大得能够承受得住这种负荷。至少需要两艘大船,而且需要有其他的船只护航,以便准确地保持最短航线,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进行救援。英国政府为此目的提供了英国最大的一艘军舰“阿伽门农号’’,该舰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曾当过旗舰;美国政府则提供了一艘五千吨重(这在当时是最大的吨位)的三桅军舰“尼亚加拉号”但这两艘舰首先要加以改装,使每一艘舰都能吞得下用来连接两个大陆的漫长的电缆的一半数量。不言而喻,主要问题仍然是电缆本身。对连接这两个大陆的漫长的脐带提出了难以想象的要求:这种电缆一方面必须像钢缆那样坚固和不易折断,同时又要富于弹性,易于安放。它必须经受得住任何压力,承受得起任何负重,还要像丝线一样易于铺放。它必须是实心的,但又不能太粗,一方面要坚固,另一方面又要非常精细,能使最微弱的电波传过两千多英里宽的海底。这条巨缆上任何一处只要有一条最小的裂缝,稍微有点粗糙不平就会影响这种“十四天路程”的传送。
但人是敢想敢干的!工厂日夜开工,这个年轻人魔鬼般的意志把所有的轮子都推向前进。整座整座的铁矿和铜矿被开采来生产这根电缆,整片整片的橡胶树林被砍伐来生产用以制造这样漫长的绝缘外皮的橡胶。工程规模之浩大在感性上简直无法理解,人们所知道的只是:这根电缆的单线总长长达三十六万七千英里,足够绕地球十三圈,足够将地球和月球直线连接起来。自从巴比伦钟楼建筑以来,人类在技术上还从来没有做过更为壮观的创举。开端
各种机器持续轰鸣了一年之久,电缆像一根流动的细线从工厂不停地流进这两艘船的船舱。经过成千上万次转动以后,每一艘船的线盘上终于各自绕起了一半的电缆。这些装有刹车和倒车装置的机器现在一口气只需一周、二周和三周的时间就可以把电缆铺设到世界海洋的海底。最好的电学家和技术人员,其中包括莫尔斯本人,都汇集在甲板上,他们在整个铺设过程中不停地用仪器来检查电流是否中断。记者和画家都蜂拥到舰队上来,竞相报道自哥伦布和麦哲伦以来这次最激动人心的航行。
起航的一切工作终于准备就绪。迄今怀疑论者还占着上风,但全英国的公众则对这一壮举表现出热情和兴趣。一八五七年八月五日,几百艘大大小小的船只在爱尔兰瓦伦西亚岛小港团团围住铺设电缆的舰队,以便亲自经历这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电缆的一端是如何用小船拖上海岸,牢固地系在欧洲大陆上。舰队的告别仪式无形中成了一场隆重的庆祝典礼。政府派出了代表,许多人在会上致了祝词。神父在一篇激动人心的祝词中祈求天主为这次大胆、勇敢的行为赐福——“啊j永恒的主呀!惟有您开创了天国,惟有您统治着海洋,风浪都听从您的指挥,祈求您,可怜可怜您的奴仆祈求您下令清除一切障碍,消除妨碍我们完成这一重大工作的任何反抗。”随后从海滨和海上举起了成千上万只手和帽子,在相互挥动致意。陆地慢慢地消失,人类最大胆的梦想之一正在尝试变成现实。失败
按原来计划,各自装载一半电缆的两艘大船“阿伽门农号”和“尼亚加拉号”要一起驶向大洋中部的一个预先选好的地点,先在那里将两个半根电缆接好,然后一条船向西驶往纽芬兰,另一条船向东驶往苏格兰。但在第一次试验时便冒险动用整根贵重的电缆似乎太鲁莽了。只要人们还不,这么长距离的海底电报是否能有效传送之前,最好还是从大陆开始先铺设一半。
两只船中,从大陆开始把电缆铺设到海洋中心的任务落到“尼亚加拉号”舰上。这艘美国三桅军舰缓慢而小心地向大洋中心驶去,就像一只蜘蛛不断在自己巨大的躯体后面分泌出细丝那样,甲板上的铺线机缓慢而有规律地发出嘎嘎声,这声响如同从绞盘上放下锚链时发出的声音,每个海员都听习惯了。几小时以后,甲板上的人对这种有节奏的嘎嘎声就像对自己心脏的跳动一样,已不再注意了。
舰只向海洋越驶越远,船的龙骨后面不断地放下电缆。这种冒险行动似乎一点也不冒险。电学家们只是坐在一间特别的小房间里不停地倾听同爱尔兰陆地上交换的信号。奇怪的是:虽然早已看不到海岸,但海底电缆传递的信息却十分清晰,就像人们从欧洲一座城市向另一座城市通话一样。船只驶过浅水区,进入位于爱尔兰后面的海岭,金属电缆如同沙子从漏沙计时器里漏出来一般,均匀地从龙骨后面流入水底,同时在收发信息。
电缆已铺设了三百三十五英里,长度已超过从多佛到加莱之间距离的十多倍,开头令人忐忑不安的五天五夜已经过去,第六天(八月十一日)晚上,居鲁士。w。菲尔特在一连许多小时的工作和激动之后,躺上床去稍事休息。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一,一机器的嘎嘎声中断了。就像火车猛地停下,一个睡着的旅客突然站起来一样,像磨坊水车轮突然停止,磨坊主在床上惊醒一样,舰上的人一下子都惊醒了,大家冲上了甲板。一眼就可以看出:出口处是空的。电缆突然从绞盘上滑脱了,没能及时抓住滑脱的一头,现在已不可能在大海深处找到并打捞起脱落了的一头。可怕的事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技术性差错毁掉了多年的工作。大胆出航的人像战败者一样回到了英国。在英国,一切信息的突然消失已使人们对坏消息有了准备。i又一次失败
惟有居鲁士。w。菲尔特没有动摇。他既是英雄,又是商人,他算了算账,损失了些什么呢?三百英里电缆,大约十万英镑股金。但更使他感到痛心的是损失了整整一年的时光,这是无法补偿的,因为工程只有在夏季最好的天气才能进行,可是这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