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黄沙百战穿金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大梁到郑州的路上,侯大勇见沿途灾民甚多,想来是高平大战留下的后遗症。到了郑州,侯大勇做的第一件事是开设粥场。侯大勇叫来司仓参军事,令其开仓放粮设粥场。
司空参军事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小心地解释道:“郑州库粮是军粮,虽在郑州,没有枢密院的命令,是不准开仓的。”
侯大勇想到近期内应无大战,道:“军粮存放不宜太久,放久了军马都不吃,用了多少军粮你如实登记就行,这个你不用担心,出不了大问题,况且你只是遵命而行,出事也怪不到你头上。但是,你要检查各地粥场,若有人贪占救命粮,莫怪我三尽青锋无情。”
开粥场救济难民,是历朝历代的惯例。五代以来,战火连绵,难民司空见惯,很少有地方专门设粥场救济难民。郑州设粥场的消息很快在附近传遍,难民蜂拥而来。
侯大勇敢于开库还有一个原因,通过和柴荣的接触,侯大勇对其心性也比较了解,这个出身不高的平民陛下,对百姓生计是极为重视的,通俗的话来说,柴荣是个亲民陛下,自已开库救人,料来不会受到责难,或许还能投其所好。
侯大勇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派郭炯带人到沧州,把富巩、春兰、秋菊接到郑州。侯大勇准备以郑州为基地,在南北通商,增强经济实力,同时,开铁匠营等一些实业,打造更为锋利的兵器。
从沧州一走近半年,这一段时间里,杜刚、陈猛一直跟随在侯大勇身边,两人虽说忠心耿耿,但论到照顾人,就远远不如春兰、秋菊了。想到秋菊的好菜,春兰的按摩,更想到两女的温柔激情,侯大勇心驰神往。
侯大勇做的第三件事就是了解郑州总体情况。不论现代还是在古代,侯大勇都一直在军队里,对地方事务并不熟悉,作为郑州最高长官,侯大勇对如何治理郑州摸不着头绪,用句俗语来说,就是狗咬乌龟——找不到地方下口。
开设粥场后,侯大勇把从七品以上官员分别召至府上,要求所有官员写出条陈,写清楚所管之事的基本情况,下一步具体工作,同时,提出困难或疑问,字不要多,但三方面内容都要有。侯大勇提出的要求,众官员从未遇到,众官绞尽脑汁,做出一些花团绵秀的文章,却大都空洞无物。好在郑州官员不多,用了七八天的时间,侯大勇对于郑州的情况总算有了基本了解。
郑州地处中原地区中部黄河南岸,黄河中下游临界处,西依嵩山,东南连黄淮平原,辖管城、汜水、荥阳、荥泽、密、中牟、新郑、阳武等县。有八万多户人口,属于上州。侯大勇作为防御使领刺史,从二品,其下佐官有别驾1人,从四品下,长史1人,从五品上,司马1人,从五品下,录事参军事1人,从七品上,录事2人,从九品下,此外还有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参军各1人,皆从七品下。又有市令、丞、文学、医学博土等。
了解了基本情况,侯大勇把具体事务让录事参军事梁守恒处理,换上便装,带着杜刚、陈猛和十个狮营亲卫,到郑州各地实际走走看看。在其位,谋其政,侯大勇想尽已所能,为郑州老百姓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郑州城比沧州城繁华得多,来往人流也大,商铺里南来北往的货物较为充足,店铺里有缭绫、轻容、轻绢、红线毯,有景德镇的瓷器,有各种纸张,用于糊窗的纸,包茶叶纸,和做纸钱的纸各有不同,还有牦牛尾、珍珠、金、银、钱、铁等物品。
在一片繁华中,大量流落街头的难民,格外刺眼。
侯大勇、杜刚、陈猛三人在前面,十名狮营亲卫在一百米后跟随。侯大勇没有骑马,在街上随意闲逛。侯大勇惊奇地发现一种用蔗糖作的糖块,忍不住一人买了一块,侯大勇正在品尝这种绿色食品,还没有吃一半,杜刚、陈猛已全部吃进肚里。他俩和侯大勇在一起时间长了,知道侯大勇在带兵之时非常严肃,来不得半点马虎,平日里却很是随和,经常和他俩开玩笑,杜刚道:“再来一块,味道都没有尝出来。”侯大勇见两人三下五除二把糖块吃了下去,知道钱包又不能幸免,道:“一人再来三块,下不为例。”一人三块,十二人就是三十六块,卖糖人一下卖出这许多,高兴得嘴都合不拢,说道:“明天糖块里加了芝麻,更好吃,明天来吧。”
一行人来到一座寺庙,寺庙前有一座塔,此寺庙规模颇大,名字也叫开元寺,寺旁塔名舍利塔,自从见了万寿寺的龌龊之事,侯大勇对寺庙没有多少好感,本想走开,见到寺旁设有粥场,便带着人走近粥场。
粥场难民很多,闹哄哄,围住棚子。忽然,人群分开,一人七八岁的小孩子跑出来,紧接着传来一声斥喝:“这个小王巴羔子,吃了又来。”一个差人模样的中年人紧追出来。小孩极为灵活,中年人抓了几次没抓到,又出来一名差人。两个人把小孩抓住,小孩子手里捧着粥,只顾用嘴喝,中年人一掌把小孩手里的粥打掉。小孩手里的粥被打掉... -->>
从大梁到郑州的路上,侯大勇见沿途灾民甚多,想来是高平大战留下的后遗症。到了郑州,侯大勇做的第一件事是开设粥场。侯大勇叫来司仓参军事,令其开仓放粮设粥场。
司空参军事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小心地解释道:“郑州库粮是军粮,虽在郑州,没有枢密院的命令,是不准开仓的。”
侯大勇想到近期内应无大战,道:“军粮存放不宜太久,放久了军马都不吃,用了多少军粮你如实登记就行,这个你不用担心,出不了大问题,况且你只是遵命而行,出事也怪不到你头上。但是,你要检查各地粥场,若有人贪占救命粮,莫怪我三尽青锋无情。”
开粥场救济难民,是历朝历代的惯例。五代以来,战火连绵,难民司空见惯,很少有地方专门设粥场救济难民。郑州设粥场的消息很快在附近传遍,难民蜂拥而来。
侯大勇敢于开库还有一个原因,通过和柴荣的接触,侯大勇对其心性也比较了解,这个出身不高的平民陛下,对百姓生计是极为重视的,通俗的话来说,柴荣是个亲民陛下,自已开库救人,料来不会受到责难,或许还能投其所好。
侯大勇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派郭炯带人到沧州,把富巩、春兰、秋菊接到郑州。侯大勇准备以郑州为基地,在南北通商,增强经济实力,同时,开铁匠营等一些实业,打造更为锋利的兵器。
从沧州一走近半年,这一段时间里,杜刚、陈猛一直跟随在侯大勇身边,两人虽说忠心耿耿,但论到照顾人,就远远不如春兰、秋菊了。想到秋菊的好菜,春兰的按摩,更想到两女的温柔激情,侯大勇心驰神往。
侯大勇做的第三件事就是了解郑州总体情况。不论现代还是在古代,侯大勇都一直在军队里,对地方事务并不熟悉,作为郑州最高长官,侯大勇对如何治理郑州摸不着头绪,用句俗语来说,就是狗咬乌龟——找不到地方下口。
开设粥场后,侯大勇把从七品以上官员分别召至府上,要求所有官员写出条陈,写清楚所管之事的基本情况,下一步具体工作,同时,提出困难或疑问,字不要多,但三方面内容都要有。侯大勇提出的要求,众官员从未遇到,众官绞尽脑汁,做出一些花团绵秀的文章,却大都空洞无物。好在郑州官员不多,用了七八天的时间,侯大勇对于郑州的情况总算有了基本了解。
郑州地处中原地区中部黄河南岸,黄河中下游临界处,西依嵩山,东南连黄淮平原,辖管城、汜水、荥阳、荥泽、密、中牟、新郑、阳武等县。有八万多户人口,属于上州。侯大勇作为防御使领刺史,从二品,其下佐官有别驾1人,从四品下,长史1人,从五品上,司马1人,从五品下,录事参军事1人,从七品上,录事2人,从九品下,此外还有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参军各1人,皆从七品下。又有市令、丞、文学、医学博土等。
了解了基本情况,侯大勇把具体事务让录事参军事梁守恒处理,换上便装,带着杜刚、陈猛和十个狮营亲卫,到郑州各地实际走走看看。在其位,谋其政,侯大勇想尽已所能,为郑州老百姓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郑州城比沧州城繁华得多,来往人流也大,商铺里南来北往的货物较为充足,店铺里有缭绫、轻容、轻绢、红线毯,有景德镇的瓷器,有各种纸张,用于糊窗的纸,包茶叶纸,和做纸钱的纸各有不同,还有牦牛尾、珍珠、金、银、钱、铁等物品。
在一片繁华中,大量流落街头的难民,格外刺眼。
侯大勇、杜刚、陈猛三人在前面,十名狮营亲卫在一百米后跟随。侯大勇没有骑马,在街上随意闲逛。侯大勇惊奇地发现一种用蔗糖作的糖块,忍不住一人买了一块,侯大勇正在品尝这种绿色食品,还没有吃一半,杜刚、陈猛已全部吃进肚里。他俩和侯大勇在一起时间长了,知道侯大勇在带兵之时非常严肃,来不得半点马虎,平日里却很是随和,经常和他俩开玩笑,杜刚道:“再来一块,味道都没有尝出来。”侯大勇见两人三下五除二把糖块吃了下去,知道钱包又不能幸免,道:“一人再来三块,下不为例。”一人三块,十二人就是三十六块,卖糖人一下卖出这许多,高兴得嘴都合不拢,说道:“明天糖块里加了芝麻,更好吃,明天来吧。”
一行人来到一座寺庙,寺庙前有一座塔,此寺庙规模颇大,名字也叫开元寺,寺旁塔名舍利塔,自从见了万寿寺的龌龊之事,侯大勇对寺庙没有多少好感,本想走开,见到寺旁设有粥场,便带着人走近粥场。
粥场难民很多,闹哄哄,围住棚子。忽然,人群分开,一人七八岁的小孩子跑出来,紧接着传来一声斥喝:“这个小王巴羔子,吃了又来。”一个差人模样的中年人紧追出来。小孩极为灵活,中年人抓了几次没抓到,又出来一名差人。两个人把小孩抓住,小孩子手里捧着粥,只顾用嘴喝,中年人一掌把小孩手里的粥打掉。小孩手里的粥被打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