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回到清朝当海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对照一下。看看能不能理出一个思路来。
荆战中校刚坐下就弹了起来,去隔壁的包房找资料。这个时候,军列又缓缓地开动起来了。
周昆皱着眉头向车窗外看去,站台、仓库、临时军营、人群在越来越快地侧退着。列车,就向长龙一样向前进发了。
长龙!长龙!不,是长蛇!俄军的阵势,不就是一个长蛇阵嘛!知道了!蔡总地意图不就是隔江威胁着俄军的长蛇阵,迫使俄军放慢对海参葳的增援速度,好让刘亮集群顺利地发动海参葳登陆作战吗?意义,就在于此。
“副官。咱们对面的是俄国远东军临时编组的第一军。下面有6个师,分布在尼布楚至伯力(哈巴罗夫斯克)漫长的江北岸。这六个俄军师,极有可能在海参葳方面发动后,急速沿铁路东去南下,增援海参葳。蔡总的意思是我们要采取积极的守势拖住他们,不让他们增援海参葳?”周昆把自己的推测说了出来。
“不,不会。蔡总一定清楚俄军的增援部队会从欧洲源源而来。真正要阻止俄军向海参葳增援,我集团军可以攻取伯力或者海兰泡就行了,何必让我们严守江(黑龙江)南呢?我看啊,海参葳那边刘亮也未必会狠打快攻,咱们,就等着看俄军一队队地向南去吧。海参葳到双城子一线,才是歼灭俄军主力地好地方!只有那里围住了俄军主力、威胁到海参葳。俄军才会源源不断从欧洲抽调部队,长途跋涉过来嘛。沿江南防守,只是作出姿态而已。咱们集团军。不妨分为满洲里集群和绥芬河集群,以缕芬河集群协同刘亮合围双城子、海参葳之敌;以满洲里集群在合围成功后出击赤塔,沿铁路由西向东扫荡。我看,蔡总地意图在这里,估计,等会就会有第二份电报来揭开谜底了。”马守禄也想到了一种可能,在综合了周昆的推测后,这个想定就愈发地贴近了现实。
“这样,还是到齐齐哈尔(当时黑龙江的省会)见到蔡总后,咱们再把这个分兵的事情提出来请示一下,怎么样?”周昆也觉得参谋长的推论和对策很不错,立马就做出了决定。
手里有7个师和两个日本师团的周昆、马守禄,却偏偏比对俄作战总指挥晚了一天到达齐齐哈尔。不过,这并不是两个将领无能或者怯战之类的原因,而是这个指挥班子是刚刚搭建而成地。周昆从上海赶到东北,马守禄交卸了中央警卫师参谋长的职务后也是立马就出发,连跟沈芸打招呼道别,都是在出了山海关以后用随车电台拍发的电报。
作为整个对俄战争的总指挥,蔡锷中将的动作显然比较快一点,是在总参会议结束后,就立马赶到了齐齐哈尔。当然,他的指挥位置不在这里,这里应该是东北集团军的司令部所在地。蔡锷提前到达这里,实际上是想更近地了解东北地情况,了解俄军的情况,也能有专门的时间与这次战争地主力部队——东北集团军的两个主官互相沟通。
刚刚结束中日战争,国防军又迎来了中俄战争。这其中的难度是可想而知啊。参战部队袄整编、要补充、要开进,特别是东北集团军所属部队,几乎是刚刚拍落肩膀上的征尘,又将面对新的硝烟。蔡锷在对俄战略部署中,特别关照了东北集团军所属部队在这方面的实际困难。整个战略,是围绕着海参葳和西伯利亚铁路外线(远东铁路)展开的,是针对俄军当前沿着铁路线布防和需要铁路线运送援军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在这个战略里,中俄战争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海参葳的登陆和围困作战,以期调动俄军从欧洲向东增援。在这个阶段,主力是刘亮少将的海参葳集群和海军舰队,从发起登陆作战起,到俄军目前在远东的主力向东增援至双城子(乌苏里斯克)止。
第二阶段,是待一定数量的俄军通过乌兰乌德以后,以北方集团军部队从蒙古出击,攻取乌兰乌德并布设两面阻击阵地,截断远东俄军与欧洲的联系。在这个阶段,主力是北方集团军。从进攻作战发起至战争结束为止。
第三阶段,是在海参葳被刘亮攻克、乌兰乌德被赵尔陆攻克后,由东北集团军担纲,兵出两路,一路出缕芬河协助刘亮部队歼灭海参葳、双城子之敌后沿铁路线北上伯力;一路出赤塔,会同北方集团军一部自西向东横扫远东铁路,在伯力与缕芬河集群会师。与此同时,西北集团军将发动对中亚的攻击,占领阿拉木图。
这样一来,实际上在乌兰乌德至海参葳的漫长战线上,帝国国防军将圈住飞幻万俄军,并予以一一歼灭,达成帝国皇帝下达的战略任务。而西北集团军在葱岭一线的主动进击,也会为中国收回西北国土。
不过,这个战略要完美的达成,必须在三个集团军和一个集群中取得充分的协调。比如,在刘亮发动对海参葳的攻击后,东北集团军就不能有任何的主动出击动作,暴露整个战略意图。换句话来说,就是东北集团军在那一阶段,就算是再有力量也只能被动防守。这,也算是对东北集团军部队的照顾。因为,这个集团军的部队都是刚刚经过中日战争洗礼的部队,需要时间来充分休息!
蔡锷中将站在月台上,双手背在了身后。
他在等待着自己两个下属的到来。也在等待的空挡时间里,再一次考虑了战略上、战术上的问题。毫无疑问的是,这个战略是达成皇帝对俄战争政治、军事目的的唯一正确选择!
一列军车鸣着汽笛驶进了车站。车厢里跳出一个个矫捷整肃的身影,一片片的灰绿色在军官们哨子的招呼下迅速地在站台上形成,随即就在联络军官的带领下,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前往自己的营地。
中将欣慰地看到,这些官兵们在经过长途跋涉以后,仍然是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手上的武器也是蓝光闪亮,身上的军装、背囊也是整齐划一得无可挑别。官兵们在见到站台上的中将后,眼神中的错愕、惊喜、崇敬一一闪过
对照一下。看看能不能理出一个思路来。
荆战中校刚坐下就弹了起来,去隔壁的包房找资料。这个时候,军列又缓缓地开动起来了。
周昆皱着眉头向车窗外看去,站台、仓库、临时军营、人群在越来越快地侧退着。列车,就向长龙一样向前进发了。
长龙!长龙!不,是长蛇!俄军的阵势,不就是一个长蛇阵嘛!知道了!蔡总地意图不就是隔江威胁着俄军的长蛇阵,迫使俄军放慢对海参葳的增援速度,好让刘亮集群顺利地发动海参葳登陆作战吗?意义,就在于此。
“副官。咱们对面的是俄国远东军临时编组的第一军。下面有6个师,分布在尼布楚至伯力(哈巴罗夫斯克)漫长的江北岸。这六个俄军师,极有可能在海参葳方面发动后,急速沿铁路东去南下,增援海参葳。蔡总的意思是我们要采取积极的守势拖住他们,不让他们增援海参葳?”周昆把自己的推测说了出来。
“不,不会。蔡总一定清楚俄军的增援部队会从欧洲源源而来。真正要阻止俄军向海参葳增援,我集团军可以攻取伯力或者海兰泡就行了,何必让我们严守江(黑龙江)南呢?我看啊,海参葳那边刘亮也未必会狠打快攻,咱们,就等着看俄军一队队地向南去吧。海参葳到双城子一线,才是歼灭俄军主力地好地方!只有那里围住了俄军主力、威胁到海参葳。俄军才会源源不断从欧洲抽调部队,长途跋涉过来嘛。沿江南防守,只是作出姿态而已。咱们集团军。不妨分为满洲里集群和绥芬河集群,以缕芬河集群协同刘亮合围双城子、海参葳之敌;以满洲里集群在合围成功后出击赤塔,沿铁路由西向东扫荡。我看,蔡总地意图在这里,估计,等会就会有第二份电报来揭开谜底了。”马守禄也想到了一种可能,在综合了周昆的推测后,这个想定就愈发地贴近了现实。
“这样,还是到齐齐哈尔(当时黑龙江的省会)见到蔡总后,咱们再把这个分兵的事情提出来请示一下,怎么样?”周昆也觉得参谋长的推论和对策很不错,立马就做出了决定。
手里有7个师和两个日本师团的周昆、马守禄,却偏偏比对俄作战总指挥晚了一天到达齐齐哈尔。不过,这并不是两个将领无能或者怯战之类的原因,而是这个指挥班子是刚刚搭建而成地。周昆从上海赶到东北,马守禄交卸了中央警卫师参谋长的职务后也是立马就出发,连跟沈芸打招呼道别,都是在出了山海关以后用随车电台拍发的电报。
作为整个对俄战争的总指挥,蔡锷中将的动作显然比较快一点,是在总参会议结束后,就立马赶到了齐齐哈尔。当然,他的指挥位置不在这里,这里应该是东北集团军的司令部所在地。蔡锷提前到达这里,实际上是想更近地了解东北地情况,了解俄军的情况,也能有专门的时间与这次战争地主力部队——东北集团军的两个主官互相沟通。
刚刚结束中日战争,国防军又迎来了中俄战争。这其中的难度是可想而知啊。参战部队袄整编、要补充、要开进,特别是东北集团军所属部队,几乎是刚刚拍落肩膀上的征尘,又将面对新的硝烟。蔡锷在对俄战略部署中,特别关照了东北集团军所属部队在这方面的实际困难。整个战略,是围绕着海参葳和西伯利亚铁路外线(远东铁路)展开的,是针对俄军当前沿着铁路线布防和需要铁路线运送援军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在这个战略里,中俄战争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海参葳的登陆和围困作战,以期调动俄军从欧洲向东增援。在这个阶段,主力是刘亮少将的海参葳集群和海军舰队,从发起登陆作战起,到俄军目前在远东的主力向东增援至双城子(乌苏里斯克)止。
第二阶段,是待一定数量的俄军通过乌兰乌德以后,以北方集团军部队从蒙古出击,攻取乌兰乌德并布设两面阻击阵地,截断远东俄军与欧洲的联系。在这个阶段,主力是北方集团军。从进攻作战发起至战争结束为止。
第三阶段,是在海参葳被刘亮攻克、乌兰乌德被赵尔陆攻克后,由东北集团军担纲,兵出两路,一路出缕芬河协助刘亮部队歼灭海参葳、双城子之敌后沿铁路线北上伯力;一路出赤塔,会同北方集团军一部自西向东横扫远东铁路,在伯力与缕芬河集群会师。与此同时,西北集团军将发动对中亚的攻击,占领阿拉木图。
这样一来,实际上在乌兰乌德至海参葳的漫长战线上,帝国国防军将圈住飞幻万俄军,并予以一一歼灭,达成帝国皇帝下达的战略任务。而西北集团军在葱岭一线的主动进击,也会为中国收回西北国土。
不过,这个战略要完美的达成,必须在三个集团军和一个集群中取得充分的协调。比如,在刘亮发动对海参葳的攻击后,东北集团军就不能有任何的主动出击动作,暴露整个战略意图。换句话来说,就是东北集团军在那一阶段,就算是再有力量也只能被动防守。这,也算是对东北集团军部队的照顾。因为,这个集团军的部队都是刚刚经过中日战争洗礼的部队,需要时间来充分休息!
蔡锷中将站在月台上,双手背在了身后。
他在等待着自己两个下属的到来。也在等待的空挡时间里,再一次考虑了战略上、战术上的问题。毫无疑问的是,这个战略是达成皇帝对俄战争政治、军事目的的唯一正确选择!
一列军车鸣着汽笛驶进了车站。车厢里跳出一个个矫捷整肃的身影,一片片的灰绿色在军官们哨子的招呼下迅速地在站台上形成,随即就在联络军官的带领下,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前往自己的营地。
中将欣慰地看到,这些官兵们在经过长途跋涉以后,仍然是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手上的武器也是蓝光闪亮,身上的军装、背囊也是整齐划一得无可挑别。官兵们在见到站台上的中将后,眼神中的错愕、惊喜、崇敬一一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