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2kwx.com,山环水绕俺种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他并不害怕,看着哥哥在哭,他便心疼地给哥哥拍着背,一边轻声安慰着:“阿明不哭,不哭”
汪静远也是抱着阿明拍着、哄着,阿明这回真是吓破胆了,抱着汪静远哭了好久,最后还在哭丧着脸,小声地啜泣着,变得一步也不肯离开汪静远的身边,汪静远走到哪,他就跟到哪。
晚上,阿明因为害怕不敢睡觉,见汪静远要回房间去了,他便忍不住又小声地哭了起来,汪静远无计可施,只能同巧巧交代好,然后带着阿明和阿白回另一间屋子里,床上,汪静远的左右两边,一边缠着一个,特别是阿明,他把汪静远抱得紧紧的,一点也不敢松开。
尽管害怕,阿明还是接着在汪家村里赖了两天,直到假期过完了,才跟着汪静远去镇上了,不过,下午就没有再跟着汪静远回来了,因为他娘不同意他和阿白回汪家村来住,所以他和阿白也没有办法,虽然他们很想跟着回来,这会子,阿明对蛇的阴影也渐渐地散去了,他和阿白很怀念住在汪家村的这些日子,两个小孩开始一起憧憬着秋收的到来。
——
汪家村里人多,一个小小的村子里就已经蕴含着人间百态了。
上午,一个看上去三十岁左右的妇人牵着一个小女孩来巧巧家杂货铺买东西,巧巧就发现小老太太对这个妇人特别客气,话语里都是关心。巧巧听着小老太太唤那妇人“慧娘”那个小女孩很乖巧,只有四岁的样子,甜甜地叫着“奶奶”、“爷爷”和“婶子”巧巧看着喜欢,便逗着她说了一会儿话,给她拿了两颗蜜枣吃,这个叫余余的孩子害羞地笑着,乖乖地给巧巧道谢,巧巧看着都不禁心生疼惜。
那叫慧娘的妇人走后,小老太太就同巧巧感叹着说道:“这是村里汪存善的婆娘,可惜年纪轻轻地就守寡,汪存善前年没了的,留下五个这么小的孩子,家里穷得米都不够吃,造孽哟。”
巧巧关心地问道:“几个孩子都是多大?她家里有田种吗?”
“穷得很,家里总共才四亩田,都种上了也不够一家人吃的。最大的孩子八岁,最小的两岁。老大、老二和老四是男娃,老三和老五是女娃,几个孩子没有衣裳穿的时候,村里的人都给送过。这慧娘是个老实人,把几个孩子也养得挺好的,都是极听话的孩子。”小老太太叹气地说道,心里怀着十分善意的怜悯。巧巧心想老太太口中所说的老三,应该就是这个叫余余的小女孩了,老五两岁,老三看着又只有四岁,可想而知,老四也就三岁大的样子,确实都太小了,太小的孩子也干不了家里的活,这样养着,只能吃穷了。
巧巧也是觉得心里不好受,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对遭遇不幸的好人,一般人都无法不去同情和祝福。巧巧突然想到,慧娘老实,或许请她来帮忙开小吃店是个挺不错的选择。
“奶奶,她家的老二多大了?”巧巧问道。
“七岁,和老大只隔了一岁,两兄弟干活都不错。”小老太太说道,脸上带着些许欣慰的笑意。
巧巧开始在心里做着打算,想着小吃店要开在哪里?怎么经营?
晚上,巧巧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汪静远,两人商量着,都觉得可行。
隔天,巧巧跟小老太太说了这事,小老太太又去询问了慧娘的意思,巧巧的意思是自己出铺子、桌椅、锅碗、食材,教会慧娘做吃食的手艺,店里的经营决策权在巧巧,慧娘和她的两个儿子负责实际经营,记账的方式是让客人自己签到,店门口写明客人签到可免费获赠一叠酸菜,签到的方式是在账本上写正字,买一份就写一划,所有的吃食价钱都一样,但是分量会不同。把收到的所有钱减去成本,剩下的利润按四六分账,巧巧占四成,慧娘占六成,若是利润太小或是亏本,就按每月二百七十文给慧娘发工钱。店里经营的小吃包括:蒸饺、水饺、煎饺、肠粉、汤粉、炒粉、炒饭、盖浇饭、家常小炒菜、稀粥、豆腐脑、豆浆,还有特制的凉茶,其中,各种小吃有素菜馅的和带肉末的,肉末放得会很少,所以价钱都比较便宜,如果想要多吃肉,就得再加一份钱。其中,店里需要的凉拌菜由巧巧亲自动手做,并且每天限量,因为赵杏花每天都在镇上卖凉拌菜,这是赵杏花的一项收入,所以巧巧在做凉拌菜上面不得不留了一个心眼。巧巧把事情尽量安排到了细节上,她对此很用心,她的目标是把小吃店开成百年老字号的店铺,让她的小吃店变成青山镇上的一个标志和一块招牌。巧巧和汪静远经过商讨,给自家的店铺取名“小弥勒”借的是弥勒佛的福气、高兴和富态。
慧娘思考之后,才答应了这事。汪静远他爹把自家发租的一个铺子收了回来,给巧巧作开店用,店铺的位置靠近菜市场,对此巧巧很满意,因为菜市场人流量大,路过小吃店的人越多,潜在的顾客就越多。汪静远又依着巧巧的意思,请虎子帮忙,对铺子进行了一番装修,比如在灶台前面加了一个长长的柜台,在铺子的墙壁上悬吊一些小篮子,打算每天都摘一些新鲜竹叶或是花草摆放进去,以增加店里的清雅之感,同时还可以净化空气。
巧巧开始每天教慧娘做各种吃食,半个月之后,巧巧的小吃店开张了。小吃店开张之后,一切都按照事前的规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巧巧的生活依然没有多少变化,每天还是过得不急不缓的。
因为价钱适宜,口味又特别,还附有打包带走服务,所以小吃店的生意很好,慧娘每天晚饭后才把店铺关门,然后把钱送到汪静远的爹娘那里,再带着孩子们回家。之所以把钱交给汪静远的爹娘,是为了安全起见,不然被人在路上打劫就不好了。
第一个月,利润额是三两银子,巧巧毫不犹豫地付给了慧娘一两银子兼八百文钱。
渐渐的,巧巧的小吃店在青山镇开始小有名气了,因为它的肠粉是一大特色,盖浇饭也是镇上的首创,各种食物的组合也很受欢迎。随着小吃店的名气越来越大,利润也跟着逐渐攀升着。
早安!
,他并不害怕,看着哥哥在哭,他便心疼地给哥哥拍着背,一边轻声安慰着:“阿明不哭,不哭”
汪静远也是抱着阿明拍着、哄着,阿明这回真是吓破胆了,抱着汪静远哭了好久,最后还在哭丧着脸,小声地啜泣着,变得一步也不肯离开汪静远的身边,汪静远走到哪,他就跟到哪。
晚上,阿明因为害怕不敢睡觉,见汪静远要回房间去了,他便忍不住又小声地哭了起来,汪静远无计可施,只能同巧巧交代好,然后带着阿明和阿白回另一间屋子里,床上,汪静远的左右两边,一边缠着一个,特别是阿明,他把汪静远抱得紧紧的,一点也不敢松开。
尽管害怕,阿明还是接着在汪家村里赖了两天,直到假期过完了,才跟着汪静远去镇上了,不过,下午就没有再跟着汪静远回来了,因为他娘不同意他和阿白回汪家村来住,所以他和阿白也没有办法,虽然他们很想跟着回来,这会子,阿明对蛇的阴影也渐渐地散去了,他和阿白很怀念住在汪家村的这些日子,两个小孩开始一起憧憬着秋收的到来。
——
汪家村里人多,一个小小的村子里就已经蕴含着人间百态了。
上午,一个看上去三十岁左右的妇人牵着一个小女孩来巧巧家杂货铺买东西,巧巧就发现小老太太对这个妇人特别客气,话语里都是关心。巧巧听着小老太太唤那妇人“慧娘”那个小女孩很乖巧,只有四岁的样子,甜甜地叫着“奶奶”、“爷爷”和“婶子”巧巧看着喜欢,便逗着她说了一会儿话,给她拿了两颗蜜枣吃,这个叫余余的孩子害羞地笑着,乖乖地给巧巧道谢,巧巧看着都不禁心生疼惜。
那叫慧娘的妇人走后,小老太太就同巧巧感叹着说道:“这是村里汪存善的婆娘,可惜年纪轻轻地就守寡,汪存善前年没了的,留下五个这么小的孩子,家里穷得米都不够吃,造孽哟。”
巧巧关心地问道:“几个孩子都是多大?她家里有田种吗?”
“穷得很,家里总共才四亩田,都种上了也不够一家人吃的。最大的孩子八岁,最小的两岁。老大、老二和老四是男娃,老三和老五是女娃,几个孩子没有衣裳穿的时候,村里的人都给送过。这慧娘是个老实人,把几个孩子也养得挺好的,都是极听话的孩子。”小老太太叹气地说道,心里怀着十分善意的怜悯。巧巧心想老太太口中所说的老三,应该就是这个叫余余的小女孩了,老五两岁,老三看着又只有四岁,可想而知,老四也就三岁大的样子,确实都太小了,太小的孩子也干不了家里的活,这样养着,只能吃穷了。
巧巧也是觉得心里不好受,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对遭遇不幸的好人,一般人都无法不去同情和祝福。巧巧突然想到,慧娘老实,或许请她来帮忙开小吃店是个挺不错的选择。
“奶奶,她家的老二多大了?”巧巧问道。
“七岁,和老大只隔了一岁,两兄弟干活都不错。”小老太太说道,脸上带着些许欣慰的笑意。
巧巧开始在心里做着打算,想着小吃店要开在哪里?怎么经营?
晚上,巧巧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汪静远,两人商量着,都觉得可行。
隔天,巧巧跟小老太太说了这事,小老太太又去询问了慧娘的意思,巧巧的意思是自己出铺子、桌椅、锅碗、食材,教会慧娘做吃食的手艺,店里的经营决策权在巧巧,慧娘和她的两个儿子负责实际经营,记账的方式是让客人自己签到,店门口写明客人签到可免费获赠一叠酸菜,签到的方式是在账本上写正字,买一份就写一划,所有的吃食价钱都一样,但是分量会不同。把收到的所有钱减去成本,剩下的利润按四六分账,巧巧占四成,慧娘占六成,若是利润太小或是亏本,就按每月二百七十文给慧娘发工钱。店里经营的小吃包括:蒸饺、水饺、煎饺、肠粉、汤粉、炒粉、炒饭、盖浇饭、家常小炒菜、稀粥、豆腐脑、豆浆,还有特制的凉茶,其中,各种小吃有素菜馅的和带肉末的,肉末放得会很少,所以价钱都比较便宜,如果想要多吃肉,就得再加一份钱。其中,店里需要的凉拌菜由巧巧亲自动手做,并且每天限量,因为赵杏花每天都在镇上卖凉拌菜,这是赵杏花的一项收入,所以巧巧在做凉拌菜上面不得不留了一个心眼。巧巧把事情尽量安排到了细节上,她对此很用心,她的目标是把小吃店开成百年老字号的店铺,让她的小吃店变成青山镇上的一个标志和一块招牌。巧巧和汪静远经过商讨,给自家的店铺取名“小弥勒”借的是弥勒佛的福气、高兴和富态。
慧娘思考之后,才答应了这事。汪静远他爹把自家发租的一个铺子收了回来,给巧巧作开店用,店铺的位置靠近菜市场,对此巧巧很满意,因为菜市场人流量大,路过小吃店的人越多,潜在的顾客就越多。汪静远又依着巧巧的意思,请虎子帮忙,对铺子进行了一番装修,比如在灶台前面加了一个长长的柜台,在铺子的墙壁上悬吊一些小篮子,打算每天都摘一些新鲜竹叶或是花草摆放进去,以增加店里的清雅之感,同时还可以净化空气。
巧巧开始每天教慧娘做各种吃食,半个月之后,巧巧的小吃店开张了。小吃店开张之后,一切都按照事前的规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巧巧的生活依然没有多少变化,每天还是过得不急不缓的。
因为价钱适宜,口味又特别,还附有打包带走服务,所以小吃店的生意很好,慧娘每天晚饭后才把店铺关门,然后把钱送到汪静远的爹娘那里,再带着孩子们回家。之所以把钱交给汪静远的爹娘,是为了安全起见,不然被人在路上打劫就不好了。
第一个月,利润额是三两银子,巧巧毫不犹豫地付给了慧娘一两银子兼八百文钱。
渐渐的,巧巧的小吃店在青山镇开始小有名气了,因为它的肠粉是一大特色,盖浇饭也是镇上的首创,各种食物的组合也很受欢迎。随着小吃店的名气越来越大,利润也跟着逐渐攀升着。
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