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担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于劳力士和欧米茄。196年,百年灵航空计时宇航员飞行腕表首次出现在斯科特·卡朋特的手腕上,经历了首次零重力飞行之旅,成为世界上第一枚遨游太空的计时腕表。
★担当要注意结果导向
“结果导向”是ISO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管理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之一,即强调经营、管理和工作的结果(主要是经济与社会效益和客户满意度)。“结果导向”的观点认为,经营管理和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态度均要符合结果的要求,否则没有价值和意义。领导干部在担当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结果导向。“结果”是考查领导干部工作实效的重要方面,是考查领导干部能否担当、是否担当的重要指标。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头理想主义的猪和一头结果导向的猪,分别创业组建了房地产公司。理想主义的猪一向追求完美,他想,企业做大,首先必须有一套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有了这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只要能够有效管理和合理评估每只理想主义的猪的工作,在一个完善的管理团队中,所有这些理想主义的猪各司其职,就可以推动企业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
结果导向的猪做事一向实际,他想,企业最终要靠业绩说话,而良好的业绩首先必须有良好的销售。于是他通过分析客户需求建造并且销售房子,又通过销售结果分析客户需求的变化。他也设立了一套很好的激励制度,重奖当月为销售作出重大贡献的结果导向的猪。一年过去了,双方比较创业的结果,理想主义的猪居然不如结果导向的猪的一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结果导向的重要性。理想主义的猪的根本错误在于忽略了创业阶段赚钱才是硬道理的准则。创业时期是结果导向而非过程导向,希冀通过规范、完美的过程设计来达致赚钱的结果是不切实际的。在“要么生存,要么被淘汰”的暴风骤雨中,只有在市场导向、客户导向下灵活应变并掘得能让创业者喘口气的第一桶金才是真的,其他的都是美丽的谎言。
《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是说要用结果导向的方法来思考问题,来行动和做事。领导干部在具体工作中要培养结果导向的思维,以结果为导向,不但要敢于担当,更要注重达到好的效果。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座寺庙中,有个小和尚负责每天撞钟的任务,半年下来,小和尚觉得无聊至极,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天,住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不服气,问住持:“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吗?”老住持说:“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你撞出的钟声不但要响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许多工作不但要脚踏实地地干,还要看结果如何。态度不等于结果,职责不等于结果。
★从内心敬畏组织、服从组织
现代人不是奴隶,但是在组织中也必须全心全意遵从组织的价值观,在高度认同的前提下,绝对地服从组织的制度和文化,从而提升执行力,提高效率,产生巨大的力量。任何整体的巨大力量都来自于个体的服从,只有个体服从组织,组织服从社会,才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提高执行力,从而促进组织的发展。
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在古巴丛林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但美国总统必须尽快与他联系,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能找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那个名叫罗文的人,拿了信,把它装在一个油布制的口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失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从古巴岛那一边出来,徒步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最终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他送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而是美利坚的命运,整个民族的希望。后来,这个送信的传奇故事被写成《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在全世界广为流传,“送信”如今也已成为一种象征,激励人们如何忠于职守、如何服从组织。领导干部应该成为一名能够“送信”的人,每名干部的工作岗位各有不同,但为人民服务是一致的,不论组织安排什么工作岗位,也不论交给什么工作,都必须坚决执行,不能讨价还价,行动上要绝对服从组织安排。
平心而论,没有人真正喜欢被约束、被管制,从而失去更多的自由,但是,这世上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法国法学家孟德斯鸠有句名言:“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许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大到一个国家、军队,小到一个组织,成员是否具有良好的服从意识,将决定其事业的成败。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会服从组织,不管你身处什么样的机构,地位有多高,个人的权力都必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当然,这里所说的服从绝不是不动脑子地盲从,不是被动地听从,而是自动自发地服从,是主动地服从,是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能够圆满完成任务,而不是来自各方面压力的服从。
在美国,培养了众多政商界领袖的西点军校认为服从是一种美德。在西点军校,即使是立场最自由的旁观者,都相信一个观念,那就是“不管叫你做什么都照做不误”,这样的观念就是服从的观念。西点人认为,军人必须以服从为第一要义,学不会服从,不养成服从观念,就不能在军队中立足。
一个高效的组织必须有良好的服从观念,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也必须有服从意识。因为上司的地位、责任使他有权发号施令;同时上司的权威、整体的利益,不允许下属抗令而行。一个组织,如果下属不能无条件地服从上级的命令,那么在达成共同目标时,则可能产生障碍;反之,则能发挥出超强的执行能力,使组织胜人一筹。
王进喜被誉为“铁人”,他的名字对于0世纪60年代的人们来说,就如同今天的时尚明星,拥有着无数的追随者。今天,在大庆修建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前厅,还有一座巨大的雕塑,铁人在前面走,后面紧随着庞大的队伍。寓意是大庆的英雄队伍是以铁人为代表的英雄队伍,铁人是这个英雄队伍里边的一面旗帜、一个典型。19年10月8日,王进喜出生在陕西省玉门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由于家里非常贫寒,王进喜从6岁起就领着双目失明的父亲去讨饭,他建国前在玉门油矿当苦力,从山下往山上背石头,运各种物资。新中国成立后,王进喜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代钻井工人,他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肯卖力气,肯下功夫,又聪明机敏。1956年4月,王进喜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又被提拔为钻井队的队长。1960年月中旬,王进喜听说玉门要选精兵强将参加松辽石油会战,立即主动请缨,向领导要求第一批出发。经过简单的准备,仅仅一个多月后,1960年月15日,王进喜就率领他的7位队员赶赴松辽参加会战。经过整整十天的颠簸,王进喜才到达一片荒凉的萨尔图小站,在车站前的土路上王进喜一不问吃,二不问住,逢人就问三句话:“我的井位在什么地方?我的钻机什么时候能到?这里钻井的最高纪录是多少?”与当时的另一支援会战的领导形成鲜明的对比。据说那个领导来了以后下车也问了三句话:“我到这儿来了,宾馆在什么地方?小灶食堂在什么地方?到这里工资能涨多少?”王进喜的工人本色决定了他首先想到的是战斗岗位、生产设备和努力目标,而王进喜的这三句话也成为他到达松辽之后的第一个经典传说。
到达油田后,王进喜和钻井队都十分高兴,终于可以大战一场,但随之问题也来了,钻机虽然到了,但是几十吨重的设备没有卸货的装备,如何把设备弄下来并安全安装,确实是个大难题。因为没有设备,依靠人拉肩扛奋战整整三天三夜,王进喜和他的105钻井队终于把钻机搬到了距离车站十几里外的井场,把所有设备都组装起来。在大会战最为艰苦的日子里,王进喜还有一句口头禅:“有也上,无也上,天大的困难也要上。”王进喜的房东赵大娘亲眼目睹了王进喜没日没夜干活的情形,因为自从打井开始后,王进喜就再也没有回来睡过觉,“铁人”这个词就是赵大娘最先开始说的。王进喜在大庆的第一口井打响了会战的第一枪,大庆各个单位也都开始开展学铁人做铁人的活动,这对于王进喜和他的105钻井队来说既是莫大的鼓舞,也是更为紧张的鞭策。王进喜曾经说过,“我一到大庆就想开钻,恨不能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黑天盼,白天盼,这一天终于到了,我们一定要狠狠地打,细心地打,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把井打好,创出一个全国高纪录,向党来报喜。”
105钻井队顺利完成了第一口井的任务,立刻转换战场,王进喜指挥他的队员,利用在玉门油田时就琢磨出来的整体搬家的方法,迅速在第二口井位摆开了战场,然而这口井打到700多米时,出现了井喷。强大的高压液柱冲出井口,飞上几十米的高空,再不采取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一场大事故就要发生,情况万分危急。工人们迅速行动起来,但倒进去的水泥沉入水底,比重提不上来,上水管又被水泥糊住,井喷更厉害了,现场没有搅拌机,千钧一发之际,王进喜纵深一跃,用自己的身体搅拌起了泥浆。经过三个小时的紧张搏斗,王进喜和另外两个队员通过用身体搅拌泥浆终于压住了井喷。革命战争时期打仗要有先锋官,搞社会主义建设也需要有人打冲锋,而铁人王进喜就是这样的先锋官。王进喜身先士卒,他带动大家把会战打了上去,一个铁人前面走,大批铁人跟上来,大庆油田很快就涌现出了很多铁人式的先进人物,整个油田会战也因为有了这批先进典型,会战队伍你追我赶、比学赶帮,热火朝天的场面掀起了高潮。
干部敬畏组织、服从组织还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懂得轻重缓急,知关节、得要领,善于举重若轻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被视为以智慧完成组织任务的典范。战国时期,赵王无意间得到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非常想据为己有,因此就派人到赵国,对赵王说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与赵国交换这块玉。赵王心里非常舍不得,但是因为赵国国势很弱,不敢得罪秦王,怕秦王一不高兴,就派兵攻打赵国。为了这件事,赵王伤透了脑筋。大臣蔺相如知道这件事以后,就自告奋勇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他知道秦王虽然喜欢这块玉,但事实上根本不想用十五个城来交换。到了秦国后,蔺相如就抱着和氏璧大声对秦王说:“如果大王您不顾信用,想要抢我手上这块宝玉,我就一头撞上皇宫里的柱子,相信宝玉一定会粉碎!”秦王听了虽然很生气,但是怕他真的撞上柱子而摔坏宝玉,因此不敢轻举妄动。后来蔺相如趁秦王不注意的时候,派人连夜把和氏璧送回去。秦王虽然恼怒,但是因为知道自己行事不够光明正大,怕传出去成为笑柄,只好把蔺相如放了。
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是另一个保证完成任务的范例。玄奘(60~664)是唐代的高僧,受唐太宗的委派,于贞观三年从凉州玉门关西行赴天竺,他历经各种艰难险阻,始终坚持不懈,凭着百折不挠的精神,以惊人的毅力最终取得真经。玄奘历时十多年,游学天竺各地,于贞观十九年(649年)回到长安。他将西行途中看到的风土人情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玄奘依然完成取经的任务,他这种不畏艰险、坚忍不拔、保证完成任务的精神令后人折服。
当前,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对所在部门的人和事负责,对于职责范围内的组织任务应当积极担当,并充分运用自己的才能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特别要着力解决涉及全局的突出问题,防止和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把统揽全局的精心部署和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事情要一件一件去做,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精心部署要点点入地,真抓实干要步步扎实。不可蜻蜓点水,敷衍塞责,不可泡在会议里,浮在文件上,停在嘴皮上。脚踏实地、狠抓落实,不是傻干蛮干,而是要懂得轻重缓急,知关节、得要领,善于举重若轻。集中精力抓大事,就是把力量集中起来,着力解决涉及全局的突出问题,这样就容易打开局面,其他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工作中的难点,往往是工作中的前沿,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全局性,要组织力量,认真攻克。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往往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群众的情绪和社会的稳定,要认真对待。我们所强调的抓落实,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重视和善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把力气真正使到刀刃上,少投入多产出,争取事半功倍,要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努力开拓新的局面。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
督促检查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责的重要环节,是落实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加强督促检查、抓好工作落实。党的***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抓落实,对督促检查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为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早见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必须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抓落实的认识还有偏差、作风不够扎实;重布置、轻落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现象时有发生;选择性执行、象征性落实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作为党员干部,要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把督促检查工作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研究决策时提出督促检查要求,部署工作时明确督促检查事项,决策实施后检查落实情况。树立言必信、行必果的施政新风,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保证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督促检查就是要推动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以及国务院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督促检查。抓落实既是领导方法、工作方法,也是作风和能力,更是各级干部的政治责任。因此,要明确责任、合理分工、规范程序、创新方式,完善常态化的督促检查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一是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对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都要落实包抓领导,具体到部门单位,落实到人到岗,排出时间表,定期进行考核。二是要健全督查机制。特别是要做到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进展到哪里,督查工作就跟进到哪里,随时掌握动态,及时通报情况,保证工作抓一项成一项。三是要完善奖惩机制。以实绩论人,把敢不敢抓落实、善不善抓落实作为衡量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努力建设一支敢抓落实、善抓落实的干部队伍。
★紧张快干、精细操作、创新进取、坚韧不拔
抓一项工作,都有一个从调研、决策到部署、推进,再到考核、总结的过程。检验工作干得如何,最终看结果,看有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看老百姓满意不满意。口号喊得再响、目标定得再高,如果只有布置、没有检查,只有动员、没有落实,不仅将造成空对空的不良局面,还会带来失信于民、损害事业等诸多负面效应。当前形势下,强调狠抓落实,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宏观形势如此之严峻,现代化建设任务如此之艰巨,我国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如此之巨大,容不得丝毫的漂浮和懈怠。要让高度务实的风气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每项工作,让雷厉风行、紧张快干,精细操作、创新进取,坚韧不拔、一抓到底成为广大干部的鲜明品格。唯如此,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坚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抓落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解放程度决定发展速度。思想解放的问题已经成为我们能不能加快发展、各项工作能不能抓好落实的重大问题,已经成为一名干部能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运用好思想解放这个有力的武器,不断强化抓落实的观念,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促进新一轮发展。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尽管岗位有所不同,职责有所不同,工作分工不同,但认真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狠抓落实的目标和要求是一致的。我们必须锁定奋斗目标,细化任务,强化措施,夯实责任,加快发展。按照工作分工和工作职责担负起维护大局、开拓奋进的职责,凝聚合力,同心同德,为了大利益、整体利益,能够舍弃或牺牲小利益、局部利益。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为官一任应造福一方,责任重于泰山。党员干部应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工作的目标,把狠抓落实作为不懈的追求,把落实效果作为衡量工作的标杆,争当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的领导者;应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不怕困难、不畏阻力,千方百计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够掷地有声,落到实处。
坚持摆正心态、强化责任抓落实。抓落实考验的是领导干部的真实本领,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工作局面和落实效果。实际上,在很多时候,一些工作落实不好,并不是能力和水平的问题,而是对待工作的态度问题、责任心问题。因此,狠抓工作落实,必须要有求实的态度、坚定的决心和充足的信心,要把目标定高一些,把眼界放宽一些,把劲头鼓足一些,自我加压,负重前进。要善于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抓好落实。人民群众最赞成亲民利民的好政策,最渴望把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最欢迎求真务实、能办实事的干部。
坚持转变作风、提高效能抓落实。抓落实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不仅要付出心血和汗水,还在于体现着作风和精神。仅有落实的愿望,并不能获得理想的落实效果。情况不清、方向不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抓不好落实;夸夸其谈、哗众取宠、贪图虚名、华而不实,也抓不好落实。一是要提高效能。坚持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业绩在一线创造、问题在一线解决。二是要以身作则。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坚持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嘘寒问暖,到矛盾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撒手、基层情况摸不透不走人。三是要雷厉风行。抓落实,要讲求一个“快”字。尤其是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形势、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需要我们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争先的干劲、雷厉风行的作风。四是要持之以恒。抓落实有一个过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时时抓、事事抓,经常抓、反复抓,常抓不懈、一抓到底,才能抓出成效。
坚持主攻重点、统筹兼顾抓落实。发展是具体的,所有的工作只有做到具体才能落实,只有方法有效才能落实。因此,在抓工作落实上要把握主要环节,抓住主要矛盾,分清轻重缓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同时,也要兼顾常规工作,以抓重点促一般、以抓典型带全面,使各项工作都能很好地得到落实。(未完待续)
于劳力士和欧米茄。196年,百年灵航空计时宇航员飞行腕表首次出现在斯科特·卡朋特的手腕上,经历了首次零重力飞行之旅,成为世界上第一枚遨游太空的计时腕表。
★担当要注意结果导向
“结果导向”是ISO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管理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之一,即强调经营、管理和工作的结果(主要是经济与社会效益和客户满意度)。“结果导向”的观点认为,经营管理和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态度均要符合结果的要求,否则没有价值和意义。领导干部在担当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结果导向。“结果”是考查领导干部工作实效的重要方面,是考查领导干部能否担当、是否担当的重要指标。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头理想主义的猪和一头结果导向的猪,分别创业组建了房地产公司。理想主义的猪一向追求完美,他想,企业做大,首先必须有一套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有了这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只要能够有效管理和合理评估每只理想主义的猪的工作,在一个完善的管理团队中,所有这些理想主义的猪各司其职,就可以推动企业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
结果导向的猪做事一向实际,他想,企业最终要靠业绩说话,而良好的业绩首先必须有良好的销售。于是他通过分析客户需求建造并且销售房子,又通过销售结果分析客户需求的变化。他也设立了一套很好的激励制度,重奖当月为销售作出重大贡献的结果导向的猪。一年过去了,双方比较创业的结果,理想主义的猪居然不如结果导向的猪的一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结果导向的重要性。理想主义的猪的根本错误在于忽略了创业阶段赚钱才是硬道理的准则。创业时期是结果导向而非过程导向,希冀通过规范、完美的过程设计来达致赚钱的结果是不切实际的。在“要么生存,要么被淘汰”的暴风骤雨中,只有在市场导向、客户导向下灵活应变并掘得能让创业者喘口气的第一桶金才是真的,其他的都是美丽的谎言。
《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是说要用结果导向的方法来思考问题,来行动和做事。领导干部在具体工作中要培养结果导向的思维,以结果为导向,不但要敢于担当,更要注重达到好的效果。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座寺庙中,有个小和尚负责每天撞钟的任务,半年下来,小和尚觉得无聊至极,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天,住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不服气,问住持:“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吗?”老住持说:“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你撞出的钟声不但要响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许多工作不但要脚踏实地地干,还要看结果如何。态度不等于结果,职责不等于结果。
★从内心敬畏组织、服从组织
现代人不是奴隶,但是在组织中也必须全心全意遵从组织的价值观,在高度认同的前提下,绝对地服从组织的制度和文化,从而提升执行力,提高效率,产生巨大的力量。任何整体的巨大力量都来自于个体的服从,只有个体服从组织,组织服从社会,才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提高执行力,从而促进组织的发展。
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在古巴丛林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但美国总统必须尽快与他联系,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能找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那个名叫罗文的人,拿了信,把它装在一个油布制的口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失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从古巴岛那一边出来,徒步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最终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他送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而是美利坚的命运,整个民族的希望。后来,这个送信的传奇故事被写成《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在全世界广为流传,“送信”如今也已成为一种象征,激励人们如何忠于职守、如何服从组织。领导干部应该成为一名能够“送信”的人,每名干部的工作岗位各有不同,但为人民服务是一致的,不论组织安排什么工作岗位,也不论交给什么工作,都必须坚决执行,不能讨价还价,行动上要绝对服从组织安排。
平心而论,没有人真正喜欢被约束、被管制,从而失去更多的自由,但是,这世上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法国法学家孟德斯鸠有句名言:“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许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大到一个国家、军队,小到一个组织,成员是否具有良好的服从意识,将决定其事业的成败。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会服从组织,不管你身处什么样的机构,地位有多高,个人的权力都必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当然,这里所说的服从绝不是不动脑子地盲从,不是被动地听从,而是自动自发地服从,是主动地服从,是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能够圆满完成任务,而不是来自各方面压力的服从。
在美国,培养了众多政商界领袖的西点军校认为服从是一种美德。在西点军校,即使是立场最自由的旁观者,都相信一个观念,那就是“不管叫你做什么都照做不误”,这样的观念就是服从的观念。西点人认为,军人必须以服从为第一要义,学不会服从,不养成服从观念,就不能在军队中立足。
一个高效的组织必须有良好的服从观念,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也必须有服从意识。因为上司的地位、责任使他有权发号施令;同时上司的权威、整体的利益,不允许下属抗令而行。一个组织,如果下属不能无条件地服从上级的命令,那么在达成共同目标时,则可能产生障碍;反之,则能发挥出超强的执行能力,使组织胜人一筹。
王进喜被誉为“铁人”,他的名字对于0世纪60年代的人们来说,就如同今天的时尚明星,拥有着无数的追随者。今天,在大庆修建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前厅,还有一座巨大的雕塑,铁人在前面走,后面紧随着庞大的队伍。寓意是大庆的英雄队伍是以铁人为代表的英雄队伍,铁人是这个英雄队伍里边的一面旗帜、一个典型。19年10月8日,王进喜出生在陕西省玉门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由于家里非常贫寒,王进喜从6岁起就领着双目失明的父亲去讨饭,他建国前在玉门油矿当苦力,从山下往山上背石头,运各种物资。新中国成立后,王进喜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代钻井工人,他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肯卖力气,肯下功夫,又聪明机敏。1956年4月,王进喜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又被提拔为钻井队的队长。1960年月中旬,王进喜听说玉门要选精兵强将参加松辽石油会战,立即主动请缨,向领导要求第一批出发。经过简单的准备,仅仅一个多月后,1960年月15日,王进喜就率领他的7位队员赶赴松辽参加会战。经过整整十天的颠簸,王进喜才到达一片荒凉的萨尔图小站,在车站前的土路上王进喜一不问吃,二不问住,逢人就问三句话:“我的井位在什么地方?我的钻机什么时候能到?这里钻井的最高纪录是多少?”与当时的另一支援会战的领导形成鲜明的对比。据说那个领导来了以后下车也问了三句话:“我到这儿来了,宾馆在什么地方?小灶食堂在什么地方?到这里工资能涨多少?”王进喜的工人本色决定了他首先想到的是战斗岗位、生产设备和努力目标,而王进喜的这三句话也成为他到达松辽之后的第一个经典传说。
到达油田后,王进喜和钻井队都十分高兴,终于可以大战一场,但随之问题也来了,钻机虽然到了,但是几十吨重的设备没有卸货的装备,如何把设备弄下来并安全安装,确实是个大难题。因为没有设备,依靠人拉肩扛奋战整整三天三夜,王进喜和他的105钻井队终于把钻机搬到了距离车站十几里外的井场,把所有设备都组装起来。在大会战最为艰苦的日子里,王进喜还有一句口头禅:“有也上,无也上,天大的困难也要上。”王进喜的房东赵大娘亲眼目睹了王进喜没日没夜干活的情形,因为自从打井开始后,王进喜就再也没有回来睡过觉,“铁人”这个词就是赵大娘最先开始说的。王进喜在大庆的第一口井打响了会战的第一枪,大庆各个单位也都开始开展学铁人做铁人的活动,这对于王进喜和他的105钻井队来说既是莫大的鼓舞,也是更为紧张的鞭策。王进喜曾经说过,“我一到大庆就想开钻,恨不能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黑天盼,白天盼,这一天终于到了,我们一定要狠狠地打,细心地打,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把井打好,创出一个全国高纪录,向党来报喜。”
105钻井队顺利完成了第一口井的任务,立刻转换战场,王进喜指挥他的队员,利用在玉门油田时就琢磨出来的整体搬家的方法,迅速在第二口井位摆开了战场,然而这口井打到700多米时,出现了井喷。强大的高压液柱冲出井口,飞上几十米的高空,再不采取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一场大事故就要发生,情况万分危急。工人们迅速行动起来,但倒进去的水泥沉入水底,比重提不上来,上水管又被水泥糊住,井喷更厉害了,现场没有搅拌机,千钧一发之际,王进喜纵深一跃,用自己的身体搅拌起了泥浆。经过三个小时的紧张搏斗,王进喜和另外两个队员通过用身体搅拌泥浆终于压住了井喷。革命战争时期打仗要有先锋官,搞社会主义建设也需要有人打冲锋,而铁人王进喜就是这样的先锋官。王进喜身先士卒,他带动大家把会战打了上去,一个铁人前面走,大批铁人跟上来,大庆油田很快就涌现出了很多铁人式的先进人物,整个油田会战也因为有了这批先进典型,会战队伍你追我赶、比学赶帮,热火朝天的场面掀起了高潮。
干部敬畏组织、服从组织还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懂得轻重缓急,知关节、得要领,善于举重若轻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被视为以智慧完成组织任务的典范。战国时期,赵王无意间得到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非常想据为己有,因此就派人到赵国,对赵王说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与赵国交换这块玉。赵王心里非常舍不得,但是因为赵国国势很弱,不敢得罪秦王,怕秦王一不高兴,就派兵攻打赵国。为了这件事,赵王伤透了脑筋。大臣蔺相如知道这件事以后,就自告奋勇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他知道秦王虽然喜欢这块玉,但事实上根本不想用十五个城来交换。到了秦国后,蔺相如就抱着和氏璧大声对秦王说:“如果大王您不顾信用,想要抢我手上这块宝玉,我就一头撞上皇宫里的柱子,相信宝玉一定会粉碎!”秦王听了虽然很生气,但是怕他真的撞上柱子而摔坏宝玉,因此不敢轻举妄动。后来蔺相如趁秦王不注意的时候,派人连夜把和氏璧送回去。秦王虽然恼怒,但是因为知道自己行事不够光明正大,怕传出去成为笑柄,只好把蔺相如放了。
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是另一个保证完成任务的范例。玄奘(60~664)是唐代的高僧,受唐太宗的委派,于贞观三年从凉州玉门关西行赴天竺,他历经各种艰难险阻,始终坚持不懈,凭着百折不挠的精神,以惊人的毅力最终取得真经。玄奘历时十多年,游学天竺各地,于贞观十九年(649年)回到长安。他将西行途中看到的风土人情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玄奘依然完成取经的任务,他这种不畏艰险、坚忍不拔、保证完成任务的精神令后人折服。
当前,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对所在部门的人和事负责,对于职责范围内的组织任务应当积极担当,并充分运用自己的才能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特别要着力解决涉及全局的突出问题,防止和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把统揽全局的精心部署和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事情要一件一件去做,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精心部署要点点入地,真抓实干要步步扎实。不可蜻蜓点水,敷衍塞责,不可泡在会议里,浮在文件上,停在嘴皮上。脚踏实地、狠抓落实,不是傻干蛮干,而是要懂得轻重缓急,知关节、得要领,善于举重若轻。集中精力抓大事,就是把力量集中起来,着力解决涉及全局的突出问题,这样就容易打开局面,其他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工作中的难点,往往是工作中的前沿,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全局性,要组织力量,认真攻克。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往往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群众的情绪和社会的稳定,要认真对待。我们所强调的抓落实,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重视和善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把力气真正使到刀刃上,少投入多产出,争取事半功倍,要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努力开拓新的局面。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
督促检查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责的重要环节,是落实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加强督促检查、抓好工作落实。党的***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抓落实,对督促检查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为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早见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必须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抓落实的认识还有偏差、作风不够扎实;重布置、轻落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现象时有发生;选择性执行、象征性落实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作为党员干部,要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把督促检查工作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研究决策时提出督促检查要求,部署工作时明确督促检查事项,决策实施后检查落实情况。树立言必信、行必果的施政新风,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保证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督促检查就是要推动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以及国务院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督促检查。抓落实既是领导方法、工作方法,也是作风和能力,更是各级干部的政治责任。因此,要明确责任、合理分工、规范程序、创新方式,完善常态化的督促检查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一是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对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都要落实包抓领导,具体到部门单位,落实到人到岗,排出时间表,定期进行考核。二是要健全督查机制。特别是要做到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进展到哪里,督查工作就跟进到哪里,随时掌握动态,及时通报情况,保证工作抓一项成一项。三是要完善奖惩机制。以实绩论人,把敢不敢抓落实、善不善抓落实作为衡量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努力建设一支敢抓落实、善抓落实的干部队伍。
★紧张快干、精细操作、创新进取、坚韧不拔
抓一项工作,都有一个从调研、决策到部署、推进,再到考核、总结的过程。检验工作干得如何,最终看结果,看有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看老百姓满意不满意。口号喊得再响、目标定得再高,如果只有布置、没有检查,只有动员、没有落实,不仅将造成空对空的不良局面,还会带来失信于民、损害事业等诸多负面效应。当前形势下,强调狠抓落实,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宏观形势如此之严峻,现代化建设任务如此之艰巨,我国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如此之巨大,容不得丝毫的漂浮和懈怠。要让高度务实的风气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每项工作,让雷厉风行、紧张快干,精细操作、创新进取,坚韧不拔、一抓到底成为广大干部的鲜明品格。唯如此,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坚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抓落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解放程度决定发展速度。思想解放的问题已经成为我们能不能加快发展、各项工作能不能抓好落实的重大问题,已经成为一名干部能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运用好思想解放这个有力的武器,不断强化抓落实的观念,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促进新一轮发展。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尽管岗位有所不同,职责有所不同,工作分工不同,但认真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狠抓落实的目标和要求是一致的。我们必须锁定奋斗目标,细化任务,强化措施,夯实责任,加快发展。按照工作分工和工作职责担负起维护大局、开拓奋进的职责,凝聚合力,同心同德,为了大利益、整体利益,能够舍弃或牺牲小利益、局部利益。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为官一任应造福一方,责任重于泰山。党员干部应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工作的目标,把狠抓落实作为不懈的追求,把落实效果作为衡量工作的标杆,争当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的领导者;应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不怕困难、不畏阻力,千方百计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够掷地有声,落到实处。
坚持摆正心态、强化责任抓落实。抓落实考验的是领导干部的真实本领,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工作局面和落实效果。实际上,在很多时候,一些工作落实不好,并不是能力和水平的问题,而是对待工作的态度问题、责任心问题。因此,狠抓工作落实,必须要有求实的态度、坚定的决心和充足的信心,要把目标定高一些,把眼界放宽一些,把劲头鼓足一些,自我加压,负重前进。要善于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抓好落实。人民群众最赞成亲民利民的好政策,最渴望把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最欢迎求真务实、能办实事的干部。
坚持转变作风、提高效能抓落实。抓落实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不仅要付出心血和汗水,还在于体现着作风和精神。仅有落实的愿望,并不能获得理想的落实效果。情况不清、方向不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抓不好落实;夸夸其谈、哗众取宠、贪图虚名、华而不实,也抓不好落实。一是要提高效能。坚持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业绩在一线创造、问题在一线解决。二是要以身作则。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坚持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嘘寒问暖,到矛盾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撒手、基层情况摸不透不走人。三是要雷厉风行。抓落实,要讲求一个“快”字。尤其是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形势、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需要我们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争先的干劲、雷厉风行的作风。四是要持之以恒。抓落实有一个过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时时抓、事事抓,经常抓、反复抓,常抓不懈、一抓到底,才能抓出成效。
坚持主攻重点、统筹兼顾抓落实。发展是具体的,所有的工作只有做到具体才能落实,只有方法有效才能落实。因此,在抓工作落实上要把握主要环节,抓住主要矛盾,分清轻重缓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同时,也要兼顾常规工作,以抓重点促一般、以抓典型带全面,使各项工作都能很好地得到落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