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穿到明朝考科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黎明时分, 几位御史提调、监临官巡视了一遍考场,将每个考号外分派一名府军卫军士监守, 勒令考生不得再随意起坐走动, 首场乡试才算正式开考。
早前交到顺天府礼房的卷子发下来, 里面各夹了一张印好的试题纸,纸上整整齐齐印着二十三道题:三道四书题, 二十道五经题,考生们按着自己本经从这些题里挑出要做的四道。
若有五经学全了的才士, 或者也可将二十道五经题都做了——只要有本事都答了, 不论答的好坏,也能搏个“学问该博”之名, 板上钉钉要取中的。
崔燮当然没那个精神和学力。以他老师、前辈们传下来的经验, 场中七篇作文,所重惟在首篇, 到后面考官的精力不足, 也不会细看,直接上写过的熟文,乃至从前看过的场屋文字也无妨。考官便是认出来了也不会怪你剿袭,反而不能不取, 因为那是经别的考官考核过的, 水准足以取中。
若是别的考官做主考,他倒也可以抄上一抄,但李老师做了主考官,他身为弟子, 与李老师名誉相牵,更不能有一丝错处。这场乡试足有两千三百余人参加,解额却只有一百三十五人,考试一结束立刻会有落第秀才到顺天府击鼓告李东阳循私录取——
他若抄了别人的习文,落第的考生知道了,都得攻击考官取士不公,取了他这无才之辈;若是用自己的旧文,有心人更可能会以此陷害李东阳提前透题给他……
程敏政再过十来年就会倒在这上头,他怎么敢冒这个险!
崔燮深吸一口气,把七道试题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找出题目出处,便掩住卷纸,静心默写出第一道四书题:“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这一题出自《大学》,原文在释“诚其意”一章。闲居,独处也。厌然,消沮闭藏之貌。朱子曰:诚其意者,自修之始也。君子之自修,便是诚其中而形其外,以其不自欺而慎其独也。
君子如此,小人却做不到“慎独”一点,在独居时便会放纵本心而肆意为恶。小人并非不懂得善恶之辩,不知要行善去恶,只是为善难而纵恶易,唯有在见到君子之后会自惭其行,掩其恶事,诈为善行,将自己伪装成善人。
然而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这些掩饰如何能蒙蔽得过君子呢?
譬如当今的万贵妃,自太子年长、地位稳固之后也装出个温婉娴淑的贤妃款儿,放开让天子生了那么多儿子;譬如当初的汪太监,打着整治贪污、为国征战的名号大肆杀戮凌虐清流,在边关杀良冒功;譬如万阁老,度着汪直失宠时上了一封请关西厂的奏疏,俨然也是个忠直谋国的老臣;再譬如某些御史言官,为了沽名卖直,上表劝阻天子降恩于某锦衣卫千户,不许他调升试镇抚使……
像他这样聪明善见的君子,一眼就看穿了那些小人的本质!
考卷上当然不能直指时事,但崔燮一笔就先把君子、小人划分开,站在真正君子的高度上,居高临下痛批那些佯作君子,暗中却行尽奸恶之事的小人:“以自欺者欺君子,小人之意伪矣!”
破题依着自己的心意破,承题却还得照应,或者说照抄一下原题,稍稍改动,写作了“夫小人,非昧善不善,乃闲居则肆其为,见君子则用其揜著,自欺不已甚哉!”
承题中“揜著”二字,便是将原题中“揜其不善,而著其善”缩写一下。
小人见君子将掩其恶而著其善,这岂不是自欺?这句“自欺”又照应了破题中的“以自欺者欺君子,”破、承两句自相应照,又与题目相承,浑然无迹,他自己写着就觉得痛快淋漓,胸中还有无数文句奔涌着要从笔下倾倒出来,确实是个好开局。
这一天十几个小时要写七篇文章,中间还要吃三顿饭,越到...晚上精力还随着体力一起趋向枯竭,平均分配下来,每篇文章至多只有一个小时构思。若是第一题就卡住,不光会消耗时间,更会消耗他的信心,后头的题目只能一篇比一篇更艰难。
如今他第一题耗的时间少,打完草稿可能还不到半个小时工夫,就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应付后面的题目。
下一题出自《论语》,乃是《论语·述而》篇中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少年贫贱,曾为钓鱼射猎之事,但其钓鱼时不张网捕捞俱尽,射猎时不射正在休息的宿鸟,由此可见仁人本心。又有物见人,又小及大,可见圣人仁爱天下之志。
但这一句单独成段,答题时必须可着原文句子来做,没有破原题破到注释的道理。破题中又不能出现题中之物的原名,一律都得以“物”代之,所以对孔子之仁只能点到“爱物”一步,由爱物推及夫子之仁。
他便朴实明白地提取原文中心思想,破了一句“即钓弋以观圣人,见爱物之仁焉。”钓弋为常事,纲鱼、射宿则猎取过份,而夫子不用这等手法,岂不正显见夫子之仁?
从爱物,再要推到仁人,怀天下。
射猎是为了人民生存,若仅为爱物而不射猎取获,百姓则无由生存,那么珍爱生物则是本末倒置。是以圣人不取此举,而是渔猎以法,该... -->>
黎明时分, 几位御史提调、监临官巡视了一遍考场,将每个考号外分派一名府军卫军士监守, 勒令考生不得再随意起坐走动, 首场乡试才算正式开考。
早前交到顺天府礼房的卷子发下来, 里面各夹了一张印好的试题纸,纸上整整齐齐印着二十三道题:三道四书题, 二十道五经题,考生们按着自己本经从这些题里挑出要做的四道。
若有五经学全了的才士, 或者也可将二十道五经题都做了——只要有本事都答了, 不论答的好坏,也能搏个“学问该博”之名, 板上钉钉要取中的。
崔燮当然没那个精神和学力。以他老师、前辈们传下来的经验, 场中七篇作文,所重惟在首篇, 到后面考官的精力不足, 也不会细看,直接上写过的熟文,乃至从前看过的场屋文字也无妨。考官便是认出来了也不会怪你剿袭,反而不能不取, 因为那是经别的考官考核过的, 水准足以取中。
若是别的考官做主考,他倒也可以抄上一抄,但李老师做了主考官,他身为弟子, 与李老师名誉相牵,更不能有一丝错处。这场乡试足有两千三百余人参加,解额却只有一百三十五人,考试一结束立刻会有落第秀才到顺天府击鼓告李东阳循私录取——
他若抄了别人的习文,落第的考生知道了,都得攻击考官取士不公,取了他这无才之辈;若是用自己的旧文,有心人更可能会以此陷害李东阳提前透题给他……
程敏政再过十来年就会倒在这上头,他怎么敢冒这个险!
崔燮深吸一口气,把七道试题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找出题目出处,便掩住卷纸,静心默写出第一道四书题:“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这一题出自《大学》,原文在释“诚其意”一章。闲居,独处也。厌然,消沮闭藏之貌。朱子曰:诚其意者,自修之始也。君子之自修,便是诚其中而形其外,以其不自欺而慎其独也。
君子如此,小人却做不到“慎独”一点,在独居时便会放纵本心而肆意为恶。小人并非不懂得善恶之辩,不知要行善去恶,只是为善难而纵恶易,唯有在见到君子之后会自惭其行,掩其恶事,诈为善行,将自己伪装成善人。
然而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这些掩饰如何能蒙蔽得过君子呢?
譬如当今的万贵妃,自太子年长、地位稳固之后也装出个温婉娴淑的贤妃款儿,放开让天子生了那么多儿子;譬如当初的汪太监,打着整治贪污、为国征战的名号大肆杀戮凌虐清流,在边关杀良冒功;譬如万阁老,度着汪直失宠时上了一封请关西厂的奏疏,俨然也是个忠直谋国的老臣;再譬如某些御史言官,为了沽名卖直,上表劝阻天子降恩于某锦衣卫千户,不许他调升试镇抚使……
像他这样聪明善见的君子,一眼就看穿了那些小人的本质!
考卷上当然不能直指时事,但崔燮一笔就先把君子、小人划分开,站在真正君子的高度上,居高临下痛批那些佯作君子,暗中却行尽奸恶之事的小人:“以自欺者欺君子,小人之意伪矣!”
破题依着自己的心意破,承题却还得照应,或者说照抄一下原题,稍稍改动,写作了“夫小人,非昧善不善,乃闲居则肆其为,见君子则用其揜著,自欺不已甚哉!”
承题中“揜著”二字,便是将原题中“揜其不善,而著其善”缩写一下。
小人见君子将掩其恶而著其善,这岂不是自欺?这句“自欺”又照应了破题中的“以自欺者欺君子,”破、承两句自相应照,又与题目相承,浑然无迹,他自己写着就觉得痛快淋漓,胸中还有无数文句奔涌着要从笔下倾倒出来,确实是个好开局。
这一天十几个小时要写七篇文章,中间还要吃三顿饭,越到...晚上精力还随着体力一起趋向枯竭,平均分配下来,每篇文章至多只有一个小时构思。若是第一题就卡住,不光会消耗时间,更会消耗他的信心,后头的题目只能一篇比一篇更艰难。
如今他第一题耗的时间少,打完草稿可能还不到半个小时工夫,就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应付后面的题目。
下一题出自《论语》,乃是《论语·述而》篇中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少年贫贱,曾为钓鱼射猎之事,但其钓鱼时不张网捕捞俱尽,射猎时不射正在休息的宿鸟,由此可见仁人本心。又有物见人,又小及大,可见圣人仁爱天下之志。
但这一句单独成段,答题时必须可着原文句子来做,没有破原题破到注释的道理。破题中又不能出现题中之物的原名,一律都得以“物”代之,所以对孔子之仁只能点到“爱物”一步,由爱物推及夫子之仁。
他便朴实明白地提取原文中心思想,破了一句“即钓弋以观圣人,见爱物之仁焉。”钓弋为常事,纲鱼、射宿则猎取过份,而夫子不用这等手法,岂不正显见夫子之仁?
从爱物,再要推到仁人,怀天下。
射猎是为了人民生存,若仅为爱物而不射猎取获,百姓则无由生存,那么珍爱生物则是本末倒置。是以圣人不取此举,而是渔猎以法,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