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重建大明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稻成功了再上报的,哪知道阴差阳错让张子怡说了出去,这又让朱公子知道了,那么是不是高家的都知道了呢?
要是都知道了,而自己这杂交水稻又没成功,那岂不是让所有人看自己的笑话?
这看笑话倒也罢了,何苗也不是那等贪慕虚荣的人。
何苗就怕,希望越大,若是没成功,失望就越大。
毕竟这些研发都是需要财力人力的,若是老爷和高家的众人都失望了,自己还想要继续研究这杂交水稻还能成吗?
想到此,何苗有些忧心。
朱元璋在外闯荡多年,看人心的本事还是有一些的,他一下就猜出了何苗在想什么,“何先生放心,这事高家还没有其他人知道,不过是师娘和师父知道罢了。元璋也是因为明日就要出行,去和师父师娘辞行,才偶然听见了这事,便急匆匆的赶来想看看何先生的杂交水稻。来之前师父师娘还劝我呢,说此事还没成,不过何先生有了这样的想法,以何先生的才能,成不成只是迟早的事,说等我回来再看也不迟呢。只是元璋自个儿太心急了,便不顾阻拦的前来了。”
说到此,朱元璋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自己此行可会增加何先生的压力呢?
“是老爷夫人谬赞了,我只不过是个种地的,哪里有什么才能。这杂交水稻一日没成,就不能说成了,每一个环节都十分关键,一个环节出了错,就全盘皆输,实不相瞒,这杂交水稻,我已经研究了五年有余了,今年只能算比去年进步了一些,可能否能成,依旧是一个未知数。朱公子若是有兴趣,可跟我一同来看看。”何苗说着伸出了一只手,在前方带起了路来。
朱元璋便紧跟其后,来到了种植杂交水稻的试验田。
只见这水稻比普通水稻高出了不少,上面的稻米也开始在结了,看情况再过一个月就能有收成了。
可怪就怪在,那些稻穗上的结的稻米数量也太惊人了吧,“何先生,这便是杂交水稻?”朱元璋的语气中带着不可思议。
“是啊,这就是杂交水稻,提取其他水稻中好的基因,一起种植成同一株水稻,你看这一片地,都是杂交水稻。咱们这里的水稻都是一年一熟,若是这杂交水稻成功了,在咱们这里也能一年两熟了,先不说亩产的提高,就是若能达到一年两熟,那这年产量也是翻番了,要是这亩产还能提高个三四成,那便是比以往的收成能翻上三番!”何苗给高凡只说了亩产的增加,却没说这水稻能在濠州这地方一年两熟,毕竟高凡是家主,说话得谨慎一些,若是达不成,到时候不好交差,他不想将希望放太大了。
不过和朱元璋却有一种知己的感觉,说话也没了诸多顾虑。
“一年两熟??亩产还能提高三四成??”朱元璋本就惊讶这产量了,还能两熟,岂不是要逆天了?
“这是在能成功的前提下,我还没将此事汇报给老爷,怕老爷希望太大,到时候失望也会越大的。”何苗既没有谦虚,也没有夸大。
“何先生,你不要心急,无论是今年成,还是明年,或者等上三五年,我朱元璋都等你,而且师父也定会全力支持你的,这杂交水稻一出,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你可千万不能放弃了。”朱元璋心情有些激动,不,是非常激动。
“利国利民我不懂,我就希望高家好,朱公子好。若是这些能帮上高家一些忙,能帮上朱公子一些忙,我就别无所求了。”何苗虽是个简单的人,看似只知道种地,可他心里却是知道感恩的。
“何止是帮上一些忙啊,简直就是帮了大忙了!”朱元璋差点就想哈哈大笑了,不过他要将这大笑留在杂交水稻出产之日,何苗嘴上说还没成功,可这稻米都开始结了,难不成还能失败了不成?
大不了也就是做不到一年两熟罢了,这亩产量增三四成,光是从稻穗上的稻米看,这根本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何苗知道高凡和朱元璋在做一些大事,可他不愿往深处想,毕竟想多了也无用,他能做的也只是种地罢了。
不过见朱元璋开心,他也忍不住有些开心了,“那朱公子在外亲临沙场时,可要多加小心,一定要回来看我的杂交水稻结出来的大米啊。”
“一定!一定!”朱元璋抱了抱拳,“时候不早了,元璋还得回濠州安顿军中事物,下次元璋回来再来看望先生。”
道过别之后,元璋上马飞驰,心里有些暖,自己明日就要出征,师父也十分关心自己的安慰,何先生也这般关心。
而且还有杂交水稻为自己做后盾。
只要这杂交水稻一出,自己就不愁养不活军队。
师父既然已经把事情做到了这个地步,那剩下的就得靠自己了,自己一定不能让师父失望。
朱元璋这样想着,便又打马到了高家,给高凡和张冰玥磕上了三个重重的响头,再与众师弟告了别,便回去了濠州军中。
……
日子总是过得飞快,朱元璋走后,三日便会给高凡发来电报,报上战事近况,也算是报了平安。
高凡不想影响朱元璋的想法,对于一切事情都没有提过多的建议,只让朱元璋遵从本心就好。
马秀英也隔三差五来一趟高家,三个女人在一块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只是看到张冰玥和张子怡都有自己的孩子,马秀英的心里也总有一些说不出的滋味。
半个月后,高家的物理学院和医学院都已经修建完毕,接着要做的事,便是考试招生了。
招生自然是从高家内部招生,这物理学院和医学院开设得也十分低调,既不招收外面的人,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为高家做事,自然外面的那些学者们也不会干涉。
若不是如此,怕是学院早就被其他学者们大骂“离经叛道”“不伦不类”了,搞不好还要一把火将学院给烧了。
外面的学者的火倒是没有烧到高家的学院,朱元璋的后院却起了火……
稻成功了再上报的,哪知道阴差阳错让张子怡说了出去,这又让朱公子知道了,那么是不是高家的都知道了呢?
要是都知道了,而自己这杂交水稻又没成功,那岂不是让所有人看自己的笑话?
这看笑话倒也罢了,何苗也不是那等贪慕虚荣的人。
何苗就怕,希望越大,若是没成功,失望就越大。
毕竟这些研发都是需要财力人力的,若是老爷和高家的众人都失望了,自己还想要继续研究这杂交水稻还能成吗?
想到此,何苗有些忧心。
朱元璋在外闯荡多年,看人心的本事还是有一些的,他一下就猜出了何苗在想什么,“何先生放心,这事高家还没有其他人知道,不过是师娘和师父知道罢了。元璋也是因为明日就要出行,去和师父师娘辞行,才偶然听见了这事,便急匆匆的赶来想看看何先生的杂交水稻。来之前师父师娘还劝我呢,说此事还没成,不过何先生有了这样的想法,以何先生的才能,成不成只是迟早的事,说等我回来再看也不迟呢。只是元璋自个儿太心急了,便不顾阻拦的前来了。”
说到此,朱元璋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自己此行可会增加何先生的压力呢?
“是老爷夫人谬赞了,我只不过是个种地的,哪里有什么才能。这杂交水稻一日没成,就不能说成了,每一个环节都十分关键,一个环节出了错,就全盘皆输,实不相瞒,这杂交水稻,我已经研究了五年有余了,今年只能算比去年进步了一些,可能否能成,依旧是一个未知数。朱公子若是有兴趣,可跟我一同来看看。”何苗说着伸出了一只手,在前方带起了路来。
朱元璋便紧跟其后,来到了种植杂交水稻的试验田。
只见这水稻比普通水稻高出了不少,上面的稻米也开始在结了,看情况再过一个月就能有收成了。
可怪就怪在,那些稻穗上的结的稻米数量也太惊人了吧,“何先生,这便是杂交水稻?”朱元璋的语气中带着不可思议。
“是啊,这就是杂交水稻,提取其他水稻中好的基因,一起种植成同一株水稻,你看这一片地,都是杂交水稻。咱们这里的水稻都是一年一熟,若是这杂交水稻成功了,在咱们这里也能一年两熟了,先不说亩产的提高,就是若能达到一年两熟,那这年产量也是翻番了,要是这亩产还能提高个三四成,那便是比以往的收成能翻上三番!”何苗给高凡只说了亩产的增加,却没说这水稻能在濠州这地方一年两熟,毕竟高凡是家主,说话得谨慎一些,若是达不成,到时候不好交差,他不想将希望放太大了。
不过和朱元璋却有一种知己的感觉,说话也没了诸多顾虑。
“一年两熟??亩产还能提高三四成??”朱元璋本就惊讶这产量了,还能两熟,岂不是要逆天了?
“这是在能成功的前提下,我还没将此事汇报给老爷,怕老爷希望太大,到时候失望也会越大的。”何苗既没有谦虚,也没有夸大。
“何先生,你不要心急,无论是今年成,还是明年,或者等上三五年,我朱元璋都等你,而且师父也定会全力支持你的,这杂交水稻一出,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你可千万不能放弃了。”朱元璋心情有些激动,不,是非常激动。
“利国利民我不懂,我就希望高家好,朱公子好。若是这些能帮上高家一些忙,能帮上朱公子一些忙,我就别无所求了。”何苗虽是个简单的人,看似只知道种地,可他心里却是知道感恩的。
“何止是帮上一些忙啊,简直就是帮了大忙了!”朱元璋差点就想哈哈大笑了,不过他要将这大笑留在杂交水稻出产之日,何苗嘴上说还没成功,可这稻米都开始结了,难不成还能失败了不成?
大不了也就是做不到一年两熟罢了,这亩产量增三四成,光是从稻穗上的稻米看,这根本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何苗知道高凡和朱元璋在做一些大事,可他不愿往深处想,毕竟想多了也无用,他能做的也只是种地罢了。
不过见朱元璋开心,他也忍不住有些开心了,“那朱公子在外亲临沙场时,可要多加小心,一定要回来看我的杂交水稻结出来的大米啊。”
“一定!一定!”朱元璋抱了抱拳,“时候不早了,元璋还得回濠州安顿军中事物,下次元璋回来再来看望先生。”
道过别之后,元璋上马飞驰,心里有些暖,自己明日就要出征,师父也十分关心自己的安慰,何先生也这般关心。
而且还有杂交水稻为自己做后盾。
只要这杂交水稻一出,自己就不愁养不活军队。
师父既然已经把事情做到了这个地步,那剩下的就得靠自己了,自己一定不能让师父失望。
朱元璋这样想着,便又打马到了高家,给高凡和张冰玥磕上了三个重重的响头,再与众师弟告了别,便回去了濠州军中。
……
日子总是过得飞快,朱元璋走后,三日便会给高凡发来电报,报上战事近况,也算是报了平安。
高凡不想影响朱元璋的想法,对于一切事情都没有提过多的建议,只让朱元璋遵从本心就好。
马秀英也隔三差五来一趟高家,三个女人在一块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只是看到张冰玥和张子怡都有自己的孩子,马秀英的心里也总有一些说不出的滋味。
半个月后,高家的物理学院和医学院都已经修建完毕,接着要做的事,便是考试招生了。
招生自然是从高家内部招生,这物理学院和医学院开设得也十分低调,既不招收外面的人,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为高家做事,自然外面的那些学者们也不会干涉。
若不是如此,怕是学院早就被其他学者们大骂“离经叛道”“不伦不类”了,搞不好还要一把火将学院给烧了。
外面的学者的火倒是没有烧到高家的学院,朱元璋的后院却起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