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恰同学少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个像天使,一个像鹅”,“鹅”--比喻得多形象,对应于“天使”,妙趣横生;进而写米里哀神父妹妹的单薄而气质圣洁的样子,“仿佛是用光和影造就的,有一些血肉,仅够表明她的性别。再加上一点儿凡人的气息”,天使的形态,跃然纸上。林语堂先生在一次演讲时说,“演讲应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也是精妙的比喻。
有时形容似乎与比喻分不大清。比如“蛾眉”、“樱唇”、“如笋玉手”,最初当是比喻,后来百千年间不断被公用,于是仿佛成了形容。《三国演义》中写刘备的形象是“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此形容也;写张飞的形象是“豹头、燕额、环眼”,此比喻也。苏东坡做诗打趣苏小妹:“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形容也;清人龚好古,有诗才,然以诗句自谦曰“螳螂误入琴工手,鹦鹉虚传鼓吏名”,比喻也。我们的古人,其实是极善比喻的,可以说个个都是比喻的大家。
他们留下的精妙比喻太丰富多彩了,我们用现成的还用不过来,所以反倒退化了在语文方面的比喻能力,也使那些起初极智慧极生动的比喻,渐渐退化成了公用的形容。在今天,即使读一篇好的文章,也往往是引古多于自己头脑中产生的“专利”比喻。
一条精妙的比喻,那一定是不与前人重复的,因而是极新鲜的;它一定是自己的,不是应用现成的,因而更是“创造”式思维的产物,不是公用的联想。
弘毅,对你讲这些,不是说全班只有你最不善于比喻,而是借此机会,指出同学们中普遍存在的写作现象。
你的古文基础好,这是硬于别人的一手,再留心观察,培养自己的联想能力,加强比喻之训练,就两手都硬了。
所以,倘考上了研,也不妨在喜爱中国古典文学的同时,看几部外国的小说。现在不必。现在你们打算考研的同学,更应集中精力。
我建议你将来读一读雨果、巴尔扎克和狄更斯,还有大仲马。他们都是生动形象的比喻的大师,也都是细节的大师。也许有人会对你说,大仲马才算不上大师呢。那也不要紧。他在比喻方面不是比我们高吗?高者即吾师也,我们应取这种态度。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到沙威警长时,除了特别具体地描写他的五官,又这样比喻:“沙威在严肃的时候是一条看门狗,在笑的时候是一头老虎。”因为他笑时,“不仅露出牙齿,而且牙龈也让你看得一清二楚,在鼻子周围挤出一圈圈凶狠的皱纹,就像野兽的吻端。”
雨果的小说中,还时时可见这样的文字:“被命运压得抬不起头的人是不向后看的,他们知道得很清楚,跟在他们后面的总是噩运。”
这与修辞水平已没什么关系,而是思想水平了。同学们的作业也罢,发表在《文音》或《来园》上的作品也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开头总是较好,甚而很好,1500字后,往往显得力有不逮。仅仅有修辞的基础,几乎必然这样。
你的此篇作业,存在三点不足:第一,朱自清的引言太长;第二,诗、画借用也多;第三,似乎不明白,主人公绝不是吴惊,而是汪星。写汪星当用七分笔墨,写“我”用三分即可。写不好汪星,就写不好“我”。而不是反过来,似乎写好了“我”,也便写好了汪星。
试着改一改,看会改成什么样子。引了那么大一段朱自清的话,也终究还是别人眼中“可爱的女人”的条件罢了。试着写写汪星在自己眼中的可爱,看自己能不能写出更好的细节,更多的精妙之笔……
我对你的要求,自然是高于别人的。
《文音》上发表你们“一小撮”的作品,要一次次见进步,一次比一次水平整齐才好,对不?
不必再交我看,改过,直接交德术发即是。当然,我的意见也不全对,自己感觉改哪处好,怎么改好,听凭自己的感觉即是。但这些日子别累着了……
致裴春来同学
小裴:
你的诗写得不错,这是不消说的。我虽然不是诗人,但欣赏诗的水平还是有些的。何况认为你有诗才的还有杨牧--他可在《星星》诗刊当了近20年主编了,他是中国著名诗人,且是我的朋友--他的评价,比我的评价有权威性。
我在课堂上谈到你的诗时,曾觉很有点儿“雨巷诗人”戴望舒的诗风。此由衷言也。我比较喜欢戴氏的诗。喜欢他那一种情感婉约,表达细腻,弥漫着淡淡的忧郁之美而又不过分缠绵的诗风。
你的诗颇有戴氏之诗的意韵。景、境、情--此诗之三昧也。你的诗中都是包含了的。“情”中蕴涵着诗思。
然现今的时代,早已不是一个诗的时代。诗人们都似走失在社会游艺场的孩子。游艺场根本不是诗人们喜欢的地方,连习惯之往往也不能够。他们总在试图走出游艺场,但当整个社会已变得近乎一个大游艺场了,他们又如何走得出去?
所以我理解,你虽为学子,心中也定有诗人们那一种苦闷和迷惘,尽管你从未说。
要将诗和天**诗的人分开是不容易的。别人不大能做到,他们自己也是。正如倘不许我写作,即使让我去过贵族的生活,我也活不了多久的。
我以为,诗人们摆脱苦闷和迷惘的最好方式,便是一方面尽可依然写诗,另一方面,将诗意注入到文学的其他体裁中去。在现今的时代,诗人应为人们提供诗性的散文、小说,等等。这会滋润并丰富散文、小说的表现力。
许多诗人都已这样做了。你这名爱诗的中文学子也已开始写散文了,这是很应鼓励的尝试。你的《独角兽》,当算一篇寓言体小说。它是有些诗意的,但立意模糊不清。文学的任何一种文本都是有魂魄的。所谓立意、主题、思想性便是。它有时是单一又明确的,呈现在短篇小说里往往是这样;它有时又是多重的、一言难尽的,呈现在长篇小说里往往是那样。
模糊不清和多重性、复合性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一部长篇小说,也许不同的一章便包含有不同的主题;也许前几章根本不涉及任何主题,而只编织人物关系,只将刻画人物作为首要任务;到了它的中间部分,多种主题思想才一下子纷呈出来。
短篇做不到这一点,也不能那样要求短篇。但并不意味着一概的短篇因而便可无立意、无主题、无思想性。
某些短篇看似无立意,其实是有的。那往往是一类唯美倾向的或情感特质鲜明的短篇。在这样的短篇中,美上升为一种主题,情感得到了一种思想性的诠释,立意完成得较为含蓄。
在这样的时候,几乎只有在这样的时候,我所多次提到的别林斯基的那句话--“如果所谓主题干扰了人物塑造,那么作家可以不考虑主题是什么”--才是一句有的放矢的话。
比如《孔乙己》。人物本身即立意,即主题,即体现了作家本身所要表达的全部思想。
在上个学期,我曾主张你们可以不管什么体裁特征,不考虑什么主题立意,动笔写来就是。对于你们的作品的点评,我也多赞长处,少评不足。每评,三言两句带过而已。
上学期是以鼓励为主。这学期应有所要求。否则,同学们的水平将没有提高,我也对不起大家。
从上学期的作业来看,《父亲》、《少年与邮差》、《天意》、《爱尔兰咖啡》、《幸福的女人》、《一双鞋子》、《父亲的天空》,都是有立意,有主题,有思想性,而且表达得都比较好的作品。
但不久前,你和弘毅的两篇作业,按照这学期的较高的要求,都有同样一种欠缺。这两篇作业,第一,是可以改好的;第二,不改好便发在《文音》上的话,已与你们所应达到的水平不相符,所以你们理应改好。然现在“非典”猖獗,你们也不便必改,千万不要当成任务,还是要以身体为重。情况特殊,《文音》这一学期不出也罢。(未完待续)
一个像天使,一个像鹅”,“鹅”--比喻得多形象,对应于“天使”,妙趣横生;进而写米里哀神父妹妹的单薄而气质圣洁的样子,“仿佛是用光和影造就的,有一些血肉,仅够表明她的性别。再加上一点儿凡人的气息”,天使的形态,跃然纸上。林语堂先生在一次演讲时说,“演讲应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也是精妙的比喻。
有时形容似乎与比喻分不大清。比如“蛾眉”、“樱唇”、“如笋玉手”,最初当是比喻,后来百千年间不断被公用,于是仿佛成了形容。《三国演义》中写刘备的形象是“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此形容也;写张飞的形象是“豹头、燕额、环眼”,此比喻也。苏东坡做诗打趣苏小妹:“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形容也;清人龚好古,有诗才,然以诗句自谦曰“螳螂误入琴工手,鹦鹉虚传鼓吏名”,比喻也。我们的古人,其实是极善比喻的,可以说个个都是比喻的大家。
他们留下的精妙比喻太丰富多彩了,我们用现成的还用不过来,所以反倒退化了在语文方面的比喻能力,也使那些起初极智慧极生动的比喻,渐渐退化成了公用的形容。在今天,即使读一篇好的文章,也往往是引古多于自己头脑中产生的“专利”比喻。
一条精妙的比喻,那一定是不与前人重复的,因而是极新鲜的;它一定是自己的,不是应用现成的,因而更是“创造”式思维的产物,不是公用的联想。
弘毅,对你讲这些,不是说全班只有你最不善于比喻,而是借此机会,指出同学们中普遍存在的写作现象。
你的古文基础好,这是硬于别人的一手,再留心观察,培养自己的联想能力,加强比喻之训练,就两手都硬了。
所以,倘考上了研,也不妨在喜爱中国古典文学的同时,看几部外国的小说。现在不必。现在你们打算考研的同学,更应集中精力。
我建议你将来读一读雨果、巴尔扎克和狄更斯,还有大仲马。他们都是生动形象的比喻的大师,也都是细节的大师。也许有人会对你说,大仲马才算不上大师呢。那也不要紧。他在比喻方面不是比我们高吗?高者即吾师也,我们应取这种态度。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到沙威警长时,除了特别具体地描写他的五官,又这样比喻:“沙威在严肃的时候是一条看门狗,在笑的时候是一头老虎。”因为他笑时,“不仅露出牙齿,而且牙龈也让你看得一清二楚,在鼻子周围挤出一圈圈凶狠的皱纹,就像野兽的吻端。”
雨果的小说中,还时时可见这样的文字:“被命运压得抬不起头的人是不向后看的,他们知道得很清楚,跟在他们后面的总是噩运。”
这与修辞水平已没什么关系,而是思想水平了。同学们的作业也罢,发表在《文音》或《来园》上的作品也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开头总是较好,甚而很好,1500字后,往往显得力有不逮。仅仅有修辞的基础,几乎必然这样。
你的此篇作业,存在三点不足:第一,朱自清的引言太长;第二,诗、画借用也多;第三,似乎不明白,主人公绝不是吴惊,而是汪星。写汪星当用七分笔墨,写“我”用三分即可。写不好汪星,就写不好“我”。而不是反过来,似乎写好了“我”,也便写好了汪星。
试着改一改,看会改成什么样子。引了那么大一段朱自清的话,也终究还是别人眼中“可爱的女人”的条件罢了。试着写写汪星在自己眼中的可爱,看自己能不能写出更好的细节,更多的精妙之笔……
我对你的要求,自然是高于别人的。
《文音》上发表你们“一小撮”的作品,要一次次见进步,一次比一次水平整齐才好,对不?
不必再交我看,改过,直接交德术发即是。当然,我的意见也不全对,自己感觉改哪处好,怎么改好,听凭自己的感觉即是。但这些日子别累着了……
致裴春来同学
小裴:
你的诗写得不错,这是不消说的。我虽然不是诗人,但欣赏诗的水平还是有些的。何况认为你有诗才的还有杨牧--他可在《星星》诗刊当了近20年主编了,他是中国著名诗人,且是我的朋友--他的评价,比我的评价有权威性。
我在课堂上谈到你的诗时,曾觉很有点儿“雨巷诗人”戴望舒的诗风。此由衷言也。我比较喜欢戴氏的诗。喜欢他那一种情感婉约,表达细腻,弥漫着淡淡的忧郁之美而又不过分缠绵的诗风。
你的诗颇有戴氏之诗的意韵。景、境、情--此诗之三昧也。你的诗中都是包含了的。“情”中蕴涵着诗思。
然现今的时代,早已不是一个诗的时代。诗人们都似走失在社会游艺场的孩子。游艺场根本不是诗人们喜欢的地方,连习惯之往往也不能够。他们总在试图走出游艺场,但当整个社会已变得近乎一个大游艺场了,他们又如何走得出去?
所以我理解,你虽为学子,心中也定有诗人们那一种苦闷和迷惘,尽管你从未说。
要将诗和天**诗的人分开是不容易的。别人不大能做到,他们自己也是。正如倘不许我写作,即使让我去过贵族的生活,我也活不了多久的。
我以为,诗人们摆脱苦闷和迷惘的最好方式,便是一方面尽可依然写诗,另一方面,将诗意注入到文学的其他体裁中去。在现今的时代,诗人应为人们提供诗性的散文、小说,等等。这会滋润并丰富散文、小说的表现力。
许多诗人都已这样做了。你这名爱诗的中文学子也已开始写散文了,这是很应鼓励的尝试。你的《独角兽》,当算一篇寓言体小说。它是有些诗意的,但立意模糊不清。文学的任何一种文本都是有魂魄的。所谓立意、主题、思想性便是。它有时是单一又明确的,呈现在短篇小说里往往是这样;它有时又是多重的、一言难尽的,呈现在长篇小说里往往是那样。
模糊不清和多重性、复合性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一部长篇小说,也许不同的一章便包含有不同的主题;也许前几章根本不涉及任何主题,而只编织人物关系,只将刻画人物作为首要任务;到了它的中间部分,多种主题思想才一下子纷呈出来。
短篇做不到这一点,也不能那样要求短篇。但并不意味着一概的短篇因而便可无立意、无主题、无思想性。
某些短篇看似无立意,其实是有的。那往往是一类唯美倾向的或情感特质鲜明的短篇。在这样的短篇中,美上升为一种主题,情感得到了一种思想性的诠释,立意完成得较为含蓄。
在这样的时候,几乎只有在这样的时候,我所多次提到的别林斯基的那句话--“如果所谓主题干扰了人物塑造,那么作家可以不考虑主题是什么”--才是一句有的放矢的话。
比如《孔乙己》。人物本身即立意,即主题,即体现了作家本身所要表达的全部思想。
在上个学期,我曾主张你们可以不管什么体裁特征,不考虑什么主题立意,动笔写来就是。对于你们的作品的点评,我也多赞长处,少评不足。每评,三言两句带过而已。
上学期是以鼓励为主。这学期应有所要求。否则,同学们的水平将没有提高,我也对不起大家。
从上学期的作业来看,《父亲》、《少年与邮差》、《天意》、《爱尔兰咖啡》、《幸福的女人》、《一双鞋子》、《父亲的天空》,都是有立意,有主题,有思想性,而且表达得都比较好的作品。
但不久前,你和弘毅的两篇作业,按照这学期的较高的要求,都有同样一种欠缺。这两篇作业,第一,是可以改好的;第二,不改好便发在《文音》上的话,已与你们所应达到的水平不相符,所以你们理应改好。然现在“非典”猖獗,你们也不便必改,千万不要当成任务,还是要以身体为重。情况特殊,《文音》这一学期不出也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