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三国之铁骑南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太原王氏的归顺,也就意味着太原郡的归顺。
太原郡剩余的三县—阳邑县,邬县以及大陵县的县令们听到太原王氏归顺韩成的消息后,闻讯而来,赶到太原县,纷纷向韩成递上了‘投诚表’。
自此之后,太原郡八县之地也纳入了韩成的领地范围。
从沮授出兵中都县到太原县太原王氏的归顺,前前后后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整个太原郡就被奋武军彻彻底底的拿了下来。
虽然其中还有些不服从韩成管理的势力,但对大局已经没有什么影响了。
战争结束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治理了。
韩成留下黄忠及青龙营和强弓营的人马驻守太原郡后,便急匆匆的回到雁门郡阴馆县。
并下令将自己手下的文士们召集起来。
集思广益,一直是韩成的所号召的做法。从多人中的不同的意见里选出最优秀的发展方案,才是一个主公最英明的决断。
三日后,韩成手下的文士们来到阴馆县县衙,一边相互交流着什么,一边等待着韩成的到来。
不出一会儿功夫,韩成带着李儒姗姗来迟。
韩成将众人带进了大厅,对着站在一旁的下人说道:“给诸位上茶!”
又转过头对着众人说道:“诸位请坐!”
这群人中,有从朔方郡赶来的徐邈;有从云中郡赶来的崔林;还有从常山郡赶来的韩业,公孙方;代县赶来的闵纯以及太原郡的王凌,王昶,贾逵三人。
韩成看着济济一堂的文士们,不由自主的感叹道:“
打仗,是将军们和谋士们的事情;但治理地方,就是你们的事情了。
你们虽然不用去前线和敌人拼杀,但在我韩成心中,你们和前方的将士们一样伟大。
你们在后方,保证每郡每县的安定,提供着粮草和财物,安置着死亡士兵的家属和伤亡士兵的去处,付出的并不会比前方的将军们少。
但将军可能会因一战之力而流传千古,你们呢?
十几年后,或许有人会记得你们;但百年以后,谁还会记得你们的名字啊?”
坐在韩成下首头号椅子上的李儒心道:“高啊!这马屁,哦。不,这话说的高啊!”
众人都是才思敏捷之辈,韩成的心思他们怎么可能会不明白呢?
虽然韩成除了拍他们的马屁之外,还说了那么一丢丢的真话,但就这一丢丢的真话,足够打动他们的内心了。
不知在谁的带头下,众人跪拜在地,异口同声的说道:“主公心中有我们,我们已经知足了,愿为主公虽死而无憾!”
韩成是有感而发,同时也带着自己的一点点的小目的。
见目的已经达到,韩成装出一副瞠目结舌的样子,说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我只是说了几句真话而已。”
反应最快的莫过于最年轻的王昶,待韩成话音刚落,王昶立马回道:“主公说的是真话,但更是肺腑之语,我等能遇此明主,实乃三生之幸啊。”
众人心中都已经有了语言,但没王昶这么快的,都用眼光或多或少的打量了一下这个十六岁的青年,心道:“年轻人就是快啊!”
待王昶说完,崔林赶紧补了几句:“我们知道主公没有忘记了我们,我们唯有鞠躬尽瘁才能报答主公的恩情。”
待崔林说完,韩成赶紧制住将要说话的韩业,说道:“诸位的心思我都知道了。下面让韩校尉来说说正事吧。”
心道:“我的个乖乖,再不止住,今天的主题就换成了‘论韩成的丰功伟业’了。”
李儒算计人还行,说这么文绉绉的话,还真差了点,一直插不上话。
听到韩成说终于让自己发言了,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说道:“前两个月的大战,我们共获得了粮食五十万石,俘虏士兵三万余名。并且太原王氏也拿出了四十万两黄金帮助我们建设城池。”
听完李儒的报告后,众人瞬间找到了一种‘大土豪’的感觉:有钱,有人,还有粮食。
众人都知道这庞大的财富和不要钱的人力意味着什么,但自己手中并无需求,故只是感叹此战收获颇丰。
只有常山郡的韩业心中着急万分,因为韩业是真的缺钱缺粮食啊。
因为战乱不断,常山郡安稳平定和雁门郡‘分地令’的大名越传越广,数以十万计的百姓拖家带口的来到常山郡。
常山郡虽然家底殷实,但也经不住这么多只口吃啊。
李儒话音刚落,韩业立马起身对着韩成说道:“禀告州牧,逃亡而来常山郡的百姓越来越多了,我请求五万石粮食的援助。”
韩成看着自己的这个弟弟,心道:“韩业长大了,对百姓的事越来越上心了。”
嘴上说道:“准!你回去时,便可带着五万石粮食。”
韩业知道自己此言冒昧了一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谢州牧体恤之情。”
韩成等了一会儿,见众人再无一人起身说话,便说道:“既然有了这么多财富和人力,我计划发展并州。”
众人对韩成的这个发展方向并无异议,静静地等着韩成的下文。
韩成见众人如此懂事,说道:“第一步计划,我打算在朔方郡重建大城县,在五原郡重建九原县。
不是简简单单的城墙加固,而是推倒城墙重新建造。
不仅要扩大县城的范围,而且还要将城墙的高度加高,... -->>
太原王氏的归顺,也就意味着太原郡的归顺。
太原郡剩余的三县—阳邑县,邬县以及大陵县的县令们听到太原王氏归顺韩成的消息后,闻讯而来,赶到太原县,纷纷向韩成递上了‘投诚表’。
自此之后,太原郡八县之地也纳入了韩成的领地范围。
从沮授出兵中都县到太原县太原王氏的归顺,前前后后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整个太原郡就被奋武军彻彻底底的拿了下来。
虽然其中还有些不服从韩成管理的势力,但对大局已经没有什么影响了。
战争结束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治理了。
韩成留下黄忠及青龙营和强弓营的人马驻守太原郡后,便急匆匆的回到雁门郡阴馆县。
并下令将自己手下的文士们召集起来。
集思广益,一直是韩成的所号召的做法。从多人中的不同的意见里选出最优秀的发展方案,才是一个主公最英明的决断。
三日后,韩成手下的文士们来到阴馆县县衙,一边相互交流着什么,一边等待着韩成的到来。
不出一会儿功夫,韩成带着李儒姗姗来迟。
韩成将众人带进了大厅,对着站在一旁的下人说道:“给诸位上茶!”
又转过头对着众人说道:“诸位请坐!”
这群人中,有从朔方郡赶来的徐邈;有从云中郡赶来的崔林;还有从常山郡赶来的韩业,公孙方;代县赶来的闵纯以及太原郡的王凌,王昶,贾逵三人。
韩成看着济济一堂的文士们,不由自主的感叹道:“
打仗,是将军们和谋士们的事情;但治理地方,就是你们的事情了。
你们虽然不用去前线和敌人拼杀,但在我韩成心中,你们和前方的将士们一样伟大。
你们在后方,保证每郡每县的安定,提供着粮草和财物,安置着死亡士兵的家属和伤亡士兵的去处,付出的并不会比前方的将军们少。
但将军可能会因一战之力而流传千古,你们呢?
十几年后,或许有人会记得你们;但百年以后,谁还会记得你们的名字啊?”
坐在韩成下首头号椅子上的李儒心道:“高啊!这马屁,哦。不,这话说的高啊!”
众人都是才思敏捷之辈,韩成的心思他们怎么可能会不明白呢?
虽然韩成除了拍他们的马屁之外,还说了那么一丢丢的真话,但就这一丢丢的真话,足够打动他们的内心了。
不知在谁的带头下,众人跪拜在地,异口同声的说道:“主公心中有我们,我们已经知足了,愿为主公虽死而无憾!”
韩成是有感而发,同时也带着自己的一点点的小目的。
见目的已经达到,韩成装出一副瞠目结舌的样子,说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我只是说了几句真话而已。”
反应最快的莫过于最年轻的王昶,待韩成话音刚落,王昶立马回道:“主公说的是真话,但更是肺腑之语,我等能遇此明主,实乃三生之幸啊。”
众人心中都已经有了语言,但没王昶这么快的,都用眼光或多或少的打量了一下这个十六岁的青年,心道:“年轻人就是快啊!”
待王昶说完,崔林赶紧补了几句:“我们知道主公没有忘记了我们,我们唯有鞠躬尽瘁才能报答主公的恩情。”
待崔林说完,韩成赶紧制住将要说话的韩业,说道:“诸位的心思我都知道了。下面让韩校尉来说说正事吧。”
心道:“我的个乖乖,再不止住,今天的主题就换成了‘论韩成的丰功伟业’了。”
李儒算计人还行,说这么文绉绉的话,还真差了点,一直插不上话。
听到韩成说终于让自己发言了,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说道:“前两个月的大战,我们共获得了粮食五十万石,俘虏士兵三万余名。并且太原王氏也拿出了四十万两黄金帮助我们建设城池。”
听完李儒的报告后,众人瞬间找到了一种‘大土豪’的感觉:有钱,有人,还有粮食。
众人都知道这庞大的财富和不要钱的人力意味着什么,但自己手中并无需求,故只是感叹此战收获颇丰。
只有常山郡的韩业心中着急万分,因为韩业是真的缺钱缺粮食啊。
因为战乱不断,常山郡安稳平定和雁门郡‘分地令’的大名越传越广,数以十万计的百姓拖家带口的来到常山郡。
常山郡虽然家底殷实,但也经不住这么多只口吃啊。
李儒话音刚落,韩业立马起身对着韩成说道:“禀告州牧,逃亡而来常山郡的百姓越来越多了,我请求五万石粮食的援助。”
韩成看着自己的这个弟弟,心道:“韩业长大了,对百姓的事越来越上心了。”
嘴上说道:“准!你回去时,便可带着五万石粮食。”
韩业知道自己此言冒昧了一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谢州牧体恤之情。”
韩成等了一会儿,见众人再无一人起身说话,便说道:“既然有了这么多财富和人力,我计划发展并州。”
众人对韩成的这个发展方向并无异议,静静地等着韩成的下文。
韩成见众人如此懂事,说道:“第一步计划,我打算在朔方郡重建大城县,在五原郡重建九原县。
不是简简单单的城墙加固,而是推倒城墙重新建造。
不仅要扩大县城的范围,而且还要将城墙的高度加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