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最强王者之成吉思汗奋斗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耶律楚材这哥们早已对腐朽的大金王朝失去信心,看到成吉思汗老大这样看重自己,心里爽歪歪的,于是决定以自己的才华辅助成吉思汗。铁老大得到耶律楚材后,也非常高兴,就像刘备得到诸葛亮一样,如鱼得水了,时刻把他带在身边。
他的到来,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
后来西征那样的大事,耶律楚材当然也是重要的谋士了。耶律楚材同志随成吉思汗西征之后,又随成吉思汗征讨西夏,他和丘处机一样,劝成吉思汗老大不要过多杀戮,成吉思汗也部分采纳了他的意见,蒙古军队后来的屠杀行为就减少了很多,减少了一些冤魂。
再后来在成吉思汗死后,三儿子窝阔台汗即位,耶律楚材倡导应该建立君臣礼节。原来的草原民族民主风气很浓,兄弟之间就是兄弟,才不管你是不是大汗,照样勾肩搭背称兄道弟。耶律楚材先生认为这样不成体统,君和臣还是要讲礼节的,于是就设立了君主礼节,然后让脾气粗暴的二哥察合台按照臣子的礼节拜见身为大汗的弟弟窝阔台。
你知道的,人呢都有显摆的心理,耶律楚材先生搞的这一套君臣礼节让窝阔台同志心里很受用,觉得这个大汗当得还有很有成就感的,于是非常那个感谢耶律楚材先生,尊称他为“社稷之臣”,你看,这马屁拍得多爽,大多的拍马屁者都是有益处的。
我觉得耶律楚材这个花招搞得很不好,汉族森严的上下尊卑的礼节就是这些人搞出来的,所以现在当官的那些个家伙们在老百姓面前一个个地显摆装大条,老百姓一个个在当官的面前摇头摆尾就是这种传统造成的。你看,没有这种礼节的外国,老百姓才不管他当领导不当领导,不高兴了就向他扔臭鸡蛋和烂西红柿什么的。要是耶律楚材先生看到,一定会气得晕菜了!
当然,耶律楚材也不仅仅是一个只会吹牛拍马的人,他还是做了很多实事好事的。比如说,蒙古人占领中国北部后,把好好的田地变成牧场,不准老百姓种庄稼混饭,老百姓没地可种,就没有吃的,饿死了一大批。耶律楚材先生据理力争,让蒙古人后来放弃了这个可怕的做法。
窝阔台汗三年(1231),耶律楚材先生担任了中书令,成了宰相,于是他大刀阔斧实行“儒学治国”的政治理念。
“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拔隐逸、访遗老、举贤良、求方正、劝农桑、抑游惰、省刑罚、薄赋敛、尚名节、斥纵横、去冗员、黜酷吏、崇孝悌、赈困穷”,他的这些政策全是孔夫子的政治主张。他的这种做法,使新兴的蒙古贵族逐渐放弃了落后的游牧生活方式,采用汉族以儒教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和制度来治理中原,使战争不断的乱世转为和平的盛世,使先进的中原封建农业文明得以保存和继续发展。这哥们的功劳还是不小的!
耶律楚材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多才多艺,是一个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卓越修养和多种贡献的人。他是我国提出经度概念的第一人,编有《西征庚午元历》,还主持修订了《大明历》。他还酷爱诗歌创作,写过不少诗词,发表了很多大作,现存于世的有《湛然居士文集》共14卷。当然他这个不是象我一样为了稿费为了找点酒钱,而是他的爱好而己。
耶律楚材先生在成吉思汗、窝阔台汗两朝任事近三十年,正宗的国家公务员,但后来他老人家也因为政治斗争被排挤了。这和现在的官场是一样的。公元1244年5月14日,耶律楚材先贤悲愤而死。“砥柱中流断,藏舟半夜移”,消息传出,倾国悲哀。汉族的士大夫们流着眼泪凭吊这位功勋卓著的契丹族政治家,不但汉人伤心,许多蒙古人也哭了。这充分说明,只要你是一个好人,喜欢你的人是不分民族的。
公元1261年.忽必烈遵耶律楚材的遗愿,将他的遗骸移葬于故乡玉泉以东的瓮山,即今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卒后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
再回头说,成吉思汗想充分利用攻陷北京所造成的有利形势,于是下令突袭金国的新都开封市。
但开封有黄河天险保护,蒙古骑兵要想渡过黄河是无望的。在这种情况下,蒙古骑兵采取迂回进攻的战略,从四面陕西一侧攻河南。
公元1216年至1217年冬,蒙古将领三木合把阿秃儿攻取并洗劫了“中国的罗马”古城西安以后,便挥军从陕西南下攻潼关。潼关位于渭水与黄河汇合处,即黄河向东拐弯处,处于华山与黄河之间的峡谷中,是阻挡蒙古军进入河南的重镇。由于不能攻下这个重镇,三木合把阿秃儿便率军顺华山一侧继续向南。潼关东面的黄河峡谷有洛阳扼守。三木合把阿秃儿避开洛阳不攻,再继续南进,来到嵩山下。嵩山险峻峭拔,构成了他行军的巨大障碍。他在这个地区攻取了洛阳南面的汝州,终于来到由黄土和冲积层形成的广阔的平原上。该平原向北一直伸展到开封城。
他的行军迂回前进的计划制定得很巧妙周密,执行得也很顺利,但进攻开封的战斗仍然失败了。因为金人从容不迫地在开封城周围部署了比三木合把阿秃儿的部队远远占优势的军队。三木合把阿秃儿攻到离开封市四公里处时遭到了顽强的抵抗和反击,只好后撤。幸亏这一年冬天来得特别早,天气酷寒,河水封冻,所以三木合把阿秃儿得以从冰上渡过黄河,顺利向北撤走了。
当时,成吉思汗已不大关注在中原进行的战争了。金朝皇帝已被赶到了黄河南岸,铁老大对这个结果已感到满足。此后,他再没有发动认真的攻势逼迫金王。即使在黄河以北,除了蒙古军队牢固控制的北京地区以外,他几乎只是把被他占领的中原土地看成是一块空地,一块供他留下的军队进行劫掠的地区。他之所以持这种看法,部分是由于当时的蒙古人还不懂得城市生活方式。他们每夺取一个城市,接着就进行洗劫,随后就放弃城市而去。而他们一旦离开,金朝便派兵来收复这些城市。到了第二年,一切又从头开始。双方就这么攻陷、收复,收复、攻陷着。(公元1218年9月,成吉思汗委任他手下最优秀的将领之一木华黎负责在中原的战事。他作这样的决定很可能是由于他通过经验意识到了过去在中原的征战缺乏条理和连贯性的缺点。他授予木华黎以国王称号,赐给他金印(木华黎也懂得了这样一条道理:要进行中原式的攻坚战,就必须采用中原的战略,首先必须征召和组织一支由中原人组成的步兵,甚至必须组织起一支炮兵部队。此后五年中,他顽强地坚持不懈地有步骤地在中原攻城掠地,占领城池要塞,再一次把金朝皇帝逼到了河南境内。最后,这老哥精力耗尽,于公元1223年4月死于任上)。
那个逃到河南开封的金朝皇帝看到自己无法抵御成吉思汗,心想再这样打下去,搞不好还得继续跑路,那是相当影响泡妞工作的,于是,派自己的儿子腾格里带着一百人和大量财物到成吉思汗那里,请求投降。那些人就留着当人质了。
老铁同志接受了金朝的投降,下令退兵,经居庸关撤回后方。
金国在蒙古的多次打击下,城乡经济都遭到破坏,百姓流离失所,财源、兵源已近乎枯竭了,国力受到最严重地摧毁,在短时间内要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已是没有可能了。
尤其严重的是战争之中,蒙古军队所到之处,广泛实施“抵抗者杀,投降者免”的政策,一方面有不少顽强抵抗的将领被杀,另一方面是更多的将领投降。
对投降的契丹、汉族将领,成老大往往授以旧职,甚至加官进爵,给予种种优厚待遇。
蒙古军队退走后,这帮投降者多留在原地,拥兵割据,又成为金国的心腹之患,有的公开与金军对抗,使金王朝处于分崩离析状态。面对危机四伏的全国形势,金国朝廷不得不考虑今后的出路问题。
; 耶律楚材这哥们早已对腐朽的大金王朝失去信心,看到成吉思汗老大这样看重自己,心里爽歪歪的,于是决定以自己的才华辅助成吉思汗。铁老大得到耶律楚材后,也非常高兴,就像刘备得到诸葛亮一样,如鱼得水了,时刻把他带在身边。
他的到来,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
后来西征那样的大事,耶律楚材当然也是重要的谋士了。耶律楚材同志随成吉思汗西征之后,又随成吉思汗征讨西夏,他和丘处机一样,劝成吉思汗老大不要过多杀戮,成吉思汗也部分采纳了他的意见,蒙古军队后来的屠杀行为就减少了很多,减少了一些冤魂。
再后来在成吉思汗死后,三儿子窝阔台汗即位,耶律楚材倡导应该建立君臣礼节。原来的草原民族民主风气很浓,兄弟之间就是兄弟,才不管你是不是大汗,照样勾肩搭背称兄道弟。耶律楚材先生认为这样不成体统,君和臣还是要讲礼节的,于是就设立了君主礼节,然后让脾气粗暴的二哥察合台按照臣子的礼节拜见身为大汗的弟弟窝阔台。
你知道的,人呢都有显摆的心理,耶律楚材先生搞的这一套君臣礼节让窝阔台同志心里很受用,觉得这个大汗当得还有很有成就感的,于是非常那个感谢耶律楚材先生,尊称他为“社稷之臣”,你看,这马屁拍得多爽,大多的拍马屁者都是有益处的。
我觉得耶律楚材这个花招搞得很不好,汉族森严的上下尊卑的礼节就是这些人搞出来的,所以现在当官的那些个家伙们在老百姓面前一个个地显摆装大条,老百姓一个个在当官的面前摇头摆尾就是这种传统造成的。你看,没有这种礼节的外国,老百姓才不管他当领导不当领导,不高兴了就向他扔臭鸡蛋和烂西红柿什么的。要是耶律楚材先生看到,一定会气得晕菜了!
当然,耶律楚材也不仅仅是一个只会吹牛拍马的人,他还是做了很多实事好事的。比如说,蒙古人占领中国北部后,把好好的田地变成牧场,不准老百姓种庄稼混饭,老百姓没地可种,就没有吃的,饿死了一大批。耶律楚材先生据理力争,让蒙古人后来放弃了这个可怕的做法。
窝阔台汗三年(1231),耶律楚材先生担任了中书令,成了宰相,于是他大刀阔斧实行“儒学治国”的政治理念。
“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拔隐逸、访遗老、举贤良、求方正、劝农桑、抑游惰、省刑罚、薄赋敛、尚名节、斥纵横、去冗员、黜酷吏、崇孝悌、赈困穷”,他的这些政策全是孔夫子的政治主张。他的这种做法,使新兴的蒙古贵族逐渐放弃了落后的游牧生活方式,采用汉族以儒教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和制度来治理中原,使战争不断的乱世转为和平的盛世,使先进的中原封建农业文明得以保存和继续发展。这哥们的功劳还是不小的!
耶律楚材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多才多艺,是一个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卓越修养和多种贡献的人。他是我国提出经度概念的第一人,编有《西征庚午元历》,还主持修订了《大明历》。他还酷爱诗歌创作,写过不少诗词,发表了很多大作,现存于世的有《湛然居士文集》共14卷。当然他这个不是象我一样为了稿费为了找点酒钱,而是他的爱好而己。
耶律楚材先生在成吉思汗、窝阔台汗两朝任事近三十年,正宗的国家公务员,但后来他老人家也因为政治斗争被排挤了。这和现在的官场是一样的。公元1244年5月14日,耶律楚材先贤悲愤而死。“砥柱中流断,藏舟半夜移”,消息传出,倾国悲哀。汉族的士大夫们流着眼泪凭吊这位功勋卓著的契丹族政治家,不但汉人伤心,许多蒙古人也哭了。这充分说明,只要你是一个好人,喜欢你的人是不分民族的。
公元1261年.忽必烈遵耶律楚材的遗愿,将他的遗骸移葬于故乡玉泉以东的瓮山,即今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卒后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
再回头说,成吉思汗想充分利用攻陷北京所造成的有利形势,于是下令突袭金国的新都开封市。
但开封有黄河天险保护,蒙古骑兵要想渡过黄河是无望的。在这种情况下,蒙古骑兵采取迂回进攻的战略,从四面陕西一侧攻河南。
公元1216年至1217年冬,蒙古将领三木合把阿秃儿攻取并洗劫了“中国的罗马”古城西安以后,便挥军从陕西南下攻潼关。潼关位于渭水与黄河汇合处,即黄河向东拐弯处,处于华山与黄河之间的峡谷中,是阻挡蒙古军进入河南的重镇。由于不能攻下这个重镇,三木合把阿秃儿便率军顺华山一侧继续向南。潼关东面的黄河峡谷有洛阳扼守。三木合把阿秃儿避开洛阳不攻,再继续南进,来到嵩山下。嵩山险峻峭拔,构成了他行军的巨大障碍。他在这个地区攻取了洛阳南面的汝州,终于来到由黄土和冲积层形成的广阔的平原上。该平原向北一直伸展到开封城。
他的行军迂回前进的计划制定得很巧妙周密,执行得也很顺利,但进攻开封的战斗仍然失败了。因为金人从容不迫地在开封城周围部署了比三木合把阿秃儿的部队远远占优势的军队。三木合把阿秃儿攻到离开封市四公里处时遭到了顽强的抵抗和反击,只好后撤。幸亏这一年冬天来得特别早,天气酷寒,河水封冻,所以三木合把阿秃儿得以从冰上渡过黄河,顺利向北撤走了。
当时,成吉思汗已不大关注在中原进行的战争了。金朝皇帝已被赶到了黄河南岸,铁老大对这个结果已感到满足。此后,他再没有发动认真的攻势逼迫金王。即使在黄河以北,除了蒙古军队牢固控制的北京地区以外,他几乎只是把被他占领的中原土地看成是一块空地,一块供他留下的军队进行劫掠的地区。他之所以持这种看法,部分是由于当时的蒙古人还不懂得城市生活方式。他们每夺取一个城市,接着就进行洗劫,随后就放弃城市而去。而他们一旦离开,金朝便派兵来收复这些城市。到了第二年,一切又从头开始。双方就这么攻陷、收复,收复、攻陷着。(公元1218年9月,成吉思汗委任他手下最优秀的将领之一木华黎负责在中原的战事。他作这样的决定很可能是由于他通过经验意识到了过去在中原的征战缺乏条理和连贯性的缺点。他授予木华黎以国王称号,赐给他金印(木华黎也懂得了这样一条道理:要进行中原式的攻坚战,就必须采用中原的战略,首先必须征召和组织一支由中原人组成的步兵,甚至必须组织起一支炮兵部队。此后五年中,他顽强地坚持不懈地有步骤地在中原攻城掠地,占领城池要塞,再一次把金朝皇帝逼到了河南境内。最后,这老哥精力耗尽,于公元1223年4月死于任上)。
那个逃到河南开封的金朝皇帝看到自己无法抵御成吉思汗,心想再这样打下去,搞不好还得继续跑路,那是相当影响泡妞工作的,于是,派自己的儿子腾格里带着一百人和大量财物到成吉思汗那里,请求投降。那些人就留着当人质了。
老铁同志接受了金朝的投降,下令退兵,经居庸关撤回后方。
金国在蒙古的多次打击下,城乡经济都遭到破坏,百姓流离失所,财源、兵源已近乎枯竭了,国力受到最严重地摧毁,在短时间内要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已是没有可能了。
尤其严重的是战争之中,蒙古军队所到之处,广泛实施“抵抗者杀,投降者免”的政策,一方面有不少顽强抵抗的将领被杀,另一方面是更多的将领投降。
对投降的契丹、汉族将领,成老大往往授以旧职,甚至加官进爵,给予种种优厚待遇。
蒙古军队退走后,这帮投降者多留在原地,拥兵割据,又成为金国的心腹之患,有的公开与金军对抗,使金王朝处于分崩离析状态。面对危机四伏的全国形势,金国朝廷不得不考虑今后的出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