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过往岁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鞭炮响过,母亲领头进屋,喜兴兴地说:“财神接回来了,财神到家了!”接着给我们发压岁钱,每人一角,我们惊喜地双手接过来,尽管过了初五还要还给母亲。
煮好饺子,把饺子和各种菜装满两饭盒,我和哥哥给父亲送去。只有过年这几天,父亲值班不用带土豆。
这时全城的鞭炮声才响成一片。父亲破例把我们让进他的值班室,少有慈祥地笑着问冷不冷,让我们在火炉边烤烤手,他找出几根短短的舍不得扔的铅笔头儿给我们。这样的过程,也不时被电话打断。我和哥哥不想马上走,但又怕影响父亲工作。
我家过年的规矩有很多。比如做饭时锅碗瓢盆不能碰撞出“叮叮当当”的动静,不小心打碎了杯盘,不能喊“哎哟妈呀”,要说“岁岁(碎碎)平安”,切完菜,母亲马上把刀藏起来,平常搁在炕上的剪子,也被母亲收起来,过了破五才拿出来。母亲说,刀啊剪啊,这些东西犯邪,大过年的,太太平平比啥都强。本着母亲的说法,三十儿上午,院子里的活都干完,我们把大斧镐头等所有工具,都锁进小棚子。
房东头儿的张叔,拎着明晃晃的菜刀来借磨刀石,母亲立即迎上去把他挡在门外,接过菜刀,交给父亲在厨房里帮着磨,让张叔进里屋抽烟等着。磨完刀,母亲把张叔送到院外,才把刀还给他。母亲回屋说,过年都要喝几口酒,我怕他拿着菜刀容易出事儿。我们明白了,母亲最在意的,就是太太平平。
有些规矩与希望温饱有关。例如,每次做完饭把锅刷净,要添几瓢“压锅水”,意为“锅里不空”;平常扫地,是从里往外扫,而过年这几天要从门边往里扫,意为“归仓”;大年初一,母亲敞开大门,领着我们哥几个,向东走,与刚下夜班的父亲会和,一起捡几块土坷垃,抱回来扔进自家园子,意为“全家合力,土能生金”。
这说不完的规矩,多半是年俗,也成了我家独特的年味,在欢乐中感受到几分庄重。母亲做出的各式诱人菜肴,更值得我们期待。每道菜,都很精致,有几个很有特色很解馋。做红焖鲫鱼,鱼肚子里塞进葱姜肉末,用油煎过,加些老汤慢炖,出锅毫无腥味,鲜美无比。猪肉鸡块蘑菇炖粉条,香而不腻。酸菜炒肉丝粉丝土豆丝,绿豆芽炒肉丝干豆腐丝加蒜苗,这两道菜虽属家常,味道却不平常。母亲做皮冻,不仅猪肉皮处理得很干净,还要加进带鱼鸡手一块熬,这样的皮冻,口感味道都特别好。母亲炸的素丸子,主料面粉,掺些剩饭、大豆腐、葱花和剁碎的白菜或胡罗卜,吃着又软又香。
大年初三之前,我家不吃剩饭剩菜,顿顿现做,这也算一条规矩。每顿有意多做些,为的就是吃不完剩下,象征这一年不仅能吃饱,而且有剩余。
每顿剩下的菜,都倒进腾出来的酸菜缸里,各种菜汇在一起,母亲称作“大烩菜”。大烩菜要放上几天才吃,酸溜溜的味道中,略带发酵的口感。母亲说就要吃这个味儿。我们也喜欢那印象极深的味道。到现在,也不能忘记。
父亲爱玩扑克牌,平时没空,母亲又看得很严,只有到年节玩几把。八月节(中秋)时,前院的赵叔把休班的父亲拉过去,刚玩上一圈,就被母亲喊回来,没完没了地数落,“咱们家输不起也赢不起。输了你能掏出钱吗?赢了你咋好意思往兜里揣?”
父亲说,玩的很小,一个通宵输赢也用不了五元钱。母亲说,“你真敢说,五元还少吗?我一分一分地算计着过日子,你五元五元地往出输,这日子还过不过了?”父亲辩解,“我不是还没输嘛。”母亲有些发火:“你还嘴硬,等你输了就晚了。”
初一下午吃完饭,母亲主动拿出一把零钱,说正好是两元,让父亲去赵叔家打扑克。父亲不去,说怕母亲唠叨。母亲说,这不是过年吗。父亲不再说什么。
母亲让我跟着,悄悄告诉我,看父亲的两元钱输出去了,就赶紧把他拉回来。
他们玩三打一,父亲的牌背透了,把把往出掏钱,已经输出去一元八角。父亲捏着仅剩的两角钱,额头渗出了汗珠。我也只能干着急,就等着父亲输光钱,拉他回家。
父亲要抽支烟,让我替他抓牌。想不到我手气特别好,抓了大小王,又抓来三个“”。父亲很兴奋,出牌时拍得桌子“啪啪”响,反败为胜,一连坐四把庄,两把成牌两把“光头”,我计算着,父亲能有两元四角钱进项,捞回本儿还有赚头。只是要等坐完第五把庄,才能算账收钱。
第五把牌刚抓到手,父亲忽然下地穿鞋就跑。原来他听到了火车叫他的汽笛声。
我急忙跟出来,大声提醒父亲:“他们还没给钱呢!”父亲头也不回:“不要了。”(未完待续)
鞭炮响过,母亲领头进屋,喜兴兴地说:“财神接回来了,财神到家了!”接着给我们发压岁钱,每人一角,我们惊喜地双手接过来,尽管过了初五还要还给母亲。
煮好饺子,把饺子和各种菜装满两饭盒,我和哥哥给父亲送去。只有过年这几天,父亲值班不用带土豆。
这时全城的鞭炮声才响成一片。父亲破例把我们让进他的值班室,少有慈祥地笑着问冷不冷,让我们在火炉边烤烤手,他找出几根短短的舍不得扔的铅笔头儿给我们。这样的过程,也不时被电话打断。我和哥哥不想马上走,但又怕影响父亲工作。
我家过年的规矩有很多。比如做饭时锅碗瓢盆不能碰撞出“叮叮当当”的动静,不小心打碎了杯盘,不能喊“哎哟妈呀”,要说“岁岁(碎碎)平安”,切完菜,母亲马上把刀藏起来,平常搁在炕上的剪子,也被母亲收起来,过了破五才拿出来。母亲说,刀啊剪啊,这些东西犯邪,大过年的,太太平平比啥都强。本着母亲的说法,三十儿上午,院子里的活都干完,我们把大斧镐头等所有工具,都锁进小棚子。
房东头儿的张叔,拎着明晃晃的菜刀来借磨刀石,母亲立即迎上去把他挡在门外,接过菜刀,交给父亲在厨房里帮着磨,让张叔进里屋抽烟等着。磨完刀,母亲把张叔送到院外,才把刀还给他。母亲回屋说,过年都要喝几口酒,我怕他拿着菜刀容易出事儿。我们明白了,母亲最在意的,就是太太平平。
有些规矩与希望温饱有关。例如,每次做完饭把锅刷净,要添几瓢“压锅水”,意为“锅里不空”;平常扫地,是从里往外扫,而过年这几天要从门边往里扫,意为“归仓”;大年初一,母亲敞开大门,领着我们哥几个,向东走,与刚下夜班的父亲会和,一起捡几块土坷垃,抱回来扔进自家园子,意为“全家合力,土能生金”。
这说不完的规矩,多半是年俗,也成了我家独特的年味,在欢乐中感受到几分庄重。母亲做出的各式诱人菜肴,更值得我们期待。每道菜,都很精致,有几个很有特色很解馋。做红焖鲫鱼,鱼肚子里塞进葱姜肉末,用油煎过,加些老汤慢炖,出锅毫无腥味,鲜美无比。猪肉鸡块蘑菇炖粉条,香而不腻。酸菜炒肉丝粉丝土豆丝,绿豆芽炒肉丝干豆腐丝加蒜苗,这两道菜虽属家常,味道却不平常。母亲做皮冻,不仅猪肉皮处理得很干净,还要加进带鱼鸡手一块熬,这样的皮冻,口感味道都特别好。母亲炸的素丸子,主料面粉,掺些剩饭、大豆腐、葱花和剁碎的白菜或胡罗卜,吃着又软又香。
大年初三之前,我家不吃剩饭剩菜,顿顿现做,这也算一条规矩。每顿有意多做些,为的就是吃不完剩下,象征这一年不仅能吃饱,而且有剩余。
每顿剩下的菜,都倒进腾出来的酸菜缸里,各种菜汇在一起,母亲称作“大烩菜”。大烩菜要放上几天才吃,酸溜溜的味道中,略带发酵的口感。母亲说就要吃这个味儿。我们也喜欢那印象极深的味道。到现在,也不能忘记。
父亲爱玩扑克牌,平时没空,母亲又看得很严,只有到年节玩几把。八月节(中秋)时,前院的赵叔把休班的父亲拉过去,刚玩上一圈,就被母亲喊回来,没完没了地数落,“咱们家输不起也赢不起。输了你能掏出钱吗?赢了你咋好意思往兜里揣?”
父亲说,玩的很小,一个通宵输赢也用不了五元钱。母亲说,“你真敢说,五元还少吗?我一分一分地算计着过日子,你五元五元地往出输,这日子还过不过了?”父亲辩解,“我不是还没输嘛。”母亲有些发火:“你还嘴硬,等你输了就晚了。”
初一下午吃完饭,母亲主动拿出一把零钱,说正好是两元,让父亲去赵叔家打扑克。父亲不去,说怕母亲唠叨。母亲说,这不是过年吗。父亲不再说什么。
母亲让我跟着,悄悄告诉我,看父亲的两元钱输出去了,就赶紧把他拉回来。
他们玩三打一,父亲的牌背透了,把把往出掏钱,已经输出去一元八角。父亲捏着仅剩的两角钱,额头渗出了汗珠。我也只能干着急,就等着父亲输光钱,拉他回家。
父亲要抽支烟,让我替他抓牌。想不到我手气特别好,抓了大小王,又抓来三个“”。父亲很兴奋,出牌时拍得桌子“啪啪”响,反败为胜,一连坐四把庄,两把成牌两把“光头”,我计算着,父亲能有两元四角钱进项,捞回本儿还有赚头。只是要等坐完第五把庄,才能算账收钱。
第五把牌刚抓到手,父亲忽然下地穿鞋就跑。原来他听到了火车叫他的汽笛声。
我急忙跟出来,大声提醒父亲:“他们还没给钱呢!”父亲头也不回:“不要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