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从明末开始生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次朝廷派来的人,带来了朱由检和大臣们商量的两种旨意,颁布哪一种旨意,就看和文启东谈的结果如何。
先来到议事厅见文启东的,是礼部的程侍郎,他代表朝廷,先和文启东谈判, 谈出结果后,再由张公公根据情况,宣读皇上的圣旨。
这样的待遇,也就只有文启东才有,换一个人,以朱由检的性格,他都不会这样妥协,哪怕付出的代价再大。
朱由检也是没办法,实在是文启东这个异端太非人了, 他就是想下令绞杀凤山观,也派不出执行的人。
如果他现在强行派人征讨凤山观,那就等于明着让人去死,以此时各军头对朝廷的忠心度,没有几人会奉令执行这样的任务,哪怕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君权大义压在头上,在已是崇祯五年的明末,真心能领这样必死任务的将领也不多了。
这也是朱由检无奈妥协的原因,几年的皇帝当下来,他刻薄寡恩不敢担责的名声,已经被朝臣和将领们心知肚明了。
但朱由检自认为的妥协,在文启东看来,就是一个自我臆想的笑话。
文启东安排人去喊朝廷来人后, 并没有在议事厅等候对方的到来,而是在另一个小会议室内,听取政务处粮食储备库主管的汇报。
这个叫李东的主管,是在上一任库管因倒卖粮食被处死后,才接手粮食储备库的,目前来看,还算廉洁,干的还不错。
李东向文启东详细的汇报了各种粮食的储备,还有日常对粮食的发放管理,以及按管理手册上的规定,对各种存粮的打理。
对粮食储存打理的手册,是文启东编发的,主要是为了能把仓库中的粮食,能储存的久一些。
现在山阳镇的粮仓中,主要储存的是稻谷,将近两百万石的稻谷,都是从南海地区收购后,先运到连云镇,又用马车一批批运到山阳镇的。
对于稻谷的储存,虽然北方的气候比南方的气候有优势,但也要有科学的储存方法,才能把稻谷储存的更长久一些。
除了稻谷, 粮库内还储存有几十万石小米、麦子、高粱等北方谷物,这些谷物,是文启东花费了近百万两的银子,一点一点收购回来的。
传言民户的粮食被妖道收走,就是从这里来的,文启东真金白银的高价收购行为,被污蔑成了收刮民户的粮食。
总共几十万石粮食,还是在几年内才收购起来的,可以说,对农户没有一点影响,受影响的,是周边地区的那些粮商。
每到收获季节,山阳镇的收粮队,在周边地区收购粮食,价位都要比那些黑心的粮商高一些,这样一来,就得罪了那些背后站着官绅权贵的粮商,挡了别人剥削农民赚黑钱的财路,当然会被人抹黑污蔑了。
但对于周边地区的那些农户来说,山阳镇的收粮队却是他们的救星,自家的粮食能多卖一些银子,就能在完税后,家里可以多剩下几斗粮食,到了青黄不接时,有时一斗粮食都能让一家人续命。
在周边地区能收到这些粮食,还是因为这两年,老天爷在这些地区下了一两场雨,使得望天收的田地里,得以长出了一些庄稼,让农户们多少有了一些收获。
听完粮仓主管李东的汇报,让文启东清楚了粮仓的储粮情况,心里核算了一番后,对李东说道:“让连云镇继续转运粮食,直到把所有的空库房装满为止,另外,海盐和海产品,也要多储备一些。”
文启东之所以要在山阳镇储备那么多的粮食,是因为他知道,随后的几年可能会出现干旱。
如果出现大面积干旱,像山阳镇所处的位置,也会是重灾区,到时,山阳镇的那几万亩田地,很难指望的上了。
山阳镇目前有人口近五万,如果发生了长时间的干旱,没有一定的粮食储备,一座几万人的城镇根本挺不下去。
其它的州府县城,还能靠收刮百姓来维持,山阳镇就那几万亩田地,能去搜刮谁。
当整个中原遍地都是饥民的时候,再从连云镇运粮食,那就是出风头了,到时,上百万灾民都堆到山阳镇,怎样解决,怕是向海外运都运不及。
而山阳镇是文启东的根本之地,没有了山阳镇,山谷的道观就没有了补给来源,在没有小球这个金手指的情况下,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山谷内,就是一种受罪了。
所以,对山阳镇粮食的储备,文启东很是重视,李东这个粮库的主管,和粮库一同受到了文启东的看重。
正在交代李东要注意粮食的保管事项,政务处负责对外事务的管事进了会议室,向文启东禀报到:“观主,朝廷的人已经等在议事厅了。”
文启东走进议事厅的时候,朝廷来的谈判代表程侍郎和他的几名... -->>
这次朝廷派来的人,带来了朱由检和大臣们商量的两种旨意,颁布哪一种旨意,就看和文启东谈的结果如何。
先来到议事厅见文启东的,是礼部的程侍郎,他代表朝廷,先和文启东谈判, 谈出结果后,再由张公公根据情况,宣读皇上的圣旨。
这样的待遇,也就只有文启东才有,换一个人,以朱由检的性格,他都不会这样妥协,哪怕付出的代价再大。
朱由检也是没办法,实在是文启东这个异端太非人了, 他就是想下令绞杀凤山观,也派不出执行的人。
如果他现在强行派人征讨凤山观,那就等于明着让人去死,以此时各军头对朝廷的忠心度,没有几人会奉令执行这样的任务,哪怕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君权大义压在头上,在已是崇祯五年的明末,真心能领这样必死任务的将领也不多了。
这也是朱由检无奈妥协的原因,几年的皇帝当下来,他刻薄寡恩不敢担责的名声,已经被朝臣和将领们心知肚明了。
但朱由检自认为的妥协,在文启东看来,就是一个自我臆想的笑话。
文启东安排人去喊朝廷来人后, 并没有在议事厅等候对方的到来,而是在另一个小会议室内,听取政务处粮食储备库主管的汇报。
这个叫李东的主管,是在上一任库管因倒卖粮食被处死后,才接手粮食储备库的,目前来看,还算廉洁,干的还不错。
李东向文启东详细的汇报了各种粮食的储备,还有日常对粮食的发放管理,以及按管理手册上的规定,对各种存粮的打理。
对粮食储存打理的手册,是文启东编发的,主要是为了能把仓库中的粮食,能储存的久一些。
现在山阳镇的粮仓中,主要储存的是稻谷,将近两百万石的稻谷,都是从南海地区收购后,先运到连云镇,又用马车一批批运到山阳镇的。
对于稻谷的储存,虽然北方的气候比南方的气候有优势,但也要有科学的储存方法,才能把稻谷储存的更长久一些。
除了稻谷, 粮库内还储存有几十万石小米、麦子、高粱等北方谷物,这些谷物,是文启东花费了近百万两的银子,一点一点收购回来的。
传言民户的粮食被妖道收走,就是从这里来的,文启东真金白银的高价收购行为,被污蔑成了收刮民户的粮食。
总共几十万石粮食,还是在几年内才收购起来的,可以说,对农户没有一点影响,受影响的,是周边地区的那些粮商。
每到收获季节,山阳镇的收粮队,在周边地区收购粮食,价位都要比那些黑心的粮商高一些,这样一来,就得罪了那些背后站着官绅权贵的粮商,挡了别人剥削农民赚黑钱的财路,当然会被人抹黑污蔑了。
但对于周边地区的那些农户来说,山阳镇的收粮队却是他们的救星,自家的粮食能多卖一些银子,就能在完税后,家里可以多剩下几斗粮食,到了青黄不接时,有时一斗粮食都能让一家人续命。
在周边地区能收到这些粮食,还是因为这两年,老天爷在这些地区下了一两场雨,使得望天收的田地里,得以长出了一些庄稼,让农户们多少有了一些收获。
听完粮仓主管李东的汇报,让文启东清楚了粮仓的储粮情况,心里核算了一番后,对李东说道:“让连云镇继续转运粮食,直到把所有的空库房装满为止,另外,海盐和海产品,也要多储备一些。”
文启东之所以要在山阳镇储备那么多的粮食,是因为他知道,随后的几年可能会出现干旱。
如果出现大面积干旱,像山阳镇所处的位置,也会是重灾区,到时,山阳镇的那几万亩田地,很难指望的上了。
山阳镇目前有人口近五万,如果发生了长时间的干旱,没有一定的粮食储备,一座几万人的城镇根本挺不下去。
其它的州府县城,还能靠收刮百姓来维持,山阳镇就那几万亩田地,能去搜刮谁。
当整个中原遍地都是饥民的时候,再从连云镇运粮食,那就是出风头了,到时,上百万灾民都堆到山阳镇,怎样解决,怕是向海外运都运不及。
而山阳镇是文启东的根本之地,没有了山阳镇,山谷的道观就没有了补给来源,在没有小球这个金手指的情况下,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山谷内,就是一种受罪了。
所以,对山阳镇粮食的储备,文启东很是重视,李东这个粮库的主管,和粮库一同受到了文启东的看重。
正在交代李东要注意粮食的保管事项,政务处负责对外事务的管事进了会议室,向文启东禀报到:“观主,朝廷的人已经等在议事厅了。”
文启东走进议事厅的时候,朝廷来的谈判代表程侍郎和他的几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