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2kwx.com,杜鸿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山是天地钟秀聚会的地方。中国人杰地灵,自然多名山,且自古国人就崇山爱山,以乐山为崇高精神享受,视山为自我品格精神写照,甚至将山上升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有气势雄伟、帝王气象的五岳名山,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恒山之奇崛、嵩山之萃秀,千姿百态,各怀绝色;有碧树朱檐、晨钟暮鼓、香烟缭绕的佛教名山,"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武当山、青城山、龙虎山、齐云山等历来就是佛家、道家崇敬之地;有矗立在碧波惊涛之中、虚无缥缈的自然奇山,诸如“震旦国中第一奇山”的黄山,飞峙大江边、雄奇险秀的庐山,以悬空寺著名的恒山“奇秀甲于东南”的武夷山;还有昆仑山、天山、火焰山等等,也都中华江山锦绣上的绝妙名山;有终年白雪皑皑、人鸟绝迹的高原雪山,诸如梅岭雪山、玉龙雪山、喜马拉雅山、珠峰等。它们都无一例外包含了雄、奇、险、秀等人的审美体验所特别依恋的元素。
中国古人才是真正读山品山的高手,中华名山,无不留有古人的人文遗迹,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徐霞客“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苏轼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李白“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商隐天山“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以及“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恒山如行,五岳独秀”、“华山如立,中岳如卧”、“水有三三胜,峰有六六奇”之于武夷山,等等,这些话,都是给古人留给我们的极富启悟力量的评点。
撇开古人和历史,回到现在,纵观天下名山美麓,在我认为,无外乎融通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历史文脉之美这几样。细悉人与名山的审美关系,其实还与社会意识息息相关,回顾现代人对名山的审美历程,几乎是经历了由隔膜,到觉醒,到盲从,再到新隔离,再到回归的过程。这其间,即使是起初的隔膜阶段,也是紧紧与人的生命体验密不可分。
山作为一种自然也好,作为文脉载体也好,它们竟然让我想到尼采的一句话:“等待着未来的醒来。”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作为美的事物,以五岳为例,在六七十年代,它们离人们的生活是相当遥远的。很多时候,它们只是以一种抽象的词语存在于人们的大脑或口头。而作为这些名山的人文余脉,大多是为当时所不容的,是遭到否定的命运。因此,当时人们对五岳的态度,是一种对穷山恶水式的征服心理,加上条件限制,裹腹生存成了第一要义,人们即使有一些审美的余地,公园式的楼台亭阁成了所有大众审美的惟一标准。所以,那个时代人与名山的关联非常单一,甚至是缺失或隔膜的。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在新的政策秩序下,很快被解放了生产力,获得了生产资料,生存问题迎刃而解,接踵而来的是审美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在对待名山的态度上,率先启动的是因为过去破坏与缺失引发的对人文余脉的寻根。可以说,在一转眼之间,过去需要砸碎的古董成了宝贝,过去几近摧毁的庙宇将被修复,过去熟视无睹的山体成了圣地。在新思潮还没形成之前,无论是盲目还是惯性,人们开始对传统道儒哲学有了尊从,标志着他们审美意识的觉醒。因为文脉在过去被破坏的程度大,所以人们最初对山的审美,同样依赖着楼台亭... -->>
山是天地钟秀聚会的地方。中国人杰地灵,自然多名山,且自古国人就崇山爱山,以乐山为崇高精神享受,视山为自我品格精神写照,甚至将山上升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有气势雄伟、帝王气象的五岳名山,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恒山之奇崛、嵩山之萃秀,千姿百态,各怀绝色;有碧树朱檐、晨钟暮鼓、香烟缭绕的佛教名山,"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武当山、青城山、龙虎山、齐云山等历来就是佛家、道家崇敬之地;有矗立在碧波惊涛之中、虚无缥缈的自然奇山,诸如“震旦国中第一奇山”的黄山,飞峙大江边、雄奇险秀的庐山,以悬空寺著名的恒山“奇秀甲于东南”的武夷山;还有昆仑山、天山、火焰山等等,也都中华江山锦绣上的绝妙名山;有终年白雪皑皑、人鸟绝迹的高原雪山,诸如梅岭雪山、玉龙雪山、喜马拉雅山、珠峰等。它们都无一例外包含了雄、奇、险、秀等人的审美体验所特别依恋的元素。
中国古人才是真正读山品山的高手,中华名山,无不留有古人的人文遗迹,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徐霞客“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苏轼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李白“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商隐天山“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以及“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恒山如行,五岳独秀”、“华山如立,中岳如卧”、“水有三三胜,峰有六六奇”之于武夷山,等等,这些话,都是给古人留给我们的极富启悟力量的评点。
撇开古人和历史,回到现在,纵观天下名山美麓,在我认为,无外乎融通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历史文脉之美这几样。细悉人与名山的审美关系,其实还与社会意识息息相关,回顾现代人对名山的审美历程,几乎是经历了由隔膜,到觉醒,到盲从,再到新隔离,再到回归的过程。这其间,即使是起初的隔膜阶段,也是紧紧与人的生命体验密不可分。
山作为一种自然也好,作为文脉载体也好,它们竟然让我想到尼采的一句话:“等待着未来的醒来。”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作为美的事物,以五岳为例,在六七十年代,它们离人们的生活是相当遥远的。很多时候,它们只是以一种抽象的词语存在于人们的大脑或口头。而作为这些名山的人文余脉,大多是为当时所不容的,是遭到否定的命运。因此,当时人们对五岳的态度,是一种对穷山恶水式的征服心理,加上条件限制,裹腹生存成了第一要义,人们即使有一些审美的余地,公园式的楼台亭阁成了所有大众审美的惟一标准。所以,那个时代人与名山的关联非常单一,甚至是缺失或隔膜的。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在新的政策秩序下,很快被解放了生产力,获得了生产资料,生存问题迎刃而解,接踵而来的是审美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在对待名山的态度上,率先启动的是因为过去破坏与缺失引发的对人文余脉的寻根。可以说,在一转眼之间,过去需要砸碎的古董成了宝贝,过去几近摧毁的庙宇将被修复,过去熟视无睹的山体成了圣地。在新思潮还没形成之前,无论是盲目还是惯性,人们开始对传统道儒哲学有了尊从,标志着他们审美意识的觉醒。因为文脉在过去被破坏的程度大,所以人们最初对山的审美,同样依赖着楼台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