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鲜花的废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章雕像孤单第6节雕像孤单(1)
(1)
萨拉曼卡是怎么一个地方?除了一所与城一样大的萨拉曼卡大学,我想它剩不下什么别的东西。当然,还有一条不敢小看的河;因为一部有趣的异色的书,它的题目是托尔美斯河上的拉撒路(lazarillodetormes)——乃是世界流浪汉小说的鼻祖;所以这条跨着一座石头罗马桥的浅浅的河,也就成了一处文学圣地。
所以,我怎么也得去河边瞻仰一番。只是,直到走到河边的那一刻为止,我还没有读过这部小说。
我是在二月十五日反战大游行的次日,到达萨拉曼卡的。急急看了前一天游行的报道,就赶快跑去看河。夕阳下,那河水粼粼闪烁,如一条碎裂的玻璃。战争就要来了。人们拼尽了力气,但没能阻止住它。费了漫长时光建立起来的民主,望着河流我想,原来就象这玻璃一样,又薄又脆。当玻璃被粗暴地打碎的时候,世界并没有捍卫民主。
走向罗马桥必须路过一所教堂。本来,去托尔美斯河回味凭吊有趣的流浪儿拉撒路该是一件快事;但伊拉克的灾难使人心里沉重。沿河岸绕着半圆的城墙,我们打听着,走得很累。
一路上到处看见广场和建筑前的雕像。
我一边走,一边随意浏览,大多都不知道是属于谁的。
走到桥头也看见一组铜像,是一对流浪汉。一个小孩,牵着一个盲人老头的手,朝着前途行走。塑像笔法粗旷,棱线滑圆,眼神和姿态都很笼统,有点模仿罗丹。我在台基上坐下,掏出带来的小说读起来。
书极易读,我不知不觉读了进去。
确实,不管怎么苛刻也得把它评为名著。它不仅成书年头古老(16世纪中叶),而且作者不详,成书过程奇特。一般公认它是流浪汉小说的鼻祖,不仅如此,由于拉撒路这个流浪儿典型太精彩、小说的叙事方式又太简单——一共两人:流浪儿的恶主总是更换不歇,流浪儿的噩运随之巡回不已——所以,一切有过流浪经历、或者干脆所有倒过霉的人,就忍不住狗尾续貂的冲动。这样,无名氏们在篇尾大逞才华,倾倒个人独特痛苦,模仿前辈嘲讽文风,让倒霉花样翻新,使名著生命不老。
我很快就读完了。
起身再打量这座流浪者的丰碑,觉得雕像完全没有文本的诙谐。它不单单略过细节不画眉眼,我觉得塑像者根本没有表达什么诙谐幽默。小孩是无表情的,甚至没有痛苦。老头则更是中性,全然没有书中那种——因饥寒交加滋生的恶毒。我不置可否,反正我读的不是原文,谁知道究竟是书写得过于油腔滑调,还是这种罗丹式的艺术太模棱两可?
反正这铜像高高立在托尔美斯的河岸上,和优雅古老的罗马桥作伴,宛似漫漫古代的桥头堡。
看了一阵罗马桥,又在河边遛跶了一会,我们往回走。顺着河岸半个时辰,又回到了那个正前方立着一座雕像的教堂。
一天的事结束了,我们走近雕像,还是在台座上坐下,摸出一个波卡迪奥(就是一个冷面包,夹着一层硬奶酪),吃了起来。
萨拉曼卡的市街,亮起了黄的和银色的灯,就在这时天黑了。
(2)
这一尊不似刚才流浪汉的乌黑,它是常见的那种青绿铜像。一个披发的哲人,长髯披发,衣裾飘拂,俯身看着下面的大学城。
光线很暗,看不清他的眉眼和神情。仔细辨认了铭文才知道,这第二座雕像不是别人,正是萨拉曼卡学派的弗朗西斯科-徳-维多利亚修士(franciscodevitoria)。
十六世纪,针对西班牙对美洲实施的大规模殖民过程,特别对其中的可怕奴役、大量屠杀、以及对印第安人的人性否认,萨拉曼卡大学的一批天主教神学家曾勇敢地批判不义的祖国,他们不畏王权和神权,显示了人类的良知。
1539年,维多利亚修士发表论神学,否认教皇把美洲赠送给西班牙国王的诏书合法。他说,耶稣从未把世俗权力赐予个人,教皇也无权处理他人的财产土地。美洲是有人居住的土地,本地居民拥有对土地的一切自然权利。西班牙无权借口传播基督教,对美洲发动战争。
那时,西班牙王国的宗教裁判所每天都在用火刑处死异端。殖民主义以神圣的名义,在拉丁美洲大肆屠杀掠夺。人们不能想象,他们究竟是冒着极大的恐怖,还是那个时代也存在一定的言论空间——后人只知道,维多利亚修士和萨拉曼卡的人道主义先驱们,为视为劣等非人的印第安种族,实行过伟大的辩护。
居然我就坐在他脚下!我大吃一惊。
如今读着他的话如读天书,不仅无人听,而且读不懂。
在遥远的古代矗立的良知,使我感到一种被连根拔起的震撼。它使我亢奋而紧张,心里交叉涌着尊严和羞耻。如今,全世界都默认地注视着一个大国对一个小国施暴。他们以国际的名义,把弱者的土地和石油,赠送给正在犯罪的强盗。只因为强盗的武器,只因为强盗的恫吓。
五百年前维多利亚修士的一系列名言值得重新背诵:
“如果臣民意识到战争的非正义性就不该前去打仗,哪怕受遣于君主的命令。”
“一切民族都有权自我管理,选择他们喜欢的政治制度,哪怕选择的不是最好的制度。”
“与其强暴他人,不如放弃自己。”
若想知道更多只有请教人。我们看着铜像身后的大教堂,这儿多半就是当年维多利亚修士的栖身之地。但教堂的门紧闭着,不是弥撒的时间。
正打算去敲门时,教堂的巨大铁门吱呀一响,几个人漫步出来。我们赶快跑上去,似乎是一位神父出来送客。
等他送走了客人,回身推门时,我们深施一礼,问道:
“您能给我们讲一点维多利亚修士的事情吗?”
他怔住了:“谁?你说的是谁?”
我们指着雕像:“当然,就是他,franciscodevitoria,萨拉曼卡的维多利亚修士。”
他听懂了。他的嗓音尖锐:
——“噢,你说他么?他是很早以前的人了!”
他不耐烦地转身进去,大铁门嘎然闭上了。我吃了一惊,这个家伙,好像他对维多利亚修士怀有一股仇恨。
突兀地,黑暗里剩下我们和那座孤单的铜像。
第二章雕像孤单第7节雕像孤单(2)
(3)
——谁都说,现在这个时代,朋友愈来愈少了。
可是我的朋友——只不过多是成了雕像的朋友,倒是多了起来。
在这座不小心会说它没意思的城市,还有一座雕像不能不提。它和我莫名地勾连,似乎是深交的密友。
不知始自何时,或许是从读过莫德在托尔斯泰传里写的一段话后,我就萌生了一个念头。这念头经过了整整一个九十年代,都没有变得淡薄。我在想像一个人,我对他抱着超出一般的敬意。他对我当时遭遇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参考,我一直企图贴近他。这个人(也许我说的是他的雕像),就是圣芳济各(sanfranciscodeasis)。
莫德的那段话,是在他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对托尔斯泰的思想行为进行知己的批评时写出的。他迟疑着,反对了人类史上的一种流脉——虽然高尚但注定失败的思想和行动。我读得出他写这一段时,有一种情感纠缠笔锋的心境。话语斟酌到如此地步,显露出他的艰涩选择。莫德如是说:
但是托尔斯泰犯了许多高尚的智者在他之前所犯的同样的错误。他看出一件重大的罪恶,又愤怒又急躁,急切地接受了一种不适当的补救办法∶但在试验这个补救办法时却没有成功而是失败了。劝说人们离开人类生活的主流,而采取一条孤立的道路去拯救他们的灵魂这个办法,一次又一次地被尝试来纠正社会的弊端;但是除了普通人所走的普通道路以外,一切社会改革的道路都证明是死胡同。早期基督教公社是这样,伟大的圣芳济会运动是这样,托尔斯泰运动也是这样。
(徐迟中译本,p。671)
不过,尽管莫德的忠告使我冥神苦想,但他给我更大的提示还是他列出的名单:早期的基督教... -->>
第二章雕像孤单第6节雕像孤单(1)
(1)
萨拉曼卡是怎么一个地方?除了一所与城一样大的萨拉曼卡大学,我想它剩不下什么别的东西。当然,还有一条不敢小看的河;因为一部有趣的异色的书,它的题目是托尔美斯河上的拉撒路(lazarillodetormes)——乃是世界流浪汉小说的鼻祖;所以这条跨着一座石头罗马桥的浅浅的河,也就成了一处文学圣地。
所以,我怎么也得去河边瞻仰一番。只是,直到走到河边的那一刻为止,我还没有读过这部小说。
我是在二月十五日反战大游行的次日,到达萨拉曼卡的。急急看了前一天游行的报道,就赶快跑去看河。夕阳下,那河水粼粼闪烁,如一条碎裂的玻璃。战争就要来了。人们拼尽了力气,但没能阻止住它。费了漫长时光建立起来的民主,望着河流我想,原来就象这玻璃一样,又薄又脆。当玻璃被粗暴地打碎的时候,世界并没有捍卫民主。
走向罗马桥必须路过一所教堂。本来,去托尔美斯河回味凭吊有趣的流浪儿拉撒路该是一件快事;但伊拉克的灾难使人心里沉重。沿河岸绕着半圆的城墙,我们打听着,走得很累。
一路上到处看见广场和建筑前的雕像。
我一边走,一边随意浏览,大多都不知道是属于谁的。
走到桥头也看见一组铜像,是一对流浪汉。一个小孩,牵着一个盲人老头的手,朝着前途行走。塑像笔法粗旷,棱线滑圆,眼神和姿态都很笼统,有点模仿罗丹。我在台基上坐下,掏出带来的小说读起来。
书极易读,我不知不觉读了进去。
确实,不管怎么苛刻也得把它评为名著。它不仅成书年头古老(16世纪中叶),而且作者不详,成书过程奇特。一般公认它是流浪汉小说的鼻祖,不仅如此,由于拉撒路这个流浪儿典型太精彩、小说的叙事方式又太简单——一共两人:流浪儿的恶主总是更换不歇,流浪儿的噩运随之巡回不已——所以,一切有过流浪经历、或者干脆所有倒过霉的人,就忍不住狗尾续貂的冲动。这样,无名氏们在篇尾大逞才华,倾倒个人独特痛苦,模仿前辈嘲讽文风,让倒霉花样翻新,使名著生命不老。
我很快就读完了。
起身再打量这座流浪者的丰碑,觉得雕像完全没有文本的诙谐。它不单单略过细节不画眉眼,我觉得塑像者根本没有表达什么诙谐幽默。小孩是无表情的,甚至没有痛苦。老头则更是中性,全然没有书中那种——因饥寒交加滋生的恶毒。我不置可否,反正我读的不是原文,谁知道究竟是书写得过于油腔滑调,还是这种罗丹式的艺术太模棱两可?
反正这铜像高高立在托尔美斯的河岸上,和优雅古老的罗马桥作伴,宛似漫漫古代的桥头堡。
看了一阵罗马桥,又在河边遛跶了一会,我们往回走。顺着河岸半个时辰,又回到了那个正前方立着一座雕像的教堂。
一天的事结束了,我们走近雕像,还是在台座上坐下,摸出一个波卡迪奥(就是一个冷面包,夹着一层硬奶酪),吃了起来。
萨拉曼卡的市街,亮起了黄的和银色的灯,就在这时天黑了。
(2)
这一尊不似刚才流浪汉的乌黑,它是常见的那种青绿铜像。一个披发的哲人,长髯披发,衣裾飘拂,俯身看着下面的大学城。
光线很暗,看不清他的眉眼和神情。仔细辨认了铭文才知道,这第二座雕像不是别人,正是萨拉曼卡学派的弗朗西斯科-徳-维多利亚修士(franciscodevitoria)。
十六世纪,针对西班牙对美洲实施的大规模殖民过程,特别对其中的可怕奴役、大量屠杀、以及对印第安人的人性否认,萨拉曼卡大学的一批天主教神学家曾勇敢地批判不义的祖国,他们不畏王权和神权,显示了人类的良知。
1539年,维多利亚修士发表论神学,否认教皇把美洲赠送给西班牙国王的诏书合法。他说,耶稣从未把世俗权力赐予个人,教皇也无权处理他人的财产土地。美洲是有人居住的土地,本地居民拥有对土地的一切自然权利。西班牙无权借口传播基督教,对美洲发动战争。
那时,西班牙王国的宗教裁判所每天都在用火刑处死异端。殖民主义以神圣的名义,在拉丁美洲大肆屠杀掠夺。人们不能想象,他们究竟是冒着极大的恐怖,还是那个时代也存在一定的言论空间——后人只知道,维多利亚修士和萨拉曼卡的人道主义先驱们,为视为劣等非人的印第安种族,实行过伟大的辩护。
居然我就坐在他脚下!我大吃一惊。
如今读着他的话如读天书,不仅无人听,而且读不懂。
在遥远的古代矗立的良知,使我感到一种被连根拔起的震撼。它使我亢奋而紧张,心里交叉涌着尊严和羞耻。如今,全世界都默认地注视着一个大国对一个小国施暴。他们以国际的名义,把弱者的土地和石油,赠送给正在犯罪的强盗。只因为强盗的武器,只因为强盗的恫吓。
五百年前维多利亚修士的一系列名言值得重新背诵:
“如果臣民意识到战争的非正义性就不该前去打仗,哪怕受遣于君主的命令。”
“一切民族都有权自我管理,选择他们喜欢的政治制度,哪怕选择的不是最好的制度。”
“与其强暴他人,不如放弃自己。”
若想知道更多只有请教人。我们看着铜像身后的大教堂,这儿多半就是当年维多利亚修士的栖身之地。但教堂的门紧闭着,不是弥撒的时间。
正打算去敲门时,教堂的巨大铁门吱呀一响,几个人漫步出来。我们赶快跑上去,似乎是一位神父出来送客。
等他送走了客人,回身推门时,我们深施一礼,问道:
“您能给我们讲一点维多利亚修士的事情吗?”
他怔住了:“谁?你说的是谁?”
我们指着雕像:“当然,就是他,franciscodevitoria,萨拉曼卡的维多利亚修士。”
他听懂了。他的嗓音尖锐:
——“噢,你说他么?他是很早以前的人了!”
他不耐烦地转身进去,大铁门嘎然闭上了。我吃了一惊,这个家伙,好像他对维多利亚修士怀有一股仇恨。
突兀地,黑暗里剩下我们和那座孤单的铜像。
第二章雕像孤单第7节雕像孤单(2)
(3)
——谁都说,现在这个时代,朋友愈来愈少了。
可是我的朋友——只不过多是成了雕像的朋友,倒是多了起来。
在这座不小心会说它没意思的城市,还有一座雕像不能不提。它和我莫名地勾连,似乎是深交的密友。
不知始自何时,或许是从读过莫德在托尔斯泰传里写的一段话后,我就萌生了一个念头。这念头经过了整整一个九十年代,都没有变得淡薄。我在想像一个人,我对他抱着超出一般的敬意。他对我当时遭遇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参考,我一直企图贴近他。这个人(也许我说的是他的雕像),就是圣芳济各(sanfranciscodeasis)。
莫德的那段话,是在他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对托尔斯泰的思想行为进行知己的批评时写出的。他迟疑着,反对了人类史上的一种流脉——虽然高尚但注定失败的思想和行动。我读得出他写这一段时,有一种情感纠缠笔锋的心境。话语斟酌到如此地步,显露出他的艰涩选择。莫德如是说:
但是托尔斯泰犯了许多高尚的智者在他之前所犯的同样的错误。他看出一件重大的罪恶,又愤怒又急躁,急切地接受了一种不适当的补救办法∶但在试验这个补救办法时却没有成功而是失败了。劝说人们离开人类生活的主流,而采取一条孤立的道路去拯救他们的灵魂这个办法,一次又一次地被尝试来纠正社会的弊端;但是除了普通人所走的普通道路以外,一切社会改革的道路都证明是死胡同。早期基督教公社是这样,伟大的圣芳济会运动是这样,托尔斯泰运动也是这样。
(徐迟中译本,p。671)
不过,尽管莫德的忠告使我冥神苦想,但他给我更大的提示还是他列出的名单:早期的基督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