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2kwx.com,开局当妈,我在古代奋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着公婆脸色越来越黑,李翠终于说到正题上:“嫂子,这大宝马上要上学堂了。”
“嗯。”
看沈如意这不死不活的态度,李翠咬牙说道:“大宝经常得学堂夫子夸奖,夫子说大宝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只要我们好好供他读书,将来他考上秀才没问题。大宝要是成为秀才,那就是为咱们周家光宗耀祖,是咱们周家的荣耀。”
“嗯。”
看着沈如意还是不说话,李翠脱口而出:“大宝上学堂要交束修,大嫂给我们二两银子,大宝以后考上秀才绝对不会忘了他的大伯娘嫂子您。”
绕来绕去才说到重点上,真是苦了自己的耳朵,只是没想到真的还有这么不要脸的人,自己对他们的认知还是太高了。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都不说是借银子,直接上来就要银子。
沈如意笑了,“你也知道大宝叫我大伯娘呢,不知道的还以为大宝叫我娘呢,送孩子上学堂是做父母的责任,有钱就送去念书,没钱就不送,就这么简单的道理我都懂难道你们不懂?这让大伯娘来出学费我还是头回听说,况且谁不知道我自己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养育。”
“嫂子,你不能这样说啊,咱家里没钱,你有啊,你看你今天买了半牛车的东西,又有大哥送回来的银子,这二两银子你是轻轻松松拿的出来啊。”
沈如意简直快被李翠这不要脸刷新了下限,“你哥刚送来一两银子你们就惦记上了,告诉你们,这银子我明天得拿去还账,不然你们以为今天半牛车的东西是哪里来的?”
周老太阴阳怪气地说道:“你刚刚也听说了,大宝可是学堂夫子都夸的秀才料,将来要是成了秀才可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还能少了你今日的二两银子,你快把大宝的束修银子给了。”
沈如意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听说考上秀才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可她听过穷酸秀才这个词。
“我说了,要银子没有,如果没事我要送客了。”
上座的周老爷子见沈如意的态度,放了软话和她说,“沈氏,大宝上学堂的银子我们确实没有,这样,你借我们二两银子,等秋收后卖了粮食,到时候再还你可好?”
“好啊。”
果然沈如意一答应他们就高兴起来了,可惜高兴的太早。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既然要借银子,那咱们打个字据如何,刚好海丰在这里,就让海丰给咱们写个字据,就是你们看这字据写谁的名字,将来谁来偿还,什么时候偿还,这些咱们要写清楚。”
周老太一听她这话,尖声问道:“我们找你借银子是看的起你,你还要我们立字据?”
沈如意摊手表示无奈,“阿娘,你看谁家借钱不立字据的,我这样也是为了收钱嘛,我相信你们会还钱的,既然这样你们为何怕立字据呢?”
“海丰,你来起草字据......”
沈如意话还没说完,周老太站起身来,“不用了,这银钱我们不接了,我们走。”说完带着周家人起身离开。
周老太走到院儿门口转身‘呸’了一口。
PS:东汉后期崔寔创作了一本叙述一年例行农事活动的专书——《四民月令》,其中有记载当时具体的入学时间;
即“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可见在汉代,除了现代统一的“秋季入学”外,还有“春季入学”和“冬季入学”这两种形式,也就是说一年有三次入学。到了南北朝时期,入学时间相对集中,“冬季入学”成为主流,《北齐书·李铉传》中便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记载。
着公婆脸色越来越黑,李翠终于说到正题上:“嫂子,这大宝马上要上学堂了。”
“嗯。”
看沈如意这不死不活的态度,李翠咬牙说道:“大宝经常得学堂夫子夸奖,夫子说大宝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只要我们好好供他读书,将来他考上秀才没问题。大宝要是成为秀才,那就是为咱们周家光宗耀祖,是咱们周家的荣耀。”
“嗯。”
看着沈如意还是不说话,李翠脱口而出:“大宝上学堂要交束修,大嫂给我们二两银子,大宝以后考上秀才绝对不会忘了他的大伯娘嫂子您。”
绕来绕去才说到重点上,真是苦了自己的耳朵,只是没想到真的还有这么不要脸的人,自己对他们的认知还是太高了。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都不说是借银子,直接上来就要银子。
沈如意笑了,“你也知道大宝叫我大伯娘呢,不知道的还以为大宝叫我娘呢,送孩子上学堂是做父母的责任,有钱就送去念书,没钱就不送,就这么简单的道理我都懂难道你们不懂?这让大伯娘来出学费我还是头回听说,况且谁不知道我自己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养育。”
“嫂子,你不能这样说啊,咱家里没钱,你有啊,你看你今天买了半牛车的东西,又有大哥送回来的银子,这二两银子你是轻轻松松拿的出来啊。”
沈如意简直快被李翠这不要脸刷新了下限,“你哥刚送来一两银子你们就惦记上了,告诉你们,这银子我明天得拿去还账,不然你们以为今天半牛车的东西是哪里来的?”
周老太阴阳怪气地说道:“你刚刚也听说了,大宝可是学堂夫子都夸的秀才料,将来要是成了秀才可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还能少了你今日的二两银子,你快把大宝的束修银子给了。”
沈如意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听说考上秀才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可她听过穷酸秀才这个词。
“我说了,要银子没有,如果没事我要送客了。”
上座的周老爷子见沈如意的态度,放了软话和她说,“沈氏,大宝上学堂的银子我们确实没有,这样,你借我们二两银子,等秋收后卖了粮食,到时候再还你可好?”
“好啊。”
果然沈如意一答应他们就高兴起来了,可惜高兴的太早。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既然要借银子,那咱们打个字据如何,刚好海丰在这里,就让海丰给咱们写个字据,就是你们看这字据写谁的名字,将来谁来偿还,什么时候偿还,这些咱们要写清楚。”
周老太一听她这话,尖声问道:“我们找你借银子是看的起你,你还要我们立字据?”
沈如意摊手表示无奈,“阿娘,你看谁家借钱不立字据的,我这样也是为了收钱嘛,我相信你们会还钱的,既然这样你们为何怕立字据呢?”
“海丰,你来起草字据......”
沈如意话还没说完,周老太站起身来,“不用了,这银钱我们不接了,我们走。”说完带着周家人起身离开。
周老太走到院儿门口转身‘呸’了一口。
PS:东汉后期崔寔创作了一本叙述一年例行农事活动的专书——《四民月令》,其中有记载当时具体的入学时间;
即“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可见在汉代,除了现代统一的“秋季入学”外,还有“春季入学”和“冬季入学”这两种形式,也就是说一年有三次入学。到了南北朝时期,入学时间相对集中,“冬季入学”成为主流,《北齐书·李铉传》中便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