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时你是否会想我们
爱看文学 www.2kwx.com,dhuier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清晨上班的时候,风儿习习地吹过来,凉凉的,忽然感觉有点秋天的况味。真的就是秋天了呀,快到中秋了吧,每年到中秋那天,妈妈看着我们这些围桌而坐的女儿女婿们,总会说,哎,就少一家呀!那语气,很有感伤的样子。妈妈所说少的那家便是留在家乡的大姐家。
大姐现仍在家乡的小镇上经营着农机配件的自营店,铺面倒是挺大的,在当地也可算是富户。但是环境决定,大姐与我们几个居住在城市的姐妹比起来,在衣食住行各方面还是要差一些的,所以妈妈总是惦记着被她“扔”在小镇的大姐,特别是在中秋这样特别的日子。若是春节或是其他日子,大姐来一趟也很方便,火车只十个小时的路程,唯中秋不能。因为那正是乡村农忙季节,而与她的生意来说也正是旺季,姐夫一个人在家忙不过来,所以每年中秋他们一家都在那边自己过。这也便成了妈妈念叨的缘由,我们也商议着什么时候能将大姐也拉过来定居。
妈妈生了我们五个女儿,在那个年代颇有不得志的味道,特别是在北方的乡村,家里没有个儿子,总是让村里人看不起的成分。大姐作为长女,便象儿子一样主动地帮妈妈分担家务及农田里的活儿,爸爸是非农户口,在小镇上一个农机公司上班,每月还能有几十元的工资,于是家里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可是随着我们姐妹们长大,到外地求学,家境便日益地拮据起来。又赶上爸爸生病,不能到单位去上班了。当时能够在国营企业里有一个职事,可是村里人都非常羡慕的事儿,那可是“铁饭碗”为了不让这个“铁饭碗”荒废掉,也是为了能缓解一下家里经济的紧张,能让妹妹们继续求学,正值高三还没毕业的大姐决定辍学去接爸爸的班儿。就这样大姐在还没有读完书的时候便过早地挑起了家里长女的重担。
到了爸爸的公司,大姐凭能力一步步地从车间职工升至班长,后又调至办公室做起了出纳直至会计。那时大姐因为好学上进,工作出色,是他们单位男职工们关注的焦点。好象那时自由恋爱还没有在小镇上蔓延开来,所以单位里的男职工都托与我们同村并跟姐姐在一个单位的孙师傅向妈妈来问话,并捎信给姐姐。妈妈说这样的事儿由大姐自己做主,不过姐姐刚接班儿,家里还有四个妹妹,她在经济上要帮着家里,要三年后才能论嫁。
当时大姐的态度也很是坚决,说我一定要让妹妹们读书,不能象我一样因为家庭的原因而放弃学业,于是对于有关的事儿都一口回绝。而其中一个男青年并没有因为姐姐的拒绝而放弃了追求,竟然在下班的时候和那个孙师傅一起来到我家里,当然妈妈只是以礼相待。而姐姐的态度很是严正,当她惊讶地看到那男青年来到我家,竟一晚上没给人好脸色看,反而让妈妈来打圆场。这事儿现在叫姐夫说起来,还绘声绘色,要知道,那个男青年就是现在的姐夫呢!当然姐夫并没有被姐姐的态度及妈妈的声明而吓退,反倒在工作中常常找各种借口来找姐姐,并在生活上关心她。后来也许姐姐被他的一些行动而感化了,对他的态度才稍稍有些改变。于是他在周末便时常骑了自行车走二十几里的土路来到我家里,帮妈妈姐姐一道儿做农活儿。可以说他是开了小镇自由恋爱的先河。
大姐结婚后,仍然将工资拿出来供我们读书,当时二姐三姐在高中,四姐与我在中学,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姐夫也非常支持大姐,支持我们读书。当时为了节省一些费用,我和四姐都借宿在大姐家里,他们的小家也便成了一个大家。他俩怕影响我们学习,常常不看电视,晚上姐姐织毛衣,姐夫便看书。大姐会织很多的东西,各色的毛线在大姐的手下变成了帽子围脖儿,变成了毛衣毛裤,这些衣物被在城里上学的姐姐们穿戴出来,都会惹城里同学们的艳羡呢。
在大姐和姐夫的支持下,二姐从大学毕业了,这样大姐才减轻了一点儿负担。因为二姐也如大姐一样地接过了供我们读书的过程。待我们都毕了业,大姐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妈妈爸爸已经借助二姐的力量来到了城里。看到大姐为了我们,总是穿得那样简朴,生活也是过得很是紧张,毕业后姐妹们总是想着怎样回报大姐,让她也感到温暖。
前段儿时间见到大姐时,大姐还说,哎,咱家就我文化水平低了,当时若是我接着读书,也能考上大学呢!看得出大姐心中的缺憾,要知道当时大姐可是班级里的尖子生呢!
而今,大姐的儿子也来到我们姐妹们所在的城市读大学了。到中秋坐在一起的时候,妈妈又要说那句老话,不过今年可能会换一下词句:哎,就少两个人哪!当然我们都知道那两个人指的是谁,而且也会倍加勾起我们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绪来。
当月圆的时候,大姐,你会想我们吗?
清晨上班的时候,风儿习习地吹过来,凉凉的,忽然感觉有点秋天的况味。真的就是秋天了呀,快到中秋了吧,每年到中秋那天,妈妈看着我们这些围桌而坐的女儿女婿们,总会说,哎,就少一家呀!那语气,很有感伤的样子。妈妈所说少的那家便是留在家乡的大姐家。
大姐现仍在家乡的小镇上经营着农机配件的自营店,铺面倒是挺大的,在当地也可算是富户。但是环境决定,大姐与我们几个居住在城市的姐妹比起来,在衣食住行各方面还是要差一些的,所以妈妈总是惦记着被她“扔”在小镇的大姐,特别是在中秋这样特别的日子。若是春节或是其他日子,大姐来一趟也很方便,火车只十个小时的路程,唯中秋不能。因为那正是乡村农忙季节,而与她的生意来说也正是旺季,姐夫一个人在家忙不过来,所以每年中秋他们一家都在那边自己过。这也便成了妈妈念叨的缘由,我们也商议着什么时候能将大姐也拉过来定居。
妈妈生了我们五个女儿,在那个年代颇有不得志的味道,特别是在北方的乡村,家里没有个儿子,总是让村里人看不起的成分。大姐作为长女,便象儿子一样主动地帮妈妈分担家务及农田里的活儿,爸爸是非农户口,在小镇上一个农机公司上班,每月还能有几十元的工资,于是家里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可是随着我们姐妹们长大,到外地求学,家境便日益地拮据起来。又赶上爸爸生病,不能到单位去上班了。当时能够在国营企业里有一个职事,可是村里人都非常羡慕的事儿,那可是“铁饭碗”为了不让这个“铁饭碗”荒废掉,也是为了能缓解一下家里经济的紧张,能让妹妹们继续求学,正值高三还没毕业的大姐决定辍学去接爸爸的班儿。就这样大姐在还没有读完书的时候便过早地挑起了家里长女的重担。
到了爸爸的公司,大姐凭能力一步步地从车间职工升至班长,后又调至办公室做起了出纳直至会计。那时大姐因为好学上进,工作出色,是他们单位男职工们关注的焦点。好象那时自由恋爱还没有在小镇上蔓延开来,所以单位里的男职工都托与我们同村并跟姐姐在一个单位的孙师傅向妈妈来问话,并捎信给姐姐。妈妈说这样的事儿由大姐自己做主,不过姐姐刚接班儿,家里还有四个妹妹,她在经济上要帮着家里,要三年后才能论嫁。
当时大姐的态度也很是坚决,说我一定要让妹妹们读书,不能象我一样因为家庭的原因而放弃学业,于是对于有关的事儿都一口回绝。而其中一个男青年并没有因为姐姐的拒绝而放弃了追求,竟然在下班的时候和那个孙师傅一起来到我家里,当然妈妈只是以礼相待。而姐姐的态度很是严正,当她惊讶地看到那男青年来到我家,竟一晚上没给人好脸色看,反而让妈妈来打圆场。这事儿现在叫姐夫说起来,还绘声绘色,要知道,那个男青年就是现在的姐夫呢!当然姐夫并没有被姐姐的态度及妈妈的声明而吓退,反倒在工作中常常找各种借口来找姐姐,并在生活上关心她。后来也许姐姐被他的一些行动而感化了,对他的态度才稍稍有些改变。于是他在周末便时常骑了自行车走二十几里的土路来到我家里,帮妈妈姐姐一道儿做农活儿。可以说他是开了小镇自由恋爱的先河。
大姐结婚后,仍然将工资拿出来供我们读书,当时二姐三姐在高中,四姐与我在中学,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姐夫也非常支持大姐,支持我们读书。当时为了节省一些费用,我和四姐都借宿在大姐家里,他们的小家也便成了一个大家。他俩怕影响我们学习,常常不看电视,晚上姐姐织毛衣,姐夫便看书。大姐会织很多的东西,各色的毛线在大姐的手下变成了帽子围脖儿,变成了毛衣毛裤,这些衣物被在城里上学的姐姐们穿戴出来,都会惹城里同学们的艳羡呢。
在大姐和姐夫的支持下,二姐从大学毕业了,这样大姐才减轻了一点儿负担。因为二姐也如大姐一样地接过了供我们读书的过程。待我们都毕了业,大姐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妈妈爸爸已经借助二姐的力量来到了城里。看到大姐为了我们,总是穿得那样简朴,生活也是过得很是紧张,毕业后姐妹们总是想着怎样回报大姐,让她也感到温暖。
前段儿时间见到大姐时,大姐还说,哎,咱家就我文化水平低了,当时若是我接着读书,也能考上大学呢!看得出大姐心中的缺憾,要知道当时大姐可是班级里的尖子生呢!
而今,大姐的儿子也来到我们姐妹们所在的城市读大学了。到中秋坐在一起的时候,妈妈又要说那句老话,不过今年可能会换一下词句:哎,就少两个人哪!当然我们都知道那两个人指的是谁,而且也会倍加勾起我们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绪来。
当月圆的时候,大姐,你会想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