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不少御史谏官跃跃欲试。
一旦官家开口拒绝,他们便立即群起而攻,弹劾吕夷简欺君罔上,意图不轨。
“嗯,准奏!”
就看到赵祯毫不犹豫地答应,像是怕慢一秒吕夷简就反悔一样。
“官家,臣弹劾.”
<div class="contentadv"> 几乎就在赵祯同意的刹那,一个御史走了出来。
只是他刚开口就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随后一脸惊诧地抬起头看向赵祯道:“等会.官家,是臣耳朵坏了吗?刚才官家说什么?”
“朕说准奏!”
赵祯又重复了一遍,随后说道:“自此设政制院,位在政事堂、三司府、枢密院之上,统筹大宋一切事务。”
“这这这官家怎么能准奏了呢?”
“政制院岂不是恢复唐制?”
“若有人权知政制院,权力恐怕与丞相无异啊。”
下面百官顿时炸了锅,一个个震惊无比。
新设立的政制院统筹全国一切事务,跟唐朝制度差不多,甚至比唐朝宰相权力还大,与汉时丞相能比。
这不是分散皇权吗?
官家怎么会同意?
当下众人立马就有人站出来说道:“官家,万万不可。唐时宰相政出政事堂,以至国家乱象丛生,李林甫、杨国忠、卢杞等人为祸朝纲,切不能让宰相独揽大权。”
“政制院与政事堂已无分别,甚至权力犹有过之,这与古之丞相有何区别?若是有奸相出,岂不是要害了大宋江山?”
“胡说八道,吕相自上任以来,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如何当不得政制院?”
“现在大宋内忧外患,正需要吕相来独断纲乾!”
“呵呵,范希文说得不错,吕夷简正是奸相也,以往也不过是提拔门人弟子,让满朝皆是其子弟,如今居然欺瞒官家,还想妄上夺权,居心何在?”
“杜衍,你什么意思?”
“我什么意思?你心里清楚!”
下面的百官们吵做一团,各个党派之间互相争斗,叫骂不迭。
虽说吕党在朝中势力不小,可毕竟不能只手遮天,内部也有不少政敌,所以吕夷简的建议迅速遭到百官攻讦,即便吕党维护,也堵不住悠悠之口。
“叮叮叮叮!”
王守忠敲响了铜钲,清脆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垂拱殿。
百官们慢慢安静下来。
“好了。”
赵祯沉声道:“一个个在朝堂上争吵不休,成何体统?”
工部侍郎杜衍说道:“官家,设丞相之事,乃贻害也,万不能再立!”
“政制院的事情,是朕与诸位相公商议所置,为的是统筹全国大事,尔等不用争吵了。”
赵祯环顾众人道:“朕意已决。”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王曾、王随、宋绶、蔡齐、盛度乃至晏殊和范仲淹,全都站了出来同意。
这下就把百官们搞得更加傻眼。
因为王曾和吕夷简向来不合,王随和盛度也不是吕党的人,范仲淹更是跟吕夷简死对头。
怎么今天忽然他们全都站出来支持吕夷简啊,到底怎么回事?
朝堂上陈尧佐、贾昌朝、王拱辰、章得象、陈执中、刘元瑜、李谘、王德用、程琳等其余三司、枢密院、御史台、六部等高官互相对视。
他们其实也不一定和宰相成为团体,有些人还跟他们是政敌,但此时此刻,全都互相对视,都能看出对方眼中的疑惑。
这些人不蠢,他们作为此时的高级官员,有些还在未来几年内陆续担任宰相或者副宰相,必然一个个都是老狐狸,嗅觉敏锐地很。
官家和诸位相公最近几个月很反常,是他们早就注意到的事情。
有些东西他们也希望能够问出来,但吕夷简他们闭门谢客,即便偶尔能见到,问他们什么事情也都不说,让他们很是担心。
现在又看到眼下这个局面,就更加不解。因此一个个都不说话,保持沉默,静观其变。
就看到赵祯点点头道:“传诏,自今日起设政制院,有知院一人,位在诸相之上。有同知六人,位比宰相,候补同知两人,位比副相。”
“由吕夷简、王曾、王随、宋绶、蔡齐、盛度六位相公为同知政制院兼门下平章事及参知政事,晏殊为候补同知政制院兼户部尚书及三司副使,范仲淹为候补同知政制院兼权判开封府!”
“至于知院.”
赵祯停顿了一下,环顾下面,他看到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看着他。
有人惊愕,有人纳闷,有人狂喜,也有人期待。
因为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知政制院的人居然不是吕夷简,而是另有他人。
如果连吕夷简以及其余相公都不能执掌这政制院的话,那是否意味着政制院的掌控者会在下面的这些人里选呢?
一时间,下面的诸多计相、副计相、枢相、副枢相都激动起来。
毕竟三司使和枢密使已经是仅次于宰相和参知政事的官员,若知政制院里没有宰相,除了他们还能有谁?
“知皇城司赵骏,封宋国公,领政制院,统领全国政务!”
赵祯平静地说道。
顷刻间,下面的百官又炸了锅。
有不少御史谏官跃跃欲试。
一旦官家开口拒绝,他们便立即群起而攻,弹劾吕夷简欺君罔上,意图不轨。
“嗯,准奏!”
就看到赵祯毫不犹豫地答应,像是怕慢一秒吕夷简就反悔一样。
“官家,臣弹劾.”
<div class="contentadv"> 几乎就在赵祯同意的刹那,一个御史走了出来。
只是他刚开口就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随后一脸惊诧地抬起头看向赵祯道:“等会.官家,是臣耳朵坏了吗?刚才官家说什么?”
“朕说准奏!”
赵祯又重复了一遍,随后说道:“自此设政制院,位在政事堂、三司府、枢密院之上,统筹大宋一切事务。”
“这这这官家怎么能准奏了呢?”
“政制院岂不是恢复唐制?”
“若有人权知政制院,权力恐怕与丞相无异啊。”
下面百官顿时炸了锅,一个个震惊无比。
新设立的政制院统筹全国一切事务,跟唐朝制度差不多,甚至比唐朝宰相权力还大,与汉时丞相能比。
这不是分散皇权吗?
官家怎么会同意?
当下众人立马就有人站出来说道:“官家,万万不可。唐时宰相政出政事堂,以至国家乱象丛生,李林甫、杨国忠、卢杞等人为祸朝纲,切不能让宰相独揽大权。”
“政制院与政事堂已无分别,甚至权力犹有过之,这与古之丞相有何区别?若是有奸相出,岂不是要害了大宋江山?”
“胡说八道,吕相自上任以来,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如何当不得政制院?”
“现在大宋内忧外患,正需要吕相来独断纲乾!”
“呵呵,范希文说得不错,吕夷简正是奸相也,以往也不过是提拔门人弟子,让满朝皆是其子弟,如今居然欺瞒官家,还想妄上夺权,居心何在?”
“杜衍,你什么意思?”
“我什么意思?你心里清楚!”
下面的百官们吵做一团,各个党派之间互相争斗,叫骂不迭。
虽说吕党在朝中势力不小,可毕竟不能只手遮天,内部也有不少政敌,所以吕夷简的建议迅速遭到百官攻讦,即便吕党维护,也堵不住悠悠之口。
“叮叮叮叮!”
王守忠敲响了铜钲,清脆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垂拱殿。
百官们慢慢安静下来。
“好了。”
赵祯沉声道:“一个个在朝堂上争吵不休,成何体统?”
工部侍郎杜衍说道:“官家,设丞相之事,乃贻害也,万不能再立!”
“政制院的事情,是朕与诸位相公商议所置,为的是统筹全国大事,尔等不用争吵了。”
赵祯环顾众人道:“朕意已决。”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王曾、王随、宋绶、蔡齐、盛度乃至晏殊和范仲淹,全都站了出来同意。
这下就把百官们搞得更加傻眼。
因为王曾和吕夷简向来不合,王随和盛度也不是吕党的人,范仲淹更是跟吕夷简死对头。
怎么今天忽然他们全都站出来支持吕夷简啊,到底怎么回事?
朝堂上陈尧佐、贾昌朝、王拱辰、章得象、陈执中、刘元瑜、李谘、王德用、程琳等其余三司、枢密院、御史台、六部等高官互相对视。
他们其实也不一定和宰相成为团体,有些人还跟他们是政敌,但此时此刻,全都互相对视,都能看出对方眼中的疑惑。
这些人不蠢,他们作为此时的高级官员,有些还在未来几年内陆续担任宰相或者副宰相,必然一个个都是老狐狸,嗅觉敏锐地很。
官家和诸位相公最近几个月很反常,是他们早就注意到的事情。
有些东西他们也希望能够问出来,但吕夷简他们闭门谢客,即便偶尔能见到,问他们什么事情也都不说,让他们很是担心。
现在又看到眼下这个局面,就更加不解。因此一个个都不说话,保持沉默,静观其变。
就看到赵祯点点头道:“传诏,自今日起设政制院,有知院一人,位在诸相之上。有同知六人,位比宰相,候补同知两人,位比副相。”
“由吕夷简、王曾、王随、宋绶、蔡齐、盛度六位相公为同知政制院兼门下平章事及参知政事,晏殊为候补同知政制院兼户部尚书及三司副使,范仲淹为候补同知政制院兼权判开封府!”
“至于知院.”
赵祯停顿了一下,环顾下面,他看到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看着他。
有人惊愕,有人纳闷,有人狂喜,也有人期待。
因为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知政制院的人居然不是吕夷简,而是另有他人。
如果连吕夷简以及其余相公都不能执掌这政制院的话,那是否意味着政制院的掌控者会在下面的这些人里选呢?
一时间,下面的诸多计相、副计相、枢相、副枢相都激动起来。
毕竟三司使和枢密使已经是仅次于宰相和参知政事的官员,若知政制院里没有宰相,除了他们还能有谁?
“知皇城司赵骏,封宋国公,领政制院,统领全国政务!”
赵祯平静地说道。
顷刻间,下面的百官又炸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