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东北虎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天,张学良就让人拍电报请梁思成教授来北平一趟,张学良准备让梁思成担任主设计师设计建造一座新的中华大学,地址张学良昨天晚上都想好了,就在北平西北玉泉山下,毗邻燕京大学,这里外有西山可借,内有泉水可引,风景秀丽,清代这里是著名的三山五园。将学校建在这里,能让学生们可以远离喧嚣的市区安静学习。后世这里是海淀区八大学院。虽然担任中华大学校长是李石曾等人赶鸭子上架,但是既然答应了,就一定要干好,中华大学校区太多,分散在北平城内各处,不方便管理,所以最好专门修建新校区,将各个学院迁到一处。
而且作为中华大学这个响当当的牌子,当然要有最好最优美的的校园了!做出决定之后,张学良立即安排秘书长王树翰联系北平市政当局到城西北进行土地征购事宜。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啊!其后,张学良一直和杨琨保持联系,商量这个学校应该怎么建,虽然委托给梁思成来设计,但是张学良希望在梁思成到之前,自己能有一个初步的构想,希望这所大学能够有更多自己的痕迹。
昨天晚上,张学良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1952年,新中国在北京西北郊建设学院区,沿着学院路两侧建设八所理工科专业学院,在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建筑工人们日夜赶工,仅花了一年多时间,北起清华东路,南到蓟门桥,在当时还是一片荒芜的庄稼地上八大学院相继破土动工。八个学校校园两两相对,由北向南排开,中间形成一条宽阔的大道,这就是北京最早的大学城。这么大的工程在一年多时间内初步完工,让当时知识分子见识到社会主义专政的威力。张学良想能不能在一年内完成中华大学校区的建设,也让国内外看到自己的能力!
说干就干,张学良当即请来了中华大学(还没有正式改名为中华大学)几大学院的院长,法商学院院长白鹏飞、工学院院长张贻惠、医学院院长徐诵明、农学院院长许璇、女子文理学院刘半农和北洋工学院院长竺可桢。虽然,还没有得到政府的正式任命,但是张学良担任中华大学校长得到了众院长乃至整个北平教育界的认可。在座的众位院长得知张学良答应出任校长都很兴奋,指望着张学良能够砸下大笔的钱帮助学校的运转。接到张学良秘书处的电话,惊讶于张学良的急不可耐,同时也兴奋,不知道张学良会有什么重大消息。
寒暄片刻,张学良讲述了自己对于中华大学的规划。在张学良看来,北洋工学院位于天津,合并到中华大学后并不方便管理,所以,北洋工学院将会独立建校,恢复北洋大学的名称,那些往返北平天津兼职教学的教授一律辞退,那些跟着学阀闹事的学生一律辞退。中华大学将集中在北平新建的校区内,张学良规划的新校区广达八千余亩,规划分成教学区、科研试验区、行政区、学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和后勤保卫区。主要建筑包括行政楼一座、教学楼一座、实验楼一座以及一座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其他包括学生宿舍、教职工公寓、教授别墅群和体育场,张学良希望能在一年内主体建筑能够全部完工,各学院全部入住,后续建设再逐步进行,至于其他绿化等将由学生们逐步完善。目前,中华大学几大学院学生总数不过三千人,明年新校区建好后容纳这些学生绰绰有余,之后再逐年增建,在两年内将中华大学扩大为万人大学,在十年内扩建为五万在校生。
几位院长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即就能住进新校区,八千亩啊!这得多大啊!张学良继续说道,中华大学既然以中华为名,当然必须要院系齐全,成为中国大学的榜样。所以首先必须筹建国学院,虽然张学良认为当前理工科对于中国最为重要,但是作为立志成为中国第一大学的中华大学怎么能没有国学院呢?在这个中华文化沦亡逐渐边缘化的时候,正需要对国学,即儒释道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并加以科学应用,张学良准备邀请张君劢担任院长。此外需要建立理学院,培养基础科学研究,包括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材料系、生物系、工程系。至于工学院,张学良希望增设内燃机系、航空系、航海系以及铁道工程系。理学院和工学院若有师资不足,张学良准备再从美国招聘一批大学讲师和博士生扩充中华大学的师资力量,甚至可以考虑聘请美国有志于帮助中国的大学教授来华任教。除此之外,张学良还希望在中华大学筹建研究生院,目前中国的大学只能教授本科生,最优秀的少数学生能够到欧美国家留学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这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张学良联系美国、德国和英国等欧美高等教育强国,千方百计扩大留学名额;另一方... -->>
第二天,张学良就让人拍电报请梁思成教授来北平一趟,张学良准备让梁思成担任主设计师设计建造一座新的中华大学,地址张学良昨天晚上都想好了,就在北平西北玉泉山下,毗邻燕京大学,这里外有西山可借,内有泉水可引,风景秀丽,清代这里是著名的三山五园。将学校建在这里,能让学生们可以远离喧嚣的市区安静学习。后世这里是海淀区八大学院。虽然担任中华大学校长是李石曾等人赶鸭子上架,但是既然答应了,就一定要干好,中华大学校区太多,分散在北平城内各处,不方便管理,所以最好专门修建新校区,将各个学院迁到一处。
而且作为中华大学这个响当当的牌子,当然要有最好最优美的的校园了!做出决定之后,张学良立即安排秘书长王树翰联系北平市政当局到城西北进行土地征购事宜。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啊!其后,张学良一直和杨琨保持联系,商量这个学校应该怎么建,虽然委托给梁思成来设计,但是张学良希望在梁思成到之前,自己能有一个初步的构想,希望这所大学能够有更多自己的痕迹。
昨天晚上,张学良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1952年,新中国在北京西北郊建设学院区,沿着学院路两侧建设八所理工科专业学院,在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建筑工人们日夜赶工,仅花了一年多时间,北起清华东路,南到蓟门桥,在当时还是一片荒芜的庄稼地上八大学院相继破土动工。八个学校校园两两相对,由北向南排开,中间形成一条宽阔的大道,这就是北京最早的大学城。这么大的工程在一年多时间内初步完工,让当时知识分子见识到社会主义专政的威力。张学良想能不能在一年内完成中华大学校区的建设,也让国内外看到自己的能力!
说干就干,张学良当即请来了中华大学(还没有正式改名为中华大学)几大学院的院长,法商学院院长白鹏飞、工学院院长张贻惠、医学院院长徐诵明、农学院院长许璇、女子文理学院刘半农和北洋工学院院长竺可桢。虽然,还没有得到政府的正式任命,但是张学良担任中华大学校长得到了众院长乃至整个北平教育界的认可。在座的众位院长得知张学良答应出任校长都很兴奋,指望着张学良能够砸下大笔的钱帮助学校的运转。接到张学良秘书处的电话,惊讶于张学良的急不可耐,同时也兴奋,不知道张学良会有什么重大消息。
寒暄片刻,张学良讲述了自己对于中华大学的规划。在张学良看来,北洋工学院位于天津,合并到中华大学后并不方便管理,所以,北洋工学院将会独立建校,恢复北洋大学的名称,那些往返北平天津兼职教学的教授一律辞退,那些跟着学阀闹事的学生一律辞退。中华大学将集中在北平新建的校区内,张学良规划的新校区广达八千余亩,规划分成教学区、科研试验区、行政区、学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和后勤保卫区。主要建筑包括行政楼一座、教学楼一座、实验楼一座以及一座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其他包括学生宿舍、教职工公寓、教授别墅群和体育场,张学良希望能在一年内主体建筑能够全部完工,各学院全部入住,后续建设再逐步进行,至于其他绿化等将由学生们逐步完善。目前,中华大学几大学院学生总数不过三千人,明年新校区建好后容纳这些学生绰绰有余,之后再逐年增建,在两年内将中华大学扩大为万人大学,在十年内扩建为五万在校生。
几位院长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即就能住进新校区,八千亩啊!这得多大啊!张学良继续说道,中华大学既然以中华为名,当然必须要院系齐全,成为中国大学的榜样。所以首先必须筹建国学院,虽然张学良认为当前理工科对于中国最为重要,但是作为立志成为中国第一大学的中华大学怎么能没有国学院呢?在这个中华文化沦亡逐渐边缘化的时候,正需要对国学,即儒释道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并加以科学应用,张学良准备邀请张君劢担任院长。此外需要建立理学院,培养基础科学研究,包括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材料系、生物系、工程系。至于工学院,张学良希望增设内燃机系、航空系、航海系以及铁道工程系。理学院和工学院若有师资不足,张学良准备再从美国招聘一批大学讲师和博士生扩充中华大学的师资力量,甚至可以考虑聘请美国有志于帮助中国的大学教授来华任教。除此之外,张学良还希望在中华大学筹建研究生院,目前中国的大学只能教授本科生,最优秀的少数学生能够到欧美国家留学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这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张学良联系美国、德国和英国等欧美高等教育强国,千方百计扩大留学名额;另一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