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问鼎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厮混,只对行军打仗感兴趣,却忽视了至关重要的人际关系。
却说赵平,此时仍在考虑名份问题。其实作为一个现代穿越的人,他的思想仍然停留在后世的民主之中,对于封建社会这些局限还是有些抵触的。对于这些所谓的大义名分,有着本能般的抵触。
多年来受到的教育使他始终坚定不移的相信,民生才是根本!即便是受到了近二十年的封建思想、环境、生活的熏陶,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也丝毫未曾改变!这些已经融入到了他的血液中,使他始终有一种近乎病态的坚持!
当然,他也知道,社会的展必须按部就班,任何拔苗助长的行为都会使自己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如现在在并州实行的新政,若是按照他的本意,他会彻底的进行改革,但很明显,现有的社会体制根本没有条件支持如此激进的改革。因此,他不得不后退一步,仅仅将土地政策进行了一番改革。
土地毕竟关乎国计民生,而且中国百姓对于土地的执着使得赵平在实行新政时,只要是对百姓有好处的政策,这些百姓是万万不会拒绝的!正是依凭这个契机,赵平才能顺利的将新政实施下来。
即便如此,所面对的阻力也是极大的!若不是有军权在手,再加上他坚决的态度与立场,新政还是无法顺利的实施下去的。
既然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赵平相信,只要能够使自己的实力始终保持着旺盛的上升态势,新政这个新生事物终究会变成一种民众的习惯,而坚持下去!
因此,他需要更多的人才,更大的实力,以及更广阔的空间,来保证这一切的完成!
他忽然想起了春秋五霸,以及后来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毫无疑问,五霸与曹操的这种做法在自己的实力还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收到的效果是巨大的!尊奉一个名义上的天子,使自己站在了大义名份的制高点之上,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才般的主意!等自己的实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这个名义上的天子还不是案板上的鱼肉,任自己宰割吗?
只是,目前的汉帝却偏安于江南,自己现在根本无法做到!因此,也只有想别的办法了。只是赵平目前并没有太好的办法来名正言顺的吸纳人才。
虽然这个时代已经是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处在这个时代的人才都清醒的认识到,这个混乱的时代给了他们一条光辉的出路!原本被世家把持的政局因为动乱的时局而被打破,各路诸侯为了自己的霸业,不遗余力的招揽着各地有名的、无名的贤才。
而这些贤才们自然也都想找到一条好的出路,于是待价而沽,于是一拍即合,上演着一幕幕明主贤臣的戏码。
而赵平从先天上便无法扮演一个三顾茅庐的明主的角色,因为他名不正,所以,便言不顺!
真是一个令人挠头的问题!虽说在赵平眼中,那些待价而沽的所谓贤才并没有多少能够真正的让他眼前一亮,但并州的储备人才实在是太少了!偌大的一个官府需要运作,各种各样的事务需要处理,对于人力的需求绝对不是一个小数!
赵平很明白,贤才只需要几个便够了,而那些实际办事的人员,并不需要他们的能力有多么的突出,只需要他们兢兢业业的按照既定的路线实施下去即可,执行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对于所谓的人才,赵平并不苛求,而且做足了各种准备,以确保并州对各类人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但即便是赵平不苛求,准备工作做的也十分到位,但来并州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其实在于各诸侯之间的博弈,那个诸侯不想一登大统,成就不世之霸业?而保证自己成就霸业的基础却还在人才、财力的储备之上。
人就这么多,自己多争取一个,既提升的自己的实力,从另一方面上来说,又何尝不是削弱了竞争对手的实力呢?
你死我活的争斗不仅仅出现在战场之上,而是包含在个个方面!
目送着大队人马扬起漫天烟尘渐行渐远,王化知道,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自己一家已经绑上了赵家的战车!
赵平出之前,并未给王化留下什么指示、吩咐之类的话。在赵平看来,如今并非他进入辽东,甚至是幽州的最佳时机。留下这么一枚棋子,对他,对并州而言都不是什么坏事;但若是说这枚棋子能够挥多大的作用,赵平还真的未曾奢望。
对于赵平的平淡,王化也有些意外。在他想来,既然自己已经投靠了赵平,那么赵平吩咐一些事情也是无可厚非。只是他没想到,赵平竟然就这么简简单单的走了,没有交代,没有吩咐。这让王化不由得有些患得患失起来。
莫非赵平并不是真心接纳自己,还是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
高句丽的历史开始于公元前37年,由夫余人**所建,起初建都于纥升骨城。**建国后,沸流国来降。公元前32年,又兵征服长白山东南。公元前28年,再以武力攻灭北沃沮。开始了其作为一名东北地区较强大部落酋长的历史。不过,该部落最初成为汉朝郡县体制中的行政单位,并在随后的几百年中最终展成为一个割据一方的王国。
如今的高句丽正在邱林的率领下,全力对夫余用兵!数百年来,夫余与高句丽始终是恩怨交织,互相攻伐,皆是欲消灭对方而后快!
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战争,战争成为了两个民族之间的主旋律,使得两个民族之间势同水火!双方你方唱罢我登场,互有攻守,完全是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
民族之间的矛盾永远是尖锐到无法调和的矛盾!除了一方彻底的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之外,再没有别的结局。特别是两个正在谋求展的民族,这种争斗便更加的不死不休起来。
高句丽与夫余两个民族之间的斗争持续了数百年,从夫余的强势,占据压倒性的优势,直到现在的旗鼓相当,高句丽略占上风。这数百年来,可以说是高句丽自强不息的抗争史;也可以说是夫余的衰落史,岁月公平的见证了他们之间的兴盛与衰落。
如今高句丽与夫余正在高句丽建国时的故都纥升骨城展开决战!况且,自从乐浪、带方二郡被高句丽趁东汉末年,国内动乱之际占领之后,二郡的汉人纷纷迁入幽州,这二郡早已不复之前的繁盛!如今的乐浪、带方二郡,虽然名义上还是郡的编制,但论规模却连中原的一个县都比不上。
再加上与夫余无休止的战争,高句丽的国力早被掏空,之所以还能压制住夫余,则是因为夫余与高句丽一样,早已被连年的战争掏空了国力。
乐浪守将朱六得到斥候的报告,说是一支万余人的汉军直奔乐浪而来时,他正与自己的小妾白昼,乍闻消息,吓得他一个激灵,手忙脚乱的套好衣衫,便来到了府衙。
乐浪的大小官员此时也得到了消息,纷纷汇聚在府衙之中,聚在一起,各自表着自己的见解,一时之间,往日安静的府衙此时却如菜市场一般热闹。
厮混,只对行军打仗感兴趣,却忽视了至关重要的人际关系。
却说赵平,此时仍在考虑名份问题。其实作为一个现代穿越的人,他的思想仍然停留在后世的民主之中,对于封建社会这些局限还是有些抵触的。对于这些所谓的大义名分,有着本能般的抵触。
多年来受到的教育使他始终坚定不移的相信,民生才是根本!即便是受到了近二十年的封建思想、环境、生活的熏陶,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也丝毫未曾改变!这些已经融入到了他的血液中,使他始终有一种近乎病态的坚持!
当然,他也知道,社会的展必须按部就班,任何拔苗助长的行为都会使自己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如现在在并州实行的新政,若是按照他的本意,他会彻底的进行改革,但很明显,现有的社会体制根本没有条件支持如此激进的改革。因此,他不得不后退一步,仅仅将土地政策进行了一番改革。
土地毕竟关乎国计民生,而且中国百姓对于土地的执着使得赵平在实行新政时,只要是对百姓有好处的政策,这些百姓是万万不会拒绝的!正是依凭这个契机,赵平才能顺利的将新政实施下来。
即便如此,所面对的阻力也是极大的!若不是有军权在手,再加上他坚决的态度与立场,新政还是无法顺利的实施下去的。
既然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赵平相信,只要能够使自己的实力始终保持着旺盛的上升态势,新政这个新生事物终究会变成一种民众的习惯,而坚持下去!
因此,他需要更多的人才,更大的实力,以及更广阔的空间,来保证这一切的完成!
他忽然想起了春秋五霸,以及后来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毫无疑问,五霸与曹操的这种做法在自己的实力还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收到的效果是巨大的!尊奉一个名义上的天子,使自己站在了大义名份的制高点之上,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才般的主意!等自己的实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这个名义上的天子还不是案板上的鱼肉,任自己宰割吗?
只是,目前的汉帝却偏安于江南,自己现在根本无法做到!因此,也只有想别的办法了。只是赵平目前并没有太好的办法来名正言顺的吸纳人才。
虽然这个时代已经是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处在这个时代的人才都清醒的认识到,这个混乱的时代给了他们一条光辉的出路!原本被世家把持的政局因为动乱的时局而被打破,各路诸侯为了自己的霸业,不遗余力的招揽着各地有名的、无名的贤才。
而这些贤才们自然也都想找到一条好的出路,于是待价而沽,于是一拍即合,上演着一幕幕明主贤臣的戏码。
而赵平从先天上便无法扮演一个三顾茅庐的明主的角色,因为他名不正,所以,便言不顺!
真是一个令人挠头的问题!虽说在赵平眼中,那些待价而沽的所谓贤才并没有多少能够真正的让他眼前一亮,但并州的储备人才实在是太少了!偌大的一个官府需要运作,各种各样的事务需要处理,对于人力的需求绝对不是一个小数!
赵平很明白,贤才只需要几个便够了,而那些实际办事的人员,并不需要他们的能力有多么的突出,只需要他们兢兢业业的按照既定的路线实施下去即可,执行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对于所谓的人才,赵平并不苛求,而且做足了各种准备,以确保并州对各类人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但即便是赵平不苛求,准备工作做的也十分到位,但来并州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其实在于各诸侯之间的博弈,那个诸侯不想一登大统,成就不世之霸业?而保证自己成就霸业的基础却还在人才、财力的储备之上。
人就这么多,自己多争取一个,既提升的自己的实力,从另一方面上来说,又何尝不是削弱了竞争对手的实力呢?
你死我活的争斗不仅仅出现在战场之上,而是包含在个个方面!
目送着大队人马扬起漫天烟尘渐行渐远,王化知道,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自己一家已经绑上了赵家的战车!
赵平出之前,并未给王化留下什么指示、吩咐之类的话。在赵平看来,如今并非他进入辽东,甚至是幽州的最佳时机。留下这么一枚棋子,对他,对并州而言都不是什么坏事;但若是说这枚棋子能够挥多大的作用,赵平还真的未曾奢望。
对于赵平的平淡,王化也有些意外。在他想来,既然自己已经投靠了赵平,那么赵平吩咐一些事情也是无可厚非。只是他没想到,赵平竟然就这么简简单单的走了,没有交代,没有吩咐。这让王化不由得有些患得患失起来。
莫非赵平并不是真心接纳自己,还是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
高句丽的历史开始于公元前37年,由夫余人**所建,起初建都于纥升骨城。**建国后,沸流国来降。公元前32年,又兵征服长白山东南。公元前28年,再以武力攻灭北沃沮。开始了其作为一名东北地区较强大部落酋长的历史。不过,该部落最初成为汉朝郡县体制中的行政单位,并在随后的几百年中最终展成为一个割据一方的王国。
如今的高句丽正在邱林的率领下,全力对夫余用兵!数百年来,夫余与高句丽始终是恩怨交织,互相攻伐,皆是欲消灭对方而后快!
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战争,战争成为了两个民族之间的主旋律,使得两个民族之间势同水火!双方你方唱罢我登场,互有攻守,完全是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
民族之间的矛盾永远是尖锐到无法调和的矛盾!除了一方彻底的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之外,再没有别的结局。特别是两个正在谋求展的民族,这种争斗便更加的不死不休起来。
高句丽与夫余两个民族之间的斗争持续了数百年,从夫余的强势,占据压倒性的优势,直到现在的旗鼓相当,高句丽略占上风。这数百年来,可以说是高句丽自强不息的抗争史;也可以说是夫余的衰落史,岁月公平的见证了他们之间的兴盛与衰落。
如今高句丽与夫余正在高句丽建国时的故都纥升骨城展开决战!况且,自从乐浪、带方二郡被高句丽趁东汉末年,国内动乱之际占领之后,二郡的汉人纷纷迁入幽州,这二郡早已不复之前的繁盛!如今的乐浪、带方二郡,虽然名义上还是郡的编制,但论规模却连中原的一个县都比不上。
再加上与夫余无休止的战争,高句丽的国力早被掏空,之所以还能压制住夫余,则是因为夫余与高句丽一样,早已被连年的战争掏空了国力。
乐浪守将朱六得到斥候的报告,说是一支万余人的汉军直奔乐浪而来时,他正与自己的小妾白昼,乍闻消息,吓得他一个激灵,手忙脚乱的套好衣衫,便来到了府衙。
乐浪的大小官员此时也得到了消息,纷纷汇聚在府衙之中,聚在一起,各自表着自己的见解,一时之间,往日安静的府衙此时却如菜市场一般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