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家父隋炀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隋今年的科考,与往年不同,因为它举办了两次。
第一次简直就是走过场,从各地奔赴京师的举人,被吏部筛选了一个干干净净,一个参加殿试的都没有。
所以大家以为,之所以要办第二场,是皇帝觉得太丢人,好像我大隋没有人才一样。
于是才有了十科取士,其中八科,其实并不怎么被人重视,因为大家都听说了,今年新增了一个进士,只要能考上进士,直接就可以入仕为官。
往年的科考,风声小,雨点也小,但今年的第二场,不一样了,来了很多大人物,十四岁至六十岁,都有。
因为所设十科,涵盖极广,其中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这几科看重的是名望。
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看重的学问。
膂力骄壮,就是看身体了,当然,长相也算。
实际上,这十科等于的放宽了成为举人的条件,以前只重学问,现在宽松了,你人品好,也行。
所以这第二场科考,极为轰动,各地被举荐上来的举人,一窝蜂的进入大兴。
科考,以前都是归吏部管,但是今年的第二场,杨广划归给了礼部,于是现在的礼部,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
或许是因为杨广觉得牛弘在这方面,比杨恭仁做的好。
要说大隋的科考,黑暗到了什么地步,那就要提到一个人,许敬宗。
这个人在唐朝混的非常好,一直到了武则天时期,仍属中枢大员,还有不少诗篇流传于世。
但是眼下的许敬宗,才十四岁。
本来大隋的科考,原本设置的最低年龄是十五岁,但今年第二场,临时改成了十四岁。
许敬宗当然没有这个本事,但是他的爹许善心,是礼部侍郎,所以许敬宗今年,以老家余杭郡举人的身份,参加科考。
他才十四岁,就要与一群五六十岁的儒士竞争上岗,可知进士这一科,是多么的吸引人。
还有一个人叫孔颖达,孔子三十二代孙,历史上,会成为李世民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他的老家在冀州信都郡,也就是韦圆成冀州刺史府所在,往年的名额轮不到他。
但是今年,他运气比较好,第一场科考的三个人已经铩羽而归,第二场的名额比较急促,所以韦圆成就把机会给了他,原因是孔颖达的老师叫刘焯,现任国子监下设四门之一的太学博士。
还有一个叫杨纂的,今年十六岁,弘农杨氏出身,论族内辈分,他管杨素叫哥。
弘农郡的名额,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捞的上的,事实上,平时杨家也不怎么将这个名额放在眼里。
但今年不同了,有进士,考中就能做官。
.......
大隋英才,共聚一堂,只为进士而来。
礼部那边已经是忙的焦头烂额,紧急与国子监商量,腾出几间考场出来,考官除了礼部尚书牛弘、侍郎许善心,侍郎薛道实之外,还有国子监博士萧该,国子监博士徐文远,国子监助教包恺,太子中舍人姚察,内史侍郎虞世基等等。
太子杨昭,为主考官。
只要是这些人认为过关的,都可以参加殿试,能不能成进士,得看杨广。
杨坚以前的殿试,大多是湖弄,身边有裴矩帮着策问,再看出身不错,人也顺眼,基本就差不多了。
但是杨广可不一样,杨广是有真才学的,资治通鉴记载:帝自负才学,每骄天下之士,尝谓侍臣曰:“天下皆谓朕承藉绪余而有四海,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
意思就是,都说我这皇帝,是接我爸的班,但如果让我和天下的士大夫一起考试,还是我当皇帝。
虽然有些自负,但没点真才实学,也不敢这么自负。
经过长达半个月的考核,礼部这边推选了六十人入朝,参加殿试。
其中内定的三名崔氏子弟,其实在这些人当中,根本不算出彩,最牛逼的,竟然是许善心的儿子许敬宗。
人人都以为他靠爹,谁知道人家靠自己,这个人,是所有参加殿试的举人里面,杨广最喜欢的。
十四岁入仕,直接就进了门下省做了给事郎,正八品。
至于崔家那三个名额,分别给了大房、小房、荥阳房的三名子弟,全都外放去了南方,两个太守,一个刺史。
不过清河大房有一名崔姓子弟,叫崔韦,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走的不是进士科,而是膂力骄壮,但却被杨广一眼相中,直接做了自己的千牛备身。
这个人,是崔复礼的亲孙子,面子算是给的满满当当。
今年的第二场科考,杨广还是非常满意的,总共遴选出二十四名进士,分别授予职位,有... -->>
大隋今年的科考,与往年不同,因为它举办了两次。
第一次简直就是走过场,从各地奔赴京师的举人,被吏部筛选了一个干干净净,一个参加殿试的都没有。
所以大家以为,之所以要办第二场,是皇帝觉得太丢人,好像我大隋没有人才一样。
于是才有了十科取士,其中八科,其实并不怎么被人重视,因为大家都听说了,今年新增了一个进士,只要能考上进士,直接就可以入仕为官。
往年的科考,风声小,雨点也小,但今年的第二场,不一样了,来了很多大人物,十四岁至六十岁,都有。
因为所设十科,涵盖极广,其中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这几科看重的是名望。
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看重的学问。
膂力骄壮,就是看身体了,当然,长相也算。
实际上,这十科等于的放宽了成为举人的条件,以前只重学问,现在宽松了,你人品好,也行。
所以这第二场科考,极为轰动,各地被举荐上来的举人,一窝蜂的进入大兴。
科考,以前都是归吏部管,但是今年的第二场,杨广划归给了礼部,于是现在的礼部,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
或许是因为杨广觉得牛弘在这方面,比杨恭仁做的好。
要说大隋的科考,黑暗到了什么地步,那就要提到一个人,许敬宗。
这个人在唐朝混的非常好,一直到了武则天时期,仍属中枢大员,还有不少诗篇流传于世。
但是眼下的许敬宗,才十四岁。
本来大隋的科考,原本设置的最低年龄是十五岁,但今年第二场,临时改成了十四岁。
许敬宗当然没有这个本事,但是他的爹许善心,是礼部侍郎,所以许敬宗今年,以老家余杭郡举人的身份,参加科考。
他才十四岁,就要与一群五六十岁的儒士竞争上岗,可知进士这一科,是多么的吸引人。
还有一个人叫孔颖达,孔子三十二代孙,历史上,会成为李世民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他的老家在冀州信都郡,也就是韦圆成冀州刺史府所在,往年的名额轮不到他。
但是今年,他运气比较好,第一场科考的三个人已经铩羽而归,第二场的名额比较急促,所以韦圆成就把机会给了他,原因是孔颖达的老师叫刘焯,现任国子监下设四门之一的太学博士。
还有一个叫杨纂的,今年十六岁,弘农杨氏出身,论族内辈分,他管杨素叫哥。
弘农郡的名额,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捞的上的,事实上,平时杨家也不怎么将这个名额放在眼里。
但今年不同了,有进士,考中就能做官。
.......
大隋英才,共聚一堂,只为进士而来。
礼部那边已经是忙的焦头烂额,紧急与国子监商量,腾出几间考场出来,考官除了礼部尚书牛弘、侍郎许善心,侍郎薛道实之外,还有国子监博士萧该,国子监博士徐文远,国子监助教包恺,太子中舍人姚察,内史侍郎虞世基等等。
太子杨昭,为主考官。
只要是这些人认为过关的,都可以参加殿试,能不能成进士,得看杨广。
杨坚以前的殿试,大多是湖弄,身边有裴矩帮着策问,再看出身不错,人也顺眼,基本就差不多了。
但是杨广可不一样,杨广是有真才学的,资治通鉴记载:帝自负才学,每骄天下之士,尝谓侍臣曰:“天下皆谓朕承藉绪余而有四海,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
意思就是,都说我这皇帝,是接我爸的班,但如果让我和天下的士大夫一起考试,还是我当皇帝。
虽然有些自负,但没点真才实学,也不敢这么自负。
经过长达半个月的考核,礼部这边推选了六十人入朝,参加殿试。
其中内定的三名崔氏子弟,其实在这些人当中,根本不算出彩,最牛逼的,竟然是许善心的儿子许敬宗。
人人都以为他靠爹,谁知道人家靠自己,这个人,是所有参加殿试的举人里面,杨广最喜欢的。
十四岁入仕,直接就进了门下省做了给事郎,正八品。
至于崔家那三个名额,分别给了大房、小房、荥阳房的三名子弟,全都外放去了南方,两个太守,一个刺史。
不过清河大房有一名崔姓子弟,叫崔韦,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走的不是进士科,而是膂力骄壮,但却被杨广一眼相中,直接做了自己的千牛备身。
这个人,是崔复礼的亲孙子,面子算是给的满满当当。
今年的第二场科考,杨广还是非常满意的,总共遴选出二十四名进士,分别授予职位,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