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回到明朝当太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此前诸官自然已经得到了吩咐。邹干等人很是感激,相互议论:“太后皇帝尊贤爱士,此乃斯文之幸。”
李绍也说:“我朝最重经筵,以为讲学第一事,意在使帝王的讲学不致间断,以收持之以恒之效。只是天长日久,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尤其进讲儒臣无帝师之名,官秩又卑,实无尊严可言,天子若是不愿学习,往往以风雪或者身体抱恙免学,着实无奈。”
大家半是庆幸、半是叹息的听倪谦说起一件事:“景泰元年开经筵,先帝每次去听课,就命内官撒钱,任讲官捡拾,号称‘恩典’;后来还是汪太后劝说住,这才待讲官以礼。”
他发出感叹:“太后虽是女流,却是礼贤下士;我等能遇此贤主,也是幸事。”
群臣纷纷颔首,只是走在最前面的于谦没有说话。
前往武英殿的路上,凤辇上的汪舜华没来由的想到了当年从内官嘴里知道景帝干的蠢事。
内官是当做趣事跟皇后报告的,然而汪舜华却不能当做有趣,反而要整肃衣冠,正颜劝谏:“天地君亲师,君虽然在前面,但也要尊重老师,彰显自己礼贤下士。”
景帝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有趣,好歹皇帝,场面话能说:“知道讲官辛苦,所以犒赏他们辛劳。”
汪舜华劝说:“你这样让他们捡钱,哪里是在犒赏,分明是在拿人当猴儿耍。所谓‘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纵使讲官面上称呼皇帝英明,他们心里会怎么想,士大夫会怎么想?如果你连讲官都不尊重,那么其他的文官呢,他们能够得到尊重吗?皇帝不尊重文官,那么中官又会尊重朝臣吗?朝臣会愿意为你效命吗?”
景帝马上警铃大振,想到当时还没有回朝的太上皇,也是有儿子的,必须端正态度。于是以后再没干过这种事,而是按照汪舜华的建议,老师讲完了就赐坐、赐茶,如果时间稍微晚一点,还要赐饭;如果是遇上经筵,讲课的老师赏赐银一两、绢帛两匹;其他讲官侍从官则赏绢帛一匹。
当然景帝能听进去这些,不单是宠爱汪舜华,而是确实尊重知识分子。藩王出身,兼之长期不得见天日,此前能够结识高级知识分子的机会实在有限,本能存了一份敬畏和尊重。
汪舜华的思绪回到很久以前,看景帝一身疲惫的回来,听他说:“上次去文华殿侧殿,看到翰林院吕原、倪谦二人在教小内侍读书,我就在殿中的椅子上坐了坐;结果前两天我再去,他们居然都站着讲书。我问他们原因,两人回答说:‘君父坐过的地方,臣子不能再坐。’既然如此,我以后出巡馆阁部院,就都不坐了,免得辛苦了各位先生。今儿去兵部找于先生商量北方的事,站了一下午。”
汪舜华真心觉得,景帝不应该受到那样的待遇。
戴荃给皇帝介绍了今天参加经筵的国家重臣和侍奉日讲的老师,汪舜华则隔着珠帘吩咐:“这些都是国家的重臣,你要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跟着他们好好读书求学,做一个有学问、有品性、有担当的好皇帝,以后承继你父皇的大业,更好的造福苍生社稷。”
皇帝听得半懂不懂,但是群臣听得很熨帖。
今天是皇帝上课的第一天,由邹干进讲《三字经》。此前,戴荃和永安公主已经开始教皇帝读书认字和一些礼仪、道理。事先经过演练,加上书也是提前学过,皇帝不仅礼仪规范,而且诵读准确,大家都很满意:皇帝很聪明,这样培养,假以时日,一定是个盛世明君。
看着汪太后的目光也变好了些:这个女人虽然不走寻常路,但确实是为了皇帝好。
跟在皇帝后面一起上课的还有从几个和他同龄的孩子。此前,汪舜华下令在文武勋贵子孙还有京城里选择适龄儿童,陪他一起读书。这样有比较才会有进步,皇帝才会有向上的动力;此外,也方便他以后用人。
于谦还没有抱上孙子,高谷、萧滋的孙子年龄都不小了,商辂的长孙汝谦比皇帝小一岁,倒是不错,他的父亲商良臣也是颇有名气的才子;李贤的次子李钦和皇帝同龄;程信的三儿子敏行比皇帝大两岁,他哥是天下闻名的神童,估计他也不会差;另外一个神童李东阳的弟弟李东川,和商汝谦同龄,也让他进去了;刘中敷已经去世,儿子刘琏职务不算高,但是勤勉清廉,敢于言事,其子刘机今年只有六岁,虽然比不上程敏政李东阳,但也相当聪明,于是选了;当然还从勋贵子弟中选择了几位。
此前诸官自然已经得到了吩咐。邹干等人很是感激,相互议论:“太后皇帝尊贤爱士,此乃斯文之幸。”
李绍也说:“我朝最重经筵,以为讲学第一事,意在使帝王的讲学不致间断,以收持之以恒之效。只是天长日久,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尤其进讲儒臣无帝师之名,官秩又卑,实无尊严可言,天子若是不愿学习,往往以风雪或者身体抱恙免学,着实无奈。”
大家半是庆幸、半是叹息的听倪谦说起一件事:“景泰元年开经筵,先帝每次去听课,就命内官撒钱,任讲官捡拾,号称‘恩典’;后来还是汪太后劝说住,这才待讲官以礼。”
他发出感叹:“太后虽是女流,却是礼贤下士;我等能遇此贤主,也是幸事。”
群臣纷纷颔首,只是走在最前面的于谦没有说话。
前往武英殿的路上,凤辇上的汪舜华没来由的想到了当年从内官嘴里知道景帝干的蠢事。
内官是当做趣事跟皇后报告的,然而汪舜华却不能当做有趣,反而要整肃衣冠,正颜劝谏:“天地君亲师,君虽然在前面,但也要尊重老师,彰显自己礼贤下士。”
景帝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有趣,好歹皇帝,场面话能说:“知道讲官辛苦,所以犒赏他们辛劳。”
汪舜华劝说:“你这样让他们捡钱,哪里是在犒赏,分明是在拿人当猴儿耍。所谓‘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纵使讲官面上称呼皇帝英明,他们心里会怎么想,士大夫会怎么想?如果你连讲官都不尊重,那么其他的文官呢,他们能够得到尊重吗?皇帝不尊重文官,那么中官又会尊重朝臣吗?朝臣会愿意为你效命吗?”
景帝马上警铃大振,想到当时还没有回朝的太上皇,也是有儿子的,必须端正态度。于是以后再没干过这种事,而是按照汪舜华的建议,老师讲完了就赐坐、赐茶,如果时间稍微晚一点,还要赐饭;如果是遇上经筵,讲课的老师赏赐银一两、绢帛两匹;其他讲官侍从官则赏绢帛一匹。
当然景帝能听进去这些,不单是宠爱汪舜华,而是确实尊重知识分子。藩王出身,兼之长期不得见天日,此前能够结识高级知识分子的机会实在有限,本能存了一份敬畏和尊重。
汪舜华的思绪回到很久以前,看景帝一身疲惫的回来,听他说:“上次去文华殿侧殿,看到翰林院吕原、倪谦二人在教小内侍读书,我就在殿中的椅子上坐了坐;结果前两天我再去,他们居然都站着讲书。我问他们原因,两人回答说:‘君父坐过的地方,臣子不能再坐。’既然如此,我以后出巡馆阁部院,就都不坐了,免得辛苦了各位先生。今儿去兵部找于先生商量北方的事,站了一下午。”
汪舜华真心觉得,景帝不应该受到那样的待遇。
戴荃给皇帝介绍了今天参加经筵的国家重臣和侍奉日讲的老师,汪舜华则隔着珠帘吩咐:“这些都是国家的重臣,你要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跟着他们好好读书求学,做一个有学问、有品性、有担当的好皇帝,以后承继你父皇的大业,更好的造福苍生社稷。”
皇帝听得半懂不懂,但是群臣听得很熨帖。
今天是皇帝上课的第一天,由邹干进讲《三字经》。此前,戴荃和永安公主已经开始教皇帝读书认字和一些礼仪、道理。事先经过演练,加上书也是提前学过,皇帝不仅礼仪规范,而且诵读准确,大家都很满意:皇帝很聪明,这样培养,假以时日,一定是个盛世明君。
看着汪太后的目光也变好了些:这个女人虽然不走寻常路,但确实是为了皇帝好。
跟在皇帝后面一起上课的还有从几个和他同龄的孩子。此前,汪舜华下令在文武勋贵子孙还有京城里选择适龄儿童,陪他一起读书。这样有比较才会有进步,皇帝才会有向上的动力;此外,也方便他以后用人。
于谦还没有抱上孙子,高谷、萧滋的孙子年龄都不小了,商辂的长孙汝谦比皇帝小一岁,倒是不错,他的父亲商良臣也是颇有名气的才子;李贤的次子李钦和皇帝同龄;程信的三儿子敏行比皇帝大两岁,他哥是天下闻名的神童,估计他也不会差;另外一个神童李东阳的弟弟李东川,和商汝谦同龄,也让他进去了;刘中敷已经去世,儿子刘琏职务不算高,但是勤勉清廉,敢于言事,其子刘机今年只有六岁,虽然比不上程敏政李东阳,但也相当聪明,于是选了;当然还从勋贵子弟中选择了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