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回到明朝当太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水砻是著名农学家王祯的发明。王祯在后代的名字不算响亮,但他和汉代的汜胜之、后魏的贾思勰、明代的徐光启并称为四大农学家。不仅在农学方面有杰出成就,还在农业机械和印刷书方面成果斐然。
汪太后已经把路指明了,又有了几个先进典型,下面自然会跟风上。只是创造发明说来容易,却不是人人都能做的。除了天赋过人,还要有机缘和条件。普通人依靠的是经验积累,官僚贵族还多了一个途径——翻书。
朱子墟就是其中之一。
周藩朱橚家族是明朝藩王中繁衍最快、人丁最盛的家族之一。子墟的父亲生了13个儿子;哥哥子埅,也就是如今的周王,生了八个儿子;他的儿子惠王同镳比他更能生,单是儿子就有25个。
这样强大的生殖能力,自然人口飞速增长。隆庆初年,周王系发展到4000余人,万历末达到32897人。这样的增长速度,可谓空前绝后。
虽然人口多,周王系的名声还不错,主要是他家也出能人。
子墟历史上天顺元年封颍川王,这回很不幸遇到了汪舜华,老黄历不管用。他妈得宠不算早,没有拿到封号,只能自己奋斗。
兄弟们都在努力读书习武,或者跟着研究草药,要么做点生意,他对这些不感兴趣,却对种地有点兴趣,因为现在有不少外国进贡的作物,朝廷正在试验——其实这也算家传,毕竟定王就是研究救荒出名的。
但是定王实在太能干,《救荒本草》记录了414种救荒植物,想要突破几乎不可能;这些新引进的作物,想要马上整出个一二三显然也不现实,毕竟需要各种数据,只有户部那里能看全。
子墟很有点沮丧,但还是努力尝试;偏巧这些年气候不好,水旱相仍,一点都不风调雨顺。有次暴雨过后,他去郊外看收成,却看到汹涌的河水中夹杂着各种木料之类的滚滚而下,突然想到以前翻书的时候看到的水砻。他回家把书翻出来,和工匠反复商讨试验,历经三年,终于成功复原了王祯的水砻。用竹条编成底圈,中间用粘土充填,并打入硬木齿,上下两圈相叠。下圈中间有一个与水轮相连接的轴,随水轮转动;上圈用绳索吊在木梁上。
子墟献给朝廷的水砻,一日能脱谷3000斤。
汪舜华大喜过望,亲自验证了,这才对宗室群臣说:“这才是我朱家的千里驹!”
建极十年,子墟正式拿到了颍川王的封号。
子墟并没有停止研究的脚步,三年后成功复原了王祯的水轮三事。在普通水磨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它的轴首装置,使它兼有磨面、砻稻、碾米三种功用。
几乎同时,军匠戴志进献了连子铳,得到了于谦和兵部的重视,汪舜华自然大喜,重重赏赐。
处士茅珪有志于火炮的研究,汪舜华召见了他,听取了他的想法,拨给白银千两,让他在军器监办事。
参与出海剿灭倭寇的登州卫指挥使戚谏有感于倭寇狡猾,发明了水陆两用的火箭火龙出水。这种东西其实是万历援朝战争的时候出场的,不过巧在都是用来打鬼子。
用茅竹五尺,去节,并用铁刀刮薄。前后各装上一个木制的龙头、龙尾。龙头的口部向上,龙腹内装神机火箭数枝,把火箭的药线总连在一起,由龙头下部一个孔中引出。又在龙身下而前后各倾斜装着两个大火箭筒,把它们的药线也总连在一起,更把龙腹内装神机火匍的总药线连在前边两个火箭简的底部。水战时,面对敌舰,离水面三、四尺处,点燃安装在龙身上的四支火药筒,推动火龙飞行二、三里远,待其火箭燃烧完毕,就自动引燃龙腹内的火箭,这时,从龙口里射出数只火箭,直达目标,将敌船烧毁。
刚才还在为登州卫指挥佥事嘴角抽搐的汪舜华,顿时惊叹不已——怎么有点像二级火箭?
看着眼前这个高大英俊的年轻人,听说他膂力过人,20岁那年曾单独与老虎相搏。
汪舜华忍不住赞叹:“真不愧是将门世家!”
兵部尚书罗琦以为她在夸赞戚谏是功臣之后,很捧场的提到了:“他的曾祖戚详,曾经是太祖的亲兵,后来跟随傅友德等征讨云南,不幸战死。太祖念戚详的功绩,遂授他的儿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戚斌生子戚珪,为人倜傥,仗义勇为,能文会诗。戚谏就是戚珪的儿子。”
好了,没跑了。
戚谏有两个儿子,长子戚宣,次子戚宁。戚宣袭职登州卫指挥佥事,但没有儿子,弟弟戚宁也只有一个儿子,名叫景通。戚宣去世后,戚景通承袭了伯父的官职。
戚景通治军严谨,为人方正,是当时的名将。
但他的儿子无疑青出于蓝。
戚继光。
汪舜华不知道这段历史,但大致能猜到两者的关系,毕竟这是道送分题。
她听李震汇报了当时剿匪的经过:“倭寇人少,来去如风;官军虽然人多,但往往追之不及;尤其他们群龙无首,各自... -->>
水砻是著名农学家王祯的发明。王祯在后代的名字不算响亮,但他和汉代的汜胜之、后魏的贾思勰、明代的徐光启并称为四大农学家。不仅在农学方面有杰出成就,还在农业机械和印刷书方面成果斐然。
汪太后已经把路指明了,又有了几个先进典型,下面自然会跟风上。只是创造发明说来容易,却不是人人都能做的。除了天赋过人,还要有机缘和条件。普通人依靠的是经验积累,官僚贵族还多了一个途径——翻书。
朱子墟就是其中之一。
周藩朱橚家族是明朝藩王中繁衍最快、人丁最盛的家族之一。子墟的父亲生了13个儿子;哥哥子埅,也就是如今的周王,生了八个儿子;他的儿子惠王同镳比他更能生,单是儿子就有25个。
这样强大的生殖能力,自然人口飞速增长。隆庆初年,周王系发展到4000余人,万历末达到32897人。这样的增长速度,可谓空前绝后。
虽然人口多,周王系的名声还不错,主要是他家也出能人。
子墟历史上天顺元年封颍川王,这回很不幸遇到了汪舜华,老黄历不管用。他妈得宠不算早,没有拿到封号,只能自己奋斗。
兄弟们都在努力读书习武,或者跟着研究草药,要么做点生意,他对这些不感兴趣,却对种地有点兴趣,因为现在有不少外国进贡的作物,朝廷正在试验——其实这也算家传,毕竟定王就是研究救荒出名的。
但是定王实在太能干,《救荒本草》记录了414种救荒植物,想要突破几乎不可能;这些新引进的作物,想要马上整出个一二三显然也不现实,毕竟需要各种数据,只有户部那里能看全。
子墟很有点沮丧,但还是努力尝试;偏巧这些年气候不好,水旱相仍,一点都不风调雨顺。有次暴雨过后,他去郊外看收成,却看到汹涌的河水中夹杂着各种木料之类的滚滚而下,突然想到以前翻书的时候看到的水砻。他回家把书翻出来,和工匠反复商讨试验,历经三年,终于成功复原了王祯的水砻。用竹条编成底圈,中间用粘土充填,并打入硬木齿,上下两圈相叠。下圈中间有一个与水轮相连接的轴,随水轮转动;上圈用绳索吊在木梁上。
子墟献给朝廷的水砻,一日能脱谷3000斤。
汪舜华大喜过望,亲自验证了,这才对宗室群臣说:“这才是我朱家的千里驹!”
建极十年,子墟正式拿到了颍川王的封号。
子墟并没有停止研究的脚步,三年后成功复原了王祯的水轮三事。在普通水磨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它的轴首装置,使它兼有磨面、砻稻、碾米三种功用。
几乎同时,军匠戴志进献了连子铳,得到了于谦和兵部的重视,汪舜华自然大喜,重重赏赐。
处士茅珪有志于火炮的研究,汪舜华召见了他,听取了他的想法,拨给白银千两,让他在军器监办事。
参与出海剿灭倭寇的登州卫指挥使戚谏有感于倭寇狡猾,发明了水陆两用的火箭火龙出水。这种东西其实是万历援朝战争的时候出场的,不过巧在都是用来打鬼子。
用茅竹五尺,去节,并用铁刀刮薄。前后各装上一个木制的龙头、龙尾。龙头的口部向上,龙腹内装神机火箭数枝,把火箭的药线总连在一起,由龙头下部一个孔中引出。又在龙身下而前后各倾斜装着两个大火箭筒,把它们的药线也总连在一起,更把龙腹内装神机火匍的总药线连在前边两个火箭简的底部。水战时,面对敌舰,离水面三、四尺处,点燃安装在龙身上的四支火药筒,推动火龙飞行二、三里远,待其火箭燃烧完毕,就自动引燃龙腹内的火箭,这时,从龙口里射出数只火箭,直达目标,将敌船烧毁。
刚才还在为登州卫指挥佥事嘴角抽搐的汪舜华,顿时惊叹不已——怎么有点像二级火箭?
看着眼前这个高大英俊的年轻人,听说他膂力过人,20岁那年曾单独与老虎相搏。
汪舜华忍不住赞叹:“真不愧是将门世家!”
兵部尚书罗琦以为她在夸赞戚谏是功臣之后,很捧场的提到了:“他的曾祖戚详,曾经是太祖的亲兵,后来跟随傅友德等征讨云南,不幸战死。太祖念戚详的功绩,遂授他的儿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戚斌生子戚珪,为人倜傥,仗义勇为,能文会诗。戚谏就是戚珪的儿子。”
好了,没跑了。
戚谏有两个儿子,长子戚宣,次子戚宁。戚宣袭职登州卫指挥佥事,但没有儿子,弟弟戚宁也只有一个儿子,名叫景通。戚宣去世后,戚景通承袭了伯父的官职。
戚景通治军严谨,为人方正,是当时的名将。
但他的儿子无疑青出于蓝。
戚继光。
汪舜华不知道这段历史,但大致能猜到两者的关系,毕竟这是道送分题。
她听李震汇报了当时剿匪的经过:“倭寇人少,来去如风;官军虽然人多,但往往追之不及;尤其他们群龙无首,各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