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回到明朝当太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三月里,十三经整理工作顺利完成,经商辂、杨守陈、黎淳等验收合格,交由知名台阁体书法家李应祯抄录。可惜台阁体的开创者沈度已经去世,否则真是不做第二人想。
不过李应祯也不是等闲之辈,是文征明和祝允明的老师。
历史上李应祯因为性格缄默,不屑应酬,因此留下的传世作品很少;但这一回,有十三经石刻的底本,足够让他的作品流芳百世了。
当然,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当年从后蜀广政初年(938),直至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历时230余年才完工。
割据政权的国力不可能和大一统王朝相比;而且蜀石经本身也不是持续刊刻,而是断断续续的,因此这一回,也就是几十年的功夫。
六月里,大明中央银行在原安艮厂立起来了;中秋节前,顺天银行和应天银行也开张了,当然下面的县最早也要等到年底。由于方便安全,很快被踏破了门槛。
邮驿对技术要求没那么高,四月里两京就开始接生意了;年底前完成顺天府、山东、江苏、应天府、浙江五省布点,自然是顾客盈门,忙得不可开交。
但朝廷还在忙着另外一件事:重录《永乐大典》!
两朝实录编好了,宗室的教材编好了,连《大明律》都完成修订了,下面自然就该说这些大部头的书籍的编撰了。
汪舜华早在建极三年底提出了这项工程,却迟迟没有上马。当然不只是有其他文献要编纂的原因。说到底,改革正在进行中,把大量反对者集中到北京,都不用他们自己天南地北去串联,就可以直接跑到大明门外聚集造势。
还是再缓缓。
如今内部改革已经到位,剩下的都不过是扫尾的事;这才能把他们聚集在一起。
首先就是重录《永乐大典》,这不是什么问题。这样的惊世巨著,只能放在文渊阁吃灰,确实不应该;更要命的是随时都有丧失的可能。正统十四年,南京文渊阁大火,《永乐大典》原稿付之一炬。开国一百多年了,读书人逐年增多,可是能考上的确实凤毛麟角;剩下的,只是抄书,书法好就行,让礼部和翰林院去考核,招两万人都不是大事,这还是太宗时期的规模,不过考虑到和后面的串联起来,就不需要这么多人;否则隔着十来年再招人没必要。汪太后说要抄三十部,能不能做到先不说,总归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大家都懂。
关键是最后一条,不用说,准备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可以着手准备,一是大量采购,二是鼓励民间敬献。
事情定下来,那么就可以着手准备了。国家图书馆已经开张了,但是这么多编撰官的衣食住行朝廷要管。白圭在顺天府衙附近找到一片地方,离国子监不远;是国子监的两倍大,当然主要是抄书的堂馆,宿舍占地面积真不算大,有钱的自己出去租房,书手们只有睡通铺。建极十三年秋开始施工,去年就已经完工了。
后面有点麻烦,首先要搭班子、然后才能说带队伍。这样的国家级工程,肯定是阁老挂帅,下面一堆尚书侍郎挂名,最后是以翰林院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为代表的实际干活人员。
当然,抄书没有这么麻烦。礼部现在太忙,具体工作就要翰林院来组织实施;当然詹事府等部门也要支援一下。
招募书手的告示很快发布出去;与此同时,是征集民间图书的告示。
李东阳出班,提到了民间小报极为盛行:“一些报坊为了利润,不仅大肆刊登流言蜚语、乃至朝廷未经正式发布的人事任用或者重要政策,甚至公然泄露军情和粮食情况,实在可怕!这种情况,必须得到纠正。”
丘浚立刻点头:“这是正经大事。当年顺天府等地灾情严重,有小报未经授权,就刊登朝廷今年进口粮食多少,有多少人吃救济,什么意思?是想让朝廷难堪吗?果然有人趁机大放厥词;还刊登粮食拨给,有心人立刻判断出朝廷要对北方用兵!亏的是自己人,议论一阵倒也罢了,如果是北方间谍,岂不是贻误军情!”
商辂也赞成:“这件事,必须及时制止。”
既然都觉得不对,那就想办法。
明朝有官方邸报,专供官员和贵族阅读,这倒没什么问题;关键是民间小报。曾经整治过几次,但很快死灰复燃;公然售卖的民报能管,但是私下传抄的怎么管?偏偏改革时期政策很多,大家都希望早点得到消息,可是苦于没有渠道,于是一些不差钱的富户们就结交官员,希望能获的邸报,然后层层下传转抄,其实这也没什么;关键反对势力过于强大,希望把这些消息透露出去,联合所有的士人乃至百姓来围攻朝廷的政策,这就不可原谅了;更有甚者,一些小报为了发行量,竟然刊登朝廷军粮去向,让君臣大为火光。
他们没想到,百多年后,万历时期的民报极为猖獗,后金就是靠着民报提供的消息,提前知道明军的动向,从而打败了明朝。
首先,不管你是要刻小黄书当避火图,还是要刻四书五经光大圣人学说,必须要经过官府准许。诲淫诲盗单独列一类,只准摆地摊,当然煽动反抗朝廷的,不许刊刻!其他的经史子集分类刊刻就行,当然刊刻以前,你们要仔细审,否则以后发现问题,就要负责任——现在交通不方便,要是一个个的提前审了才给书号,确实有点不现实。
其次,民报要建立准入机制。以前民报只能照搬照抄邸报,没什么技术含量... -->>
三月里,十三经整理工作顺利完成,经商辂、杨守陈、黎淳等验收合格,交由知名台阁体书法家李应祯抄录。可惜台阁体的开创者沈度已经去世,否则真是不做第二人想。
不过李应祯也不是等闲之辈,是文征明和祝允明的老师。
历史上李应祯因为性格缄默,不屑应酬,因此留下的传世作品很少;但这一回,有十三经石刻的底本,足够让他的作品流芳百世了。
当然,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当年从后蜀广政初年(938),直至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历时230余年才完工。
割据政权的国力不可能和大一统王朝相比;而且蜀石经本身也不是持续刊刻,而是断断续续的,因此这一回,也就是几十年的功夫。
六月里,大明中央银行在原安艮厂立起来了;中秋节前,顺天银行和应天银行也开张了,当然下面的县最早也要等到年底。由于方便安全,很快被踏破了门槛。
邮驿对技术要求没那么高,四月里两京就开始接生意了;年底前完成顺天府、山东、江苏、应天府、浙江五省布点,自然是顾客盈门,忙得不可开交。
但朝廷还在忙着另外一件事:重录《永乐大典》!
两朝实录编好了,宗室的教材编好了,连《大明律》都完成修订了,下面自然就该说这些大部头的书籍的编撰了。
汪舜华早在建极三年底提出了这项工程,却迟迟没有上马。当然不只是有其他文献要编纂的原因。说到底,改革正在进行中,把大量反对者集中到北京,都不用他们自己天南地北去串联,就可以直接跑到大明门外聚集造势。
还是再缓缓。
如今内部改革已经到位,剩下的都不过是扫尾的事;这才能把他们聚集在一起。
首先就是重录《永乐大典》,这不是什么问题。这样的惊世巨著,只能放在文渊阁吃灰,确实不应该;更要命的是随时都有丧失的可能。正统十四年,南京文渊阁大火,《永乐大典》原稿付之一炬。开国一百多年了,读书人逐年增多,可是能考上的确实凤毛麟角;剩下的,只是抄书,书法好就行,让礼部和翰林院去考核,招两万人都不是大事,这还是太宗时期的规模,不过考虑到和后面的串联起来,就不需要这么多人;否则隔着十来年再招人没必要。汪太后说要抄三十部,能不能做到先不说,总归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大家都懂。
关键是最后一条,不用说,准备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可以着手准备,一是大量采购,二是鼓励民间敬献。
事情定下来,那么就可以着手准备了。国家图书馆已经开张了,但是这么多编撰官的衣食住行朝廷要管。白圭在顺天府衙附近找到一片地方,离国子监不远;是国子监的两倍大,当然主要是抄书的堂馆,宿舍占地面积真不算大,有钱的自己出去租房,书手们只有睡通铺。建极十三年秋开始施工,去年就已经完工了。
后面有点麻烦,首先要搭班子、然后才能说带队伍。这样的国家级工程,肯定是阁老挂帅,下面一堆尚书侍郎挂名,最后是以翰林院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为代表的实际干活人员。
当然,抄书没有这么麻烦。礼部现在太忙,具体工作就要翰林院来组织实施;当然詹事府等部门也要支援一下。
招募书手的告示很快发布出去;与此同时,是征集民间图书的告示。
李东阳出班,提到了民间小报极为盛行:“一些报坊为了利润,不仅大肆刊登流言蜚语、乃至朝廷未经正式发布的人事任用或者重要政策,甚至公然泄露军情和粮食情况,实在可怕!这种情况,必须得到纠正。”
丘浚立刻点头:“这是正经大事。当年顺天府等地灾情严重,有小报未经授权,就刊登朝廷今年进口粮食多少,有多少人吃救济,什么意思?是想让朝廷难堪吗?果然有人趁机大放厥词;还刊登粮食拨给,有心人立刻判断出朝廷要对北方用兵!亏的是自己人,议论一阵倒也罢了,如果是北方间谍,岂不是贻误军情!”
商辂也赞成:“这件事,必须及时制止。”
既然都觉得不对,那就想办法。
明朝有官方邸报,专供官员和贵族阅读,这倒没什么问题;关键是民间小报。曾经整治过几次,但很快死灰复燃;公然售卖的民报能管,但是私下传抄的怎么管?偏偏改革时期政策很多,大家都希望早点得到消息,可是苦于没有渠道,于是一些不差钱的富户们就结交官员,希望能获的邸报,然后层层下传转抄,其实这也没什么;关键反对势力过于强大,希望把这些消息透露出去,联合所有的士人乃至百姓来围攻朝廷的政策,这就不可原谅了;更有甚者,一些小报为了发行量,竟然刊登朝廷军粮去向,让君臣大为火光。
他们没想到,百多年后,万历时期的民报极为猖獗,后金就是靠着民报提供的消息,提前知道明军的动向,从而打败了明朝。
首先,不管你是要刻小黄书当避火图,还是要刻四书五经光大圣人学说,必须要经过官府准许。诲淫诲盗单独列一类,只准摆地摊,当然煽动反抗朝廷的,不许刊刻!其他的经史子集分类刊刻就行,当然刊刻以前,你们要仔细审,否则以后发现问题,就要负责任——现在交通不方便,要是一个个的提前审了才给书号,确实有点不现实。
其次,民报要建立准入机制。以前民报只能照搬照抄邸报,没什么技术含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