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1255再铸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庭芝还是听明白了,他先算了算日子,然后反问道:“不知诸位义士是谁在主事?如此大事,魏君是否当回去商议一番?”
魏万程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没把自家的组织架构说出来,以免吓着他,只是含糊地说道:“应当的,定然要回去议事再决定。”
李庭芝说道:“既然如此,我便修书一封,你且带回去。我要处置淮南防务,暂且脱不开身,不过贾使相近期要回行在复命,你们遣使直接去行在,持书去城南中和坊贾府求见,使相自然会给你们安排妥当。”
听见这个称呼,魏万程心中又是一动。姓贾的?联系李庭芝的背景,难道是贾似道?这可更牛了,虽说名声有些臭,但毕竟也是一大历史名人啊!
实际上他猜的没错,“贾使相”自然指的是贾似道。他现在是枢密使,尊称为使相。“行在”指的是临安,理论上南宋目前的首都仍然是开封,临安只是行在。但他思考了一会儿,又察觉到了什么不对,这事太顺利了,莫不会有诈吧?
于是魏万程又试探着问道:“我们直接去临安就行了吗?不用先去庆元府报备?”
“不用,不用。嗯,我再给你一个令牌,直接前往临安府,若遇水军查探,只要出示令牌即可。途中不要大张旗鼓,只当寻常商旅一般,去北土门外运河码头停了,径直去贾府投名刺,见过使相之后,才按他吩咐行动。”李庭芝解释道。
虽然他跟魏万程谈起招安的事轻描淡写,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一般,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他是有私心的。
按道理,这帮东海人属于海外势力,进临安应当算作“入贡”,确实是应当先由庆元府的沿海制置司报备的。但是现在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的是贾似道的政敌吴潜,若是让东海人从庆元府走一趟,这招安的功劳说不定就被吴潜抢去了。
现在东海人遭遇姜思明的威胁,紧张得不得了,但实际上他们这点危险放在整个天下根本算不上什么,被蒙古人三线侵攻的南宋才是到了生死危机的时候。蜀地隔得太远暂且不说,但李璮突破淮河防线可是朝廷眼皮子底下的事,要是被他饮马长江,那江南不就危险了?整个临安朝廷君臣上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调兵遣将、启库劳军、封官许愿,稍有点救命稻草都要抓住。
历史上的南宋末年,就经常有江湖豪杰带几百义士助战,然后被封了个将军乃至封爵的,还有乡野遗贤提了个什么防御建议,就被紧急起用为官的。后来李璮投宋,宋理宗更是无比慷慨,直接封了个郡王。封王可不是件小事,要知道,就连国之坚壁、灭金的孟珙都只拿了一个吉国公呢,可见我大宋对外人的慷慨。
当然,现在南宋朝廷并没认识到李璮其实是自己人,还当一个生死大敌对待呢。如今东海人在李璮背后闹起来,不正好给李璮搞麻烦?说不定闹着闹着就把他给闹回去了呢?不管实际作用如何,政治上总是件大事,是个炒作的好题材。若是能将这伙人纳入朝廷掌控,无疑是大功一件。
这样的大功,怎么能落到别人手里呢?
“原来如此,多谢李公帮忙。”魏万程不明白这些背后的破事,懵懂地点点头。其实他还有些窃喜:招安能不能成先不说,若是能直接把商品卖到临安,省去二道贩子的剥削,岂不是能多赚不少?
没多久,他们便谈妥了条件。李庭芝回到福船上,片刻之后,遣边居谊送了一封信和一面令牌过来。随后不多废话,福船乘北风南下去了南宋控制区,而霜降号则继续在这片海域徘徊,等待跟立冬号交班。
船上,魏万程看着福船离去,还在傻笑着。王广金却急得直跺脚,把他拉到没人的角落,压低声音说道:“老魏,这下子麻烦大了,火炮的秘密不全被李庭芝看了去了?!”
魏万程摸摸脑袋说:“确实麻烦,不过有这么严重吗?要是看一眼就能学过去,武备组那些人废那么多力气是干嘛了?”
王广金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本来火炮就只是个思路问题,想不到也就罢了,一旦想到,以南宋的技术造出来毫无问题。在明州的时候你没去阿育王寺看过吗?寺里那一排大小铁钟和铜钟,从几十斤的小钟到几千斤的巨钟应有尽有,有这铸造技术,什么火炮造不出来?我们自己的铸造技术还都是罗老头教的呢。”
魏万程吓了一跳:“这也行?”
“还不止呢,”王广金一副抓耳挠腮的样子,“历史上的火炮出现之后,走了不少弯路。从箍桶锻造法到铸造法,炮身的形状如何才是最优,还有炮管的长径比要多少才合适,还有这重心位置的炮耳,还有这炮车的结构,哦对了,还有把火炮架到船上做成战船,都是看着简单,但是实际上经过长期演化才出现的。要是李庭芝只知道个管状火器的概念也就罢了,这些细节还要花上几十年才能摸索出来,但现在他直接看到了我们的成熟经验,只要大致跟工匠描述一下,做个七八不离十出来,那就是不知不觉一下子进步了几百年啊!”
“你小声点!”魏万程见王广金声调越来越高,连忙止住他,然后看了看周围,小声说道:“不至于吧?后来,那明啊清啊,仿造洋人的火炮,不也没学到家?”
王广金瞪了他一眼,也小声说道:“怎么就没学到家了?我大明的红夷大炮,一炮糜烂数十里……这个算了,就连鸦片战争之前的清,都能学着铸出新式的卡隆炮。退一万步说,就算宋人只是照猫画虎,最后的效果不如我们的火炮,但架不住数量多啊,堆也堆死我们了!”
听到这里,魏万程反而放心了:“没事,我们跟南宋是友非敌,他们的炮打不到我们头上嘛。”
王广金叹了口气,说道:“你到底是姓魏还是姓赵啊。好吧,就算南宋跟我们打不起来,但他们要是做了运输大队长,让蒙古人把火炮夺了去,然后依样画葫芦铸了几百门,拉过来打我们怎么办?”
魏万程此时也想到了这种可能,目瞪口呆,喃喃地说道:“这可不得了了……”
——————
PS:思前想后,觉得很多书友可能会对东海商社的立场问题比较介意,所以虽然剧透,还是提前说一下。
总体来说,东海商社对南宋的态度是利用而非臣服,会有一定的帮助,但主要是着眼于大局和百姓。大部分人都支持与南宋合作,但不会支持无底线地屈服。但细节上来说,人是复杂的,二百股东里总会有一些特别倾向于南宋的,而他们会对宋人表现出恭谨的态度。但这只是外交行为,绝大多数股东都不会往南边去,依然坚持独立自主不服就干的立场。对于少数的一些人,若是有书友不喜,只当作是工具人即可。
李庭芝还是听明白了,他先算了算日子,然后反问道:“不知诸位义士是谁在主事?如此大事,魏君是否当回去商议一番?”
魏万程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没把自家的组织架构说出来,以免吓着他,只是含糊地说道:“应当的,定然要回去议事再决定。”
李庭芝说道:“既然如此,我便修书一封,你且带回去。我要处置淮南防务,暂且脱不开身,不过贾使相近期要回行在复命,你们遣使直接去行在,持书去城南中和坊贾府求见,使相自然会给你们安排妥当。”
听见这个称呼,魏万程心中又是一动。姓贾的?联系李庭芝的背景,难道是贾似道?这可更牛了,虽说名声有些臭,但毕竟也是一大历史名人啊!
实际上他猜的没错,“贾使相”自然指的是贾似道。他现在是枢密使,尊称为使相。“行在”指的是临安,理论上南宋目前的首都仍然是开封,临安只是行在。但他思考了一会儿,又察觉到了什么不对,这事太顺利了,莫不会有诈吧?
于是魏万程又试探着问道:“我们直接去临安就行了吗?不用先去庆元府报备?”
“不用,不用。嗯,我再给你一个令牌,直接前往临安府,若遇水军查探,只要出示令牌即可。途中不要大张旗鼓,只当寻常商旅一般,去北土门外运河码头停了,径直去贾府投名刺,见过使相之后,才按他吩咐行动。”李庭芝解释道。
虽然他跟魏万程谈起招安的事轻描淡写,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一般,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他是有私心的。
按道理,这帮东海人属于海外势力,进临安应当算作“入贡”,确实是应当先由庆元府的沿海制置司报备的。但是现在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的是贾似道的政敌吴潜,若是让东海人从庆元府走一趟,这招安的功劳说不定就被吴潜抢去了。
现在东海人遭遇姜思明的威胁,紧张得不得了,但实际上他们这点危险放在整个天下根本算不上什么,被蒙古人三线侵攻的南宋才是到了生死危机的时候。蜀地隔得太远暂且不说,但李璮突破淮河防线可是朝廷眼皮子底下的事,要是被他饮马长江,那江南不就危险了?整个临安朝廷君臣上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调兵遣将、启库劳军、封官许愿,稍有点救命稻草都要抓住。
历史上的南宋末年,就经常有江湖豪杰带几百义士助战,然后被封了个将军乃至封爵的,还有乡野遗贤提了个什么防御建议,就被紧急起用为官的。后来李璮投宋,宋理宗更是无比慷慨,直接封了个郡王。封王可不是件小事,要知道,就连国之坚壁、灭金的孟珙都只拿了一个吉国公呢,可见我大宋对外人的慷慨。
当然,现在南宋朝廷并没认识到李璮其实是自己人,还当一个生死大敌对待呢。如今东海人在李璮背后闹起来,不正好给李璮搞麻烦?说不定闹着闹着就把他给闹回去了呢?不管实际作用如何,政治上总是件大事,是个炒作的好题材。若是能将这伙人纳入朝廷掌控,无疑是大功一件。
这样的大功,怎么能落到别人手里呢?
“原来如此,多谢李公帮忙。”魏万程不明白这些背后的破事,懵懂地点点头。其实他还有些窃喜:招安能不能成先不说,若是能直接把商品卖到临安,省去二道贩子的剥削,岂不是能多赚不少?
没多久,他们便谈妥了条件。李庭芝回到福船上,片刻之后,遣边居谊送了一封信和一面令牌过来。随后不多废话,福船乘北风南下去了南宋控制区,而霜降号则继续在这片海域徘徊,等待跟立冬号交班。
船上,魏万程看着福船离去,还在傻笑着。王广金却急得直跺脚,把他拉到没人的角落,压低声音说道:“老魏,这下子麻烦大了,火炮的秘密不全被李庭芝看了去了?!”
魏万程摸摸脑袋说:“确实麻烦,不过有这么严重吗?要是看一眼就能学过去,武备组那些人废那么多力气是干嘛了?”
王广金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本来火炮就只是个思路问题,想不到也就罢了,一旦想到,以南宋的技术造出来毫无问题。在明州的时候你没去阿育王寺看过吗?寺里那一排大小铁钟和铜钟,从几十斤的小钟到几千斤的巨钟应有尽有,有这铸造技术,什么火炮造不出来?我们自己的铸造技术还都是罗老头教的呢。”
魏万程吓了一跳:“这也行?”
“还不止呢,”王广金一副抓耳挠腮的样子,“历史上的火炮出现之后,走了不少弯路。从箍桶锻造法到铸造法,炮身的形状如何才是最优,还有炮管的长径比要多少才合适,还有这重心位置的炮耳,还有这炮车的结构,哦对了,还有把火炮架到船上做成战船,都是看着简单,但是实际上经过长期演化才出现的。要是李庭芝只知道个管状火器的概念也就罢了,这些细节还要花上几十年才能摸索出来,但现在他直接看到了我们的成熟经验,只要大致跟工匠描述一下,做个七八不离十出来,那就是不知不觉一下子进步了几百年啊!”
“你小声点!”魏万程见王广金声调越来越高,连忙止住他,然后看了看周围,小声说道:“不至于吧?后来,那明啊清啊,仿造洋人的火炮,不也没学到家?”
王广金瞪了他一眼,也小声说道:“怎么就没学到家了?我大明的红夷大炮,一炮糜烂数十里……这个算了,就连鸦片战争之前的清,都能学着铸出新式的卡隆炮。退一万步说,就算宋人只是照猫画虎,最后的效果不如我们的火炮,但架不住数量多啊,堆也堆死我们了!”
听到这里,魏万程反而放心了:“没事,我们跟南宋是友非敌,他们的炮打不到我们头上嘛。”
王广金叹了口气,说道:“你到底是姓魏还是姓赵啊。好吧,就算南宋跟我们打不起来,但他们要是做了运输大队长,让蒙古人把火炮夺了去,然后依样画葫芦铸了几百门,拉过来打我们怎么办?”
魏万程此时也想到了这种可能,目瞪口呆,喃喃地说道:“这可不得了了……”
——————
PS:思前想后,觉得很多书友可能会对东海商社的立场问题比较介意,所以虽然剧透,还是提前说一下。
总体来说,东海商社对南宋的态度是利用而非臣服,会有一定的帮助,但主要是着眼于大局和百姓。大部分人都支持与南宋合作,但不会支持无底线地屈服。但细节上来说,人是复杂的,二百股东里总会有一些特别倾向于南宋的,而他们会对宋人表现出恭谨的态度。但这只是外交行为,绝大多数股东都不会往南边去,依然坚持独立自主不服就干的立场。对于少数的一些人,若是有书友不喜,只当作是工具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