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六章 谁做冤大头 (2/2)
800小说网 2kwx.com,我成了仁宗之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想一想,现在的大辽,倒是像极了曾经的宋国大军……师老兵疲。
这战还怎么大?
……
“陛下~~陛下…~西京道有紧急战报……”
耶律洪基压根就没睡踏实,一年多了,一直没睡踏实。这几天更是如此。
听到近侍的呼喊,耶律洪基快速的翻身起来了。
“什么事?”
“陛下,西京道急报……,宋国云州军识破了我朝在西京道的疑兵,与三日前突破了我大辽的防线,几乎全歼了防御宋国云州军的队伍,向东快速推进。”
“据传令兵奏报,恐怕两三日内,宋国云州军就会抵达南京道战线。”
“宋国云州军已经于昨日与蔚州军汇合,现在兵分两路,南北呼应着向东推进。”
“宋国云州军和蔚州军是骑兵、步骑火枪兵,以及战车兵混合战兵。”
“由于宋国蔚州军北上,阻断了西京道向朝廷奏报的通道,并派出斥候百里拦截战报传递,导致今日西京道战报才抵达。”
三日前突破,然后会师,在分兵两路向东进发……恐怕明后两天就会抵达南京道主力战场了。
宋国这是要对大辽形成包围之势呀!
耶律洪基有点懵……
“陛下,该如何决断,需要尽快拿定主意……”
现在还能怎样?向南,宋国是整体衔接,无差别的防御。就连火马阵连续三天冲击,都无法冲破宋国防线。
向西,很明显,不管是宋国的云州军,还是蔚州军,甚至说宋国招募的党项和吐蕃骑兵,那都是生力军,如今大辽的疲惫之师,根本就没法与他们抗衡。
一旦向西,同样逃不脱被宋国大军包围、截杀……
至于说向东,苏州高永昌反叛后,原本依附于大辽的势力,不管是奚、室韦,在已经被大辽朝廷抽调兵力的情况下,仍然试图联合起来反叛大辽朝廷。
若不是当初平息女真祸乱杀的狠,如果大辽还保留有号称五十万的大军,说不定辽东早已经再次叛乱了。
只有向北了……幸好从耶律乙辛叛乱开始,就将北边的势力都抽调来了,哪怕是残兵,也一样可以横扫北部的势力……
耶律洪基这时候想的是后路……
“宋国大军最迟几时抵达南京道?居庸关守卫情况如何?”
“回陛下,居庸关守卫很难阻挡宋国大军……宋国的北路军可能需要突破居庸关,而南路完全可以直接冲击我军背后……”
“或者说,宋国的南路大军可能会北上,直接在居庸关背后进,从而打开居庸关天险……”
耶律洪基听明白了,也就是说无力回天了……
“陛下,按照今日宫帐所议定的,明白一早,我大辽将再次组织火马阵冲击宋国中军宫帐,同时骑兵要随行,伺机突破宋军防线,直指宋国皇帝营帐,以此逆转现在的劣势……”
说来容易做来难呀!
若此计真的能成,第一天宋国大军没有防备,三五万火马冲击时,就应该能突破宋军防线了。
连续三日的冲击,都没有奏效,难不成还指望在宋军有对应措施后建功吗?
而且,宋国两翼大军,已经向中军推进了近五十里,很快就会与中军会师了。
在战车兵和骑兵、火枪兵的配合作战下,大辽骑兵单一的作战方式,根本就挡不住宋国两翼向中军推进的速度…~
明日,恐怕又会是无功而返,可是,过了明日呢?
不仅仅是宋国河北道两翼大军逼近,就是西北西南的云州军、蔚州军,也会抵达战线了。
到时候,恐怕到时候,宋国真的就形成了对大辽的包围之势…~
耶律洪基已经不是早年意气风发的大辽皇帝了,而是一个多年不理政务,却相当惜命的垂老君王……
“召集众臣议事,就说昨日傍晚云州识破西京道疑兵之策,将在五日后抵达南京道主战场……”
近伺虽然不太明白陛下为什么这样做,但还是听从了,并出去传令了。
……
“诸位臣工,宋国云州出兵了,蔚州也出兵了,形势相当严峻!而宋国的云州军和蔚州军是生力军……”
“很明显,宋国这是准备将我大辽五十万大军在南京道围歼!”
“如今,我大辽唯有孤注一掷了,必须在三日内,继续执行火马阵战术,务必冲破宋国中军防线,直抵宋国皇帝营帐…~也只有如此,我大辽方有可能逆转这次大战的形势。”
“朕所担心的是,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了对付宋国防线的方法,却因为存在被宋国大军包围的可能,从而导致我大辽五十万大军被围。”
“现在,朕想说的是,尽管我大辽用兵出现捉襟见肘现实,仍然需要遣一支队伍向西,阻挡,甚至死守住居庸关乃至整个西部的防线,为大军火马阵建功赢的时间!”
“宋国河北道两翼大军,最迟十日可能推进到中路战场,而宋国的云州蔚州军,也会差不多在那时抵达南京道…~”
“而我大辽的火马阵,仅仅使用了三日,确实存在冲破宋国中军宫帐的可能。如此大好的机会,该如何把握?”
“哪一位将军领此重任,向西阻挡住宋国云州军和蔚州军?”
都说了是生力军了…~
耶律洪基说完,还处于迷糊状态的北辽重臣,都瞬间清醒了。
可惜,没人接茬……
确实,以现在的形势判断,大辽存在被宋国大军包围的情形。
但是,众位大臣也明白,宋国云州军和蔚州军,绝不可能像河北道那样,以战车和骑兵配合,建立绝对坚固的防线。
所以,所谓的包围,对于骑兵来说不现实。
由此向北,一马平川,最适合骑兵飞驰,仅仅靠云州和蔚州不足二十万大军,就像对大辽五十万骑兵包围…~宋国也真敢想。
到这时候,北辽的各方势力,仍然认为,即便是打不赢,想要撤回燕山以北,对大辽而言不难。
这时候最为重要的是,谁去阻挡云州和蔚州军这部分生力军。
从平息耶律乙辛叛乱时,大辽的皇帝陛下就让非皇族和后族的势力,冲锋在最前线,到这时候了,居然还不忘削弱大家的战力……
谁做那个冤大头?
; 想一想,现在的大辽,倒是像极了曾经的宋国大军……师老兵疲。
这战还怎么大?
……
“陛下~~陛下…~西京道有紧急战报……”
耶律洪基压根就没睡踏实,一年多了,一直没睡踏实。这几天更是如此。
听到近侍的呼喊,耶律洪基快速的翻身起来了。
“什么事?”
“陛下,西京道急报……,宋国云州军识破了我朝在西京道的疑兵,与三日前突破了我大辽的防线,几乎全歼了防御宋国云州军的队伍,向东快速推进。”
“据传令兵奏报,恐怕两三日内,宋国云州军就会抵达南京道战线。”
“宋国云州军已经于昨日与蔚州军汇合,现在兵分两路,南北呼应着向东推进。”
“宋国云州军和蔚州军是骑兵、步骑火枪兵,以及战车兵混合战兵。”
“由于宋国蔚州军北上,阻断了西京道向朝廷奏报的通道,并派出斥候百里拦截战报传递,导致今日西京道战报才抵达。”
三日前突破,然后会师,在分兵两路向东进发……恐怕明后两天就会抵达南京道主力战场了。
宋国这是要对大辽形成包围之势呀!
耶律洪基有点懵……
“陛下,该如何决断,需要尽快拿定主意……”
现在还能怎样?向南,宋国是整体衔接,无差别的防御。就连火马阵连续三天冲击,都无法冲破宋国防线。
向西,很明显,不管是宋国的云州军,还是蔚州军,甚至说宋国招募的党项和吐蕃骑兵,那都是生力军,如今大辽的疲惫之师,根本就没法与他们抗衡。
一旦向西,同样逃不脱被宋国大军包围、截杀……
至于说向东,苏州高永昌反叛后,原本依附于大辽的势力,不管是奚、室韦,在已经被大辽朝廷抽调兵力的情况下,仍然试图联合起来反叛大辽朝廷。
若不是当初平息女真祸乱杀的狠,如果大辽还保留有号称五十万的大军,说不定辽东早已经再次叛乱了。
只有向北了……幸好从耶律乙辛叛乱开始,就将北边的势力都抽调来了,哪怕是残兵,也一样可以横扫北部的势力……
耶律洪基这时候想的是后路……
“宋国大军最迟几时抵达南京道?居庸关守卫情况如何?”
“回陛下,居庸关守卫很难阻挡宋国大军……宋国的北路军可能需要突破居庸关,而南路完全可以直接冲击我军背后……”
“或者说,宋国的南路大军可能会北上,直接在居庸关背后进,从而打开居庸关天险……”
耶律洪基听明白了,也就是说无力回天了……
“陛下,按照今日宫帐所议定的,明白一早,我大辽将再次组织火马阵冲击宋国中军宫帐,同时骑兵要随行,伺机突破宋军防线,直指宋国皇帝营帐,以此逆转现在的劣势……”
说来容易做来难呀!
若此计真的能成,第一天宋国大军没有防备,三五万火马冲击时,就应该能突破宋军防线了。
连续三日的冲击,都没有奏效,难不成还指望在宋军有对应措施后建功吗?
而且,宋国两翼大军,已经向中军推进了近五十里,很快就会与中军会师了。
在战车兵和骑兵、火枪兵的配合作战下,大辽骑兵单一的作战方式,根本就挡不住宋国两翼向中军推进的速度…~
明日,恐怕又会是无功而返,可是,过了明日呢?
不仅仅是宋国河北道两翼大军逼近,就是西北西南的云州军、蔚州军,也会抵达战线了。
到时候,恐怕到时候,宋国真的就形成了对大辽的包围之势…~
耶律洪基已经不是早年意气风发的大辽皇帝了,而是一个多年不理政务,却相当惜命的垂老君王……
“召集众臣议事,就说昨日傍晚云州识破西京道疑兵之策,将在五日后抵达南京道主战场……”
近伺虽然不太明白陛下为什么这样做,但还是听从了,并出去传令了。
……
“诸位臣工,宋国云州出兵了,蔚州也出兵了,形势相当严峻!而宋国的云州军和蔚州军是生力军……”
“很明显,宋国这是准备将我大辽五十万大军在南京道围歼!”
“如今,我大辽唯有孤注一掷了,必须在三日内,继续执行火马阵战术,务必冲破宋国中军防线,直抵宋国皇帝营帐…~也只有如此,我大辽方有可能逆转这次大战的形势。”
“朕所担心的是,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了对付宋国防线的方法,却因为存在被宋国大军包围的可能,从而导致我大辽五十万大军被围。”
“现在,朕想说的是,尽管我大辽用兵出现捉襟见肘现实,仍然需要遣一支队伍向西,阻挡,甚至死守住居庸关乃至整个西部的防线,为大军火马阵建功赢的时间!”
“宋国河北道两翼大军,最迟十日可能推进到中路战场,而宋国的云州蔚州军,也会差不多在那时抵达南京道…~”
“而我大辽的火马阵,仅仅使用了三日,确实存在冲破宋国中军宫帐的可能。如此大好的机会,该如何把握?”
“哪一位将军领此重任,向西阻挡住宋国云州军和蔚州军?”
都说了是生力军了…~
耶律洪基说完,还处于迷糊状态的北辽重臣,都瞬间清醒了。
可惜,没人接茬……
确实,以现在的形势判断,大辽存在被宋国大军包围的情形。
但是,众位大臣也明白,宋国云州军和蔚州军,绝不可能像河北道那样,以战车和骑兵配合,建立绝对坚固的防线。
所以,所谓的包围,对于骑兵来说不现实。
由此向北,一马平川,最适合骑兵飞驰,仅仅靠云州和蔚州不足二十万大军,就像对大辽五十万骑兵包围…~宋国也真敢想。
到这时候,北辽的各方势力,仍然认为,即便是打不赢,想要撤回燕山以北,对大辽而言不难。
这时候最为重要的是,谁去阻挡云州和蔚州军这部分生力军。
从平息耶律乙辛叛乱时,大辽的皇帝陛下就让非皇族和后族的势力,冲锋在最前线,到这时候了,居然还不忘削弱大家的战力……
谁做那个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