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正说官场秘事大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自古以来,功成身败者比比皆是。其实这也是人的天性使然:苦吃多了、命卖过了,现在我要好好享受一番。但是,如果功臣所效命的君主并不这么想,功臣的命运就危险了。而智者能够及早看到这种危险,所以他能舍得炙手可热的功名,退隐全身。
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增调大军持续围吴。为了激励全军将士奋勇杀敌,勾践诏示军中:父子俱在军中者,父归;兄弟俱在军中者,兄归;独生子者,归养;有疾病者,给以医药治疗。军中闻令欢声如雷,个个感恩忘死,拼死向前,军威空前强盛。这样,至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在越军的强大攻势下,势穷力尽,退守于姑苏孤城,再派人向勾践求和,恳求勾践像当年会稽被赦一样,赦免吴王。勾践不忍,有意准降。站在一旁的范蠡连忙劝道:“当年大王兵败会稽,天以越赐吴,吴国不取,致有今日。现在天又以吴赐越,越岂可逆天行事?况且,大王早晚勤劳国事,不是为了报吴国的仇吗?难道大王忘了昔日的困辱了吗?”接着范蠡当机立断,对吴使说:“越王已任政于我,使者如不尽快离开,我将失礼,有所得罪了!”说罢,范蠡击鼓传令,大张声势。吴使知求和无望,痛哭流涕而去。
不久,越军攻入姑苏城,吴国灭亡。勾践下令诛杀了奸臣伯嚭并派人对吴王夫差说:“寡人考虑到昔日之情,可免你一死。你可到甬东(会稽以东的一个海中小洲)一隅之地,君临百家,作为衣食之费。”夫差对来人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候大王。”夫差难当此辱,悔恨交加,待来人退去,哭着对左右说道:“我深悔当初不听子胥之言,死后还有什么面目和这些忠良之士相见呢?”于是用三寸帛掩住脸面,拔剑自刎。
灭吴之后,越王勾践率兵北渡淮河,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同时纳贡于周。周元王派人赐勾践兖冕、圭璧、彤弓、孤矢,命为东方之伯。当此之时,越军横行于江淮之间,诸侯见其势大,尽皆悦服,尊越为霸,成为春秋、战国之交争雄于天下的强国。勾践兴越灭吴,报了会稽之耻。范蠡“苦身戮力”,与之“深谋二十余年”,立有汗马功劳,被尊为上将军,功成名就。
但此时的范蠡并没有被功勋荣誉冲昏头脑,他居安思危,位尊不贪恋,以为盛名之下,难以久居,应该适时而退。范蠡久随勾践,竭诚辅佐,然而在长期共处中,对勾践的为人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在范蠡看来,在以往的艰难日子里,勾践身处逆境,吃尽苦头,虽能忍辱负重,礼贤下士,辛勤工作,表现出英明君主的风度,但他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即“可与同患,难以处安”。在灭吴之后的一次庆祝胜利酒会上,群臣毕贺,颂赞君臣协方,国家万福。可是越王勾践却表现异常,时而“默默无言”,时而“面无喜色”。眼光敏锐的范蠡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他料定勾践为了扩展疆土可以不惜群臣的生命,如今谋成国定,也不愿意就这样返国和封赏功臣了。因此,与勾践再相处下去,是很危险的。范蠡即定下主意,决心辞官隐退。在一次随越王征伐途中经五湖时,范蠡乘此向越王告辞说:“君王好自勉之,臣不复入越国矣。”越王对范蠡的举动感到非常意外,一时感情冲动,竟掉下眼泪,竭力说服范蠡改变主意,继续辅佐自己,甚至不惜硬软兼施地说:如范蠡能够留下,愿意“分国共之”,与其平分天下;若去,则“妻子受戮”。但范蠡不为所动,不久之后,即携妻挈子,“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一时不知去向。
范蠡在决意隐退避祸的时候,他没有忘记与自己相约入越、共事多年的老朋友文种。在出走前,范蠡曾劝文种也离开越国,说不然就会被越王杀掉。文种当时对此不以为然,没有理会范蠡的好意。范蠡离去之后.又特意写了一封书信语重心长而又一针见血地告诫文种说:“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嘴),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见书,心有所动,但行动犹豫,未能果断离越。
后来的情况,果然如范蠡所料定的那样,自从国家兴盛之后,勾践日益骄横,往日那种虚心纳谏的风度没有了,君臣离心,许多与他共患难的大臣都疏远了。又过了一段时日,勾践终于凶相毕露,对文种说:“你有阴谋兵法,足以倾敌取国。你献九术之策,今我用其三己破强吴,其六尚在你处,愿你有幸带着余术去见我的先人于地下,跟他们去谋算吴国人吧!”越王即赐剑命他自杀,文种伏剑而死。范蠡之言不幸而中了。范蠡曾以应天顺时的理论来指导越国的政治实践,他同样用这种思想来指导个人的生活行为。越国灭吴称霸后,范蠡即乘扁舟而遁。范蠡懂得:只有在敌国存在的环境中,君主心目中才有谋臣的价值,敌国破亡了,客观环境变化了,谋臣的价值就会自然丧失,一个没有价值的智谋之士必然被君王视作威胁统治的心头祸患。这一现象不是根源于某一君主的心术,而是君主专制制度下政治运动的一条规律。能够明察天人之道、隐居一方,以避免成为下一步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越王另一功臣文种的最终遭遇,也从反面说明了范蠡这一选择的正确性。(未完待续)
自古以来,功成身败者比比皆是。其实这也是人的天性使然:苦吃多了、命卖过了,现在我要好好享受一番。但是,如果功臣所效命的君主并不这么想,功臣的命运就危险了。而智者能够及早看到这种危险,所以他能舍得炙手可热的功名,退隐全身。
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增调大军持续围吴。为了激励全军将士奋勇杀敌,勾践诏示军中:父子俱在军中者,父归;兄弟俱在军中者,兄归;独生子者,归养;有疾病者,给以医药治疗。军中闻令欢声如雷,个个感恩忘死,拼死向前,军威空前强盛。这样,至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在越军的强大攻势下,势穷力尽,退守于姑苏孤城,再派人向勾践求和,恳求勾践像当年会稽被赦一样,赦免吴王。勾践不忍,有意准降。站在一旁的范蠡连忙劝道:“当年大王兵败会稽,天以越赐吴,吴国不取,致有今日。现在天又以吴赐越,越岂可逆天行事?况且,大王早晚勤劳国事,不是为了报吴国的仇吗?难道大王忘了昔日的困辱了吗?”接着范蠡当机立断,对吴使说:“越王已任政于我,使者如不尽快离开,我将失礼,有所得罪了!”说罢,范蠡击鼓传令,大张声势。吴使知求和无望,痛哭流涕而去。
不久,越军攻入姑苏城,吴国灭亡。勾践下令诛杀了奸臣伯嚭并派人对吴王夫差说:“寡人考虑到昔日之情,可免你一死。你可到甬东(会稽以东的一个海中小洲)一隅之地,君临百家,作为衣食之费。”夫差对来人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候大王。”夫差难当此辱,悔恨交加,待来人退去,哭着对左右说道:“我深悔当初不听子胥之言,死后还有什么面目和这些忠良之士相见呢?”于是用三寸帛掩住脸面,拔剑自刎。
灭吴之后,越王勾践率兵北渡淮河,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同时纳贡于周。周元王派人赐勾践兖冕、圭璧、彤弓、孤矢,命为东方之伯。当此之时,越军横行于江淮之间,诸侯见其势大,尽皆悦服,尊越为霸,成为春秋、战国之交争雄于天下的强国。勾践兴越灭吴,报了会稽之耻。范蠡“苦身戮力”,与之“深谋二十余年”,立有汗马功劳,被尊为上将军,功成名就。
但此时的范蠡并没有被功勋荣誉冲昏头脑,他居安思危,位尊不贪恋,以为盛名之下,难以久居,应该适时而退。范蠡久随勾践,竭诚辅佐,然而在长期共处中,对勾践的为人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在范蠡看来,在以往的艰难日子里,勾践身处逆境,吃尽苦头,虽能忍辱负重,礼贤下士,辛勤工作,表现出英明君主的风度,但他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即“可与同患,难以处安”。在灭吴之后的一次庆祝胜利酒会上,群臣毕贺,颂赞君臣协方,国家万福。可是越王勾践却表现异常,时而“默默无言”,时而“面无喜色”。眼光敏锐的范蠡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他料定勾践为了扩展疆土可以不惜群臣的生命,如今谋成国定,也不愿意就这样返国和封赏功臣了。因此,与勾践再相处下去,是很危险的。范蠡即定下主意,决心辞官隐退。在一次随越王征伐途中经五湖时,范蠡乘此向越王告辞说:“君王好自勉之,臣不复入越国矣。”越王对范蠡的举动感到非常意外,一时感情冲动,竟掉下眼泪,竭力说服范蠡改变主意,继续辅佐自己,甚至不惜硬软兼施地说:如范蠡能够留下,愿意“分国共之”,与其平分天下;若去,则“妻子受戮”。但范蠡不为所动,不久之后,即携妻挈子,“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一时不知去向。
范蠡在决意隐退避祸的时候,他没有忘记与自己相约入越、共事多年的老朋友文种。在出走前,范蠡曾劝文种也离开越国,说不然就会被越王杀掉。文种当时对此不以为然,没有理会范蠡的好意。范蠡离去之后.又特意写了一封书信语重心长而又一针见血地告诫文种说:“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嘴),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见书,心有所动,但行动犹豫,未能果断离越。
后来的情况,果然如范蠡所料定的那样,自从国家兴盛之后,勾践日益骄横,往日那种虚心纳谏的风度没有了,君臣离心,许多与他共患难的大臣都疏远了。又过了一段时日,勾践终于凶相毕露,对文种说:“你有阴谋兵法,足以倾敌取国。你献九术之策,今我用其三己破强吴,其六尚在你处,愿你有幸带着余术去见我的先人于地下,跟他们去谋算吴国人吧!”越王即赐剑命他自杀,文种伏剑而死。范蠡之言不幸而中了。范蠡曾以应天顺时的理论来指导越国的政治实践,他同样用这种思想来指导个人的生活行为。越国灭吴称霸后,范蠡即乘扁舟而遁。范蠡懂得:只有在敌国存在的环境中,君主心目中才有谋臣的价值,敌国破亡了,客观环境变化了,谋臣的价值就会自然丧失,一个没有价值的智谋之士必然被君王视作威胁统治的心头祸患。这一现象不是根源于某一君主的心术,而是君主专制制度下政治运动的一条规律。能够明察天人之道、隐居一方,以避免成为下一步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越王另一功臣文种的最终遭遇,也从反面说明了范蠡这一选择的正确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