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正说官场秘事大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王文统等执政大臣,又有地方汉族武装如戴曲薛、张邦直等人,从此加重了对汉人的疑忌心理。忽必烈开始采取措施,防范汉人权力过大。
首先是清查王文统的关系网。经查,王文统是由高挺、赵良弼、刘秉忠等人推荐的,这些人自然都受到怀疑审查。忽必烈不忍处罚刘秉忠,但对高挺、赵良弼等人就不客气了。赵良弼被“械系于狱”,差点给割去舌头;高挺被赶出中枢机构,先是调任四川,后又遭诬告,被囚禁于上都。
其次,是解除汉人的军政大权。史天泽虽然攻灭李璮有功,但由于他是汉人,所以忽必烈对他很不放心,暗示他交出军权。史天泽只好上书,说“兵民之权,不可并于一门。行之。请自臣家始。”于是,史氏子弟17人同时解除了兵权。史天泽这么一带头,别的汉族武装,如武卫亲军指挥使李佰祜、东平万户严氏、济南万户张氏等,也都纷纷交出了兵权。忽必烈又罢除了诸侯世袭制度,取消了汉族官员的封地。实行迁转法,官员流动升转,将官随时调遣,使兵将分离。
忽必烈的这些措施,表明汉人的地位日益下降。
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元旦,忽必烈在大都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正式把都城从和林迁到了大都。
朝贺仪式结束之后,忽必烈去昔日的发祥地上都作短暂巡察,刘秉忠要求随行。
到达上都后,刘秉忠陪忽必烈游览了南屏山,说这里风光宜人,自己愿意在山里盖一间小屋,静心修行;只要皇上不召见,他就不再返大都了。
话说得很委婉,忽必烈沉默了一会儿,批准了刘秉忠的请求。君臣二人对视了一眼,彼此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意。
此后,忽必烈离开上都,返回大都,继续策划攻灭南宋,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刘秉忠留在了上都南屏山的一所小屋,深居简出。赫赫有名的谋士又过起了隐士的生活。
这年秋天八月,刘秉忠悄然而逝,享年59岁。
丧讯传到大都宫中,忽必烈十分悲哀,对群臣说:“秉忠事朕三十余年,小心慎密,不避艰险,言无隐情”。下诏将刘秉忠安葬于大都,赠官太傅,封赵国公,隘号“文贞”。元朝从草创到定型,刘秉忠出谋划策,立下很大的功劳,但刘秉忠从不居功自傲,并且一直不担任何具体的官职,这使他在处理与忽必烈的关系上可进可退,较为超脱。刘秉忠知道自古以来皇帝对于有功之臣都心存猜忌,更何况忽必烈是蒙古族的皇帝。刘秉忠明白,民族利益是无法分享的,蒙古人和汉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帝国,不管如何汉化,在实质上是维护蒙古人自身的利益的。忽必烈要笼络汉人,利用汉人,但不可能真正信任汉人。
因此,鉴于元朝的统治已基本上稳定,忽必烈对汉儒的需求,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迫切了。对于这个政治舞台,自己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适时而退,应该是自己最明智的选择。
刘秉忠为自己功成名就后的人生作出这样的决策,在一般人或许是不易接受的,但刘秉忠其后的结局却证明,这是十分正确的。刘秉忠的功名荣誉,没有因隐退而消失,更没有重蹈历史的“兔死狗烹”的铁定规律般的覆辙。这对于一个“异族功臣”,显然已经是一种最好的归宿了。(未完待续)
的王文统等执政大臣,又有地方汉族武装如戴曲薛、张邦直等人,从此加重了对汉人的疑忌心理。忽必烈开始采取措施,防范汉人权力过大。
首先是清查王文统的关系网。经查,王文统是由高挺、赵良弼、刘秉忠等人推荐的,这些人自然都受到怀疑审查。忽必烈不忍处罚刘秉忠,但对高挺、赵良弼等人就不客气了。赵良弼被“械系于狱”,差点给割去舌头;高挺被赶出中枢机构,先是调任四川,后又遭诬告,被囚禁于上都。
其次,是解除汉人的军政大权。史天泽虽然攻灭李璮有功,但由于他是汉人,所以忽必烈对他很不放心,暗示他交出军权。史天泽只好上书,说“兵民之权,不可并于一门。行之。请自臣家始。”于是,史氏子弟17人同时解除了兵权。史天泽这么一带头,别的汉族武装,如武卫亲军指挥使李佰祜、东平万户严氏、济南万户张氏等,也都纷纷交出了兵权。忽必烈又罢除了诸侯世袭制度,取消了汉族官员的封地。实行迁转法,官员流动升转,将官随时调遣,使兵将分离。
忽必烈的这些措施,表明汉人的地位日益下降。
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元旦,忽必烈在大都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正式把都城从和林迁到了大都。
朝贺仪式结束之后,忽必烈去昔日的发祥地上都作短暂巡察,刘秉忠要求随行。
到达上都后,刘秉忠陪忽必烈游览了南屏山,说这里风光宜人,自己愿意在山里盖一间小屋,静心修行;只要皇上不召见,他就不再返大都了。
话说得很委婉,忽必烈沉默了一会儿,批准了刘秉忠的请求。君臣二人对视了一眼,彼此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意。
此后,忽必烈离开上都,返回大都,继续策划攻灭南宋,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刘秉忠留在了上都南屏山的一所小屋,深居简出。赫赫有名的谋士又过起了隐士的生活。
这年秋天八月,刘秉忠悄然而逝,享年59岁。
丧讯传到大都宫中,忽必烈十分悲哀,对群臣说:“秉忠事朕三十余年,小心慎密,不避艰险,言无隐情”。下诏将刘秉忠安葬于大都,赠官太傅,封赵国公,隘号“文贞”。元朝从草创到定型,刘秉忠出谋划策,立下很大的功劳,但刘秉忠从不居功自傲,并且一直不担任何具体的官职,这使他在处理与忽必烈的关系上可进可退,较为超脱。刘秉忠知道自古以来皇帝对于有功之臣都心存猜忌,更何况忽必烈是蒙古族的皇帝。刘秉忠明白,民族利益是无法分享的,蒙古人和汉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帝国,不管如何汉化,在实质上是维护蒙古人自身的利益的。忽必烈要笼络汉人,利用汉人,但不可能真正信任汉人。
因此,鉴于元朝的统治已基本上稳定,忽必烈对汉儒的需求,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迫切了。对于这个政治舞台,自己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适时而退,应该是自己最明智的选择。
刘秉忠为自己功成名就后的人生作出这样的决策,在一般人或许是不易接受的,但刘秉忠其后的结局却证明,这是十分正确的。刘秉忠的功名荣誉,没有因隐退而消失,更没有重蹈历史的“兔死狗烹”的铁定规律般的覆辙。这对于一个“异族功臣”,显然已经是一种最好的归宿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