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飞舞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张飞得到了曹操的鼎力支持,他们的反对自然无效。
当然张飞并不是一味蛮干,而是用事实告诉他们,这样训练出来的军队,比一群乌合之众要强得多。
因为夏侯渊和曹仁加入的比较迟,那时候张飞和夏侯惇、曹洪已经简单训练出一支精壮,为了让事实证明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张飞选出一百人,和夏侯渊、曹仁带来的一千多人来了次大混战,结果张飞三人训练的精装轻松战胜了夏侯渊和曹仁带来的士兵,这才让两人心服口服。
有了四个人帮忙,张飞的训练任务大大减轻,虽然还是总教头,但是只负责方向,具体事务还是交给夏侯两兄弟和二曹四个人负责。这时候,张飞不得不感叹:“难怪曹老大最后统一北方,光凭老大手下的人才,尤其是武将,可谓是层出不穷。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
上有曹老大这等雄才大略的老大,下有自己和夏侯二曹四兄弟五个青史留名的猛将,张飞现在是豪气冲天,就等来年天暖,开春了和董卓决一死战。虽然历史上曹操失败了,现在相信有了自己一番谋划,结局应该大大不同吧?!
后世史书记载:“中平六年,十一月,操刺董未遂,遂与邕、飞、惇、洪亡于陈留圉县。十二月,传檄天下,起兵讨董。得孝廉卫兹相助,募兵五千余人,择其精壮五百为兵,余则屯田。后操从弟渊、仁来投。操以飞、惇、渊、仁、洪五人为将,征南逐北,遂有天下,操誉为五虎上将。”
注1:《三国演义》中资助曹操起兵的叫卫弘,应该是错误的。这个人第一次跟曹操上战场就被干掉了,后来他的儿子卫臻官至三公,这笔投资还是相当划算的,比起资助刘备起兵的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结果来说,曹操还是很厚道的。
注:见《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注:《三国演义》里边的十八路诸侯讨董虽然脍炙人口,而且引出了之后的三英战吕布等精彩桥段,但是很可惜,我们的刘皇叔还在自己的师兄公孙瓒名下,跟着公孙瓒忙于平定乌桓等边乱呢,没来得及赶上这场大战。类似的还有徐州刺史陶谦、北海相孔融、西凉太守马腾、上党太守张扬,具体情况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书友可以自己百度“诸侯讨董”四个字。
注4:汉斤,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六十多斤,八十多公斤。作者出身农村,自己也做过一些体力活,这个标准真的不算太高,正常成年男子一般都可以做到。
注5:汉里,据历史学家考证,汉代规定一步六尺,三百步为一里,汉尺相当于现在的厘米多一点,一里约合现在的415米多,相当于现在的六分之五里。
注6:屯田对于三国时期恢复人口和生产来说,是再怎么褒奖也不过分的,但是屯田并不是三国时期才出现的。
屯田最早出现应该在秦始皇时期,就是蒙恬北却匈奴之后,为了维持边关士兵的补给需要,在边关实行屯田。汉武帝时期也在和匈奴接壤的边关实行过屯田。
屯田,简单来说,相当于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社。当然很多人就会站出来反驳说建国初施行的农业合作社是公有制,而古代的屯田是私有制,一个是为了集体,一个是为了剥削,,这样说也没错,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其实就是五十步笑百步。所以,我从来不认为有什么制度是现代才发明出来的,其实老祖宗早就都实行过了,包括户籍制度,国有企业,公有制,等等等等。
屯田的前提条件有几个:一个是大量闲置土地,二是大量闲置人口,三是耕作收获器具有限,这三个条件是实行屯田的必要条件,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劳动力和土地、种子、劳动工具等生产资料是分离的。当然,大量的闲置土地来源可能是不同的,古代主要是开垦,建国初主要是从地主、富农手中赎买,道理是一样的。
屯田的最主要原因是资源有限,而且这些资源不在个人手中。要知道农业是非常讲究农时的,过了合适的播种时间,说什么也晚了。无论是在现代机械化的农场,还是古代的小农经济,农业器具都是非常宝贵的,可以大量的节省时间,比如说畜力,再比如说木犁等。种子也一样,这些屯田的人是什么都没有的,只有自己的体力可以出卖。而国家或者说政府可以提供这样的资源,来帮助这些一无所有的人生产。
当然,在古代,屯田的大部分收获都归政府所有了,这些屯户只能保留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原因自然是连年的战争要消耗大量的钱粮。如果是在和平时期,发展下去会是什么样子?
事实上,到了西晋统一,这样残酷的剥削已经难以维持下去了,屯田制就逐渐消亡了。但是如果统治者能够及时改变了分配的比例,减少剥削,会不会发展出另外一种景象,我们自然不得而知了,但是值得我们思考。
现在对比屯田和建国初的农业合作社,是不是非常相似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几句话就讲明白了。
一个家庭如果一开始很穷,是不是会一家人共用很多生活用品?一定是这样的!而随着一家人一起努力,一起奋斗,生活条件会慢慢变好,私有的东西越来越多,共有的东西越来越少,直到分家,乃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用品。
说到这里,再次啰嗦两句。
无论怎么发展,一定会有一部分东西是一家人一起使用的,这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有关,除非人们变成独立的个体,但是即便这样,总还是要成家吧?总不能不繁衍后代了。
这就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顺便吐槽一句,马恩的历史发展观点在我个人看来,简直就是臆想,狗屁科学)
所以说,无论发展到什么时期,公有制总是有的,私有制也总是有的,这是历史的必然。无论再怎么平分,共有,发展下去,还是会分化,还是会产生很多矛盾,而这些矛盾,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了这些矛盾,人类只能自取灭亡。
当然,这些矛盾可能来自于内部,也可能来自与外部,无论来自于哪里,关键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谩骂,刀兵相向。但是人类总是善忘的,谁有能真正的超脱呢?
我们大多数的矛盾都是从“分”这个观念产生出来的,这也是整个西方现代发展带给世界最糟糕的思想,也是我们和国际格格不入的最主要的原因,毕竟我们的思想核心是“一”,或者说是“和”。
什么都要分,“主义”要分,“意识形态”要分,“经济制度”要分,“政治体制”要分,“政党”也要分(否则就是专制),最后“国家”都要分(所谓民主独立),这些狗屁倒灶的观念搞得大多数现代人思想都是不完善不完整的。我在这里只想吐槽一句,分你妹啊分!
所以说,就我个人看来,我们现在的很多国际主流观念都是颠倒的,错乱的。当然,我绝对没有抨击时政的意思,事实上,我是非常赞成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搞社会主义的,因为这是唯一的出路。
我甚至可以很确定的说,除了少数小国家(比如说日(本)、韩(国)、新(加坡)沙特、阿联酋)可以凭借独特的历史机遇和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可以走上富强(“强”要打个引号)的道路,其他的后发国家,除了中国模式,没有一条路是活路。
可惜的是,按照美英法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尿性,殖民主义的思想总是根深蒂固。如果全世界都向中国学习,这些老牌帝国就真的可以进坟墓了。所以他们绝对不会同意中国模式统治世界。
呵呵,不知道我们是该自豪,还是该悲哀。我想,至少我自己是自豪的,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人民。(未完待续)
张飞得到了曹操的鼎力支持,他们的反对自然无效。
当然张飞并不是一味蛮干,而是用事实告诉他们,这样训练出来的军队,比一群乌合之众要强得多。
因为夏侯渊和曹仁加入的比较迟,那时候张飞和夏侯惇、曹洪已经简单训练出一支精壮,为了让事实证明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张飞选出一百人,和夏侯渊、曹仁带来的一千多人来了次大混战,结果张飞三人训练的精装轻松战胜了夏侯渊和曹仁带来的士兵,这才让两人心服口服。
有了四个人帮忙,张飞的训练任务大大减轻,虽然还是总教头,但是只负责方向,具体事务还是交给夏侯两兄弟和二曹四个人负责。这时候,张飞不得不感叹:“难怪曹老大最后统一北方,光凭老大手下的人才,尤其是武将,可谓是层出不穷。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
上有曹老大这等雄才大略的老大,下有自己和夏侯二曹四兄弟五个青史留名的猛将,张飞现在是豪气冲天,就等来年天暖,开春了和董卓决一死战。虽然历史上曹操失败了,现在相信有了自己一番谋划,结局应该大大不同吧?!
后世史书记载:“中平六年,十一月,操刺董未遂,遂与邕、飞、惇、洪亡于陈留圉县。十二月,传檄天下,起兵讨董。得孝廉卫兹相助,募兵五千余人,择其精壮五百为兵,余则屯田。后操从弟渊、仁来投。操以飞、惇、渊、仁、洪五人为将,征南逐北,遂有天下,操誉为五虎上将。”
注1:《三国演义》中资助曹操起兵的叫卫弘,应该是错误的。这个人第一次跟曹操上战场就被干掉了,后来他的儿子卫臻官至三公,这笔投资还是相当划算的,比起资助刘备起兵的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结果来说,曹操还是很厚道的。
注:见《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注:《三国演义》里边的十八路诸侯讨董虽然脍炙人口,而且引出了之后的三英战吕布等精彩桥段,但是很可惜,我们的刘皇叔还在自己的师兄公孙瓒名下,跟着公孙瓒忙于平定乌桓等边乱呢,没来得及赶上这场大战。类似的还有徐州刺史陶谦、北海相孔融、西凉太守马腾、上党太守张扬,具体情况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书友可以自己百度“诸侯讨董”四个字。
注4:汉斤,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六十多斤,八十多公斤。作者出身农村,自己也做过一些体力活,这个标准真的不算太高,正常成年男子一般都可以做到。
注5:汉里,据历史学家考证,汉代规定一步六尺,三百步为一里,汉尺相当于现在的厘米多一点,一里约合现在的415米多,相当于现在的六分之五里。
注6:屯田对于三国时期恢复人口和生产来说,是再怎么褒奖也不过分的,但是屯田并不是三国时期才出现的。
屯田最早出现应该在秦始皇时期,就是蒙恬北却匈奴之后,为了维持边关士兵的补给需要,在边关实行屯田。汉武帝时期也在和匈奴接壤的边关实行过屯田。
屯田,简单来说,相当于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社。当然很多人就会站出来反驳说建国初施行的农业合作社是公有制,而古代的屯田是私有制,一个是为了集体,一个是为了剥削,,这样说也没错,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其实就是五十步笑百步。所以,我从来不认为有什么制度是现代才发明出来的,其实老祖宗早就都实行过了,包括户籍制度,国有企业,公有制,等等等等。
屯田的前提条件有几个:一个是大量闲置土地,二是大量闲置人口,三是耕作收获器具有限,这三个条件是实行屯田的必要条件,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劳动力和土地、种子、劳动工具等生产资料是分离的。当然,大量的闲置土地来源可能是不同的,古代主要是开垦,建国初主要是从地主、富农手中赎买,道理是一样的。
屯田的最主要原因是资源有限,而且这些资源不在个人手中。要知道农业是非常讲究农时的,过了合适的播种时间,说什么也晚了。无论是在现代机械化的农场,还是古代的小农经济,农业器具都是非常宝贵的,可以大量的节省时间,比如说畜力,再比如说木犁等。种子也一样,这些屯田的人是什么都没有的,只有自己的体力可以出卖。而国家或者说政府可以提供这样的资源,来帮助这些一无所有的人生产。
当然,在古代,屯田的大部分收获都归政府所有了,这些屯户只能保留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原因自然是连年的战争要消耗大量的钱粮。如果是在和平时期,发展下去会是什么样子?
事实上,到了西晋统一,这样残酷的剥削已经难以维持下去了,屯田制就逐渐消亡了。但是如果统治者能够及时改变了分配的比例,减少剥削,会不会发展出另外一种景象,我们自然不得而知了,但是值得我们思考。
现在对比屯田和建国初的农业合作社,是不是非常相似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几句话就讲明白了。
一个家庭如果一开始很穷,是不是会一家人共用很多生活用品?一定是这样的!而随着一家人一起努力,一起奋斗,生活条件会慢慢变好,私有的东西越来越多,共有的东西越来越少,直到分家,乃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用品。
说到这里,再次啰嗦两句。
无论怎么发展,一定会有一部分东西是一家人一起使用的,这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有关,除非人们变成独立的个体,但是即便这样,总还是要成家吧?总不能不繁衍后代了。
这就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顺便吐槽一句,马恩的历史发展观点在我个人看来,简直就是臆想,狗屁科学)
所以说,无论发展到什么时期,公有制总是有的,私有制也总是有的,这是历史的必然。无论再怎么平分,共有,发展下去,还是会分化,还是会产生很多矛盾,而这些矛盾,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了这些矛盾,人类只能自取灭亡。
当然,这些矛盾可能来自于内部,也可能来自与外部,无论来自于哪里,关键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谩骂,刀兵相向。但是人类总是善忘的,谁有能真正的超脱呢?
我们大多数的矛盾都是从“分”这个观念产生出来的,这也是整个西方现代发展带给世界最糟糕的思想,也是我们和国际格格不入的最主要的原因,毕竟我们的思想核心是“一”,或者说是“和”。
什么都要分,“主义”要分,“意识形态”要分,“经济制度”要分,“政治体制”要分,“政党”也要分(否则就是专制),最后“国家”都要分(所谓民主独立),这些狗屁倒灶的观念搞得大多数现代人思想都是不完善不完整的。我在这里只想吐槽一句,分你妹啊分!
所以说,就我个人看来,我们现在的很多国际主流观念都是颠倒的,错乱的。当然,我绝对没有抨击时政的意思,事实上,我是非常赞成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搞社会主义的,因为这是唯一的出路。
我甚至可以很确定的说,除了少数小国家(比如说日(本)、韩(国)、新(加坡)沙特、阿联酋)可以凭借独特的历史机遇和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可以走上富强(“强”要打个引号)的道路,其他的后发国家,除了中国模式,没有一条路是活路。
可惜的是,按照美英法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尿性,殖民主义的思想总是根深蒂固。如果全世界都向中国学习,这些老牌帝国就真的可以进坟墓了。所以他们绝对不会同意中国模式统治世界。
呵呵,不知道我们是该自豪,还是该悲哀。我想,至少我自己是自豪的,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人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