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手机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武安国,孔融帐下大将。曾在虎牢关之战中与吕布战了十余合之后,被吕布挑断手腕。
“对上了……”
袁耀看着武安国的断腕,下意识咧了咧嘴,想想当时被一戟挑断……
嘶,这得多疼啊。
袁耀捋了捋脑中的头绪,太史慈先是知名于当世,因为与州家的矛盾成为了州家所仇视的人物,太史慈为了避免受到无妄之灾,于是避居于辽东。
然后就是北海孔融数次遣人动问太史慈的母亲,并奉送赠礼作为致意。公元193年,管亥暴乱,孔融被管亥困于都昌,太史慈从辽东返家之后听到母亲对他说孔融的仁义之名,太史慈北海报恩。
日夜兼程奔到北海,替孔融将求救信送到了平原刘备那里,游说劝刘备去北海相救,最终救了孔融一命。
再想武安国,虎牢关之战是190年,吕布杀得兴起,先斩方悦,再斩穆顺,一合便将他们两个全都斩于马下,然后武安国从孔融帐下嗡声道:“我已经受到了孔将军的恩惠十年了,怎么能够不以死报之呢?”
于是武提长柄铁锤,飞马而出,直奔吕布,后面武安国败阵之后八路诸侯因为武安国的忠义而感动,将武安国救回阵中。(顺带说一句,百度百科真尿性,谁说武安国190年逝世的?虽然是虚构的小说人物,但是编也要编的合理一点好不好啊?)
以孔融让梨这种流传后世的品格来评价孔融,孔融素有贤名,所以武安国以死报之孔融对武安国一定会极尽照料,到如今,武安国大致不到四十岁。
这样看来,太史慈和武安国是老友也是很有可能的,因为193年,武安国或许就住在北海孔融所安排的府邸之中,只是再没出战。
再顺一下孔融,孔融前期北海为相,之后袁谭受袁绍的指派,进攻北海,双方战斗自春至夏,到最后甚至战士仅剩数百人了,流矢像雨一样漫天而下射来,城内短兵相接。
但是孔融却仍然安之若素,凭几读书,知道兵败之后才出逃,投奔山东曹操而来。
那时候是196年。
“哦!”袁耀终于理顺了。
“要怎么将他收了呢?”袁耀既然已经知道了来人的身份,就不得不想想怎么能让武安国乖乖降服。
不过武安国这断臂总归是个麻烦。
虽然武安国断的是左腕,但是这对武安国的武艺着实有很严重的影响,武安国的一柄流星铁锤重达五十余斤,单臂扔倒是能扔的出去,但是已经无法让武安国与敌将作战了,一只手举五十斤的铁锤,想想都觉得费劲。
“要让武安国既能归我所用,又要让武安国恢复战力。”袁耀心生一计。
“你又是何人?”就在这时,武安国突然大声问道,他虽然已经不再上阵杀敌,但是身上的那股子煞气却是丝毫不减,让袁耀在沉思中骤然被惊醒。
“他是后将军(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候袁术的称呼)的儿子。”太史慈对武安国的性子见怪不怪了,嘿嘿笑道。
“后将军?”武安国拧了一圈眉头,道:“僭越称帝的袁术的儿子?”
太史慈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而我们的袁耀童鞋的脸色瞬间就变黑了,这话听着怎么就这么刺耳呢?
武安国虽然自从断腕之后就隐居了,但是并不是不知道世上发生的事情,袁术称帝的事情他自然是清楚的。
在孔融帐下曾经接近十年,武安国应该算是一名少有的忠烈之士,将孔融身上的很多性格全都学了过来。
比如仁义,比如报恩,比如忠勇,就看武安国明知与吕布作战必败无疑,依旧驾马而出,就能看出这个长相粗犷的汉子的内心有多么细腻了。不得不说,武安国与太史慈之所以能够惺惺相惜,便是因为武安国喜欢太史慈身上的那种有恩必报的气节。
“不欢迎!走吧。”接下来的武安国更加直接,直接对袁耀下了逐客令。
“武将军这是什么意思?”袁耀虽然想要将武安国收归帐下,但是武安国这么不给面子,袁耀怎么受得了?
“什么意思?”武安国冷哼一声,“僭越称帝的人,能是什么人?这种人既然我武安国不屑于相交,自然无需给你什么面子!那你又管我什么意思呢?哈哈。”
武安国这一番话,却与管宁割席断交有些异曲同工之妙……都太直接了。
“藤兰!”太史慈虽然与武安国交好,但是也没想到武安国竟然会这么不给面子,而且袁耀也是他带来的客人,这样一来太史慈也未免有些没有面子,急忙劝道。
“子义,你不用劝我。袁术与袁绍一般,四世三公,世袭大汉官职,本应锄奸佞匡扶汉室,但却僭越称帝,如此之人,又何须我多说什么呢?”武安国好像是被孔融洗脑了的人,对袁术一顿批判,根本不在乎袁耀就在他的面前。
这么个毛头小子,能干什么?武安国不禁鄙夷。
袁耀心里面那个气啊,虽然袁术做的那些事儿袁耀也不赞同,傻啦吧唧的树立个大靶子等着众人合作来打,不是作死么。
但是武安国就在自己面前骂自己的便宜老爹,这样不好吧?
“嗯?”袁耀的眉头紧紧地蹙了起来,“武安国,我敬你是一位名将,但你不要辱人父亲!”这种原则上面的东西,袁耀不想让步。
“反贼而已,我武安国又怎么需要你的怜悯?”武安国不屑说道,将太史慈请入院中,但是却将袁耀拦在了门外。
“哎!”太史慈叹了一口气,自己怎么就忘了武安国这一茬了呢,看来这次他太史慈是做了个坏差事,本想让武安国见识见识少年英雄呢。
武安国从北海到庐江隐居就是因为孔融兵败之后投了曹操,武安国虽然想要继续追随孔融,但是想到他自己如今的样子,便没有再去兖州。
而且武安国对孔融一直推崇备至,没有去兖州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武安国认为曹操也是汉贼,所以这才一路继续南下,刘繇率领同乡太史慈等人被孙策打败之后,太史... -->>
武安国,孔融帐下大将。曾在虎牢关之战中与吕布战了十余合之后,被吕布挑断手腕。
“对上了……”
袁耀看着武安国的断腕,下意识咧了咧嘴,想想当时被一戟挑断……
嘶,这得多疼啊。
袁耀捋了捋脑中的头绪,太史慈先是知名于当世,因为与州家的矛盾成为了州家所仇视的人物,太史慈为了避免受到无妄之灾,于是避居于辽东。
然后就是北海孔融数次遣人动问太史慈的母亲,并奉送赠礼作为致意。公元193年,管亥暴乱,孔融被管亥困于都昌,太史慈从辽东返家之后听到母亲对他说孔融的仁义之名,太史慈北海报恩。
日夜兼程奔到北海,替孔融将求救信送到了平原刘备那里,游说劝刘备去北海相救,最终救了孔融一命。
再想武安国,虎牢关之战是190年,吕布杀得兴起,先斩方悦,再斩穆顺,一合便将他们两个全都斩于马下,然后武安国从孔融帐下嗡声道:“我已经受到了孔将军的恩惠十年了,怎么能够不以死报之呢?”
于是武提长柄铁锤,飞马而出,直奔吕布,后面武安国败阵之后八路诸侯因为武安国的忠义而感动,将武安国救回阵中。(顺带说一句,百度百科真尿性,谁说武安国190年逝世的?虽然是虚构的小说人物,但是编也要编的合理一点好不好啊?)
以孔融让梨这种流传后世的品格来评价孔融,孔融素有贤名,所以武安国以死报之孔融对武安国一定会极尽照料,到如今,武安国大致不到四十岁。
这样看来,太史慈和武安国是老友也是很有可能的,因为193年,武安国或许就住在北海孔融所安排的府邸之中,只是再没出战。
再顺一下孔融,孔融前期北海为相,之后袁谭受袁绍的指派,进攻北海,双方战斗自春至夏,到最后甚至战士仅剩数百人了,流矢像雨一样漫天而下射来,城内短兵相接。
但是孔融却仍然安之若素,凭几读书,知道兵败之后才出逃,投奔山东曹操而来。
那时候是196年。
“哦!”袁耀终于理顺了。
“要怎么将他收了呢?”袁耀既然已经知道了来人的身份,就不得不想想怎么能让武安国乖乖降服。
不过武安国这断臂总归是个麻烦。
虽然武安国断的是左腕,但是这对武安国的武艺着实有很严重的影响,武安国的一柄流星铁锤重达五十余斤,单臂扔倒是能扔的出去,但是已经无法让武安国与敌将作战了,一只手举五十斤的铁锤,想想都觉得费劲。
“要让武安国既能归我所用,又要让武安国恢复战力。”袁耀心生一计。
“你又是何人?”就在这时,武安国突然大声问道,他虽然已经不再上阵杀敌,但是身上的那股子煞气却是丝毫不减,让袁耀在沉思中骤然被惊醒。
“他是后将军(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候袁术的称呼)的儿子。”太史慈对武安国的性子见怪不怪了,嘿嘿笑道。
“后将军?”武安国拧了一圈眉头,道:“僭越称帝的袁术的儿子?”
太史慈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而我们的袁耀童鞋的脸色瞬间就变黑了,这话听着怎么就这么刺耳呢?
武安国虽然自从断腕之后就隐居了,但是并不是不知道世上发生的事情,袁术称帝的事情他自然是清楚的。
在孔融帐下曾经接近十年,武安国应该算是一名少有的忠烈之士,将孔融身上的很多性格全都学了过来。
比如仁义,比如报恩,比如忠勇,就看武安国明知与吕布作战必败无疑,依旧驾马而出,就能看出这个长相粗犷的汉子的内心有多么细腻了。不得不说,武安国与太史慈之所以能够惺惺相惜,便是因为武安国喜欢太史慈身上的那种有恩必报的气节。
“不欢迎!走吧。”接下来的武安国更加直接,直接对袁耀下了逐客令。
“武将军这是什么意思?”袁耀虽然想要将武安国收归帐下,但是武安国这么不给面子,袁耀怎么受得了?
“什么意思?”武安国冷哼一声,“僭越称帝的人,能是什么人?这种人既然我武安国不屑于相交,自然无需给你什么面子!那你又管我什么意思呢?哈哈。”
武安国这一番话,却与管宁割席断交有些异曲同工之妙……都太直接了。
“藤兰!”太史慈虽然与武安国交好,但是也没想到武安国竟然会这么不给面子,而且袁耀也是他带来的客人,这样一来太史慈也未免有些没有面子,急忙劝道。
“子义,你不用劝我。袁术与袁绍一般,四世三公,世袭大汉官职,本应锄奸佞匡扶汉室,但却僭越称帝,如此之人,又何须我多说什么呢?”武安国好像是被孔融洗脑了的人,对袁术一顿批判,根本不在乎袁耀就在他的面前。
这么个毛头小子,能干什么?武安国不禁鄙夷。
袁耀心里面那个气啊,虽然袁术做的那些事儿袁耀也不赞同,傻啦吧唧的树立个大靶子等着众人合作来打,不是作死么。
但是武安国就在自己面前骂自己的便宜老爹,这样不好吧?
“嗯?”袁耀的眉头紧紧地蹙了起来,“武安国,我敬你是一位名将,但你不要辱人父亲!”这种原则上面的东西,袁耀不想让步。
“反贼而已,我武安国又怎么需要你的怜悯?”武安国不屑说道,将太史慈请入院中,但是却将袁耀拦在了门外。
“哎!”太史慈叹了一口气,自己怎么就忘了武安国这一茬了呢,看来这次他太史慈是做了个坏差事,本想让武安国见识见识少年英雄呢。
武安国从北海到庐江隐居就是因为孔融兵败之后投了曹操,武安国虽然想要继续追随孔融,但是想到他自己如今的样子,便没有再去兖州。
而且武安国对孔融一直推崇备至,没有去兖州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武安国认为曹操也是汉贼,所以这才一路继续南下,刘繇率领同乡太史慈等人被孙策打败之后,太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