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大臣们求着我登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209章 坑何相
承广殿的御书房里,何相跟刘太师他们正在向周武帝汇报各地的水稻情况。
如今已经入夏,不少地方的雨水还是比较充足的,水稻的长势还是非常好的。不过,有些地方的雨水并不怎么多,导致水稻长得不怎么好。还有些地方的雨水太过充足,比如说江南。
立春后,江南的雨不停地在下。在清明前,雨好不容易停了。结果清明节过后,雨又开始下了起来,下的稻田变成水池。
缺雨的地方,想尽办法弄水灌溉稻田,而江南的百姓们则想尽办法把稻田里的水排出去。
“根据梁太守汇报,扬州河流的水位在这个月又上升了一寸。”何相禀告道,“江南其他地方的河流的水位也一直在上涨。”
刘太师接着何相的话说:“自端阳节后,江南一直在下雨。”他又道,“入夏后,江南那边时常在下暴雨,这是河位上涨的原因。”
何相继续道:“幸好听了梁太守的话,给江南的河流的堤坝加高加固,不然现在江南那边怕是已经闹洪灾了。”
“梁太守还吩咐人挖了水库,用来储存雨水,这也帮了不少忙。”刘太师口中的水库是从梁太守那里听说的,而梁太守又是从赵曜那里听说的。之前,赵曜写信给梁太守,提议他挖水库。下雨多的时候,水库可以储存雨水。干旱的时候,水库的水可以灌溉稻田。
江南的雨水是要比其他地方的多很多,但是有时候江南也会出现干旱的情况。在前朝时,江南经常出现干旱。
“梁太守在奏折里说了不少修建水库的好处,臣觉得可以在全国各地挖水库,尤其是雨水不多的北方,这样雨水不够的时候,可以放水库的水灌溉农田。”刘太师道,“以备不备之需。”
何相附和道:“臣也赞成修建水库。”
“你们不说,朕也会下旨修建水库。”周武帝自然也看了梁太守的奏折,知道修建水库的好处。“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梁太守号召全扬州的百姓修建水库,目前已经挖出全扬州最大的水库。”何相说,“挖出来的新水库储存了不少雨水,为扬州的河流减轻了不少负担。他还打算再挖一个更大的水库,这样能储存更多的雨水。”
刘太师道:“在修建河流的堤坝时,梁太守还派人疏通了河流,清理出不少淤泥,让河流变得更加畅通。”
何相笑道:“没想到梁太守还懂修河,真是了不起。”
周武帝笑的一脸得意:“不愧是朕的老丈人。”
听着周武帝如此厚颜无耻的话,何相和刘太师纷纷用鄙视的眼神望着他。
“江南也是漕运最重要的地方,如果河流不通畅,也会影响到漕运。”周武帝收起脸上不正经的表情,神色变得认真,“朕已经下旨让梁太守继续修理扬州的河流,另外也让姑苏太守疏通河流。”
提到河流,何相和刘太师便想到经常出事的黄河。
这些年因为黄河地方干旱,所以黄河没有发生洪灾。如果日后,黄河地方的雨水忽然变多,那么黄河会很容易闹洪水。
“皇上,趁黄河现在没有出事,赶紧派人去修理疏通的黄河,不然……”一旦黄河发生洪灾,将会有很多地方的百姓遭殃。
“朕正有此意。”这几年,虽然一直在加高加固黄河的堤坝,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想要让黄河变得老实点,还是得好好修理它。“对了,梁太守提议修建运河一事,你们怎么看?”
前段时日,梁太守上奏折,提议修建从江南到京城的运河。当然,这也是赵曜告诉他的。
刘太师和何相看了一眼彼此,旋即说道:“皇上,梁太守提议修建运河一事是好事,但是这会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将会花费不少人力和财力。”
刘太师接着何相的话说:“从江南到京城修建一条运河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但是就如何相所说的那样,这要花费太多的人力和财力。以大周目前的情况来看,根本没法承受修建运河的花费。”
“最重要的是修建一条运河,需要大量的人,只怕人数要几万人,这对百姓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何相说道,“百姓们会怨声载道的。”
“如今百姓们好不容易过上几年安稳的好日子,如果修建运河的话,不得不征召百姓,百姓不会愿意的。”刘太师神色严肃道,“现在大周各地的人口并没有彻底恢复前朝鼎盛时期的数量,臣建议再等几年,等人口和财力都上涨了,再修建运河也不迟。”
何相点点头说:“修建运河肯定是要修的,等修好后,不仅会造福到从江南到京城一路上的百姓,也会造福后世。”修建运河是一件福泽万民的好事,必须修建。“但是以目前大周的情况,是没法修建的,还得再等上几年,或者十年。”
“修建运河是宜早不宜迟的事情。”周武帝眉心蹙起,“但是,就像你们说的那样,目前大周还没有那个能力修建运河。”其实,以大周目前的情况来看,是有能力修建运河的,但是一旦开始修建运河,那么这几年好不容易休养生息起来的局势将会被破坏。再者,一旦修建运河,好不容易有点起色的国库,将会变得一穷二白。
“说到底还是太穷了。”
“皇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大周才建立没多久。”何相安慰周武帝,“目前来说,大周的发展还是不错的。”
“现在大周整体是欣欣向荣的状态,再等几年,国库将会被填满,那时再修建运河也不迟。”
“修建运河一事只能暂时搁置,不过搁置的这几年,我们得为修建运河做好一切准备。”周武帝右手的食指轻轻敲打着御桌,“征召百姓修建运河,可以免除的赋税和徭役,也可以奖励他们一些东西。”
“皇上说的是。”
“关于这方面,你们两个拟一个章程出来。”虽然运河还没有开始修建,但是得提前准备好一切,让百姓们对修建运河一事不是那么抵触或者排斥。“还有,你们两个计算下修建运河需要的人力和财力。”
何相和刘太师异口同声地说道:“是,皇上。”
“朕会让江南到京城这一路的官员考察地势。”周武帝想了想,又说,“还有修建运河需要的材料,你们也要提前统计好……”
修建运河不是一件小事,而是自大周建立以来最大的一件事情,甚至可以说是这几百年最大的一件事情,毕竟在前朝,在前前朝都没有修建过运河。
说完修建运河的事情,何相说起郑溪林的三个儿子来。
郑溪林的三个儿子来到京城也有一段时日,经过何相的考察,何相已经知道怎么安排他们呢。
“皇上,老郑的大儿子的确有几分老郑的真传,并且性子成熟稳重,臣想让他做丞相征事。”
“丞相征事?”周武帝有些意外地挑眉,“你就这么看重老郑的大儿子?”丞相征事是丞相的附属官。虽然官职只有五品,但是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丞相征事的。
“老郑的大儿子还是有些能力的,好好培养的话,日后会派上大用场的。”这段时日的接触,何相对郑让很是满意。
“你不是有征事了吗?”
“再有一个也不多。”
刘太师在一旁说道:“皇上,何相是有意培养老郑的大儿子,日后想让老郑的大儿子接他的班。”
周武帝闻言,面上露出惊诧的神色:“哦,何相你这是把老郑的大儿子当做接班人培养啊?”
“目前是这么打算的,不过他到底能不能胜任,还得继续考察。”何相捋着胡子,笑着说,“这孩子是有不错的资质,不过得好好磨炼一番。”
“没想到你对老郑的大儿子有这么高的评价。”
“这孩子是个不错的孩子。”何相很喜欢,也很欣赏郑让。
“他的二儿子和小儿子,你打算怎么安排?”周武帝问道。
“二儿子痴心墨家,安排他进尚方令做一个工匠最为合适。”何相说道,“他自己也愿意进尚方令做工匠。”
周武帝面露惊愕道:“工匠可没有官职,俸禄也不高,他当真愿意?”
“愿意,非常愿意。”何相当时也被郑诚的话吓到了,“他说他并不想当官,只想做一个工匠,做自己喜欢做的东西。他还说尚方令里的工匠是大周最好的工匠,跟他们在一起,他能学到很多东西。”
“只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东西,这点和老郑有些像。”周武帝犀利地吐槽道,“果... -->>
第209章 坑何相
承广殿的御书房里,何相跟刘太师他们正在向周武帝汇报各地的水稻情况。
如今已经入夏,不少地方的雨水还是比较充足的,水稻的长势还是非常好的。不过,有些地方的雨水并不怎么多,导致水稻长得不怎么好。还有些地方的雨水太过充足,比如说江南。
立春后,江南的雨不停地在下。在清明前,雨好不容易停了。结果清明节过后,雨又开始下了起来,下的稻田变成水池。
缺雨的地方,想尽办法弄水灌溉稻田,而江南的百姓们则想尽办法把稻田里的水排出去。
“根据梁太守汇报,扬州河流的水位在这个月又上升了一寸。”何相禀告道,“江南其他地方的河流的水位也一直在上涨。”
刘太师接着何相的话说:“自端阳节后,江南一直在下雨。”他又道,“入夏后,江南那边时常在下暴雨,这是河位上涨的原因。”
何相继续道:“幸好听了梁太守的话,给江南的河流的堤坝加高加固,不然现在江南那边怕是已经闹洪灾了。”
“梁太守还吩咐人挖了水库,用来储存雨水,这也帮了不少忙。”刘太师口中的水库是从梁太守那里听说的,而梁太守又是从赵曜那里听说的。之前,赵曜写信给梁太守,提议他挖水库。下雨多的时候,水库可以储存雨水。干旱的时候,水库的水可以灌溉稻田。
江南的雨水是要比其他地方的多很多,但是有时候江南也会出现干旱的情况。在前朝时,江南经常出现干旱。
“梁太守在奏折里说了不少修建水库的好处,臣觉得可以在全国各地挖水库,尤其是雨水不多的北方,这样雨水不够的时候,可以放水库的水灌溉农田。”刘太师道,“以备不备之需。”
何相附和道:“臣也赞成修建水库。”
“你们不说,朕也会下旨修建水库。”周武帝自然也看了梁太守的奏折,知道修建水库的好处。“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梁太守号召全扬州的百姓修建水库,目前已经挖出全扬州最大的水库。”何相说,“挖出来的新水库储存了不少雨水,为扬州的河流减轻了不少负担。他还打算再挖一个更大的水库,这样能储存更多的雨水。”
刘太师道:“在修建河流的堤坝时,梁太守还派人疏通了河流,清理出不少淤泥,让河流变得更加畅通。”
何相笑道:“没想到梁太守还懂修河,真是了不起。”
周武帝笑的一脸得意:“不愧是朕的老丈人。”
听着周武帝如此厚颜无耻的话,何相和刘太师纷纷用鄙视的眼神望着他。
“江南也是漕运最重要的地方,如果河流不通畅,也会影响到漕运。”周武帝收起脸上不正经的表情,神色变得认真,“朕已经下旨让梁太守继续修理扬州的河流,另外也让姑苏太守疏通河流。”
提到河流,何相和刘太师便想到经常出事的黄河。
这些年因为黄河地方干旱,所以黄河没有发生洪灾。如果日后,黄河地方的雨水忽然变多,那么黄河会很容易闹洪水。
“皇上,趁黄河现在没有出事,赶紧派人去修理疏通的黄河,不然……”一旦黄河发生洪灾,将会有很多地方的百姓遭殃。
“朕正有此意。”这几年,虽然一直在加高加固黄河的堤坝,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想要让黄河变得老实点,还是得好好修理它。“对了,梁太守提议修建运河一事,你们怎么看?”
前段时日,梁太守上奏折,提议修建从江南到京城的运河。当然,这也是赵曜告诉他的。
刘太师和何相看了一眼彼此,旋即说道:“皇上,梁太守提议修建运河一事是好事,但是这会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将会花费不少人力和财力。”
刘太师接着何相的话说:“从江南到京城修建一条运河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但是就如何相所说的那样,这要花费太多的人力和财力。以大周目前的情况来看,根本没法承受修建运河的花费。”
“最重要的是修建一条运河,需要大量的人,只怕人数要几万人,这对百姓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何相说道,“百姓们会怨声载道的。”
“如今百姓们好不容易过上几年安稳的好日子,如果修建运河的话,不得不征召百姓,百姓不会愿意的。”刘太师神色严肃道,“现在大周各地的人口并没有彻底恢复前朝鼎盛时期的数量,臣建议再等几年,等人口和财力都上涨了,再修建运河也不迟。”
何相点点头说:“修建运河肯定是要修的,等修好后,不仅会造福到从江南到京城一路上的百姓,也会造福后世。”修建运河是一件福泽万民的好事,必须修建。“但是以目前大周的情况,是没法修建的,还得再等上几年,或者十年。”
“修建运河是宜早不宜迟的事情。”周武帝眉心蹙起,“但是,就像你们说的那样,目前大周还没有那个能力修建运河。”其实,以大周目前的情况来看,是有能力修建运河的,但是一旦开始修建运河,那么这几年好不容易休养生息起来的局势将会被破坏。再者,一旦修建运河,好不容易有点起色的国库,将会变得一穷二白。
“说到底还是太穷了。”
“皇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大周才建立没多久。”何相安慰周武帝,“目前来说,大周的发展还是不错的。”
“现在大周整体是欣欣向荣的状态,再等几年,国库将会被填满,那时再修建运河也不迟。”
“修建运河一事只能暂时搁置,不过搁置的这几年,我们得为修建运河做好一切准备。”周武帝右手的食指轻轻敲打着御桌,“征召百姓修建运河,可以免除的赋税和徭役,也可以奖励他们一些东西。”
“皇上说的是。”
“关于这方面,你们两个拟一个章程出来。”虽然运河还没有开始修建,但是得提前准备好一切,让百姓们对修建运河一事不是那么抵触或者排斥。“还有,你们两个计算下修建运河需要的人力和财力。”
何相和刘太师异口同声地说道:“是,皇上。”
“朕会让江南到京城这一路的官员考察地势。”周武帝想了想,又说,“还有修建运河需要的材料,你们也要提前统计好……”
修建运河不是一件小事,而是自大周建立以来最大的一件事情,甚至可以说是这几百年最大的一件事情,毕竟在前朝,在前前朝都没有修建过运河。
说完修建运河的事情,何相说起郑溪林的三个儿子来。
郑溪林的三个儿子来到京城也有一段时日,经过何相的考察,何相已经知道怎么安排他们呢。
“皇上,老郑的大儿子的确有几分老郑的真传,并且性子成熟稳重,臣想让他做丞相征事。”
“丞相征事?”周武帝有些意外地挑眉,“你就这么看重老郑的大儿子?”丞相征事是丞相的附属官。虽然官职只有五品,但是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丞相征事的。
“老郑的大儿子还是有些能力的,好好培养的话,日后会派上大用场的。”这段时日的接触,何相对郑让很是满意。
“你不是有征事了吗?”
“再有一个也不多。”
刘太师在一旁说道:“皇上,何相是有意培养老郑的大儿子,日后想让老郑的大儿子接他的班。”
周武帝闻言,面上露出惊诧的神色:“哦,何相你这是把老郑的大儿子当做接班人培养啊?”
“目前是这么打算的,不过他到底能不能胜任,还得继续考察。”何相捋着胡子,笑着说,“这孩子是有不错的资质,不过得好好磨炼一番。”
“没想到你对老郑的大儿子有这么高的评价。”
“这孩子是个不错的孩子。”何相很喜欢,也很欣赏郑让。
“他的二儿子和小儿子,你打算怎么安排?”周武帝问道。
“二儿子痴心墨家,安排他进尚方令做一个工匠最为合适。”何相说道,“他自己也愿意进尚方令做工匠。”
周武帝面露惊愕道:“工匠可没有官职,俸禄也不高,他当真愿意?”
“愿意,非常愿意。”何相当时也被郑诚的话吓到了,“他说他并不想当官,只想做一个工匠,做自己喜欢做的东西。他还说尚方令里的工匠是大周最好的工匠,跟他们在一起,他能学到很多东西。”
“只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东西,这点和老郑有些像。”周武帝犀利地吐槽道,“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