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流淌的铁水 (2/2)
爱看文学 www.2kwx.com,帝国枭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成为两个利益群体。
到时候均田亩就容易多了。
交代了这件事,刘钧让李然回去。
自己从基地中拿出一份技术图纸看了起来。
如果此次俸禄体系改革成功,那么对王府来说又是一份财政压力。
这还要多搞些赚钱的行当,毕竟景州要崛起,将需要巨额的财富支撑。
一直在勤政殿待到中午,寻思着时间到了,他向偏院走去。
路上正遇到前来寻他的家丁,正如他预计的,这个时间点,龚铭和匠人将土高炉建成了。
“殿下,和图纸上的一模一样。”龚铭拿着图纸,将高炉的各个部位对照给刘钧看。
“不错。”
刘钧围着高炉转了一圈。
龚铭建造的这个高炉两米多高,直径一米左右。
炉子中部偏下的位置也预留了鼓风口。
炼铁的时候只要将陶罐塞入口子,用泥将缝隙堵住,再连接风箱便能够鼓风了。
总得来说,高炉是个很简单的东西,主要的技术含量在于耐火砖。
这种耐火砖可以承受一千五百到一千七百多的高温,而铁的熔点也在这个区间。
“那下官便让泥瓦匠建风热炉了。”龚铭看刘钧的眼中全是崇拜的小星星。
这次龚铭没有问刘钧风热炉是什么,因为他发现刘钧在上面做了注解。
按照图纸上所言,有个叫温度的度量。
铁融化的温度是一千五百三十多,而炼铁用的木炭温度最高只能达到一千二百多。
看到这,他才明白为什么铁匠炼不出铁水,只是炼出图纸上叫“海绵铁”的铁块。
而只要建了这个风热炉,将叫“空气”的东西加热到几百度,用鼓风机吹到高炉的木炭中,高炉内的温度就足够提升上来。
“下午本王会差人把料子送来,争取晚上能出铁。”刘钧没有理睬一副小粉丝模样的龚铭,正色道。
龚铭精神一震,连连指挥泥瓦匠继续干活。
傍晚的时候,一个比高炉稍微矮的密闭小炉子建成了。
这个炉子只留了一个鼓风口,一个出风口和一个进料口。
这时,三辆拉货的马车也来到了王府门口。
一辆车上装了铁矿石,一辆装着石灰石,还有一辆是木炭和煤饼。
刘钧吃过晚饭便来到院子中,太妃赵玉燕也被惊动。
不过对刘钧稀奇古怪的想法渐渐习以为常,她来看了两眼就走了。
“先放石灰石。”刘钧指挥。
在古代石灰石已被大量使用,所以并不难找。
明朝的于谦便有一首《石灰吟》,曰: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可见石灰在古代不是稀罕物,而且常用来刷白墙。
至于木炭则就更易得了,因为古代炼铁本就用木炭。
富贵人家冬季用的火盆烧的也是木炭。
景州的市集上便可以买到。
”再加铁石,最后加木炭。”刘钧接着指挥。
铁匠依言将料子先后加入,引燃木炭,然后用一个有孔的陶瓷盖子将料口盖上。
这时一个匠人将煤饼塞到风热炉中点燃。
令一个匠人开始鼓风,煤炭燃烧,风热炉中温度不断升高。
通过出风口,热气不断涌入高炉内。
于此同时高炉一侧的铁匠拉动风箱,向高炉内鼓风。
刘钧在一旁静静等待,提着精神。
半夜的时候,一股红色的铁水终于从高炉中缓缓流出。
成为两个利益群体。
到时候均田亩就容易多了。
交代了这件事,刘钧让李然回去。
自己从基地中拿出一份技术图纸看了起来。
如果此次俸禄体系改革成功,那么对王府来说又是一份财政压力。
这还要多搞些赚钱的行当,毕竟景州要崛起,将需要巨额的财富支撑。
一直在勤政殿待到中午,寻思着时间到了,他向偏院走去。
路上正遇到前来寻他的家丁,正如他预计的,这个时间点,龚铭和匠人将土高炉建成了。
“殿下,和图纸上的一模一样。”龚铭拿着图纸,将高炉的各个部位对照给刘钧看。
“不错。”
刘钧围着高炉转了一圈。
龚铭建造的这个高炉两米多高,直径一米左右。
炉子中部偏下的位置也预留了鼓风口。
炼铁的时候只要将陶罐塞入口子,用泥将缝隙堵住,再连接风箱便能够鼓风了。
总得来说,高炉是个很简单的东西,主要的技术含量在于耐火砖。
这种耐火砖可以承受一千五百到一千七百多的高温,而铁的熔点也在这个区间。
“那下官便让泥瓦匠建风热炉了。”龚铭看刘钧的眼中全是崇拜的小星星。
这次龚铭没有问刘钧风热炉是什么,因为他发现刘钧在上面做了注解。
按照图纸上所言,有个叫温度的度量。
铁融化的温度是一千五百三十多,而炼铁用的木炭温度最高只能达到一千二百多。
看到这,他才明白为什么铁匠炼不出铁水,只是炼出图纸上叫“海绵铁”的铁块。
而只要建了这个风热炉,将叫“空气”的东西加热到几百度,用鼓风机吹到高炉的木炭中,高炉内的温度就足够提升上来。
“下午本王会差人把料子送来,争取晚上能出铁。”刘钧没有理睬一副小粉丝模样的龚铭,正色道。
龚铭精神一震,连连指挥泥瓦匠继续干活。
傍晚的时候,一个比高炉稍微矮的密闭小炉子建成了。
这个炉子只留了一个鼓风口,一个出风口和一个进料口。
这时,三辆拉货的马车也来到了王府门口。
一辆车上装了铁矿石,一辆装着石灰石,还有一辆是木炭和煤饼。
刘钧吃过晚饭便来到院子中,太妃赵玉燕也被惊动。
不过对刘钧稀奇古怪的想法渐渐习以为常,她来看了两眼就走了。
“先放石灰石。”刘钧指挥。
在古代石灰石已被大量使用,所以并不难找。
明朝的于谦便有一首《石灰吟》,曰: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可见石灰在古代不是稀罕物,而且常用来刷白墙。
至于木炭则就更易得了,因为古代炼铁本就用木炭。
富贵人家冬季用的火盆烧的也是木炭。
景州的市集上便可以买到。
”再加铁石,最后加木炭。”刘钧接着指挥。
铁匠依言将料子先后加入,引燃木炭,然后用一个有孔的陶瓷盖子将料口盖上。
这时一个匠人将煤饼塞到风热炉中点燃。
令一个匠人开始鼓风,煤炭燃烧,风热炉中温度不断升高。
通过出风口,热气不断涌入高炉内。
于此同时高炉一侧的铁匠拉动风箱,向高炉内鼓风。
刘钧在一旁静静等待,提着精神。
半夜的时候,一股红色的铁水终于从高炉中缓缓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