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233章 ,人造尼罗河和水利学院
十二月三日,仲山瓠口。
徐凡带着陈平等汉国高层,来到了关中最重要的水利工程,郑国渠视察。
郑国渠引水的瓠口,是在泾河边一座叫仲山的山脚下。为什么这里叫“瓠口“呢?
泾河出了中山脚下这个峡谷口以后,就算到了关中平原,这时泾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S型河道,泾河水从河道流出来以后,河面一下子宽阔起来,河道的形状是葫芦状,而“瓠“就是葫芦之意,因此瓠口的称谓就跟河道的形状有关系。
徐凡走向水渠旁边,皱着眉头沉思起来。发现水渠当中已经有不少泥沙淤积了,而且水渠也有不少残破之地,这个时代没有水泥,郑国渠只有关键地方垒石做坝,但这种做法成本极其高昂,不管是做渠的石头还是做沾合剂糯米价格都及其高昂,所以大部分水渠还是只开挖了一条土质沟渠。
但这样一来渠道容易受到流水的侵蚀,此时笔直的渠道已经有几分弯曲,也可以看到渠道被流水侵蚀的部分,显然秦国懈怠了对郑国渠的维护。
“郑渠,我在陈郡就听说,郑国渠附近的土地亩产可以达到六石四斗,一个郑国渠就可以给关中带来两千万石粮食,怎么现在关中会缺粮食?”
要知道最开始的天府之国就是形容关中,一個郑国渠给关中带来了2000多万石的粮食,这是很夸张的数字,代表整个关中可以多养活上百万人口,也可以维持几十万大军千里征战。
郑国渠之前,秦国虽然也经常出动几十万大军征战,但征战过后,不管胜败,大秦都要休养好几年,重新积攒粮草,而郑国渠彻底解开了秦军后勤的限制了。
可以说郑国渠就是秦朝统一六国最大的后勤基地,没有郑国渠带来的粮食,秦国根本不可能10年时间,不断出动几十万大军进攻,始皇帝再雄才大略,受到后勤的限制,也要花个几十年才能一统六国。
“这还真是上苍交给暴秦统一天下的工具。”陈平听完这话之后,即便他是一个近鬼神而远之的人,但也冥冥之中觉得,上苍有一只大手在主导这一切。
徐凡占据关中的时候,想要巡视郑国渠,自然把他给找出来,这天下除了已经死了的郑国,对郑国渠最了解的应该是他了。
“要修渠可不是有民夫就足够的,还要有搞,锹等铁质工具,这种天气上着冻,没有足够的药和酒,民夫做工,必定死伤惨重。”
当暴秦完成统一天下的使命之后,上苍又把这一切收回去,再想到函谷关忽然出现的小道,不得不让人感叹,上苍主导这一切。
而用于灌溉漳河和泾河一样浑浊,父亲就想是不是水中的泥沙能提升粮食的产能,于是父亲就在泾河上游,弄了一条小渠做验证,果然只要用混合的进河水浇灌过的田,粮食都普遍能提升,我父亲在泾河上游田地,亩产也达到六石,只可惜因为泥沙淤积,这条小渠也很快不能用了。”
徐凡道:“郑国渠虽然很难再出现亩产6石四斗的高产了,但我们不能看着郑国渠就这样的荒废掉,郑渠,本王认命你为水利尚书,食秩千石,从现在开始修复郑国渠,把这里的泥沙掏出来,残破堤坝重新修筑。
这个时代粮食产能极低,不缺乏水源的沃土,亩产也是三石,而荒僻的土地常年只有一石,相当于现代的60斤左右,现代绝收都没有这么惨的产量,但这却是这个时代大部分田地的亩产,要是可以把这个世界粮食的亩产推高到6石,大汉前100年将会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徐凡想要的工业化也就不会缺少粮食的支持了。
徐凡问道:“你父亲找出来郑国渠粮食产能如此高的原因吗?要是能推广到全天下,这可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情。”
郑渠苦笑道:“福祸相依,大量的泥沙能肥沃田地,才有了关中天府之国的美誉,但泥沙却也容易淤塞水渠,抬高了水渠四周的土地,本来郑国渠是自流渠,灌溉土地,只要打开水闸即可,但现在很多地方已经需要挑水浇灌。
徐凡记得自己当初看过网文,叫什么《大穿越时代》。那里就介绍了古埃及,因为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古埃及是当时整个已知文明亩产最高的地区,小麦亩产达到几百斤,比同时期的罗马,希腊产能高10倍,一个埃及的粮食产能,能养活整个地中海一圈的国家。
郑渠苦笑道:“我父亲找遍古籍,终于找到原因了,当年西门豹治邺县,发动百姓凿引漳十二渠,以溉农田,水渠成功,当时邺县的亩产也达到一钟,使得使得邺南大片瘠薄的盐碱地成为膏壤之地。
郑渠惊愕道:“汉王,现在是冬天,您确定真的要征召徭役?”
看到郑国渠残破的堤坝,徐凡这个时候才恍然发现,自己有一个最重要的工具没有制造出来,那就是水泥,有了水泥之后,水利工程的保养,城池的修建,甚至房屋都会变得极其简单,徐凡气的都拍自己大腿一巴掌,这么重要的东西居然没有想到,找到弄出水泥能节省多少事情。
郑国渠建成,哪怕只是普通肥沃的土地,暴秦想要灭亡六国,都要多花费二十年的时间,但偏偏他就比天下最肥沃的土地,还要高产一倍,让暴秦每年多出来的上千万是粮食用于战争,靠着这批粮食,六国根本无力抵抗暴秦。
郑渠苦笑道:“郑国渠能带来如此高的粮食产能,即便是我父亲也是极其惊愕的,在郑国渠之前,亩产能达到三石已经是上等田地,而郑国渠却让亩产提升了一倍多,父亲都说这是上苍要借大秦之手统一这混乱的天下。”
明白这一切之后,徐凡又非常失望,因为这根本不可取,甚至是竭泽而渔的,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向我们展示了泥沙过量的后果,远远超出了增产带来的好处。
即便我父亲做了种种准备,每年带领民夫掏沙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加之当时关中要修建直道,始皇陵和其他宫殿,关中民夫不足。朝廷最终放弃了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郑国渠粮食的产能也缓慢恢复到正常水平,不过即便是正常水平,这里依旧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被徐凡叫为郑渠的人,正是当年修建郑国渠的总设计师郑国的长子,因为他父亲的身份是韩国的间谍,即便后面被始皇帝原谅,但他们家一直在秦国谨小慎微,什么事情都不敢冒出头,这反而躲过了关中的几次政治风暴。
徐凡知道泥沙能带来营养物质,浑浊的泾河水让郑国渠附近田地,出现和古埃及一样的灌溉条件,有这么高的亩产就说的通了。
顿时让陈平有一股敬畏之心,缺德的事情还是要少干,上苍注视着这一切。
徐凡听完郑渠的话恍然大悟道:“这不就是人造的尼罗河,难怪郑国渠的产量会如此高。”
关中才刚刚安定,郑渠本能的不想这个时候弄什么基建工程。
徐凡摇头道:“放心,本王说了免徭役,就是免徭役,我汉国没有徭役,即便修郑国渠也会花粮食雇佣百姓,工具自然会帮助他们准备好,雇佣百姓的价格,暂定为每个强壮青壮每日十斤粮食,妇孺八斤。
正好现在关中百姓缺乏粮食,以以工代赈,他们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而且修好郑国渠,来年他们的田地粮食收成会更好,一举两得。”
(不再说什么10斤多了,这里用的是秦斤,... -->>
第233章 ,人造尼罗河和水利学院
十二月三日,仲山瓠口。
徐凡带着陈平等汉国高层,来到了关中最重要的水利工程,郑国渠视察。
郑国渠引水的瓠口,是在泾河边一座叫仲山的山脚下。为什么这里叫“瓠口“呢?
泾河出了中山脚下这个峡谷口以后,就算到了关中平原,这时泾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S型河道,泾河水从河道流出来以后,河面一下子宽阔起来,河道的形状是葫芦状,而“瓠“就是葫芦之意,因此瓠口的称谓就跟河道的形状有关系。
徐凡走向水渠旁边,皱着眉头沉思起来。发现水渠当中已经有不少泥沙淤积了,而且水渠也有不少残破之地,这个时代没有水泥,郑国渠只有关键地方垒石做坝,但这种做法成本极其高昂,不管是做渠的石头还是做沾合剂糯米价格都及其高昂,所以大部分水渠还是只开挖了一条土质沟渠。
但这样一来渠道容易受到流水的侵蚀,此时笔直的渠道已经有几分弯曲,也可以看到渠道被流水侵蚀的部分,显然秦国懈怠了对郑国渠的维护。
“郑渠,我在陈郡就听说,郑国渠附近的土地亩产可以达到六石四斗,一个郑国渠就可以给关中带来两千万石粮食,怎么现在关中会缺粮食?”
要知道最开始的天府之国就是形容关中,一個郑国渠给关中带来了2000多万石的粮食,这是很夸张的数字,代表整个关中可以多养活上百万人口,也可以维持几十万大军千里征战。
郑国渠之前,秦国虽然也经常出动几十万大军征战,但征战过后,不管胜败,大秦都要休养好几年,重新积攒粮草,而郑国渠彻底解开了秦军后勤的限制了。
可以说郑国渠就是秦朝统一六国最大的后勤基地,没有郑国渠带来的粮食,秦国根本不可能10年时间,不断出动几十万大军进攻,始皇帝再雄才大略,受到后勤的限制,也要花个几十年才能一统六国。
“这还真是上苍交给暴秦统一天下的工具。”陈平听完这话之后,即便他是一个近鬼神而远之的人,但也冥冥之中觉得,上苍有一只大手在主导这一切。
徐凡占据关中的时候,想要巡视郑国渠,自然把他给找出来,这天下除了已经死了的郑国,对郑国渠最了解的应该是他了。
“要修渠可不是有民夫就足够的,还要有搞,锹等铁质工具,这种天气上着冻,没有足够的药和酒,民夫做工,必定死伤惨重。”
当暴秦完成统一天下的使命之后,上苍又把这一切收回去,再想到函谷关忽然出现的小道,不得不让人感叹,上苍主导这一切。
而用于灌溉漳河和泾河一样浑浊,父亲就想是不是水中的泥沙能提升粮食的产能,于是父亲就在泾河上游,弄了一条小渠做验证,果然只要用混合的进河水浇灌过的田,粮食都普遍能提升,我父亲在泾河上游田地,亩产也达到六石,只可惜因为泥沙淤积,这条小渠也很快不能用了。”
徐凡道:“郑国渠虽然很难再出现亩产6石四斗的高产了,但我们不能看着郑国渠就这样的荒废掉,郑渠,本王认命你为水利尚书,食秩千石,从现在开始修复郑国渠,把这里的泥沙掏出来,残破堤坝重新修筑。
这个时代粮食产能极低,不缺乏水源的沃土,亩产也是三石,而荒僻的土地常年只有一石,相当于现代的60斤左右,现代绝收都没有这么惨的产量,但这却是这个时代大部分田地的亩产,要是可以把这个世界粮食的亩产推高到6石,大汉前100年将会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徐凡想要的工业化也就不会缺少粮食的支持了。
徐凡问道:“你父亲找出来郑国渠粮食产能如此高的原因吗?要是能推广到全天下,这可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情。”
郑渠苦笑道:“福祸相依,大量的泥沙能肥沃田地,才有了关中天府之国的美誉,但泥沙却也容易淤塞水渠,抬高了水渠四周的土地,本来郑国渠是自流渠,灌溉土地,只要打开水闸即可,但现在很多地方已经需要挑水浇灌。
徐凡记得自己当初看过网文,叫什么《大穿越时代》。那里就介绍了古埃及,因为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古埃及是当时整个已知文明亩产最高的地区,小麦亩产达到几百斤,比同时期的罗马,希腊产能高10倍,一个埃及的粮食产能,能养活整个地中海一圈的国家。
郑渠苦笑道:“我父亲找遍古籍,终于找到原因了,当年西门豹治邺县,发动百姓凿引漳十二渠,以溉农田,水渠成功,当时邺县的亩产也达到一钟,使得使得邺南大片瘠薄的盐碱地成为膏壤之地。
郑渠惊愕道:“汉王,现在是冬天,您确定真的要征召徭役?”
看到郑国渠残破的堤坝,徐凡这个时候才恍然发现,自己有一个最重要的工具没有制造出来,那就是水泥,有了水泥之后,水利工程的保养,城池的修建,甚至房屋都会变得极其简单,徐凡气的都拍自己大腿一巴掌,这么重要的东西居然没有想到,找到弄出水泥能节省多少事情。
郑国渠建成,哪怕只是普通肥沃的土地,暴秦想要灭亡六国,都要多花费二十年的时间,但偏偏他就比天下最肥沃的土地,还要高产一倍,让暴秦每年多出来的上千万是粮食用于战争,靠着这批粮食,六国根本无力抵抗暴秦。
郑渠苦笑道:“郑国渠能带来如此高的粮食产能,即便是我父亲也是极其惊愕的,在郑国渠之前,亩产能达到三石已经是上等田地,而郑国渠却让亩产提升了一倍多,父亲都说这是上苍要借大秦之手统一这混乱的天下。”
明白这一切之后,徐凡又非常失望,因为这根本不可取,甚至是竭泽而渔的,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向我们展示了泥沙过量的后果,远远超出了增产带来的好处。
即便我父亲做了种种准备,每年带领民夫掏沙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加之当时关中要修建直道,始皇陵和其他宫殿,关中民夫不足。朝廷最终放弃了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郑国渠粮食的产能也缓慢恢复到正常水平,不过即便是正常水平,这里依旧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被徐凡叫为郑渠的人,正是当年修建郑国渠的总设计师郑国的长子,因为他父亲的身份是韩国的间谍,即便后面被始皇帝原谅,但他们家一直在秦国谨小慎微,什么事情都不敢冒出头,这反而躲过了关中的几次政治风暴。
徐凡知道泥沙能带来营养物质,浑浊的泾河水让郑国渠附近田地,出现和古埃及一样的灌溉条件,有这么高的亩产就说的通了。
顿时让陈平有一股敬畏之心,缺德的事情还是要少干,上苍注视着这一切。
徐凡听完郑渠的话恍然大悟道:“这不就是人造的尼罗河,难怪郑国渠的产量会如此高。”
关中才刚刚安定,郑渠本能的不想这个时候弄什么基建工程。
徐凡摇头道:“放心,本王说了免徭役,就是免徭役,我汉国没有徭役,即便修郑国渠也会花粮食雇佣百姓,工具自然会帮助他们准备好,雇佣百姓的价格,暂定为每个强壮青壮每日十斤粮食,妇孺八斤。
正好现在关中百姓缺乏粮食,以以工代赈,他们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而且修好郑国渠,来年他们的田地粮食收成会更好,一举两得。”
(不再说什么10斤多了,这里用的是秦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