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宋朝的哈佛大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王木木一个圈拱,朗声说道:据我所知,这个曾巩论国用应是元丰三年(1080)十一月的事,就是上个月的事,现已过去多日,对于现在大宋的人来说,曾巩之言,堪称真知灼见。确实,文章不错,并且,以理服人,以数据说话,这个直龙图阁曾巩上书论国家财政问题,言之有理。
这个曾巩他认为从古至今国家的财政开支总是有计划的,都是节省开支,使国家财政收支达到平衡,如果无限制地支出,即使国家财政收入再大,也会出现财政危机。宋朝建立后,与民休养生息,注意财政收支平衡,因而虽然人口逐年增加,但国家财政一直绰绰有余。他举例说宋真宗景德年间,全国总计七百三十万户,垦田一百七十万顷,宋仁宗皇祐年间,全国一千O九十万户,垦田面积二百二十五万顷;宋英宗治平年间全国一千二百七十万户,垦田四百三十万顷。全国财政收入在皇祐、治平年间都超过一亿万以上,财政开支也在一亿万以上,收支相当平衡。景德年间全国官员总数为一万余名,皇祐年间二万余名,治平年间二万四千余名,比较而言,官员人数增加一倍有余;景德年间国家郊祀之费六百万贯,皇祐年间达一千二百万贯,治平年间一千三百余万贯,比较起来,郊祀之费也增长了一倍多,足以说明皇祐、治平年间国家财政支出过多。因此曾巩建议宋神宗节省那些不必要的财政开支,裁省冗官,使之达到景德年间的标准,同时在其它部门也照样实行节省开支的办法,这样国家财政危机就会得以缓解,更何况宋朝是历代以来财政收入最多的王朝,倘若开源节流,国家一定比前朝更为富庶。因而他建议宋神宗以节省国家财政支出为当务之急,同时他还认为节省开支是理财的最关键的环节,而现在一些空谈理财的政治家却未能达到这一步。他还举出冗官为例,以自己任职的三班院来说,宋初三班院吏官员仅有三百人,甚至还不到这个数目,宋真宗天禧末年却增至一万一千余人,而且还在继续增加。这样无限增加下去,势必造成冗官之患,依此类推,其它部门也是如此,倘若陛下留意这些情况,国家财政自然会好转的。
王木木象研究生答辩一样,搁下碗筷,整了整思路,继续宏论了:王爷不耻下问,卑职不敢自私,苍促之间,抛砖引玉吧,语句粗陋,万望恕谅。王爷,对于曾巩的言论,我的态度,第一,表示支持,当下,该节约处当节约。曾巩所言之冗官之患,确是浪费,这不仅是大量浪费了朝廷的俸禄,更因人多而造成的人浮于事而使办事效率低下、互相推诿、甚至趁机构陷等,这就大大的损耗了大宋官家的形象、大大的损耗了皇上的形象,这种损耗造成的浪费,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当国家面临国难时,这种损耗的恶果就可能让领导者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应。所以,本人对曾大人的明察万分敬佩、对曾大人的直言万分赞赏;
第二,节流固然重要,开源更加重要。曾大人的文章主要都是在反浪费,就是在提倡节流,但本人认为,节流固然重要,开源更加重要。在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在《富国篇》中阐述富国的策略,若要国家富强,就要爱护百姓,在收支上开源节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去发展生产,国家才能富强。如果不顾生产,只顾浪费物资,百姓就会十分贫困。所以“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况的这些话很有道理,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千古不易的致富秘诀,那就是「开源节流」。即开辟财源,节约开支。曾大人藏宝了,他只说了一半,藏了另一半;他只说了第一步,保留了第二步。
王木木继续说:一个人也好,一个家族也好,一个城市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在其的生涯规划里,不能少了“开源节流”。创新一种事业,先要评估,在这项事业上我能开源节流吗?甚至国家政府一年高达数百万贯的预算,也不能只是把他当成纸上的数字,而是需要有人在实际情况里,例如负责会计室和经济部的人,要能确实有一套开源节流的方法,政府的各部门才能顺利运作。
开源节流的方法很多,从个人言,有的人在家中的庭院里,种上几棵蔬菜,偶尔锅中所煮,不必花钱购买,这是他“开源节流”的所得;有的人从山边引水到厨下,无须动用自来水,一年也能节省不少开支。团体里人多,每日垃圾量大,如果能够加以分类,不但减少处理垃圾的搬运费,还能资源回收,增加一笔额外收入呢?
开源节流不一定只限于经济能源上,平时多结交一些朋友,多用心担任义工,多培养与别人互动的因缘,这也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开源节流。
购买东西,分期付款,这是开源节流;不用的物品,能省则省,少了堆置的拥挤,多了空旷的简朴,这也是开源节流的良好习惯。甚至于对自己不当看的东西不看,免得视力疲倦;不当听的语言不听,免得听出是非烦恼;不当做的事不做,免得造业;不当想的不想,免得心烦意乱,这都是身体的节流。
此外,身体也可以开源。当看的人,不但要看,还要行注目礼,而且要看出个中的所以然来;当听的,不但听懂,而且要听出别人话中的弦外之音;应该想的,不但要思惟前后、左右的因果关系,而且要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把宇宙万有、世界人生,都想在自己的心中。每天所思所想,都是道、都是德、都是学、都是扩大、都是普遍,这都是开拓自己能量的源流。
其实,开源节流固然是与资本、能量等外在的因缘条件有关,例如没有高山,又何能开采出金银宝藏;没有沙漠、海洋,又怎能开采出原油?但是也有许多的修道者,他们不看外界,专看内心;不想他方,只是思惟本性。卧榻之上,一书在手,可以周游天下;蒲团之间,未尝不能开辟心中的天地?
说到开源节流,外在的天地,内心的世界,都可以开源节流。只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开发能源的条件是什么呢?拥有智能、信仰、毅力、能量,通达因缘所成,明白共有关系,所谓「开源节流」,对吾人的贡献,其大可知。
那么怎样才能开源?什么样的开源才有意义呢?个人认为有创新的开源才有意义,那些认为大干快上,产量大些,地种多些,养殖密些就是开源,这不错,但不是高招。高招是创新的开源,创新的开源包含成本创新、产品创新、赢利模式创新及业务创新等等。在调查研究后,在新的经营策略指引下,提供一些培训,帮助工作人员在新状态、新模式下“开源”,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源。个人认为“开源”的具体做法可为:1.抓住机遇,调查市场,扩大内需,宣传品牌,使品牌具有溢价能力。2.在业务模式上,原来大规模定制转换成一对一定制,从卖产品向卖服务、卖品位的思维模式转型,为达到这个效果,需要对品牌赋予更多的价值。3.针对内部的不足,尽量补缺补差,以适应后期发展的需要。
怎样才能节流?这方面曾巩说得不少,我想无非是:1.彻底排除各种浪费。2.严格追求产品品质,避免二次加工。3.以人为本,创建愉快的工作环境。4.创建市场竞争的生产体制和方法。
根据一些能人高士的探索,开源节流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如: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盈亏平衡时间分析法、业务经营审计法、中间指标监控法、成本动因聚焦法、沉没成本忽略法、业务流程外包法等。这些方法的具体含义是——,这些道道,说来话长,如有专业人士感兴趣,我们另外约时交流吧,回过来,我们仍旧宏观地来谈谈国用的问题。接下来,是我的第三点,请大家别吃惊,也别以为这与“第一”有矛盾,这就是:
第三,就是消费拉动经济,有时,消费,甚至是浪费,也是发展经济必须的。各位,不要吃惊,也别以为本人出尔反尔,这与“第一”相矛盾,相反,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你造了一层楼房,再造第二层。这造第二层不能没有第一层,造第二层不等于不要第一层。
王木木继续:消费为什么能拉动经济增长?简单说来,可以这样理解:消费会使得生产企业盈利;企业获得的利润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扩大生产,这将带来原材料的消耗、还有工作职位的增加、运输等方面的增加;另一部分企业分红,企业将所得上交国家、股东,这两者都将再到市场上消费,从而导致资本的循环。以上两个部分都会带来经济指标的上升,所以说,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
有一次我在上课时,有一同学问我,他说,如果现在全世界的粮食总量是那么多,那大家应该大量消费粮食?还是节约点消费?如果说大量消费粮食让经济增长了,那粮食反而变少了,如何解你的这个局?也许,老师你的意思是劳动分工才有高效率,消费实际上是促进了劳动分工,而如果大家都不消费,那么大家最起码就只有自己做饭,那么大家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做其他创造性的劳动,所以就抑制了经济增长。请问是不是这样?
当时,我的回答是:1、用公式解释。总收入=投资/(1-边际消费倾向),所以,在投资不变甚至减少时,可以通过加大边际消费倾向,来提高总收入。2、因为过度投资导致通胀,以及经济不稳定,所以上式更有意义!3、消费拉动经济的本质是,需求带动供给。就拿粮食来说,实际上粮食总产量是过剩的,很多地方农民都不愿意耕地,土地都是荒废的!因为没有那么多需求,粮价也涨不上去。如果大家每天都吃原来两倍的饭,短期内供不应求,粮价上涨,农民自然愿意耕地种粮,整个粮食产出就更上一层楼啦。4、如果大家都自己做饭,就没有饭店的需要了,而且你做饭也是要花时间的,如果生产效率高,你拿买菜做饭洗碗的时间去赚钱不是更划算?
王木木继续:有些人认为消费和经济增长是是一对矛盾,此消彼长,哪会一起长啊。消费为什么能拉动经济增长?各位大人,这事应该这样想:由于人们购买了企业的商品,那么企业就能够获得利润,同时可以继续生产来满足消费者,这样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生产→销售→获利→生产,那么企业就不断能够盈利,可以用来增加企业员工的工资、扩大再生产、加强企业研发提高产品档次等,而员工有了钱,又会在市场里进行消费,这些都是经济活动,如果这个局面在全国扩大了,那么就对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
王木木继续:消费投资怎样拉动经济增长的问题比较复杂,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如果消费需求保持10瓶牛奶,去年经济体内总共生产了12瓶牛奶,而消费需求是10瓶牛奶,就是说多生产了2瓶,这就是产能过剩,这样商品到消费者手中可能比较便宜,因为供给大于需求,相同数量的钱能买到的商品可能增加,国家鼓励储蓄,买东西剩下的钱就增加了,这些钱被银行转向其他消费需求和行业,这样就实现了供给和消费的调节。个人储蓄存款的增加也标志着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加。
国家的收入来源主要在三个方面,税收,行政事业收费,金融投资。固定资产的投资主要由国家承担,对消费起间接做用。
还是上面的例子,比如国家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原先1瓶牛奶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成本增加了2块钱,现在1块钱就可以了,这样也间接的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力。所以消费需求、投资都可以拉动经济增长。
最后解释下通货膨胀指数(CPI):个人存10元钱,月息1块钱,贷款月息2块,10元成本商品利润3块,完成一个商品流通周期,你有11块钱,但是原先10块钱成本的商品,你购买时要15块,商品价格的增长率就是CPI,呵呵,这就是经济增长。就先说这么多了,希望对各位大人有帮助。
王木木继续:我们再来举个例子:假如我们世界总共只有甲乙丙3个人,都在一个岛屿上,甲生产产品给乙,乙给甲钱,乙又买丙的东西,丙然后雇佣甲做活,如此往复循环,如以能量守恒定律,出的等于进的,进的等于出的,不会多也不会少,岛屿上还是当初的那么多东西。这能促进岛屿的发展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关键点是能量不是守恒的,会变动。比如甲养的鸡子下鸡蛋了,那总量就扩大了。你理解的守恒是单从货币交换考虑的,比如整个岛上只有1块钱,那么这一块钱就不会变了,可是没钱买东西人们还是会物物交换嘛,蛋越来越多(可以理解为投资),而人们又有需求(消费的需求),所以有了交易,所以总量就变大了,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再详细点说,从宏观角度讲,衡量经济发展主要还是GDP,它有两种途径:最终产品总价值法或者总收入法。你看到的守恒就是产品和收入在统计后是相等的,但具体的量是变动的。有种说法形象点叫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和出口,你的问题只问了为什么消费能拉动,这里的关键就是造成了总量的变动,而不是像你所认为的东西永远只有那么多。就比如人们不把鸡杀了却让它多下点蛋,也比如甲以前每天只干8个小时,现在干10个小时,这投入多了,产出也就跟着变大了。消费比如原来一顿只吃一个馒头,现在你能吃2个了... -->>
王木木一个圈拱,朗声说道:据我所知,这个曾巩论国用应是元丰三年(1080)十一月的事,就是上个月的事,现已过去多日,对于现在大宋的人来说,曾巩之言,堪称真知灼见。确实,文章不错,并且,以理服人,以数据说话,这个直龙图阁曾巩上书论国家财政问题,言之有理。
这个曾巩他认为从古至今国家的财政开支总是有计划的,都是节省开支,使国家财政收支达到平衡,如果无限制地支出,即使国家财政收入再大,也会出现财政危机。宋朝建立后,与民休养生息,注意财政收支平衡,因而虽然人口逐年增加,但国家财政一直绰绰有余。他举例说宋真宗景德年间,全国总计七百三十万户,垦田一百七十万顷,宋仁宗皇祐年间,全国一千O九十万户,垦田面积二百二十五万顷;宋英宗治平年间全国一千二百七十万户,垦田四百三十万顷。全国财政收入在皇祐、治平年间都超过一亿万以上,财政开支也在一亿万以上,收支相当平衡。景德年间全国官员总数为一万余名,皇祐年间二万余名,治平年间二万四千余名,比较而言,官员人数增加一倍有余;景德年间国家郊祀之费六百万贯,皇祐年间达一千二百万贯,治平年间一千三百余万贯,比较起来,郊祀之费也增长了一倍多,足以说明皇祐、治平年间国家财政支出过多。因此曾巩建议宋神宗节省那些不必要的财政开支,裁省冗官,使之达到景德年间的标准,同时在其它部门也照样实行节省开支的办法,这样国家财政危机就会得以缓解,更何况宋朝是历代以来财政收入最多的王朝,倘若开源节流,国家一定比前朝更为富庶。因而他建议宋神宗以节省国家财政支出为当务之急,同时他还认为节省开支是理财的最关键的环节,而现在一些空谈理财的政治家却未能达到这一步。他还举出冗官为例,以自己任职的三班院来说,宋初三班院吏官员仅有三百人,甚至还不到这个数目,宋真宗天禧末年却增至一万一千余人,而且还在继续增加。这样无限增加下去,势必造成冗官之患,依此类推,其它部门也是如此,倘若陛下留意这些情况,国家财政自然会好转的。
王木木象研究生答辩一样,搁下碗筷,整了整思路,继续宏论了:王爷不耻下问,卑职不敢自私,苍促之间,抛砖引玉吧,语句粗陋,万望恕谅。王爷,对于曾巩的言论,我的态度,第一,表示支持,当下,该节约处当节约。曾巩所言之冗官之患,确是浪费,这不仅是大量浪费了朝廷的俸禄,更因人多而造成的人浮于事而使办事效率低下、互相推诿、甚至趁机构陷等,这就大大的损耗了大宋官家的形象、大大的损耗了皇上的形象,这种损耗造成的浪费,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当国家面临国难时,这种损耗的恶果就可能让领导者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应。所以,本人对曾大人的明察万分敬佩、对曾大人的直言万分赞赏;
第二,节流固然重要,开源更加重要。曾大人的文章主要都是在反浪费,就是在提倡节流,但本人认为,节流固然重要,开源更加重要。在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在《富国篇》中阐述富国的策略,若要国家富强,就要爱护百姓,在收支上开源节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去发展生产,国家才能富强。如果不顾生产,只顾浪费物资,百姓就会十分贫困。所以“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况的这些话很有道理,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千古不易的致富秘诀,那就是「开源节流」。即开辟财源,节约开支。曾大人藏宝了,他只说了一半,藏了另一半;他只说了第一步,保留了第二步。
王木木继续说:一个人也好,一个家族也好,一个城市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在其的生涯规划里,不能少了“开源节流”。创新一种事业,先要评估,在这项事业上我能开源节流吗?甚至国家政府一年高达数百万贯的预算,也不能只是把他当成纸上的数字,而是需要有人在实际情况里,例如负责会计室和经济部的人,要能确实有一套开源节流的方法,政府的各部门才能顺利运作。
开源节流的方法很多,从个人言,有的人在家中的庭院里,种上几棵蔬菜,偶尔锅中所煮,不必花钱购买,这是他“开源节流”的所得;有的人从山边引水到厨下,无须动用自来水,一年也能节省不少开支。团体里人多,每日垃圾量大,如果能够加以分类,不但减少处理垃圾的搬运费,还能资源回收,增加一笔额外收入呢?
开源节流不一定只限于经济能源上,平时多结交一些朋友,多用心担任义工,多培养与别人互动的因缘,这也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开源节流。
购买东西,分期付款,这是开源节流;不用的物品,能省则省,少了堆置的拥挤,多了空旷的简朴,这也是开源节流的良好习惯。甚至于对自己不当看的东西不看,免得视力疲倦;不当听的语言不听,免得听出是非烦恼;不当做的事不做,免得造业;不当想的不想,免得心烦意乱,这都是身体的节流。
此外,身体也可以开源。当看的人,不但要看,还要行注目礼,而且要看出个中的所以然来;当听的,不但听懂,而且要听出别人话中的弦外之音;应该想的,不但要思惟前后、左右的因果关系,而且要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把宇宙万有、世界人生,都想在自己的心中。每天所思所想,都是道、都是德、都是学、都是扩大、都是普遍,这都是开拓自己能量的源流。
其实,开源节流固然是与资本、能量等外在的因缘条件有关,例如没有高山,又何能开采出金银宝藏;没有沙漠、海洋,又怎能开采出原油?但是也有许多的修道者,他们不看外界,专看内心;不想他方,只是思惟本性。卧榻之上,一书在手,可以周游天下;蒲团之间,未尝不能开辟心中的天地?
说到开源节流,外在的天地,内心的世界,都可以开源节流。只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开发能源的条件是什么呢?拥有智能、信仰、毅力、能量,通达因缘所成,明白共有关系,所谓「开源节流」,对吾人的贡献,其大可知。
那么怎样才能开源?什么样的开源才有意义呢?个人认为有创新的开源才有意义,那些认为大干快上,产量大些,地种多些,养殖密些就是开源,这不错,但不是高招。高招是创新的开源,创新的开源包含成本创新、产品创新、赢利模式创新及业务创新等等。在调查研究后,在新的经营策略指引下,提供一些培训,帮助工作人员在新状态、新模式下“开源”,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源。个人认为“开源”的具体做法可为:1.抓住机遇,调查市场,扩大内需,宣传品牌,使品牌具有溢价能力。2.在业务模式上,原来大规模定制转换成一对一定制,从卖产品向卖服务、卖品位的思维模式转型,为达到这个效果,需要对品牌赋予更多的价值。3.针对内部的不足,尽量补缺补差,以适应后期发展的需要。
怎样才能节流?这方面曾巩说得不少,我想无非是:1.彻底排除各种浪费。2.严格追求产品品质,避免二次加工。3.以人为本,创建愉快的工作环境。4.创建市场竞争的生产体制和方法。
根据一些能人高士的探索,开源节流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如: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盈亏平衡时间分析法、业务经营审计法、中间指标监控法、成本动因聚焦法、沉没成本忽略法、业务流程外包法等。这些方法的具体含义是——,这些道道,说来话长,如有专业人士感兴趣,我们另外约时交流吧,回过来,我们仍旧宏观地来谈谈国用的问题。接下来,是我的第三点,请大家别吃惊,也别以为这与“第一”有矛盾,这就是:
第三,就是消费拉动经济,有时,消费,甚至是浪费,也是发展经济必须的。各位,不要吃惊,也别以为本人出尔反尔,这与“第一”相矛盾,相反,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你造了一层楼房,再造第二层。这造第二层不能没有第一层,造第二层不等于不要第一层。
王木木继续:消费为什么能拉动经济增长?简单说来,可以这样理解:消费会使得生产企业盈利;企业获得的利润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扩大生产,这将带来原材料的消耗、还有工作职位的增加、运输等方面的增加;另一部分企业分红,企业将所得上交国家、股东,这两者都将再到市场上消费,从而导致资本的循环。以上两个部分都会带来经济指标的上升,所以说,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
有一次我在上课时,有一同学问我,他说,如果现在全世界的粮食总量是那么多,那大家应该大量消费粮食?还是节约点消费?如果说大量消费粮食让经济增长了,那粮食反而变少了,如何解你的这个局?也许,老师你的意思是劳动分工才有高效率,消费实际上是促进了劳动分工,而如果大家都不消费,那么大家最起码就只有自己做饭,那么大家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做其他创造性的劳动,所以就抑制了经济增长。请问是不是这样?
当时,我的回答是:1、用公式解释。总收入=投资/(1-边际消费倾向),所以,在投资不变甚至减少时,可以通过加大边际消费倾向,来提高总收入。2、因为过度投资导致通胀,以及经济不稳定,所以上式更有意义!3、消费拉动经济的本质是,需求带动供给。就拿粮食来说,实际上粮食总产量是过剩的,很多地方农民都不愿意耕地,土地都是荒废的!因为没有那么多需求,粮价也涨不上去。如果大家每天都吃原来两倍的饭,短期内供不应求,粮价上涨,农民自然愿意耕地种粮,整个粮食产出就更上一层楼啦。4、如果大家都自己做饭,就没有饭店的需要了,而且你做饭也是要花时间的,如果生产效率高,你拿买菜做饭洗碗的时间去赚钱不是更划算?
王木木继续:有些人认为消费和经济增长是是一对矛盾,此消彼长,哪会一起长啊。消费为什么能拉动经济增长?各位大人,这事应该这样想:由于人们购买了企业的商品,那么企业就能够获得利润,同时可以继续生产来满足消费者,这样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生产→销售→获利→生产,那么企业就不断能够盈利,可以用来增加企业员工的工资、扩大再生产、加强企业研发提高产品档次等,而员工有了钱,又会在市场里进行消费,这些都是经济活动,如果这个局面在全国扩大了,那么就对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
王木木继续:消费投资怎样拉动经济增长的问题比较复杂,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如果消费需求保持10瓶牛奶,去年经济体内总共生产了12瓶牛奶,而消费需求是10瓶牛奶,就是说多生产了2瓶,这就是产能过剩,这样商品到消费者手中可能比较便宜,因为供给大于需求,相同数量的钱能买到的商品可能增加,国家鼓励储蓄,买东西剩下的钱就增加了,这些钱被银行转向其他消费需求和行业,这样就实现了供给和消费的调节。个人储蓄存款的增加也标志着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加。
国家的收入来源主要在三个方面,税收,行政事业收费,金融投资。固定资产的投资主要由国家承担,对消费起间接做用。
还是上面的例子,比如国家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原先1瓶牛奶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成本增加了2块钱,现在1块钱就可以了,这样也间接的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力。所以消费需求、投资都可以拉动经济增长。
最后解释下通货膨胀指数(CPI):个人存10元钱,月息1块钱,贷款月息2块,10元成本商品利润3块,完成一个商品流通周期,你有11块钱,但是原先10块钱成本的商品,你购买时要15块,商品价格的增长率就是CPI,呵呵,这就是经济增长。就先说这么多了,希望对各位大人有帮助。
王木木继续:我们再来举个例子:假如我们世界总共只有甲乙丙3个人,都在一个岛屿上,甲生产产品给乙,乙给甲钱,乙又买丙的东西,丙然后雇佣甲做活,如此往复循环,如以能量守恒定律,出的等于进的,进的等于出的,不会多也不会少,岛屿上还是当初的那么多东西。这能促进岛屿的发展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关键点是能量不是守恒的,会变动。比如甲养的鸡子下鸡蛋了,那总量就扩大了。你理解的守恒是单从货币交换考虑的,比如整个岛上只有1块钱,那么这一块钱就不会变了,可是没钱买东西人们还是会物物交换嘛,蛋越来越多(可以理解为投资),而人们又有需求(消费的需求),所以有了交易,所以总量就变大了,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再详细点说,从宏观角度讲,衡量经济发展主要还是GDP,它有两种途径:最终产品总价值法或者总收入法。你看到的守恒就是产品和收入在统计后是相等的,但具体的量是变动的。有种说法形象点叫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和出口,你的问题只问了为什么消费能拉动,这里的关键就是造成了总量的变动,而不是像你所认为的东西永远只有那么多。就比如人们不把鸡杀了却让它多下点蛋,也比如甲以前每天只干8个小时,现在干10个小时,这投入多了,产出也就跟着变大了。消费比如原来一顿只吃一个馒头,现在你能吃2个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