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红楼]奶娘的奋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七十章
元春站在碧纱橱外,想了想,示意了身边的人,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她现在还有很重要的事情,必须在进宫前解决。安排好二房的事情,给宝玉一个平安长大的环境可比这个时候一味的看望要强。
回到房间,元春坐在书案后,开始研磨练字。
本来元春一想事情,便会去弹琴的。但无论是嬷嬷还是张氏都告诉过元春,懂琴的人,会从她的琴声里听出她的思绪和心情。所以直到后来,元春心里有事的时候,都会去练字。练的还是草书。
一笔狂草,就连张氏看了也是要赞一声的。可惜的是狂草这种字体于闺阁女儿无益。
邢氏暂时是不能动了。不能说邢氏本来就式微,若是再动一动她,说不定整个二房就让赵姨娘一脉坐大了。
若让赵姨娘坐大,对于宝玉来说,更加的是祸非福。但若是让她因为当前的形势而帮着邢氏打压赵姨娘,元春也觉得如鲠在喉。
越过邢氏,又要用什么方法打压赵姨娘呢?其实用什么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不让大伯母和其他人发现,对于元春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元春知道有些手段,难免阴毒了些。她不希望让她在意的人,知道她做了什么事情。她希望在那些人的心中,她仍是干干净净的一个人。所以在元春看来,掩藏痕迹倒比做了什么更让她在意。
三丫头是赵姨娘所出,又养在现在的二房太太身边。无论是从血脉上,还是教养上,都差了一截。但惹人烦感的功力却是初见成效。
至于那个庶出的贾环,再怎么样她也是不能动的。不然面有伤疤,身有残疾都是绝了他科举的办法。
可让人知道自己对亲兄弟都如此狠辣,别人会怎么看她,若是让大伯母所出的几位堂兄弟知道了,又会怎么看她。
她们兄妹三人,毕竟式弱。能依靠的,现阶段便只有大房一途了。
再一个,大伯母和嬷嬷都教导过她,无论如何都不要向子嗣动手,一但动了手,必有痕迹存在,将来事发,或是被人抓到了把柄,便是翻身无望。
这么看来,如今便只能向赵姨娘出手了。
对于一个有儿有女的姨娘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元春经过嬷嬷的调.教。自然是一清两楚。
子女和宠爱。
子女是她的软肋,同样也是元春不能碰触的禁地。但宠爱却并不然。
对于自家父亲,什么样的德行。元春心中也只是冷哼了一声。送他一段桃花情缘,想来是不会拒绝的了。
想罢,元春又练了一会儿字,这才让抱琴去收拾桌上的手稿。“拿出去,都烧了。以前我的写过的字稿,都不用留了。”
抱琴应是。同样陪着元春接受嬷嬷教导的她,知道自家姑娘如此吩咐用意何在,自然不会有什么疑问。
抱琴一面抱着字稿出去,一面吩咐屋中其他的小丫头侍候元春洗手。
练了一个多时辰的字,元春也累了。让人侍候着更了衣,便倒在榻上小歇了片刻。
她手里有人,还都是母亲去后留下来的人手。当初她也不是没有想过分一些给自已的亲大嫂,但元春发现大嫂的陪嫁更多一些。而且也更信任自己的陪房,于是便一直留在了自己手里。
这些人,在她进宫前,势必要做些安排的。只是交给谁,却是个问题。
思来想去,便只有李嬷嬷唐朝一人,可以胜任了。只是也不知道她愿不愿意趟这一池的混水了。时至今日,她竟然只能托付一个外人。这又是何等的可悲可叹!
想着想着,元春便合上了眼,沉沉地睡了过去。
数日后,二老爷贾政在穿过小花园去给老太太请安时,遇到了一位衣着单薄,却仰头对着梅花树念诗的少女。不久后,政老爷便将此女收房,宠爱异常。
此女不用提,自是元春安排的手笔。而此女的来历也不用多想。是混在二房买采下人的行列中采买进来的。
这位是青楼楚馆特意调.教出来的清倌。被元春着人买下来后,便替了一个乡下小丫头的名,互换了卖身契,送到了贾府买人的人伢子处。
贾府每年都有放人出去的习惯。所以一番暗箱操作,此女非常顺利的便进了府。那地方出来的人,手段自是非比寻常。
摆弄一个书呆子一般的贾政是手到擒来。而且元春也着意打听过了,这家青楼的老板是个心狠的,为了防止出现什么怀孕的事情,影响楼中姑娘的生意,一般买了来都是要喂了药的。再也不会出现秦可卿她老娘的事情。
这也是元春寻这家买人的根本用意。女人一但有了自己的孩子,就不好摆弄了。如果没有孩子,又生不出来孩子。一心抓住男人的宠爱和银钱便是生活的重心。
这位青倌的作用,一是将贾政的宠爱牢牢的抓住,打压赵氏一脉。二是在梨香院制造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让赵姨娘和邢氏都没有办法将眼中放到宝玉的身上。
当然,这一次为了安全起见,元春是从头至尾都没有露面的,用的人也是分工合作的。一人去青楼赎人,一人去乡下买丫头。另外一人在将打扮成村姑的青倌托给人伢子,卖给荣国府。
最后将真正的村姑送到周瑞两口子所在的庄子里。而那份青倌的真正卖身契却被元春妥善的收好,藏在一支空心的簪子里。
虽然这些事情,一伙人便能全部办妥。但元春却是吸取了教训。让每个人干一点,而三人却是从来不相识的,分属各个庄子上的。
每人的活计干完,立即回到自己所在的庄子。所以,除了最后的人,谁也不知道那青倌的下落。而最后的人,虽知道有个人进了荣国府,却又不知道真正的身份。
一重重下来,很简单的事情,便让元春弄得非常的复杂化。也不知道这么做真的会一如她所想的万无一失吗?
不过至少可以保证,进府的那位小清倌至始至终都不知道她能进府,是有元春在背后操作。
而张氏一干人,竟然也在这样那样乱七八遭的情况下,忽略了元春在里面做的手脚。若是知道元春的行动,势必要将元春回炉重塑的。
张氏会告诉此时还洋洋得意的元春,这样的事情,就应该只找一个人全全出面负责,而非故作神密的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事分轻重缓急,方法也应选择最简单稳妥的才好。事情的步骤多了,环节上就很难更准确的把握。也更容易出现纰漏。
拿着清倌的卖身契,又能有多大的约束力。此事想法很好,做法和重点却是没抓住。幸好这次进宫,有张氏保驾护航,少走了许多的冤枉路。不然有她吃苦头的时候。
十五岁的元春,还是太年轻了。毕竟阅历和经验,是没办法去教导的。他只能在实践中慢慢领悟和掌握。
当然这世上还有一种人,能将阴谋走出阳谋的程度来。也许元春便继承了这种体质,一如原著中的王氏……
对于贾政又纳新宠的事情,唐朝是没放在心上的。谁让这位二老爷在唐朝心中的下限值,一直不是很高呢。再做出什么超过下限的事情,在唐朝看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是当二房当家主母不慈虐待新人,致使新人晕厥。得势的老人仗着有儿有女,欺负新人的事情一出,二老爷贾政犹如‘天神’一般出现,英雄救美等等的消息传出来后,唐朝就算再想淡定也不能了。
这位新宠竟然在短短数日内,将贾政这个老学究变成了咆哮帝,却是众人始料未及的。
不过这也让唐朝等人更坚定了远离二房的心。
过完年,唐朝的重心仍是在宝玉身上。谁让这是她用心奶大的孩子呢。这些年,在唐朝的以身作则,在加上三年母孝的情况下,终于让原著中那个有些嗜红的宝玉板了过来。
至于吃胭脂的毛病,也在唐朝发现后,先是禀告了史氏和元春,撵了那个小丫头出院子,然后又将宝玉饿了两顿。让小小年纪的宝玉知道再吃姑娘嘴上的胭脂便要饿肚子。
在条件反射的情况下,这一毛病不治而愈了。史氏那里自然是不知道她的宝贝孙子就在她的眼皮子底下被收拾了几回。但元春却是知道唐朝饿着宝玉的事情。
可惜了元春还是个大姑娘,对于如何教养男孩是没有什么心得的。所以便对于唐朝的做法听之任之。
不但如此,她还觉得唐朝是非常的尽心尽力。若不是真的为了宝玉好,谁会冒着让主子责罚的危险如此做呢。
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可大可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可是唐朝却站了出来,怎么能不让元春感动。
于是乎,有了帮凶的唐朝,可是变得犹如鬼畜一般,凡是她看不顺眼的事情,都是要让宝玉板过来的。
红色衣服?可以,但必须是过年,过节和生日。
吃姑娘嘴上的胭脂?可以,但吃一次,便饿上两顿饭。
……
三岁后,还想要丫头嬷嬷.陪.睡?可以,但必须用布条绑住全身以板正骨头。
不过这一点,宝玉倒是没有犯在唐朝手上,因为自一岁左右,宝玉便是跟着他大侄子贾芝一起睡的。唐朝将床铺用东西挡住,叔侄俩睡在大床上,也不怕掉下来。
也可能是宝玉自小便和男孩子一起长大的缘故,倒是不如原著中那么娘气。胆子也相对要大了一些。也淘气了些。
唐朝一直以为教养宝玉这样的孩子,是非常劳心劳力又不讨好的事情。但是事情却往往与想像的不一样。
宝玉是个敏感的孩子,周遭人的心情,他都能感受得到。就连每天只见一次面的继夫人邢氏,宝玉都能在几次见面后,悄悄地告诉唐朝,新太太不喜欢他。
“不喜欢便不喜欢呗,宝玉又不是新太太生的。管她喜不喜欢。只要我们把礼数做全了,便跟我们没有关系。”
“咦,那我也不是老爷亲生的吗?不... -->>
第七十章
元春站在碧纱橱外,想了想,示意了身边的人,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她现在还有很重要的事情,必须在进宫前解决。安排好二房的事情,给宝玉一个平安长大的环境可比这个时候一味的看望要强。
回到房间,元春坐在书案后,开始研磨练字。
本来元春一想事情,便会去弹琴的。但无论是嬷嬷还是张氏都告诉过元春,懂琴的人,会从她的琴声里听出她的思绪和心情。所以直到后来,元春心里有事的时候,都会去练字。练的还是草书。
一笔狂草,就连张氏看了也是要赞一声的。可惜的是狂草这种字体于闺阁女儿无益。
邢氏暂时是不能动了。不能说邢氏本来就式微,若是再动一动她,说不定整个二房就让赵姨娘一脉坐大了。
若让赵姨娘坐大,对于宝玉来说,更加的是祸非福。但若是让她因为当前的形势而帮着邢氏打压赵姨娘,元春也觉得如鲠在喉。
越过邢氏,又要用什么方法打压赵姨娘呢?其实用什么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不让大伯母和其他人发现,对于元春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元春知道有些手段,难免阴毒了些。她不希望让她在意的人,知道她做了什么事情。她希望在那些人的心中,她仍是干干净净的一个人。所以在元春看来,掩藏痕迹倒比做了什么更让她在意。
三丫头是赵姨娘所出,又养在现在的二房太太身边。无论是从血脉上,还是教养上,都差了一截。但惹人烦感的功力却是初见成效。
至于那个庶出的贾环,再怎么样她也是不能动的。不然面有伤疤,身有残疾都是绝了他科举的办法。
可让人知道自己对亲兄弟都如此狠辣,别人会怎么看她,若是让大伯母所出的几位堂兄弟知道了,又会怎么看她。
她们兄妹三人,毕竟式弱。能依靠的,现阶段便只有大房一途了。
再一个,大伯母和嬷嬷都教导过她,无论如何都不要向子嗣动手,一但动了手,必有痕迹存在,将来事发,或是被人抓到了把柄,便是翻身无望。
这么看来,如今便只能向赵姨娘出手了。
对于一个有儿有女的姨娘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元春经过嬷嬷的调.教。自然是一清两楚。
子女和宠爱。
子女是她的软肋,同样也是元春不能碰触的禁地。但宠爱却并不然。
对于自家父亲,什么样的德行。元春心中也只是冷哼了一声。送他一段桃花情缘,想来是不会拒绝的了。
想罢,元春又练了一会儿字,这才让抱琴去收拾桌上的手稿。“拿出去,都烧了。以前我的写过的字稿,都不用留了。”
抱琴应是。同样陪着元春接受嬷嬷教导的她,知道自家姑娘如此吩咐用意何在,自然不会有什么疑问。
抱琴一面抱着字稿出去,一面吩咐屋中其他的小丫头侍候元春洗手。
练了一个多时辰的字,元春也累了。让人侍候着更了衣,便倒在榻上小歇了片刻。
她手里有人,还都是母亲去后留下来的人手。当初她也不是没有想过分一些给自已的亲大嫂,但元春发现大嫂的陪嫁更多一些。而且也更信任自己的陪房,于是便一直留在了自己手里。
这些人,在她进宫前,势必要做些安排的。只是交给谁,却是个问题。
思来想去,便只有李嬷嬷唐朝一人,可以胜任了。只是也不知道她愿不愿意趟这一池的混水了。时至今日,她竟然只能托付一个外人。这又是何等的可悲可叹!
想着想着,元春便合上了眼,沉沉地睡了过去。
数日后,二老爷贾政在穿过小花园去给老太太请安时,遇到了一位衣着单薄,却仰头对着梅花树念诗的少女。不久后,政老爷便将此女收房,宠爱异常。
此女不用提,自是元春安排的手笔。而此女的来历也不用多想。是混在二房买采下人的行列中采买进来的。
这位是青楼楚馆特意调.教出来的清倌。被元春着人买下来后,便替了一个乡下小丫头的名,互换了卖身契,送到了贾府买人的人伢子处。
贾府每年都有放人出去的习惯。所以一番暗箱操作,此女非常顺利的便进了府。那地方出来的人,手段自是非比寻常。
摆弄一个书呆子一般的贾政是手到擒来。而且元春也着意打听过了,这家青楼的老板是个心狠的,为了防止出现什么怀孕的事情,影响楼中姑娘的生意,一般买了来都是要喂了药的。再也不会出现秦可卿她老娘的事情。
这也是元春寻这家买人的根本用意。女人一但有了自己的孩子,就不好摆弄了。如果没有孩子,又生不出来孩子。一心抓住男人的宠爱和银钱便是生活的重心。
这位青倌的作用,一是将贾政的宠爱牢牢的抓住,打压赵氏一脉。二是在梨香院制造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让赵姨娘和邢氏都没有办法将眼中放到宝玉的身上。
当然,这一次为了安全起见,元春是从头至尾都没有露面的,用的人也是分工合作的。一人去青楼赎人,一人去乡下买丫头。另外一人在将打扮成村姑的青倌托给人伢子,卖给荣国府。
最后将真正的村姑送到周瑞两口子所在的庄子里。而那份青倌的真正卖身契却被元春妥善的收好,藏在一支空心的簪子里。
虽然这些事情,一伙人便能全部办妥。但元春却是吸取了教训。让每个人干一点,而三人却是从来不相识的,分属各个庄子上的。
每人的活计干完,立即回到自己所在的庄子。所以,除了最后的人,谁也不知道那青倌的下落。而最后的人,虽知道有个人进了荣国府,却又不知道真正的身份。
一重重下来,很简单的事情,便让元春弄得非常的复杂化。也不知道这么做真的会一如她所想的万无一失吗?
不过至少可以保证,进府的那位小清倌至始至终都不知道她能进府,是有元春在背后操作。
而张氏一干人,竟然也在这样那样乱七八遭的情况下,忽略了元春在里面做的手脚。若是知道元春的行动,势必要将元春回炉重塑的。
张氏会告诉此时还洋洋得意的元春,这样的事情,就应该只找一个人全全出面负责,而非故作神密的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事分轻重缓急,方法也应选择最简单稳妥的才好。事情的步骤多了,环节上就很难更准确的把握。也更容易出现纰漏。
拿着清倌的卖身契,又能有多大的约束力。此事想法很好,做法和重点却是没抓住。幸好这次进宫,有张氏保驾护航,少走了许多的冤枉路。不然有她吃苦头的时候。
十五岁的元春,还是太年轻了。毕竟阅历和经验,是没办法去教导的。他只能在实践中慢慢领悟和掌握。
当然这世上还有一种人,能将阴谋走出阳谋的程度来。也许元春便继承了这种体质,一如原著中的王氏……
对于贾政又纳新宠的事情,唐朝是没放在心上的。谁让这位二老爷在唐朝心中的下限值,一直不是很高呢。再做出什么超过下限的事情,在唐朝看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是当二房当家主母不慈虐待新人,致使新人晕厥。得势的老人仗着有儿有女,欺负新人的事情一出,二老爷贾政犹如‘天神’一般出现,英雄救美等等的消息传出来后,唐朝就算再想淡定也不能了。
这位新宠竟然在短短数日内,将贾政这个老学究变成了咆哮帝,却是众人始料未及的。
不过这也让唐朝等人更坚定了远离二房的心。
过完年,唐朝的重心仍是在宝玉身上。谁让这是她用心奶大的孩子呢。这些年,在唐朝的以身作则,在加上三年母孝的情况下,终于让原著中那个有些嗜红的宝玉板了过来。
至于吃胭脂的毛病,也在唐朝发现后,先是禀告了史氏和元春,撵了那个小丫头出院子,然后又将宝玉饿了两顿。让小小年纪的宝玉知道再吃姑娘嘴上的胭脂便要饿肚子。
在条件反射的情况下,这一毛病不治而愈了。史氏那里自然是不知道她的宝贝孙子就在她的眼皮子底下被收拾了几回。但元春却是知道唐朝饿着宝玉的事情。
可惜了元春还是个大姑娘,对于如何教养男孩是没有什么心得的。所以便对于唐朝的做法听之任之。
不但如此,她还觉得唐朝是非常的尽心尽力。若不是真的为了宝玉好,谁会冒着让主子责罚的危险如此做呢。
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可大可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可是唐朝却站了出来,怎么能不让元春感动。
于是乎,有了帮凶的唐朝,可是变得犹如鬼畜一般,凡是她看不顺眼的事情,都是要让宝玉板过来的。
红色衣服?可以,但必须是过年,过节和生日。
吃姑娘嘴上的胭脂?可以,但吃一次,便饿上两顿饭。
……
三岁后,还想要丫头嬷嬷.陪.睡?可以,但必须用布条绑住全身以板正骨头。
不过这一点,宝玉倒是没有犯在唐朝手上,因为自一岁左右,宝玉便是跟着他大侄子贾芝一起睡的。唐朝将床铺用东西挡住,叔侄俩睡在大床上,也不怕掉下来。
也可能是宝玉自小便和男孩子一起长大的缘故,倒是不如原著中那么娘气。胆子也相对要大了一些。也淘气了些。
唐朝一直以为教养宝玉这样的孩子,是非常劳心劳力又不讨好的事情。但是事情却往往与想像的不一样。
宝玉是个敏感的孩子,周遭人的心情,他都能感受得到。就连每天只见一次面的继夫人邢氏,宝玉都能在几次见面后,悄悄地告诉唐朝,新太太不喜欢他。
“不喜欢便不喜欢呗,宝玉又不是新太太生的。管她喜不喜欢。只要我们把礼数做全了,便跟我们没有关系。”
“咦,那我也不是老爷亲生的吗?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