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盛唐神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长安天策书院大讲堂能同时容纳千人听课,巧妙的回音设计,能将主讲人的声音传到大讲堂的每个角落,此刻整个大讲堂已经坐满了人,就连后面的走廊也站满了人。
没有人知道萧去病要讲什么,但所有来听课的大唐高官和精英阶层都知道,萧去病的声音,就是皇帝陛下的声音,萧去病才是目前大唐真正的掌舵人。
大唐在一年内,接连换了两任皇帝,一个全新的时代,就此到来,要知道大唐接下来的路,回如何走,这是最好的时机。因此,当萧去病开讲时,所有的人都凝神静听。
而在这之中,连同李倓在内,还有许许多多踌躇满志,准备放手大干一番的天策书院,大唐武学的学生,这个时候,一个个都情绪高涨得简直要溢出来。
“陛下和本王有一个很大的理想,就是要建设一个从未有过的盛世大唐,并且让大唐能够一直强盛下去……所以说,陛下和本王,还有天策府的很多人,都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理想主义者,这是好事!
大唐如今正面临一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唐现在的税收,比之以前提高了两倍都不止,财富增加了三倍有余;脱离了土地,在工坊做工的工人超过了两百万,许多新鲜的事物,以前没有的产业不断出现。
与之伴生的,是各种问题,变化来的太快,我们的管理根本跟不上来,很多事情就都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我们的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一切都表示。变革势在必行,这是毋庸置疑的!
可到底要怎么变革?很多人都在想,但到底要怎么变革,才能适应大唐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很多人来问本王,说是这么多的新鲜事物,都是本王带出来的,他们要本王拿出一整套精妙的管理制度,认为本王一定有办法。”
几百名两校的学生眼睛闪闪发亮。几百名大唐官吏竖起了耳朵,大唐皇帝李倓激动得两眼放光,然而接下来萧去病说的话,却让他们微微失望起来。
“可是本王也拿不出来,本王,包括本王的先师都没有这个能力设计这样一套精妙的制度,即使拿出来了,也必定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使大唐陷入大乱,使百姓的生活陷入大麻烦。
本王这里举一个例子。我知道。之前有很多人骂本王是王莽在世……说实话,本王和王莽还真有点像。都是理想主义者。非是本王要替王莽翻案,那王莽其实心中想的,也是建设一个他理想中的太平盛世……于是,他彻底失败了,身死族灭,留下万代骂名……
……就是因为王莽发起的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比如他那个‘王田制’,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过九百亩,超过的一律没收,没收的土地分给穷苦百姓。多好的想法,可结果却遭到豪强大地主们的强烈反对,以致无法实行,这就叫不切实际……
……再有,王莽废除奴隶,不许拥有奴隶,想法也是极好的,可卖身为奴本来就是穷人在走投无路时最后的活路,结果这条最后的活路也被王莽斩断了,最后只能活活饿死……
……在比如五均六筦,五均的本意是平抑物价,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多么精妙的设计,多么好的初衷,可结果同样好心办坏事。
因为再好的制度,也是要人来执行的啊,执行这个的官员如何知道物价是高是低,货物是滞销还不是不滞销?
这个制度是有漏洞的啊,很多商人会想办法把不滞销的商品高价卖给这些执行的官员,亏损简直就是必然的;而若是想不亏损,只能再以高价强卖给普通百姓,结果百姓的利益反而受损。
再者这些官员每日都是和钱打交道,随便操作一下就能获取大量钱财,能不动心吗?于是贪污受贿、营私舞弊、强买强卖同样是必然的!
所以这个看起来无比精妙,无比正确,初衷无比良好的制度,最后的结果却是食货俱废,所有人都没办法做生意了!”
萧去病停了一停,有人开始小声议论,有人为萧去病替王莽说好话而觉得新鲜,不能接受;也有人叹息为什么看起来设计精妙,初衷良好的制度,到最后却适得其反。随后萧去病清朗的声音再次传出,大家安静了下来。
“……所以,自上而下的变革,是一定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的!那什么才是好的变革,不会出问题的变革呢?先师太极子教给本王的答案就是——自下而上的变革,或者说是引导。
简单来说,就是不要迷恋制度的设计,而是让新生事物自己去发展,我们官府还有朝廷,要做的就是时刻关注,下到基层,听取收集问题意见。
好的意见,提得最多的意见,我们就研讨一番,再拿去做定点试验,如果效果果然很好,就全面推广;收集的问题也是如此,先研讨出各种解决方案,再定点去试验,如果果然有效果,再进行全面推广。
就是这样,一点点进步,一点点地将原有的各种制度,不断地修修补补,最后完成我们所期待的大变革!这就是今后,我们朝廷各级官员,还有市场工商管理的各级吏员,工作的方向。
还要强调的一点是,目前的大唐,正处于大变革中,对很多新鲜事物,或许会违反一些法律或者之前的管理条例。
但本王刚才也说了,我们的很多律法和管理条例已经不怎么适用了,所以朝廷和各级官府都应该以尽量宽容的态度,对待这些新鲜事物,解放思想,只要这样新鲜事物。不危害他人。不危害大唐。就悄悄关注,任其发展,再用刚才说的办法,对其进行修改,形成制度,使其规范化。
同样举两个例子。比如,四海商社有个藕煤工坊,之前所有的工人工钱都是一样的。这样的结果就是有人偷懒。于是就有人提意见了:他张阿三生产的藕煤只有我李阿四的一半多,凭什么和我拿一样的工钱!
于是这意见就一层层反应到我的妻子那里了,我妻子的意见是让这些工人商议出一个众人都能接受的方案出来,然后这些工人就真的商议出来了。
这个新方案就是,先取一个每名工人都必须达到的平均值,这叫固定工钱;超过这个平均值后,每生产一百个藕煤,再多获得多少工钱,没有上限。
然后这个方案就在这家工坊试行,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第一个月产量竟然一下提高了五成还多,工坊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不说。工人同样大幅受益,而且每名工人都非常满意。
于是,这个成功的经验便开始在四商社大多数的工坊和超市里推广开来,结果这些工坊和超市的效益全都提高了三成以上。
还有一个例子,是四海超市一名小管理提的意见,说是应该在平常的工钱之外,根据每名员工业绩和考勤,还有超市的年终收益,增加一项奖金。
结果试验之后,超市的管理效率一下上去了,收益也提了几成,于是也在全四海商社名下推广起来,现在这名小管理已经成为四海超市的一名主管。”
说到这里,萧去病充满鼓励地看了一眼坐在下面的名叫赵曙的四海商社主管,人们开始小声议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而生。
特别是天策书院的学生,他们都是世家子弟,和万中选一的寒门人杰,毕业之后或者会成为大唐官吏,或者会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工坊商行的管理者,或者技术是技术人才。
不管将来他们成为什么,现在的心境却是和李倓一样的,就是看到了大唐所面临的大变革,热血激昂地想参与到其中去。不少人都曾... -->>
长安天策书院大讲堂能同时容纳千人听课,巧妙的回音设计,能将主讲人的声音传到大讲堂的每个角落,此刻整个大讲堂已经坐满了人,就连后面的走廊也站满了人。
没有人知道萧去病要讲什么,但所有来听课的大唐高官和精英阶层都知道,萧去病的声音,就是皇帝陛下的声音,萧去病才是目前大唐真正的掌舵人。
大唐在一年内,接连换了两任皇帝,一个全新的时代,就此到来,要知道大唐接下来的路,回如何走,这是最好的时机。因此,当萧去病开讲时,所有的人都凝神静听。
而在这之中,连同李倓在内,还有许许多多踌躇满志,准备放手大干一番的天策书院,大唐武学的学生,这个时候,一个个都情绪高涨得简直要溢出来。
“陛下和本王有一个很大的理想,就是要建设一个从未有过的盛世大唐,并且让大唐能够一直强盛下去……所以说,陛下和本王,还有天策府的很多人,都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理想主义者,这是好事!
大唐如今正面临一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唐现在的税收,比之以前提高了两倍都不止,财富增加了三倍有余;脱离了土地,在工坊做工的工人超过了两百万,许多新鲜的事物,以前没有的产业不断出现。
与之伴生的,是各种问题,变化来的太快,我们的管理根本跟不上来,很多事情就都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我们的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一切都表示。变革势在必行,这是毋庸置疑的!
可到底要怎么变革?很多人都在想,但到底要怎么变革,才能适应大唐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很多人来问本王,说是这么多的新鲜事物,都是本王带出来的,他们要本王拿出一整套精妙的管理制度,认为本王一定有办法。”
几百名两校的学生眼睛闪闪发亮。几百名大唐官吏竖起了耳朵,大唐皇帝李倓激动得两眼放光,然而接下来萧去病说的话,却让他们微微失望起来。
“可是本王也拿不出来,本王,包括本王的先师都没有这个能力设计这样一套精妙的制度,即使拿出来了,也必定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使大唐陷入大乱,使百姓的生活陷入大麻烦。
本王这里举一个例子。我知道。之前有很多人骂本王是王莽在世……说实话,本王和王莽还真有点像。都是理想主义者。非是本王要替王莽翻案,那王莽其实心中想的,也是建设一个他理想中的太平盛世……于是,他彻底失败了,身死族灭,留下万代骂名……
……就是因为王莽发起的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比如他那个‘王田制’,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过九百亩,超过的一律没收,没收的土地分给穷苦百姓。多好的想法,可结果却遭到豪强大地主们的强烈反对,以致无法实行,这就叫不切实际……
……再有,王莽废除奴隶,不许拥有奴隶,想法也是极好的,可卖身为奴本来就是穷人在走投无路时最后的活路,结果这条最后的活路也被王莽斩断了,最后只能活活饿死……
……在比如五均六筦,五均的本意是平抑物价,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多么精妙的设计,多么好的初衷,可结果同样好心办坏事。
因为再好的制度,也是要人来执行的啊,执行这个的官员如何知道物价是高是低,货物是滞销还不是不滞销?
这个制度是有漏洞的啊,很多商人会想办法把不滞销的商品高价卖给这些执行的官员,亏损简直就是必然的;而若是想不亏损,只能再以高价强卖给普通百姓,结果百姓的利益反而受损。
再者这些官员每日都是和钱打交道,随便操作一下就能获取大量钱财,能不动心吗?于是贪污受贿、营私舞弊、强买强卖同样是必然的!
所以这个看起来无比精妙,无比正确,初衷无比良好的制度,最后的结果却是食货俱废,所有人都没办法做生意了!”
萧去病停了一停,有人开始小声议论,有人为萧去病替王莽说好话而觉得新鲜,不能接受;也有人叹息为什么看起来设计精妙,初衷良好的制度,到最后却适得其反。随后萧去病清朗的声音再次传出,大家安静了下来。
“……所以,自上而下的变革,是一定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的!那什么才是好的变革,不会出问题的变革呢?先师太极子教给本王的答案就是——自下而上的变革,或者说是引导。
简单来说,就是不要迷恋制度的设计,而是让新生事物自己去发展,我们官府还有朝廷,要做的就是时刻关注,下到基层,听取收集问题意见。
好的意见,提得最多的意见,我们就研讨一番,再拿去做定点试验,如果效果果然很好,就全面推广;收集的问题也是如此,先研讨出各种解决方案,再定点去试验,如果果然有效果,再进行全面推广。
就是这样,一点点进步,一点点地将原有的各种制度,不断地修修补补,最后完成我们所期待的大变革!这就是今后,我们朝廷各级官员,还有市场工商管理的各级吏员,工作的方向。
还要强调的一点是,目前的大唐,正处于大变革中,对很多新鲜事物,或许会违反一些法律或者之前的管理条例。
但本王刚才也说了,我们的很多律法和管理条例已经不怎么适用了,所以朝廷和各级官府都应该以尽量宽容的态度,对待这些新鲜事物,解放思想,只要这样新鲜事物。不危害他人。不危害大唐。就悄悄关注,任其发展,再用刚才说的办法,对其进行修改,形成制度,使其规范化。
同样举两个例子。比如,四海商社有个藕煤工坊,之前所有的工人工钱都是一样的。这样的结果就是有人偷懒。于是就有人提意见了:他张阿三生产的藕煤只有我李阿四的一半多,凭什么和我拿一样的工钱!
于是这意见就一层层反应到我的妻子那里了,我妻子的意见是让这些工人商议出一个众人都能接受的方案出来,然后这些工人就真的商议出来了。
这个新方案就是,先取一个每名工人都必须达到的平均值,这叫固定工钱;超过这个平均值后,每生产一百个藕煤,再多获得多少工钱,没有上限。
然后这个方案就在这家工坊试行,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第一个月产量竟然一下提高了五成还多,工坊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不说。工人同样大幅受益,而且每名工人都非常满意。
于是,这个成功的经验便开始在四商社大多数的工坊和超市里推广开来,结果这些工坊和超市的效益全都提高了三成以上。
还有一个例子,是四海超市一名小管理提的意见,说是应该在平常的工钱之外,根据每名员工业绩和考勤,还有超市的年终收益,增加一项奖金。
结果试验之后,超市的管理效率一下上去了,收益也提了几成,于是也在全四海商社名下推广起来,现在这名小管理已经成为四海超市的一名主管。”
说到这里,萧去病充满鼓励地看了一眼坐在下面的名叫赵曙的四海商社主管,人们开始小声议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而生。
特别是天策书院的学生,他们都是世家子弟,和万中选一的寒门人杰,毕业之后或者会成为大唐官吏,或者会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工坊商行的管理者,或者技术是技术人才。
不管将来他们成为什么,现在的心境却是和李倓一样的,就是看到了大唐所面临的大变革,热血激昂地想参与到其中去。不少人都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