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从酋长到球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 第二天他醒来的时候,大舅已经蹲在火堆旁刻木头了,旁边放着几根已经挖出了卯榫的原木。
放眼四周,自己竟然是族人中起的最晚的,陶盆中的水已经滚开,芦苇塘附近妈妈在和姐妹们提柳条筐中的鱼,对岸的山坡早已热闹起来,第二间房屋的木版已然成型,正热火朝天的填土。
随手从旁边抓过一个烧熟的块茎,填在嘴里到了对岸。看了几眼,还算可以,一切井然有序,唯一的瑕疵就是木板有些倾斜。
于是一个叫吊绳的词出现在了陈健的口中。族人们按他所说,一根细绳挂起,下面垂上一块石头,这才发现木板歪了一点。
“下次前要记得吊线。狼皮呢,让他继续带人去砍树,今天还是不用狩猎。我要去橡子表哥那看看。”
这是最原始的脑体分工,族人们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示意他赶紧去。
河边的陶土地里,橡子正在那盘陶碗,七八个人在这边忙着,等着晚上一起烧。
看到陈健来了,橡子就知道肯定又要有新的东西要出现了。
“这次要做什么?”
“一个简单的东西。”
陈健在地上画了一个长方形,说道:“你捏几个这样底的陶碗,不要圆的要方的,四周都要方的,盘好之后,从中间切成两半烧制。”
他比量了一下,算起来大约两尺长,一尺宽厚,对于如今的橡子而言这不算什么太难的东西。
橡子没问要做什么,这东西没法用陶轮,可他这几天盘泥条的技术也长进不少。
擀出泥饼,用木头比量着切开,四周卷好后,形成一个没有盖的长方体。
“是这样的东西?”
“对。中间切开。”
橡子拿出一柄石刀,沾上水切开,问道:“要多少呢?”
陈健想到橡子未必能数到九十九,于是折了几十根小棍道:“这么多,尽快烧出来。”
说完就要回去,橡子在后面喊道:“健,每次烧陶为什么总有碎的?还有,你看看这个,这是怎么了?”
他匆匆追上陈健,拿出一个陶碗,陶碗是碎的,可是外面却和别的陶器不同,光滑无比,仿佛和雪天的冰一样。
不知道是不是温度高了还是怎么了,竟然出现了一层简单的釉,只是上百个陶碗就有这么一个,还烧碎了,橡子觉得可惜,想从陈健这里得到答案。
陈健想了一下道:“你先烧着这些,等盖完了屋子再说。”
橡子没再说什么,继续去盘那些长方体的古怪东西,每做好一个就在上面放一根草棍儿。
第二天清晨,一对长方体的陶器就出现了陈健的手中,用手摸了一下,觉得还算可以。
昨天一天族人盖屋子的速度明显快了,逐渐熟练了种种动作。盖出了一间半的毛坯,甚至有人提议要连夜完成那一半,被陈健劝回去了。
今天族人们早早就起来了,陈健拿着那件奇怪的陶器走到了人群中,终止了众人的动作,说今天先做别的。
“有什么比盖屋更重要的吗?”
“有,让屋子更好。”
于是族人们不再发问,跟着陈健到了河边的陶场。
这一次轻车熟路,挖土和泥,清理场地,和上次烧陶唯一不同的就是这一次不需要全是黏土。
里面掺上砂子碎石子和草叶,将土堆成一个火山样的形状,上面“火山口”里加上水,几个最有力气的上去用脚和泥。
将长方体的陶容器抹上一些水湿润了里面,将混合了草叶石子的泥土倒进去。
上去踩的结实了,两个人抬到平整出的地面上,将分成两半儿的陶器皿分开,一块方方正正的泥坯就算是完成了。
想要有火炕、灶台、烟囱,只靠版筑法是不行的,那些精细的地方只能用砖。
如今烧砖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太费时间,而且要先挖砖窑、烧出的第一批砖还要加固砖窑,控制火候,没个十几天是不够的。
这个工作陈健决定等到族人稳定下来再说。
泥坯成型简单,自然晾晒干就行,总体来说还算结实,就是很累,算是前世农村泥水匠最讨厌的工作。
几十套模子分给族人,三五个人一组,咕叽咕叽的脚踩泥巴的声音就在河边响了起来。
一整天弄出了几百块泥坯,等待晾晒干燥。
五天后,也就是开始干活的第十天,这些泥坯总算是干了,又花了一早晨的时间背到了山坡上。
如今已经有十三间简陋的草房出现了,逐渐熟练的族人盖屋子的速度也在加快,算起来不过一百个人每天盖两间不需要地基的泥房,效率之低令人发指。
十三间排成了一条直线,远远看去总算有了那么点村子的味道。
每个屋子要塞进去十个人,拥挤是必然的。
但看看天上的鱼鳞云,只怕两三天之内会有一场大雨,若是下了大雨就没办法在螺岛上住了,万一发了水,桦皮船根本没法控制。
陈健放下最后一块泥坯,冲着众人喊道:“今晚上,咱们就住在这里吧。松,你带着人把那些盆盆罐罐全都带回来。咱们今天就不继续盖屋子了。”
nbsp; 第二天他醒来的时候,大舅已经蹲在火堆旁刻木头了,旁边放着几根已经挖出了卯榫的原木。
放眼四周,自己竟然是族人中起的最晚的,陶盆中的水已经滚开,芦苇塘附近妈妈在和姐妹们提柳条筐中的鱼,对岸的山坡早已热闹起来,第二间房屋的木版已然成型,正热火朝天的填土。
随手从旁边抓过一个烧熟的块茎,填在嘴里到了对岸。看了几眼,还算可以,一切井然有序,唯一的瑕疵就是木板有些倾斜。
于是一个叫吊绳的词出现在了陈健的口中。族人们按他所说,一根细绳挂起,下面垂上一块石头,这才发现木板歪了一点。
“下次前要记得吊线。狼皮呢,让他继续带人去砍树,今天还是不用狩猎。我要去橡子表哥那看看。”
这是最原始的脑体分工,族人们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示意他赶紧去。
河边的陶土地里,橡子正在那盘陶碗,七八个人在这边忙着,等着晚上一起烧。
看到陈健来了,橡子就知道肯定又要有新的东西要出现了。
“这次要做什么?”
“一个简单的东西。”
陈健在地上画了一个长方形,说道:“你捏几个这样底的陶碗,不要圆的要方的,四周都要方的,盘好之后,从中间切成两半烧制。”
他比量了一下,算起来大约两尺长,一尺宽厚,对于如今的橡子而言这不算什么太难的东西。
橡子没问要做什么,这东西没法用陶轮,可他这几天盘泥条的技术也长进不少。
擀出泥饼,用木头比量着切开,四周卷好后,形成一个没有盖的长方体。
“是这样的东西?”
“对。中间切开。”
橡子拿出一柄石刀,沾上水切开,问道:“要多少呢?”
陈健想到橡子未必能数到九十九,于是折了几十根小棍道:“这么多,尽快烧出来。”
说完就要回去,橡子在后面喊道:“健,每次烧陶为什么总有碎的?还有,你看看这个,这是怎么了?”
他匆匆追上陈健,拿出一个陶碗,陶碗是碎的,可是外面却和别的陶器不同,光滑无比,仿佛和雪天的冰一样。
不知道是不是温度高了还是怎么了,竟然出现了一层简单的釉,只是上百个陶碗就有这么一个,还烧碎了,橡子觉得可惜,想从陈健这里得到答案。
陈健想了一下道:“你先烧着这些,等盖完了屋子再说。”
橡子没再说什么,继续去盘那些长方体的古怪东西,每做好一个就在上面放一根草棍儿。
第二天清晨,一对长方体的陶器就出现了陈健的手中,用手摸了一下,觉得还算可以。
昨天一天族人盖屋子的速度明显快了,逐渐熟练了种种动作。盖出了一间半的毛坯,甚至有人提议要连夜完成那一半,被陈健劝回去了。
今天族人们早早就起来了,陈健拿着那件奇怪的陶器走到了人群中,终止了众人的动作,说今天先做别的。
“有什么比盖屋更重要的吗?”
“有,让屋子更好。”
于是族人们不再发问,跟着陈健到了河边的陶场。
这一次轻车熟路,挖土和泥,清理场地,和上次烧陶唯一不同的就是这一次不需要全是黏土。
里面掺上砂子碎石子和草叶,将土堆成一个火山样的形状,上面“火山口”里加上水,几个最有力气的上去用脚和泥。
将长方体的陶容器抹上一些水湿润了里面,将混合了草叶石子的泥土倒进去。
上去踩的结实了,两个人抬到平整出的地面上,将分成两半儿的陶器皿分开,一块方方正正的泥坯就算是完成了。
想要有火炕、灶台、烟囱,只靠版筑法是不行的,那些精细的地方只能用砖。
如今烧砖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太费时间,而且要先挖砖窑、烧出的第一批砖还要加固砖窑,控制火候,没个十几天是不够的。
这个工作陈健决定等到族人稳定下来再说。
泥坯成型简单,自然晾晒干就行,总体来说还算结实,就是很累,算是前世农村泥水匠最讨厌的工作。
几十套模子分给族人,三五个人一组,咕叽咕叽的脚踩泥巴的声音就在河边响了起来。
一整天弄出了几百块泥坯,等待晾晒干燥。
五天后,也就是开始干活的第十天,这些泥坯总算是干了,又花了一早晨的时间背到了山坡上。
如今已经有十三间简陋的草房出现了,逐渐熟练的族人盖屋子的速度也在加快,算起来不过一百个人每天盖两间不需要地基的泥房,效率之低令人发指。
十三间排成了一条直线,远远看去总算有了那么点村子的味道。
每个屋子要塞进去十个人,拥挤是必然的。
但看看天上的鱼鳞云,只怕两三天之内会有一场大雨,若是下了大雨就没办法在螺岛上住了,万一发了水,桦皮船根本没法控制。
陈健放下最后一块泥坯,冲着众人喊道:“今晚上,咱们就住在这里吧。松,你带着人把那些盆盆罐罐全都带回来。咱们今天就不继续盖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