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日月当空照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皆外放为官。”
崇祯皇帝这么做,不是说他对现在的中书舍人不满意,而是说对于中书舍人的岗位,他有了更满意的人选,那就是新科进士之中的沈廷扬、牛金星等人。
历史上,沈廷扬就是在崇祯初年以国子监监生的身份选官,以八品官的身份,当上了内阁的中书舍人,并在武英殿当值多年,看崇祯皇帝为辽东粮饷的转运发愁,是以向皇帝提出了开海运的奏疏。崇祯皇帝大喜之下,令沈廷扬前往松江试行,结果大获成功,从此受到崇祯的青睐,以监生身份平步青云。
如今史可法以状元的身份任职翰林院,暂时也就罢了,其他几个人才,若是不把他们弄到自己的身边待着,绝对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
等他们这些可塑之才,了解了朝政的问题,明白了皇帝的心意,然后再放出主政一地,肯定会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如今在京师会同馆里等候分派官职的新科进士们,相互之间都已经很熟悉了,从三月底贡院的会试结束以来,期间经过了殿试,经过了吏部的考试,先后两个月的时间朝夕相处,本来天南地北、互不相识的青年俊杰们,也都混成了亲如手足的好兄弟。
这种进士间同年之谊,与后世的同学之情,本质是并无多大的不同,毕竟说起来,都是经过了殿试的天子门生嘛,相互之间的情谊反而更有了一层神圣的意味。
如今二三甲进士的最新综合排名,已经出来了。人人的心里,对自己的未来,也都有了底数。
史可法虽然已经领受了翰林院的职务,成了如今人人羡慕的翰林,但是他本人的心里,却并不是很喜欢这个安排。
因为翰林院并没有多少实际的事情可干,主要的职责任务,就是为前几朝的皇帝,编写实录,要么就是根据内阁的意思,起草各种朝廷的文书,所以主要从事的就是文字工作,而不是自己一开始想象的那样,上为皇帝分忧,下为百姓造福。
是以,每当与李孟辰、牛金星、李信等人再碰头聚会,都会有点郁郁寡欢,因为这几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选官,李信、牛金星选择去辽东,李孟辰选择去登莱,并且相互约定以平辽为志愿,更是令史可法羡慕不已。
然而很快,史可法对这几个人的羡慕,就变成了“同病相怜”了。
崇祯皇帝对礼部和吏部的安排,并没有做大的改动,不过是把沈廷扬等人提溜出来,放在了内阁和军机处中书舍人的位置上罢了,其他的大面上的安排仍然照旧。
所以很快,朝廷对于新科进士的安排,就公布出来了,自然很快就传到了新科进士们集中居住的会同馆,沈廷扬、李孟辰、牛金星、李信这几个原本选择了辽东和登莱的人,自然是大吃一惊,本来以为十拿九稳,没有什么人竞争的位置,居然落空了。
好在随后不久,这几人都被吏部尚书成基命叫了过去,一方面内阁和军机处中书舍人的职位,虽然级别不高,但是位置却很重要,毕竟是在皇帝和阁臣身边任职的,成基命把新科进士新晋的中书舍人们,叫到一起,类似于先行培训一番。
另一方面,也说了临时将他们改授为中书舍人的原因,告诉他们这是皇帝的钦点,同时告诫他们不可辜负皇帝和朝廷的信重。
李信等人心中虽然有点遗憾,但是能够到皇帝和阁臣的身边任职,而且是皇帝的钦点,之前的那点遗憾,自然很快也就消散无踪了。
接下来,分别受领了职务的新科进士们,很快各分东西,有去江南的,有去九边的,有留京师的,相互之间的聚会与话别,不断地在京师和通州驿官上演着。
而新授中书舍人的这批人,则被皇帝放了一个月的假,愿意回乡探亲的可以回乡,愿意留在京师的也可以留在京师,总之一个月之后,必须正式入职。
与众人纷纷选择回乡探亲的做法不一样,沈廷扬、李信、牛金星、李孟辰等人,则不约而同地选择留在京师,并在京畿、蓟辽等地游历。
因为自从他们上京赶考以来,京畿周边接二连三出现的新生事物,实在是令他们大开眼界,之前没有官身,想去那里游历都不方便,如今有了新科进士、内阁和军机处中书舍人的官方身份,想去哪里都方便许多。
不甘闲置的史可法,也以翰林院修撰的身份,上了自己的第一份奏疏,请求皇帝恩准翰林院的新科翰林们、内阁中书舍人们,与留在京师六部观政的其他新科进士们一样,可以到京畿周边观政采风,了解军政民情,为今后的履职尽责做准备。
史可法的奏疏头一天递进去,第二天就批复回来了。皇帝当然是同意了。
,皆外放为官。”
崇祯皇帝这么做,不是说他对现在的中书舍人不满意,而是说对于中书舍人的岗位,他有了更满意的人选,那就是新科进士之中的沈廷扬、牛金星等人。
历史上,沈廷扬就是在崇祯初年以国子监监生的身份选官,以八品官的身份,当上了内阁的中书舍人,并在武英殿当值多年,看崇祯皇帝为辽东粮饷的转运发愁,是以向皇帝提出了开海运的奏疏。崇祯皇帝大喜之下,令沈廷扬前往松江试行,结果大获成功,从此受到崇祯的青睐,以监生身份平步青云。
如今史可法以状元的身份任职翰林院,暂时也就罢了,其他几个人才,若是不把他们弄到自己的身边待着,绝对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
等他们这些可塑之才,了解了朝政的问题,明白了皇帝的心意,然后再放出主政一地,肯定会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如今在京师会同馆里等候分派官职的新科进士们,相互之间都已经很熟悉了,从三月底贡院的会试结束以来,期间经过了殿试,经过了吏部的考试,先后两个月的时间朝夕相处,本来天南地北、互不相识的青年俊杰们,也都混成了亲如手足的好兄弟。
这种进士间同年之谊,与后世的同学之情,本质是并无多大的不同,毕竟说起来,都是经过了殿试的天子门生嘛,相互之间的情谊反而更有了一层神圣的意味。
如今二三甲进士的最新综合排名,已经出来了。人人的心里,对自己的未来,也都有了底数。
史可法虽然已经领受了翰林院的职务,成了如今人人羡慕的翰林,但是他本人的心里,却并不是很喜欢这个安排。
因为翰林院并没有多少实际的事情可干,主要的职责任务,就是为前几朝的皇帝,编写实录,要么就是根据内阁的意思,起草各种朝廷的文书,所以主要从事的就是文字工作,而不是自己一开始想象的那样,上为皇帝分忧,下为百姓造福。
是以,每当与李孟辰、牛金星、李信等人再碰头聚会,都会有点郁郁寡欢,因为这几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选官,李信、牛金星选择去辽东,李孟辰选择去登莱,并且相互约定以平辽为志愿,更是令史可法羡慕不已。
然而很快,史可法对这几个人的羡慕,就变成了“同病相怜”了。
崇祯皇帝对礼部和吏部的安排,并没有做大的改动,不过是把沈廷扬等人提溜出来,放在了内阁和军机处中书舍人的位置上罢了,其他的大面上的安排仍然照旧。
所以很快,朝廷对于新科进士的安排,就公布出来了,自然很快就传到了新科进士们集中居住的会同馆,沈廷扬、李孟辰、牛金星、李信这几个原本选择了辽东和登莱的人,自然是大吃一惊,本来以为十拿九稳,没有什么人竞争的位置,居然落空了。
好在随后不久,这几人都被吏部尚书成基命叫了过去,一方面内阁和军机处中书舍人的职位,虽然级别不高,但是位置却很重要,毕竟是在皇帝和阁臣身边任职的,成基命把新科进士新晋的中书舍人们,叫到一起,类似于先行培训一番。
另一方面,也说了临时将他们改授为中书舍人的原因,告诉他们这是皇帝的钦点,同时告诫他们不可辜负皇帝和朝廷的信重。
李信等人心中虽然有点遗憾,但是能够到皇帝和阁臣的身边任职,而且是皇帝的钦点,之前的那点遗憾,自然很快也就消散无踪了。
接下来,分别受领了职务的新科进士们,很快各分东西,有去江南的,有去九边的,有留京师的,相互之间的聚会与话别,不断地在京师和通州驿官上演着。
而新授中书舍人的这批人,则被皇帝放了一个月的假,愿意回乡探亲的可以回乡,愿意留在京师的也可以留在京师,总之一个月之后,必须正式入职。
与众人纷纷选择回乡探亲的做法不一样,沈廷扬、李信、牛金星、李孟辰等人,则不约而同地选择留在京师,并在京畿、蓟辽等地游历。
因为自从他们上京赶考以来,京畿周边接二连三出现的新生事物,实在是令他们大开眼界,之前没有官身,想去那里游历都不方便,如今有了新科进士、内阁和军机处中书舍人的官方身份,想去哪里都方便许多。
不甘闲置的史可法,也以翰林院修撰的身份,上了自己的第一份奏疏,请求皇帝恩准翰林院的新科翰林们、内阁中书舍人们,与留在京师六部观政的其他新科进士们一样,可以到京畿周边观政采风,了解军政民情,为今后的履职尽责做准备。
史可法的奏疏头一天递进去,第二天就批复回来了。皇帝当然是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