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2kwx.com,剑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道尖利的剑鸣划破林间寂静,下一瞬,碗口粗细的老竹子被拦腰齐齐斩断,随着树冠的缓缓倒下一个矫健的身影瞬间跃起,挥动长剑迎着竹竿倒落的方向力斩而去,只听得“锵”的一声,那树冠还未落地便又被自上至下竖着从中破开两半,这两剑甚是凌厉。
待那身影转过脸来,竟是一个稚气尚未退净的俊逸少年,少年背后负着一柄灰布带层层包裹的旧剑看起来并不常用,手中所持柳叶长剑却寒光闪闪,一瞧便知准是经常擦拭。山风拂过,一袭长发如墨般泼洒在他肩上,面庞虽略微消瘦却宛若雕琢般轮廓清晰立体,最为摄人的还是那双似夜空般乌黑深邃的眸子。此少年不是别人,正是五年前拜入沈师风门下并随其离开家乡外出修行的李知图。
刚随沈师风离开家时,李知图以为这位仙人师父会带自己前往一个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山门或者庞宗大派从此过上闲云野鹤世外桃源般的隐居修炼生活,当然了,这是很多普通人对高人练功时的普遍猜想。不过接下来的几个月,李知图却发现事情全不是他预想的那样,师父即没有每日催他练功,也没有跟他讲什么修习法门武功心法,就只是游玩一般领着他穿乡过镇走街串巷,这完全是一副赶路的样子,哪里像修行。不过,当他忍不住问及的时候,沈师风倒是答得干脆:“好好跟着,小隐于野,大隐于市……我这带你练大隐之法。”
看着这小家伙一脸的不解加不快,沈师风只得苦笑,对于普通武人来说,每日闻鸡起舞,拳不离手,号不离口,这才是取强之道,但可别忘了“普通”二字,那种境界,顶天也就是准七品境断难入品境,只练身,是无法在武道上走出多远的。
而这又是大多数武人的误区,所以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在武道一途登堂入室。“习武,先观三物:观自己,观天地,观众生。”这是沈师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李知图身在福中,有这种高人做师父,想走弯路都走不了啊。
在余下数年的不断修习中,李知图也渐渐对师父的话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武道”二字,是武和道二者的结合,何谓之道,一者“途”,二者“法”,三者“悟”,是习武之人在自身能力不断提升过程中对天人法则产生的明悟,是一种对自身存在的求证和理解,待得这种理解上升到一定高度时,便会领悟到本体与自然之间玄妙的联系,这联系就似一层茧,谁破开,谁便可以脱凡入圣,通俗的说,脱离凡品,踏入两仪,此便为两仪境的入境法门。
不过,那个层次对于小小年纪的李知图来说还过于虚妄,他也没有浮躁到十天半个月就指望能顿悟得道,对于李知图的这种安于等待懂得隐忍的心性,沈师风也是颇为欣赏。
就这样,李知图跟着师父一路向西,穿湖南,越贵州,入云南……踏千里而不怠,且行且听且观且思,在山川河流乡野城镇间体味人生百态,在日月轮转四季更迭中品察天则地法。这一切都在为他日后步入巅峰打下无比坚实的基础,这便是沈师风的授业之道,便是李知图的取强之道,别人谓之“修行”,沈师风谓之“行修”。
行修三载,沈师风传授“扶风剑法”,李知图五日习得其形,再五日领悟其神,半月将此剑法修至小成。如无心境基础加上高人引导,普通武人即便获取剑谱和口诀,也断无修成的可能。
行修四载,沈师风传其“引风诀”,李知图习至入定,七昼夜纹丝不动,鼠虫近而不觉其生,待得第八日回神已将此诀悟至第四重,半步踏入小成。
第五载,李知图以小成层次引风诀淬炼内力,突破瓶颈,连越三个品级,踏入四品境界。
五年的时间,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稚童,蜕变为四品境武人,这是何等成就,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扶风剑法”和“引风诀”皆是身为四象境大能剑士的沈师风之毕生绝学,非普通功法可比,习得此等剑技,李知图的四品境,岂是寻常凡品武夫可比。简而言之,假以时日,待得李知图积累了些许实战经验,两仪境之下恐怕皆奈何他不得。
时间匆匆而过,离家已经整整五年,李知图已经不再是弱不禁风的孩子,沈师风明白,放手的时候到了,在他的羽翼下,这个孩子已经无法继续成长,剩下的行修之路,要靠李知图自己走完。预计十年的修行,沈师风陪着他平静而安逸的走完了一半,这五年来江湖之于李知图,是和善的,是新鲜的,是有后路的,是色彩艳丽的。但他总归需要独自面对,那时的江湖可能很狰狞,但却更真实。
沈师风离去前给他留下了三样东西:那柄跟随他数十年的旧剑,一方火漆封印的锦盒,和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前两样李知图都淡然的接下了,只有那段话,萦绕在耳际让他久久不得平静:“一切偶遇都是宿命,一切因缘皆有果报,梦中人不在梦中,镜里人不在镜里。知图,不周剑界绝非幻像,十年之内界中四道法身不除,你有性命之忧。这个即便是为师也无法帮你,望你好自珍重,期待你二十岁那年能有机会与为师把酒论剑。”
“性命之忧嘛……嘶……”看着地上被自己齐齐斩开的老竹子,李知图嘬起牙花子来,本来只是想安安静静个做个天下第一,将来护爹护娘护老婆,没成想拜师拜出杀身之祸来,那不周剑界里的四个法相无论怎么看都是通天大能,除掉他们,谈何容易哟。“先不管了,反正还有时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
一道尖利的剑鸣划破林间寂静,下一瞬,碗口粗细的老竹子被拦腰齐齐斩断,随着树冠的缓缓倒下一个矫健的身影瞬间跃起,挥动长剑迎着竹竿倒落的方向力斩而去,只听得“锵”的一声,那树冠还未落地便又被自上至下竖着从中破开两半,这两剑甚是凌厉。
待那身影转过脸来,竟是一个稚气尚未退净的俊逸少年,少年背后负着一柄灰布带层层包裹的旧剑看起来并不常用,手中所持柳叶长剑却寒光闪闪,一瞧便知准是经常擦拭。山风拂过,一袭长发如墨般泼洒在他肩上,面庞虽略微消瘦却宛若雕琢般轮廓清晰立体,最为摄人的还是那双似夜空般乌黑深邃的眸子。此少年不是别人,正是五年前拜入沈师风门下并随其离开家乡外出修行的李知图。
刚随沈师风离开家时,李知图以为这位仙人师父会带自己前往一个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山门或者庞宗大派从此过上闲云野鹤世外桃源般的隐居修炼生活,当然了,这是很多普通人对高人练功时的普遍猜想。不过接下来的几个月,李知图却发现事情全不是他预想的那样,师父即没有每日催他练功,也没有跟他讲什么修习法门武功心法,就只是游玩一般领着他穿乡过镇走街串巷,这完全是一副赶路的样子,哪里像修行。不过,当他忍不住问及的时候,沈师风倒是答得干脆:“好好跟着,小隐于野,大隐于市……我这带你练大隐之法。”
看着这小家伙一脸的不解加不快,沈师风只得苦笑,对于普通武人来说,每日闻鸡起舞,拳不离手,号不离口,这才是取强之道,但可别忘了“普通”二字,那种境界,顶天也就是准七品境断难入品境,只练身,是无法在武道上走出多远的。
而这又是大多数武人的误区,所以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在武道一途登堂入室。“习武,先观三物:观自己,观天地,观众生。”这是沈师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李知图身在福中,有这种高人做师父,想走弯路都走不了啊。
在余下数年的不断修习中,李知图也渐渐对师父的话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武道”二字,是武和道二者的结合,何谓之道,一者“途”,二者“法”,三者“悟”,是习武之人在自身能力不断提升过程中对天人法则产生的明悟,是一种对自身存在的求证和理解,待得这种理解上升到一定高度时,便会领悟到本体与自然之间玄妙的联系,这联系就似一层茧,谁破开,谁便可以脱凡入圣,通俗的说,脱离凡品,踏入两仪,此便为两仪境的入境法门。
不过,那个层次对于小小年纪的李知图来说还过于虚妄,他也没有浮躁到十天半个月就指望能顿悟得道,对于李知图的这种安于等待懂得隐忍的心性,沈师风也是颇为欣赏。
就这样,李知图跟着师父一路向西,穿湖南,越贵州,入云南……踏千里而不怠,且行且听且观且思,在山川河流乡野城镇间体味人生百态,在日月轮转四季更迭中品察天则地法。这一切都在为他日后步入巅峰打下无比坚实的基础,这便是沈师风的授业之道,便是李知图的取强之道,别人谓之“修行”,沈师风谓之“行修”。
行修三载,沈师风传授“扶风剑法”,李知图五日习得其形,再五日领悟其神,半月将此剑法修至小成。如无心境基础加上高人引导,普通武人即便获取剑谱和口诀,也断无修成的可能。
行修四载,沈师风传其“引风诀”,李知图习至入定,七昼夜纹丝不动,鼠虫近而不觉其生,待得第八日回神已将此诀悟至第四重,半步踏入小成。
第五载,李知图以小成层次引风诀淬炼内力,突破瓶颈,连越三个品级,踏入四品境界。
五年的时间,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稚童,蜕变为四品境武人,这是何等成就,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扶风剑法”和“引风诀”皆是身为四象境大能剑士的沈师风之毕生绝学,非普通功法可比,习得此等剑技,李知图的四品境,岂是寻常凡品武夫可比。简而言之,假以时日,待得李知图积累了些许实战经验,两仪境之下恐怕皆奈何他不得。
时间匆匆而过,离家已经整整五年,李知图已经不再是弱不禁风的孩子,沈师风明白,放手的时候到了,在他的羽翼下,这个孩子已经无法继续成长,剩下的行修之路,要靠李知图自己走完。预计十年的修行,沈师风陪着他平静而安逸的走完了一半,这五年来江湖之于李知图,是和善的,是新鲜的,是有后路的,是色彩艳丽的。但他总归需要独自面对,那时的江湖可能很狰狞,但却更真实。
沈师风离去前给他留下了三样东西:那柄跟随他数十年的旧剑,一方火漆封印的锦盒,和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前两样李知图都淡然的接下了,只有那段话,萦绕在耳际让他久久不得平静:“一切偶遇都是宿命,一切因缘皆有果报,梦中人不在梦中,镜里人不在镜里。知图,不周剑界绝非幻像,十年之内界中四道法身不除,你有性命之忧。这个即便是为师也无法帮你,望你好自珍重,期待你二十岁那年能有机会与为师把酒论剑。”
“性命之忧嘛……嘶……”看着地上被自己齐齐斩开的老竹子,李知图嘬起牙花子来,本来只是想安安静静个做个天下第一,将来护爹护娘护老婆,没成想拜师拜出杀身之祸来,那不周剑界里的四个法相无论怎么看都是通天大能,除掉他们,谈何容易哟。“先不管了,反正还有时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