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吕氏皇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五百八十章 粮食危机
刘表死了,刘备却只能龟缩在新野。矛盾的司马徽很想让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因为司马徽看的出来,现在是帮助刘备在天下占领一席之地的好时机,可黄承彦和庞德公却因为黄月英、庞统离家出走的事闹的水火不容,司马徽在担心老友的同时,心中更多的却是无奈!好在蔡瑁比较废柴,加上蒯家的中立态度,蔡瑁虽然掌握了荆州大部分部队和政权,但也不能独霸荆州。最起码,荆州牧一职,曹x和我都没有接到蔡瑁的申请,哪怕是让刘琮暂代的申请!至于蔡瑁想害刘备就更没机会的,且不说刘备龟缩在新野,有魏延和沙摩柯护着,就说刘备和荆州官员的关系,蔡瑁就不敢动他!
曹x在虎牢关下与我僵持,张郃、徐晃、吕布、黄忠将他压制的实在无能为力。可许昌离洛阳实在太近,老奸巨猾的曹x,既不退兵,也不攻城,就这样和我耗着,想趁我不备的时候偷袭我!我怎么可能让曹x轻易得手呢?沮授想击败曹x也许很难,可他若是想防住曹x,倒也不用太辛苦,唯独让我头疼的还是吕布,这小子总是不听话,若是他有赵云一半的智慧或者有张飞一半的顺从,我就该烧香还愿了!
袁绍是天下诸侯中最郁闷的人,他并不是什么都不懂,他也知道,若是想得到粮食,就必须按时耕种。可现在外族已经退去,在他和我的战争中,他只有兵力优势了。若是袁绍将自己麾下部队放回去耕种,他都怀疑以后能不能再聚集百万大军。要知道,因为外族的关系,幽冀两州的百姓对袁绍可是怨声载道。可他若是不放部队回去耕种,今年夏秋之交就是他的死期了!俗话说:皇帝不差饿兵!袁绍不过是冀州的土皇帝,在这个吃粮当兵的年代,没粮食便不会有部队帮他打仗!最后,远在邺城处理政务的郭图给袁绍出了一个主意:将老弱病残全部剔出部队,让他们去种粮食。若是担心这些人不再回去,就在并州附近找一块地耕种,反正并州也有大块土地空闲!
郭图的策略其实就是曹x和我的屯田策,只是不够完善。袁绍仔细的考虑了一下,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袁绍就将自己部队中年龄高于五十岁的人剔了出来,可惜人数太少,就算这些人全力耕种也养不活袁绍手下的部队。无奈的袁绍听从了审配的意见,忍痛将部队中四十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人都解放了出来,这才凑够了四十万的屯田兵,以一人养一人,袁绍觉得这样才是合理的。不过,袁绍的部队一下减少了一半,他生怕不是我的对手,变的有些畏首畏尾。可惜袁绍不知道,正因为他裁汰了老弱,他麾下部队的战斗力已经上升了!既然他不知道,我也没道理提醒他,结果袁绍只敢在晋阳和赵云僵持。赵云本来就没想战胜袁绍,袁绍军没有动作,正是赵云所乐见的。其实无论现代还是古代打仗,拼的都是科技、兵器、钱、粮和人口,这些资源,我军都比袁绍军丰富,所以持久战永远对我军有利。
时间慢慢的过去,进入春季,司隶的百姓都开始辛勤的劳作起来。甘薯这种东西,虽然产量很大,味道也还算凑合,但是身为中国人,大家还是喜欢吃一些米面。人就是这样,吃不饱的时候想吃饱,吃饱了就想吃好,吃好了又想山珍海味,无穷的欲望是很难满足的。加上甘薯的产量大,也导致了米面的价格上升,想吃米面和想赚钱的心态让很多吃饱穿暖的百姓都开始重新种植稻谷、小麦这些粮食。甚至有些家庭,为了米面的高佳格,便放弃了甘薯的种植!可若是大家都不种甘薯,司隶的粮食根本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在洛阳处理情报的贾诩看出了这个问题,他立刻向我报告,可我也不能强迫老百姓种植甘薯。
看着贾诩送来的情报,我不禁有些头疼。别说乱世了,就算是和平年代,粮食都是天大的事。面对可能要发生的缺粮问题,我却有些束手无策。我看着情报摇摇头,要知道,我并不是神仙,我不可能在不强迫百姓的情况下,让他们做他们不想做的事!给和尚推销梳子的确是一种挑战,可若是连一个香客都没有寺庙,任你巧舌如簧,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人多势重的袁绍,诡计多端的曹x,还有即将出山的智圣诸葛亮,我已经充满了压力,若是这时候司隶缺粮,我的优势将全部丧失,庞大的人口和不断接纳的流民,可能成为我沉重的负担,甚至我有可能因为这件事丧失民心而导致我的势力的灭亡!本来我以为我汇集了如此多的三国顶级谋士,这样的难题,他们应该有办法!可是就连郭嘉都没有办法在不强迫百姓的情况下,让他们选择种植甘薯。难道我只能下令,让我领地内的百姓禁止种植稻谷、小麦么?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想了很久,我发现只有提高甘薯的收购价格,以利益来带动甘薯的产量。可是朝廷除了军粮以外,收购的粮食基本上是用来储备的,甘薯不如米面稻谷那么容易长期储存,若是加高甘薯的收购价格,可能给朝廷带来严重的负担。我挠挠头,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心烦意乱的我便离开了议事厅,想在关内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样也许能帮我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知不觉,我就走出了虎牢关。当然,我走的是往洛阳去的方向。本来是想散散心的我,看着关外耕种的百姓,心中更加烦闷!因为我的看的出来,他们种的都是小麦和稻谷。几十亩地里,我竟然没看见一亩甘薯,我真担心今年秋收以后,我军也要和曹军一样吃人脯了!
第五百八十章 粮食危机
刘表死了,刘备却只能龟缩在新野。矛盾的司马徽很想让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因为司马徽看的出来,现在是帮助刘备在天下占领一席之地的好时机,可黄承彦和庞德公却因为黄月英、庞统离家出走的事闹的水火不容,司马徽在担心老友的同时,心中更多的却是无奈!好在蔡瑁比较废柴,加上蒯家的中立态度,蔡瑁虽然掌握了荆州大部分部队和政权,但也不能独霸荆州。最起码,荆州牧一职,曹x和我都没有接到蔡瑁的申请,哪怕是让刘琮暂代的申请!至于蔡瑁想害刘备就更没机会的,且不说刘备龟缩在新野,有魏延和沙摩柯护着,就说刘备和荆州官员的关系,蔡瑁就不敢动他!
曹x在虎牢关下与我僵持,张郃、徐晃、吕布、黄忠将他压制的实在无能为力。可许昌离洛阳实在太近,老奸巨猾的曹x,既不退兵,也不攻城,就这样和我耗着,想趁我不备的时候偷袭我!我怎么可能让曹x轻易得手呢?沮授想击败曹x也许很难,可他若是想防住曹x,倒也不用太辛苦,唯独让我头疼的还是吕布,这小子总是不听话,若是他有赵云一半的智慧或者有张飞一半的顺从,我就该烧香还愿了!
袁绍是天下诸侯中最郁闷的人,他并不是什么都不懂,他也知道,若是想得到粮食,就必须按时耕种。可现在外族已经退去,在他和我的战争中,他只有兵力优势了。若是袁绍将自己麾下部队放回去耕种,他都怀疑以后能不能再聚集百万大军。要知道,因为外族的关系,幽冀两州的百姓对袁绍可是怨声载道。可他若是不放部队回去耕种,今年夏秋之交就是他的死期了!俗话说:皇帝不差饿兵!袁绍不过是冀州的土皇帝,在这个吃粮当兵的年代,没粮食便不会有部队帮他打仗!最后,远在邺城处理政务的郭图给袁绍出了一个主意:将老弱病残全部剔出部队,让他们去种粮食。若是担心这些人不再回去,就在并州附近找一块地耕种,反正并州也有大块土地空闲!
郭图的策略其实就是曹x和我的屯田策,只是不够完善。袁绍仔细的考虑了一下,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袁绍就将自己部队中年龄高于五十岁的人剔了出来,可惜人数太少,就算这些人全力耕种也养不活袁绍手下的部队。无奈的袁绍听从了审配的意见,忍痛将部队中四十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人都解放了出来,这才凑够了四十万的屯田兵,以一人养一人,袁绍觉得这样才是合理的。不过,袁绍的部队一下减少了一半,他生怕不是我的对手,变的有些畏首畏尾。可惜袁绍不知道,正因为他裁汰了老弱,他麾下部队的战斗力已经上升了!既然他不知道,我也没道理提醒他,结果袁绍只敢在晋阳和赵云僵持。赵云本来就没想战胜袁绍,袁绍军没有动作,正是赵云所乐见的。其实无论现代还是古代打仗,拼的都是科技、兵器、钱、粮和人口,这些资源,我军都比袁绍军丰富,所以持久战永远对我军有利。
时间慢慢的过去,进入春季,司隶的百姓都开始辛勤的劳作起来。甘薯这种东西,虽然产量很大,味道也还算凑合,但是身为中国人,大家还是喜欢吃一些米面。人就是这样,吃不饱的时候想吃饱,吃饱了就想吃好,吃好了又想山珍海味,无穷的欲望是很难满足的。加上甘薯的产量大,也导致了米面的价格上升,想吃米面和想赚钱的心态让很多吃饱穿暖的百姓都开始重新种植稻谷、小麦这些粮食。甚至有些家庭,为了米面的高佳格,便放弃了甘薯的种植!可若是大家都不种甘薯,司隶的粮食根本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在洛阳处理情报的贾诩看出了这个问题,他立刻向我报告,可我也不能强迫老百姓种植甘薯。
看着贾诩送来的情报,我不禁有些头疼。别说乱世了,就算是和平年代,粮食都是天大的事。面对可能要发生的缺粮问题,我却有些束手无策。我看着情报摇摇头,要知道,我并不是神仙,我不可能在不强迫百姓的情况下,让他们做他们不想做的事!给和尚推销梳子的确是一种挑战,可若是连一个香客都没有寺庙,任你巧舌如簧,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人多势重的袁绍,诡计多端的曹x,还有即将出山的智圣诸葛亮,我已经充满了压力,若是这时候司隶缺粮,我的优势将全部丧失,庞大的人口和不断接纳的流民,可能成为我沉重的负担,甚至我有可能因为这件事丧失民心而导致我的势力的灭亡!本来我以为我汇集了如此多的三国顶级谋士,这样的难题,他们应该有办法!可是就连郭嘉都没有办法在不强迫百姓的情况下,让他们选择种植甘薯。难道我只能下令,让我领地内的百姓禁止种植稻谷、小麦么?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想了很久,我发现只有提高甘薯的收购价格,以利益来带动甘薯的产量。可是朝廷除了军粮以外,收购的粮食基本上是用来储备的,甘薯不如米面稻谷那么容易长期储存,若是加高甘薯的收购价格,可能给朝廷带来严重的负担。我挠挠头,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心烦意乱的我便离开了议事厅,想在关内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样也许能帮我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知不觉,我就走出了虎牢关。当然,我走的是往洛阳去的方向。本来是想散散心的我,看着关外耕种的百姓,心中更加烦闷!因为我的看的出来,他们种的都是小麦和稻谷。几十亩地里,我竟然没看见一亩甘薯,我真担心今年秋收以后,我军也要和曹军一样吃人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