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收银子的过程相对顺利,可撤军就有些麻烦了。
周琅目前的威望,根本不足以让那些英国軍官绝对服从,尽管这些军官因为科林突然死去,而变得没有了方向感,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他们跟科林一样,都是来自英国的年轻军官,而且大多数的军官身份都是花钱买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立功晋升,可以说在博取军功这一点上,他们跟科林有共同点。
让他们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撤离广州,没有足够的说服力,确实很难让他们同意。
周琅抛出的理由是目前的现状,周边集中的清军越来越多,现在不走将会十分危险。
军事会议上,有好几个军官态度十分激烈,但周琅任命的三个副官对他还算是服从。
周琅没耐心跟这些军官扯皮,扯皮一旦形成了习惯,那么以后就不好命令他们了。
“这不是征求你们的意见,这是命令!”
周琅态度强硬,有菲舍尔三人的配合,就算有一些年轻军官不服从,他也能调走大半軍队,况且这些英国军官和印度士兵就算不走,周琅也没有什么损失,他甚至有些想直接把这些人就仍在广州,让他们跟清军继续纠缠的打算。
“从今天开始撤军。后路转前路,依次撤军!”
后路转前路,这种方式常见于小说中,其实并不科学,后路往往是一些后勤部队,他们撤走了等于前路断绝了补给。事实上军官安排撤退的时候,往往比进兵更加谨慎,因为危险性更大,一个不小心撤退就会变成溃退。
但现在周琅是刻意为之,他就是要让后路负责后勤补给的那些华人士兵先走,这样前面的印度英军将没有物资供应,他们不得不走。
带领后路部队的王辅茞倒是非常配合,他真的是一个聪明人,几个月时间学会英语可以跟科林沟通这不算什么,但能够帮助科林瞬间清洗军队中的天地会势力,然后牢牢控制住軍队,这才是本事。
但是让王辅茞这种传统的读书人,几个月内学会英语,并且帮助英国人掌控軍队,就已经十分出色了,还让他完全理解东印度公司这种商业机构,以及股份制的意义,股东大会等概念,那就有些难为人了。
所以到现在为止,王辅茞还是用中国传统的世界观来看待周琅的,他不懂周琅在印度组建了一个公司,然后拉来了这些印度的夷兵,并且在台湾起事意味着什么,按照他的理解,他更多对比的是明朝时候的倭寇,他更多的将科林等人看作是周琅招纳的日本倭人。
只是在科林身边待久了,虽然科林表面上什么都没说,可他也看出科林似乎并不怎么听周琅的话,王辅茞将其理解为,周琅被他招纳的倭寇架空了。
王辅茞这样的读书人,对功名利禄充满了渴望,科举不得志而造反的历朝历代都有,他们心里没有什么坚定的对错关,崇信成王败寇的霸道逻辑。
在左营的时候,他可以出卖实际控制軍队的天地会,现在科林死了,他也可以马上投靠新主。在他看来,周琅之前虽然被科林架空,但手下依然有一定的实力,关键是有大义,周琅毕竟是名义上的头目,是那些夷人的头领,现在科林死了,其他夷人小头目在大势上,完全没法跟周琅抗衡。他王辅茞更是没有自立的本钱,他之前靠着科林,在华人士兵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帮助科林完善了三千新兵的建制,但这三千新兵还没有战斗力,况且也不是从他王辅茞手里领军饷,这些人准确来说,算不上他王辅茞的人。
能跟周琅争势的,也就只有那些夷人头目了,反正没他王辅茞什么事。但王辅茞更看好周琅,所以在谢清高来找他的时候,他立马就积极帮助谢清高控制前线軍队。之后的发展果然如他预料,夷人小头目们,不但没有能够跟周琅争势,反倒是最大的几个小头目,直接就被周琅拉拢了。
现在周琅命令退兵,不管那些小头目如何,王辅茞是第一个支持的,他现在地位不稳,他需要在新主面前表现。
因此周琅命令下达之后,王辅茞动作很快,马上安排手下退兵,并且拉着后勤物资一起跑,他显然领会了周琅后路变前路的目的,就是逼夷兵就范。
前线印度兵还在惠爱大街的时候,王辅茞手下华人新兵,就已经退往三元里了。
不知道英国軍官内部是怎么想的,总之他们也老老实实服从了周琅的命令,开始撤退。
大军撤退,让广州城松了一口气。
但魏连理还没走,还留在粤海关衙门,银子也没有全部送走,但只剩下二十箱。
盛住并没有见魏连理,他自诩身份尊贵,即便魏连理留在他的衙门里,跟魏连理沟通的一直都是他手下的师爷,蔡世文也经常来跟魏连理沟通。
负... -->>
收银子的过程相对顺利,可撤军就有些麻烦了。
周琅目前的威望,根本不足以让那些英国軍官绝对服从,尽管这些军官因为科林突然死去,而变得没有了方向感,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他们跟科林一样,都是来自英国的年轻军官,而且大多数的军官身份都是花钱买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立功晋升,可以说在博取军功这一点上,他们跟科林有共同点。
让他们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撤离广州,没有足够的说服力,确实很难让他们同意。
周琅抛出的理由是目前的现状,周边集中的清军越来越多,现在不走将会十分危险。
军事会议上,有好几个军官态度十分激烈,但周琅任命的三个副官对他还算是服从。
周琅没耐心跟这些军官扯皮,扯皮一旦形成了习惯,那么以后就不好命令他们了。
“这不是征求你们的意见,这是命令!”
周琅态度强硬,有菲舍尔三人的配合,就算有一些年轻军官不服从,他也能调走大半軍队,况且这些英国军官和印度士兵就算不走,周琅也没有什么损失,他甚至有些想直接把这些人就仍在广州,让他们跟清军继续纠缠的打算。
“从今天开始撤军。后路转前路,依次撤军!”
后路转前路,这种方式常见于小说中,其实并不科学,后路往往是一些后勤部队,他们撤走了等于前路断绝了补给。事实上军官安排撤退的时候,往往比进兵更加谨慎,因为危险性更大,一个不小心撤退就会变成溃退。
但现在周琅是刻意为之,他就是要让后路负责后勤补给的那些华人士兵先走,这样前面的印度英军将没有物资供应,他们不得不走。
带领后路部队的王辅茞倒是非常配合,他真的是一个聪明人,几个月时间学会英语可以跟科林沟通这不算什么,但能够帮助科林瞬间清洗军队中的天地会势力,然后牢牢控制住軍队,这才是本事。
但是让王辅茞这种传统的读书人,几个月内学会英语,并且帮助英国人掌控軍队,就已经十分出色了,还让他完全理解东印度公司这种商业机构,以及股份制的意义,股东大会等概念,那就有些难为人了。
所以到现在为止,王辅茞还是用中国传统的世界观来看待周琅的,他不懂周琅在印度组建了一个公司,然后拉来了这些印度的夷兵,并且在台湾起事意味着什么,按照他的理解,他更多对比的是明朝时候的倭寇,他更多的将科林等人看作是周琅招纳的日本倭人。
只是在科林身边待久了,虽然科林表面上什么都没说,可他也看出科林似乎并不怎么听周琅的话,王辅茞将其理解为,周琅被他招纳的倭寇架空了。
王辅茞这样的读书人,对功名利禄充满了渴望,科举不得志而造反的历朝历代都有,他们心里没有什么坚定的对错关,崇信成王败寇的霸道逻辑。
在左营的时候,他可以出卖实际控制軍队的天地会,现在科林死了,他也可以马上投靠新主。在他看来,周琅之前虽然被科林架空,但手下依然有一定的实力,关键是有大义,周琅毕竟是名义上的头目,是那些夷人的头领,现在科林死了,其他夷人小头目在大势上,完全没法跟周琅抗衡。他王辅茞更是没有自立的本钱,他之前靠着科林,在华人士兵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帮助科林完善了三千新兵的建制,但这三千新兵还没有战斗力,况且也不是从他王辅茞手里领军饷,这些人准确来说,算不上他王辅茞的人。
能跟周琅争势的,也就只有那些夷人头目了,反正没他王辅茞什么事。但王辅茞更看好周琅,所以在谢清高来找他的时候,他立马就积极帮助谢清高控制前线軍队。之后的发展果然如他预料,夷人小头目们,不但没有能够跟周琅争势,反倒是最大的几个小头目,直接就被周琅拉拢了。
现在周琅命令退兵,不管那些小头目如何,王辅茞是第一个支持的,他现在地位不稳,他需要在新主面前表现。
因此周琅命令下达之后,王辅茞动作很快,马上安排手下退兵,并且拉着后勤物资一起跑,他显然领会了周琅后路变前路的目的,就是逼夷兵就范。
前线印度兵还在惠爱大街的时候,王辅茞手下华人新兵,就已经退往三元里了。
不知道英国軍官内部是怎么想的,总之他们也老老实实服从了周琅的命令,开始撤退。
大军撤退,让广州城松了一口气。
但魏连理还没走,还留在粤海关衙门,银子也没有全部送走,但只剩下二十箱。
盛住并没有见魏连理,他自诩身份尊贵,即便魏连理留在他的衙门里,跟魏连理沟通的一直都是他手下的师爷,蔡世文也经常来跟魏连理沟通。
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