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 www.2kwx.com,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务,却只能不断的将矿产等资源抵押出去,甚至连海关现在都被英法和欧洲公司控制。
由于已经无法从运河收入中直接得到财政收入,所得都被用来偿还债务,关税也基本上被三国拿走,这让伊斯梅尔即排斥欧洲公司,又排斥英法,经济困难,加上数代君主的现代化改革,埃及新生的民族主义者排外情绪高涨。
要求收回运河,收回海关,收回铁路,收回矿产。这时候伊斯梅尔反而害怕了,收回这些东西他也想啊,可真这么干了,估计埃及就完蛋了。落后国家的尴尬就在于此,不发展,死路一条,发展了,矛盾激化。除非咬牙一口气冲上先进国家阵营,一个停顿,就是万劫不复。要么是因为发展,点燃了矛盾,社会崩溃,陷入长期的暴动和混乱之中,非洲大多数国家和阿拉柏国家后来就落入这样的困境。要么是停顿之后,再也积攒不起力量,陷入了长期停滞之中,阿根廷、菲律宾等南美和东南亚国家就是这样,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上不下。
由于伊斯梅尔不敢跟世界三大列强同时叫板,反倒是让他改革中培养出来的民族精英,开始对他不满,将埃及的贫弱归因于伊斯梅尔的软弱上来。
大革命的思想是一把双刃剑,激发出来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是改革的动力,同时过于强烈的民族情绪和爱国情绪,却失去了理性,伤人伤己。
伊斯梅尔这几年只能不断的压制民族运动,对民族主义情绪开始忧虑不已,同时采取加强宗教信仰的方式,希望通过共同的回教精神,团结所有民族。
这种情况,直到德法开战之后,终于得到了改观。就好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一样,德法战争爆发之后,英法商品无力继续倾销埃及市场,英法资本也无力继续入侵埃及,甚至开始从埃及撤退,廉价变卖了大量资产。
于是一直苟延残喘的埃及纺织工业得到了喘息之机,不但完全独占了一个过去被英法垄断,开辟出来的市场,甚至由于英法陷入战争之中,埃及产品都可以出口欧洲。诸如基于埃及棉花的纺纱、纺织工业,加工埃及小麦的面粉加工业,开始蓬勃发展。
这其实也不仅仅是埃及独有的机会,没有参战的国家,都能享用这个欧洲资本和商品退出,留下的市场空间。只是埃及近水楼台,加上有一定基础,发展的格外快速。战争打了一年,埃及迅速成为世界上排名靠前的机器进口大国。
经济迅速发展,财政也大大改善,加上英法陷入战争,英镑和法郎大幅度贬值,以英镑和法郎计价的债务,大大的缩水,英镑暂时还算稳定,可法郎因为已经进入了印钞注水阶段,在国际市场上,法郎纸币大幅度贬值,埃及利用改善的财政,收购这些廉价法郎,偿还了大量外债。
按照这种速度,埃及财政顾问认为,埃及有可能在两年内偿清法国债务,三年内偿清英国债务。
可英法两国依然掌握着埃及帝国境内大量的固定资产,铁路、矿山,甚至港口,这些固定资产可不会缩水,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英法是愿意变卖这些资产的,但问题是埃及买不起。
唯一能提供财政支持的是欧洲公司,但中国也参战了,帮主埃及收购这些英法资产,相当于为英法募集战争经费,欧洲公司这种有立场的大公司,是不敢这么做的,尽管没有任何法律限制,可他们是聚光灯下的特殊公司,引起舆论攻击的损失,远超给埃及放贷的收益。
因此主要铁路和矿产依然掌握在英法手里。
终于在皇太子批准水师制定的海陆推进方案之后,欧洲公司给埃及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对英法宣战,然后冻结甚至强行没收英法资产。
老实说,埃及很心动,但伊斯梅尔却没有马上答应。
阿里家族的人都十分谨慎,这也是为什么阿里家族能够崛起,而奥斯曼帝国却衰落了,因为阿里十分善于对列强妥协。阿里如此,能说出埃及是欧洲国家的伊斯梅尔,同样如此。
如果能通过宣战,没收英法资产自然好,可大国战争这是狮子的游戏,伊斯梅尔清楚,埃及虽然借助机缘,国土庞大,人口众多,但却只是一头虚弱的肥羊。狮子打架的猎场上,他们躲得越远越好。
奥斯曼帝国就是前车之鉴!
务,却只能不断的将矿产等资源抵押出去,甚至连海关现在都被英法和欧洲公司控制。
由于已经无法从运河收入中直接得到财政收入,所得都被用来偿还债务,关税也基本上被三国拿走,这让伊斯梅尔即排斥欧洲公司,又排斥英法,经济困难,加上数代君主的现代化改革,埃及新生的民族主义者排外情绪高涨。
要求收回运河,收回海关,收回铁路,收回矿产。这时候伊斯梅尔反而害怕了,收回这些东西他也想啊,可真这么干了,估计埃及就完蛋了。落后国家的尴尬就在于此,不发展,死路一条,发展了,矛盾激化。除非咬牙一口气冲上先进国家阵营,一个停顿,就是万劫不复。要么是因为发展,点燃了矛盾,社会崩溃,陷入长期的暴动和混乱之中,非洲大多数国家和阿拉柏国家后来就落入这样的困境。要么是停顿之后,再也积攒不起力量,陷入了长期停滞之中,阿根廷、菲律宾等南美和东南亚国家就是这样,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上不下。
由于伊斯梅尔不敢跟世界三大列强同时叫板,反倒是让他改革中培养出来的民族精英,开始对他不满,将埃及的贫弱归因于伊斯梅尔的软弱上来。
大革命的思想是一把双刃剑,激发出来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是改革的动力,同时过于强烈的民族情绪和爱国情绪,却失去了理性,伤人伤己。
伊斯梅尔这几年只能不断的压制民族运动,对民族主义情绪开始忧虑不已,同时采取加强宗教信仰的方式,希望通过共同的回教精神,团结所有民族。
这种情况,直到德法开战之后,终于得到了改观。就好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一样,德法战争爆发之后,英法商品无力继续倾销埃及市场,英法资本也无力继续入侵埃及,甚至开始从埃及撤退,廉价变卖了大量资产。
于是一直苟延残喘的埃及纺织工业得到了喘息之机,不但完全独占了一个过去被英法垄断,开辟出来的市场,甚至由于英法陷入战争之中,埃及产品都可以出口欧洲。诸如基于埃及棉花的纺纱、纺织工业,加工埃及小麦的面粉加工业,开始蓬勃发展。
这其实也不仅仅是埃及独有的机会,没有参战的国家,都能享用这个欧洲资本和商品退出,留下的市场空间。只是埃及近水楼台,加上有一定基础,发展的格外快速。战争打了一年,埃及迅速成为世界上排名靠前的机器进口大国。
经济迅速发展,财政也大大改善,加上英法陷入战争,英镑和法郎大幅度贬值,以英镑和法郎计价的债务,大大的缩水,英镑暂时还算稳定,可法郎因为已经进入了印钞注水阶段,在国际市场上,法郎纸币大幅度贬值,埃及利用改善的财政,收购这些廉价法郎,偿还了大量外债。
按照这种速度,埃及财政顾问认为,埃及有可能在两年内偿清法国债务,三年内偿清英国债务。
可英法两国依然掌握着埃及帝国境内大量的固定资产,铁路、矿山,甚至港口,这些固定资产可不会缩水,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英法是愿意变卖这些资产的,但问题是埃及买不起。
唯一能提供财政支持的是欧洲公司,但中国也参战了,帮主埃及收购这些英法资产,相当于为英法募集战争经费,欧洲公司这种有立场的大公司,是不敢这么做的,尽管没有任何法律限制,可他们是聚光灯下的特殊公司,引起舆论攻击的损失,远超给埃及放贷的收益。
因此主要铁路和矿产依然掌握在英法手里。
终于在皇太子批准水师制定的海陆推进方案之后,欧洲公司给埃及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对英法宣战,然后冻结甚至强行没收英法资产。
老实说,埃及很心动,但伊斯梅尔却没有马上答应。
阿里家族的人都十分谨慎,这也是为什么阿里家族能够崛起,而奥斯曼帝国却衰落了,因为阿里十分善于对列强妥协。阿里如此,能说出埃及是欧洲国家的伊斯梅尔,同样如此。
如果能通过宣战,没收英法资产自然好,可大国战争这是狮子的游戏,伊斯梅尔清楚,埃及虽然借助机缘,国土庞大,人口众多,但却只是一头虚弱的肥羊。狮子打架的猎场上,他们躲得越远越好。
奥斯曼帝国就是前车之鉴!